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门
最新
全本
侦探推理
其他类型
历史军事
恐怖灵异
散文诗词
武侠修真
玄幻魔法
科幻小说
网游动漫
都市言情
香艳高辣
《贞观俗人》第1362章 劝进
东都戒严。
金吾卫巡骑上街,洛阳府衙也命河南、洛阳两县派出衙役巡查坊内,连御史台的巡城御史都已经紧急巡城。
天子脚下的京城,向来就是消息灵通的。
履道坊,竹园隔壁,许府。
许府大门紧闭,气氛凝重。
家主许敬宗一直在书房,已经见了好几批人,此时端着一杯酒,面色微红,眼中居然尽是兴奋。
相比起外面许氏子弟以及奴仆们的不安和惶然,许敬宗却脸带微笑。
虽然先前被皇帝所恶,而被罢相,此时赋闲在家,但毕竟还保留着光禄大夫的二品官阶,从贞观到开元,也做了快三十年的宰相了,许敬宗从那些零散的消息里,已经大致知道了正发生什么事。
而当他听说秦俊已经通过玄武门进了宫后,便更加清楚自己的机会来了。
许敬宗跟秦琅的关系那可是非常不错的,两家又是姻亲,既然秦俊入宫了,那么这事就成了,秦俊肯定会来找自己。
“阿耶,洛阳城戒严了,金吾巡骑已经上街,洛阳府也派衙役入坊巡查,连御史台的人都开始巡城了!”
“这是好事。”许敬宗微微一笑。
这些行动代表着朝廷中枢开始发挥作用了,甚至是秦俊不仅控制了皇宫,还控制了中枢府院。
“阿耶,秦家真的兵变?他们怎么敢?”
苏家可是刚败亡在前啊。
许敬宗哈哈一笑,“那叫勤王靖乱,清君侧诛奸佞。”
成王败寇,成了自然就是勤王靖乱,败了那就是谋反做乱。
许敬宗并没有等太久。
午时将近,宫中传来旨意。
“检校中书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来传旨的是秦珪秦善道,他带着一队禁军前来,同行的还有一位门下省的低级官员。
“许相。”秦珪叉手见礼,简单的把情况说了遍,让他赶紧出来维持局面。
许敬宗很痛快的就让侍妾却将他的官袍冠带取来,更衣后便立马同秦珪一同出门了。
······
许敬宗一直忙到了黄昏时分,这才进宫。
又是到皇城诸省部寺稳定人心,安排任务,又是去洛阳府衙坐镇指挥,最后还去城外的南衙番上诸营安抚军心。
皇帝仍然还在九洲池的西洲凝华殿中。
“陛下先前醒来几次,但还是不能说话,甚至神智不清,连人都认不清,不过御医说陛下的情况较稳定了,接下来就是要慢慢恢复,主要靠针灸加汤药调理····”
偏殿。
东西两府加上翰林院的诸公都到了。
皇太子李贤此时已经换上了太子的冠服,坐在上首听政议事了。
今天虽然发生了天大的事情,但并没有造成多大的骚乱,主要还是事情发生的太突然,已经进展太快。
秦俊他们从接到宫中秘传消息,到迅速聚集密集,然后召家丁发动突袭,前后没超过一个时辰,然后从说服左神机营到进入玄武门,再到登上西洲,控制局面,也只不过半个时辰都不到。
从北门外到玄武门再到宫中,基本上都没有什么抵抗。
两府的宰相也都是异常的配合,就连萧嗣业都没有怎么反抗,也就是高护等一些做乱的宦官们抵抗,但在小小的岛上,还是很快就平定。
之后有诏敕,有宰执们出面分头安抚,事情很快平息下来。
甚至好多人见到诏敕后,都还不知道发生过这么惊心动魄的消息。
控制皇宫,掌握中枢,然后又有了皇太子监国之名义,接下来的事情已经非常简单了。
秦俊坐镇宫中,派兵继续抓捕高护等阉党逆贼,程处默他们一边安抚军队,一边迅速的把韦、裴等几家的人给控制,或免职或逮捕关押。对各军中的护军中尉、监军使等要么抓了关起来,要么直接就杀了。
皇太子李贤已经颁下监国太子令,罢废护军中尉、宣徽院、枢密院使等这些宦官职位、机构。
连内侍省内侍监、殿中省殿中监这两大内廷机构,都暂时用文臣兼任了。
宦官现在成了过街老鼠一般,被控制、审讯、清理。
外面的两府三省六部九寺二十四卫军诸司的官吏们来说,虽然惊讶宫中剧变,但对于秦王李贤立为皇太子,并在圣人中风不能理政期间监国摄政一事,都表现的很平静,甚至大多是支持的态度。
一来李贤这些年名声确实还不错,有贤王之名。
