《农家美娇娥》第二十二章:瘟疫村

    
    其中一个婶子说道:“叫奶奶把,我家小孙子,都和你一样大了。”
    “是啊!这么叫,我们都不好意思了。”
    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小恒儿小脸一红,就抱紧了娘亲的胳膊。
    “快坐好,要赶车了。”陈大爷提醒着。
    黄牛车慢慢悠悠地往镇上去了。
    由于红叶村的海域,都被地主家包了,没人敢采海鲜。
    鲜活的海鲜,有水渗出来。,夏娥靠的近,一群被染湿大半。
    “大妹子你是从那挖的,这么多好东西,快告诉婶子。”见夏娥叶框里边装的鲍鱼肥大鲜美看着她眼红。
    “就是啊,现在都十月份了,居然还有这么大的鲍鱼,还有贝壳都手掌大呀,那得卖不少钱呀!”
    田里收成不好,家家户户都会偷偷下海打渔收效甚微。
    见夏娥光明正大的拿着海鲜上车,她们好奇。
    “婶子们,我和儿子是在龙王庙后边的沙滩上挖的。”
    “是呀,好大一个沙滩那里边有很多大的贝壳,好大一堆。”恒儿补充道。
    母子二人如实回答。
    几个婶子们相视一眼,都露出了惊恐的神色。
    “陈大爷快停车,刚想起来,我家里有急事,我得回去一趟。”其中一个婶子喊道。
    另外几个也跟着附和想到有这好事还不赶紧的。
    “那我可不退钱啊。”陈大爷皱着眉头说道。
    “不用退,不用退,快停车。”穿红衣的婶子急了。
    其他人恨不得赶紧从车上跳下去。
    陈大爷勒,住将缰绳,让黄牛停下。
    只见几个婶子匆匆跳下黄牛车。
    往村里的方向奔跑而去,就像躲瘟疫一样,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往家里冲。
    只是为了于夏娥离远点,恨不得立刻飞回家。
    “陈大爷,那几位婶子都咋啦?见我向见到瘟神似的?”
    夏娥不理解,刚才还好好的,为什么她们都跑远了??
    “小娥呀,你糊涂啊!那龙王附近有个村子,十年前闹了瘟疫,一村的人都死光了。”
    陈大爷不淡定的说着。
    夏娥心想:原来如此,怪不得那天晚上,张寡妇说龙王庙有不干净的东西。
    这也是那片海滩无人的主要原因,大家怕染上瘟疫,和那村子的鬼魂啊!
    “陈大爷,那你这么不害怕?。”夏娥好奇的问?
    “我不怕,都十年了,那些人都死光了,瘟疫早没了,再说了,我一辈子没做过缺德事,不怕鬼。”陈大爷实话实说。
    夏娥搂着小恒儿笑了,陈大爷的这份豁达,让人佩服。
    “昨天你和你婆婆分家产的时候我可在旁边看着呢?年底的一两银子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别看你挖了这么多海鲜,那能撑到年底吗?”
    陈大爷为昨天的事情打抱不平,憋不住了,一大串儿说了好多。
    牛车有些颠簸,夏娥抱着儿子,往车里挪了挪!
    “我这有胳膊有腿的,只要努力干活,日子肯定能过得滋润。”挪到了干爽的地方,回答道。
    “哈哈哈,好样的,好样的。”陈大爷爽朗大笑。
    小恒儿一脸茫然,不知发生了什么。
    夏娥,凑到儿子耳边小声的解释说。
    “瘟疫是十年前的事了,早就没了,至于那鬼魂,只抓做了坏事的人,更何况咱们住在龙王庙,龙王会保护我们的,放心。”
    她的手轻轻的抚摸孩子的头。
    “我们有人罩着,所以我们不怕鬼。”
    小家伙瞪大了双眼,小窃喜,开心地点了点头,充夏娥竖勒个大拇指。
    “嗯嗯,也可以这么理解。”夏娥眼睛一亮,点了点头,同意儿子的说法。
    在路上夏娥就开始盘算,进入镇上,就要买个背篓。
    这扁担太不方便,昨天晚上睡前还发现肩膀上有几个大水泡呢!
    背篓也是要掩人耳目的,谁也不会计算,自己背篓里到底装多少海鲜。
    这样在买海鲜的时候,可以在农场里,拿出一些。
    到时候,多赚一些钱,买生活用品。
    小森农场的威力,夏娥是知道的,是自己设计出来的。
    那一整片礁石的鲍鱼,海参,藤壶,扇贝都让自己收入囊中了。
    到海水结冰时候,夏娥发海里放一些自己培养的小苗。
    也能恢复整个海域的生态平衡!来年又会收货一堆肥美的鲍鱼。
    牛车摇摇晃晃的,半个时辰就到了镇上。
    这个小镇比农村繁华多了,来往的人也密集起来。
    人也多,买卖的更多,到时候不愁赚不到银钱。
    到了镇口,黄牛车停了下来。
    陈大爷跳下牛车,首先抱小恒儿下车,孩子小,老人怕孩子摔了。
    在森林里走来将近一个时辰的路程啊!速度上已经加快了不少了,还是没赶上大集。
    小恒儿第一次来,就被这的繁华吸引了。
    现在正是上午,有很多妇人,提着满满的篮筐,在东瞅瞅西逛逛。
    大部分的人都已经买好菜,准备回家了。
    夏娥母子二人出来的还是晚了。
    见到大家伙儿都收摊了,只有几个商铺是开门营业的。
    她心里有些失落,不过,没关系,有别的招。
    “谢谢陈大爷,这个四个铜板你收好!”夏娥下牛车后,在怀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四个铜板,递给陈大爷。
    陈大爷用手推了推,说道:“大人两个铜板,小孩不收费。”
    “陈大爷,我这还有两个扁担呢?也占了地方,这钱你拿着。”夏娥不好意思的说着,扁担的确占了好大的地方。
    主要是这海鲜撒出来的海水,弄湿了陈大爷拉货的车。
    “没事,我说不收,就不收。”
    “那好,陈大爷,这藤壶你拿着,这是送您的,还需要你在镇口等等我和孩子,等我们买了海鲜,还要买些东西,回红叶村,我包车。”
    因为会村里的牛车就这么一辆,顾别人的,要花好多钱,不划算。
    陈大爷这回没有推辞,见那藤壶的确不知啥钱,也就收下了。
    “哎呦,那我就收了,回去包车的路费,用这藤壶抵消了,我和老婆在回家熬汤吃。”
    见那藤壶,个头大,回去仔细处理,还会有肉。
    老两口,舍不得吃车不得穿,无儿无女,过的艰辛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