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变成了妖怪》35.八百里加急!

    
    洛邑。
    皇帝在不在京师,并不会影响朝会,前朝有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国家照样运转。
    “行军半途,陛下不见了?成何体统!”
    礼部尚书周继吹胡子瞪眼。
    全天下的目光都聚集在乾濛这一战上,结果半道儿上小皇帝自己跑了?
    一品修为是有底气,可这让其他人怎么看?
    太过轻佻!
    “只为自己一时兴起,将三军将士抛在脑后,陛下,实非良君。”
    瞎说大实话的,是宗正赵渉,老赵家的亲戚。
    先帝以淮右布衣之身起家,家里没几个亲戚,早年吃饭都成问题,几个叔叔伯伯饿死了三四个。
    但起事后,打出一定名声,淮州赵家就来认亲了,还投了一大笔钱。
    武力值再高,也得吃饭,也要钱过生活,先帝就认祖归宗,归了淮州赵家。
    事实证明这是赵家最有脑子的一次投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大乾立国后,淮州赵家成了皇室宗亲。
    这个赵渉,就是淮州赵家上一代的家主,任宗正之职,掌皇帝亲族、外戚勋贵。
    先帝在世时,他就是个吉祥物,小皇帝登基威望不足,他就窜出来了。
    周继心中叹息,他就知道会有这样的人跳出来,趁着小皇帝不在朝中,肆意抹黑。
    自己已经先一步指责,想要一笔带过,没想到这些人揪着不放,连实非良君都出来了,还真是仗着赵家人丁不兴胡作非为。
    这种话,放在前朝,都是要杀头的!
    主持朝政的曹玉府只是笑笑。
    这些人,是觉得小皇帝打不过濛人,还是得打上个三五年,又或是直接死在大漠?
    小皇帝御驾亲征,不仅仅是在打濛人,更是要借此良机,将朝中心怀不轨的奸人引出来。
    有一个算一个,跳的越欢,死得越惨。
    而且,曹玉府知道,很快就会有捷报入京师。
    “报!八百里加急!!!!”
    一传令兵匆匆入殿,高举奏报。
    前线战事?
    文武百官全都紧张了起来。
    这才多久?十二卫才刚到边关吧?怎么就八百里加急了?
    兵部尚书张识节站不稳,哐当一声,直接一屁股坐在地上,含泪:
    “当时就不应该让陛下亲征啊!老子就是拼了这条命,也不能让濛人越过长城,怎么就....”
    大家心里都能猜到怎么回事。
    乾军是去守城的,御驾亲征,天子守国门。
    就算守下来了第一波攻势,前方应该是在准备抵御濛人第二次进攻,毕竟濛人大举南下,势在必得,不会因为些许阻碍放弃。
    可现在偏偏是传来急报,局势显而易见。
    大劣!甚至濛人有可能已经踏过长城!
    不少将军都在思考,接下来该以何处为据点,阻拦濛兵劫掠:“长城一破蓟西难守,平邺城高墙厚,又有护城河,可阻拦濛骑,看来只能退守平邺了....”
    孔叔夜愤愤不平:“平邺以北,难道就这么放弃了吗?要再重现当年北方千里无人之景?”
    就差一点啊!他就差一点就能突破到一品了啊!
    到时候大乾两名一品,即使不能完胜濛人,也能维持不败不胜之景,小皇帝这次出兵太急了啊!
    “邻居种田我练武,邻居就是我库府。”
    甘惟澧用一句乡谣表达了讥讽之意,十年养百姓?那是十年给他人做嫁衣!
    户部尚书王守才心痛得无法呼吸,继续抗击濛军、安抚人心惶惶、修建阻拦工事,哪件事不要钱?
    国库....十年丰盈,一朝见底啊!
    但作为前朝阳明公后人,又为国之重臣,也不能只操心国库,还得为国分忧:“不如行坚壁清野之策,将村镇百姓转移到城中,多少能减少损失,至少也能护得一方百姓周全。”
    “濛人即使南下劫掠,也不可能如当年一般占据我中原大地,只要撑到他们退走,一切还有转机。”
    “王尚书说的有理....”
    “坚壁清野,良策。”
    “也好,今日就商量一个章程,立即去办,我大乾十二卫将军也不是吃素的,即使濛人破了长城,他们也定然能拖延一二。”
    “咱们就趁着这个时间,转移北地百姓入城!”
    “好!”
    文臣武将各抒己见,决不能重蹈北椋覆辙!
    甘惟澧、赵渉等一干心怀二意之人,表面上忠贞为国苦思良策,暗地里大声叫好,这可是他们的机会啊!
    濛人越过长城南下迫在眉睫,小皇帝御驾亲征威望大减,十二卫难以回朝独木难支,洛邑无兵无将孤立无援,群臣又得操心北地百姓无暇顾及其他,到时候.....
    嘿嘿嘿!
    曹玉府将一切尽收眼底,大笑一声:“诸位同僚,为何不先听完这急报呢?”
    群臣愣了愣。
    曹孤雁....笑了??
    濛人打破长城,也没事?
    而后文臣武将们,看见了憋得脸红的传令兵。
    传令兵心里真的很难受,一开始他就想直接把急报念出来,但是被曹丞相摁住了,后头听见大臣们的各种对策,想笑不敢笑,朝中没一个人是他能得罪的,他还准备抱着金砖回家娶妻生子呢!
    听完急报,群臣尴尬的脚趾头扣地。
    大捷啊!
    一个照面,就把北濛大军直接给打没了!
    张识节刚刚站起,打算亲自领兵北上支援,这一下又是站不稳,哐当一声,直接一屁股坐在地上,含泪:
    “当时就不应该让陛下亲征啊!老子就是拼了这条命,也不能让濛人越过长城,怎么就....”
    话,还是刚才的话,一个字没变。
    但语气截然不同,刚才担忧不已,现在是后悔不已。
    “砖啊...琉璃的啊.....”
    “老张这浑人...”
    曹玉府笑着摇头。
    “琉璃...砖?”
    听到张识节的话,群臣方才醒悟,这才是重点啊!
    特么的长城砖瓦里头藏着金银?
    这尼玛要我是乾军士卒,我就是死了,埋地里了,也不能让濛人南下啊!
    不少武人都和张识节一样后悔,为什么自己就没北上呢?
    长城砖瓦值多少钱,没人知道具体数字,但大体上,不会低于一千万两,而且参杂有琉璃砖这等无价之宝!
    拿濛人头颅换上几块琉璃砖,直接致仕回老家!别说下半辈子,下辈子都有着落了!
    王守才更是喜出望外:“陛下要继续北伐,不用重新修筑长城,那这些金砖银砖,足够这次出征用度,国库不用出钱!”
    本来忧愁的大殿,只余下无穷的羡慕嫉妒恨。
    当贪官污吏,才能贪几个钱啊?可要是上了战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