再者,他本就是如今诸皇子中最年长者,排在他前面的三个都死了,母亲又是皇宸妃,而皇后韦氏前不久又爆出那等丑闻,被皇帝打入冷宫,再加上洛阳军民对于秦家的向来好感,也都爱乌及乌。
若是高护他们成功拥立十四皇子,必然会引发京师非议,但李贤为太子,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今天洛阳基本上还是很安稳的,没出大的动荡。
尤其是有太子交待要对韦、萧几家从轻发落后,外面也确实没搞的太过厉害,秦理等派兵先把韦萧几家围了,把重要的人物请到了中书省里喝茶,然后也没鸡飞狗跳的抄家,也没有到处捕捉杀人。
虽然不可避免的京师诸司各衙和各军里的韦萧郑诸家的子弟,被暂时控制,可起码没搞的太大动静。
京师戒严,市场却都没关闭,只是宵禁,停了夜市而已。
局面安稳的比秦俊预估的都好,这也与许敬宗李义府薛仁贵李安期等这些相公大臣们配合出力有关。
中书令李义府余光打量着坐他旁边的秦俊,三十来岁的年纪,已经是检校侍中了。虽然当年秦琅入政事堂的年纪,才二十,更年轻,但秦琅可是以他官兼职入的政事堂参预朝政,秦俊却是检校侍中啊。
他再瞧了瞧自己另一边的检校中书令许敬宗,这位许公今天心情很好,脸上一直带着笑。
许敬宗也算是他的老恩主,对他多有提携,可这些年在皇帝的有意下,他跟许敬宗的关系还是越走越远,甚至后来居上的爬到许敬宗之上,最后还把他赶出了政事堂。
只是他也没想到,许敬宗如今以这么一种方式回来。
或许是感受到他的目光,许敬宗冲着他微微一笑,李义府也立马回以春风报的笑容。
许敬宗被人称为笑面虎,李义府被人称为李猫,两个家伙互相一笑,十分灿烂,好像知心好友一般。
李义府感觉到压力很大。
一个中书省,可以有两个中书侍郎,但不能有两个中书令。许敬宗检校中书令,那他就危险了。
想了想,李义府出声了。
“太保、英国公之前由枢密使转检校左仆射,可不久身体旧疾复发,只得向圣人请求去西京疗养。”
“如今朝中局势,某以为还是当请元老坐镇,可惜英公身体不适,不能回来。我提议,唯有派人去吕宋请齐王回朝,辅佐太子殿下听政。”
李义府这话一出,不少人都沉默了。
秦琅虽只五十多岁,比在座的大多人都还年轻,但论功绩威望资历,那是所有人都比不了的。
一次协谋元从靖乱,一次定策拥立,仅这就不得了了,何况还是贞观新政的改革者,出将入相立了那么多功勋。
当然,更重要的是,如今秦王为太子,还是秦俊亲自发动兵变拥立上来的,那秦琅做为太子的舅父、秦俊的父亲,他若回朝辅政,确实没话说。
只是大家也清楚,当初皇帝是如何的忌惮秦琅,刚继位就迫不急待的给秦琅封王,让秦琅无法再留在朝中为相。
秦琅现在是齐王,他又是太子的舅父,秦俊的父亲,他入朝其实是不符合规矩的。
可李义府这中书令都这般开口了,这个时候谁好反对?
许敬宗马上赞成。
“太师功高勋著,若能回来辅佐太子监国最好。”
他还提议,干脆拜秦琅为检校尚书令,兼知中书门下二省事,这些也都是秦琅曾经担任过的职事。
程处默和牛建武这两位枢密坐在那里,身上还顶着盔甲,只是面带微笑不语,他们只要往这里一坐,就有着极好的作用,根本无需多说话,聪明如许敬宗、李义府这两位宰相,便能把他们想说又不方便说的都说出来。
其它宰相们也无法拒绝秦琅回来。
毕竟现在非常之时,皇帝中风瘫痪,还没稳定,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可能驾崩了,而宫中又是刚经历了这么一次谋逆和勤王,秦琅入朝国政,那他做为三朝元老,自然能发挥柱石的作用。
万一皇帝突然就驾崩,那么有秦琅这样一位元老在朝,就能确保接下来的过渡顺利。
大家都不希望有太大的动荡,都希望能够维持自己的利益。
许敬宗和李义府都未必真愿意秦琅再回朝来,毕竟他的名望太高了,他若回朝辅政,许敬宗和李义府根本就没法争。可现在的局势,他们也只能以此来表明忠心,谁让他们没能参与到这勤王之中,没能获得半点靖乱之功呢。
对于另外一位元老李绩,许敬宗和李义府都不打算再召他回来,之前皇帝好不容易才把李绩从枢密院调到政事堂,然后又找机会弄到把柄,授意御史台弹劾李绩,迫李绩引咎辞职,自请去西京养病。
“殿下!”
一名内侍在远处轻唤,这是李贤自秦王府带来的宦官,在身边服侍多年的老人,如今宫中的宦官已经或被杀或被抓,一时出现了很多空缺。李贤也不放心那些暂时没动的宦官,身边便还是使用原来的旧人。
“奉御说圣人病情有变,请殿下过去。”
李贤一听,立马起身,秦俊也与许敬宗等一起过去。
两府一院的一众大臣们随太子急步来到凝华殿中,御史们正在忙碌着,御榻上皇帝睁开了眼睛,甚至在挣扎。
但皇帝此时右半边已经彻底的瘫痪,没有半点知觉,左半边情况也并不好,皇帝的动作就像是在挣扎乱舞。
“圣人想要起身,可现在根本做不到,臣等苦劝,圣人不听。”
也不知道是不听,还是听不到或听不进,反正皇帝就一直在那里挣扎着,按都按不住。
“父皇,儿臣请安。”
李贤上前,跪在榻前。
皇帝依然没有安静下来。
甚至还试图张开歪斜的嘴,吱吱唔唔的出声,但众人凝视聚听,先是听不清楚,等后来好不容易能听出几个字来。
可这些字凑在一起,却毫无意义。
好在御医也算经验丰富,跟太子和大家解释,一般中风后会有失语或是胡言乱语的情况,主要是因为脑受了损失。
更具体的原因大家也还没能掌握,但就算是病情稳定后,可有些中风后的病人,也会一直失语,或是一直胡言乱语,就算他们人清醒着,想着说一样东西,但最后说出来的却是另外不相关的字词,完全无法表达真实的意思。
皇帝现在虽然醒来,也有意识了,但皇帝身体瘫痪,半边彻底动不了,半边还能有知觉,却也脚不能抬,手不能抓握。
皇帝眼歪嘴斜,虽能发声,却是胡言乱语。
“圣人的情况稳定了吗?”
老奉御也只能保守的道,暂时是稳定,但也无法确定,这种中风的症状已经是非常严重和危险的,所以一般起码得半个月后,才能确定是否脱离了危险,但半个月后就算脱离了危险,可瘫痪、失语等症状,也未必能够缓解。
听到这些。
殿中诸人,都不免升起一股怜悯和悲叹。
当今天子虽然继位后行事有诸多有违礼法,甚至多刚愎自负之举,但总的来说,依然不失为一个有为之君,新罗、高句丽、百济这海东三国,皆是在这位手中平灭并稳定下来正式纳入大唐疆域的。
又是这位天子坚持对奚契靺鞨等用兵,把他们彻底打服,打的奚契北迁于西辽河,让大唐把燕山以北的那片广阔之地纳入疆域,也改变了河北与关外辽阔的两辽、朝鲜这大片新疆域之间,受限于一条狭窄的辽西走廊的不利局面,这对于大唐来说,是个长远的战略性胜利,甚至对整个华夏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甚至不在征服朝鲜半岛之下。
而皇帝还已经几乎征服了骠越,又刚废除了西突厥,这赫赫武功,虽说是建立在圣祖打下的基业上的,但这也证明开元天子的能力。
甚至已经有大臣上书,请皇帝封禅泰山了。
可现在,这位才四十多岁的天子,在做了二十多年太子,十五年的皇帝后,还如此年纪,居然就已经这般了。
瘫痪不能动,话也不能说,那跟个废人有什么区别?
“殿下,臣请求太子殿下登基即位,尊圣人为太上皇,使圣人可安心静养身体。”
李义府再出石破天惊之语。
尊皇帝李胤为太上皇,拥皇太子李贤为天子。
许敬宗紧随其后附和,甚至在心里暗叹,可惜就犹豫了一下,居然就让李义府抢了先机了。
这可是拥立之功啊,功莫大于拥立,首提拥立的自然功越大,虽然仍越不过今日秦俊、程处默等人,但对李义府等来说,这已经是极难得的一个机会了。
可惜许敬宗错失了,好在这位也厉害,没抢到首功,那也得抢个次功。
检校侍中秦俊看着这两位宰相,又望了眼那还在挣扎中的天子舅父,也可称为姑父,不知道这位此时是什么心境呢?
但这念头也仅仅是一闪而过,秦俊便也向太子表弟请求即位。
“臣等请尊圣人为太上皇,请太子殿下登基继位!”
程处默、牛建武也都上前拥立。
这五人带头拥立劝进,其它宰执大臣们都是在愣神后,纷纷跟进劝立。
榻上,皇帝突然停止了挣扎。
第1361章 榻前拥立
第1363章 清洗
小说推荐
贞观大闲人
大唐贞观,天下靖平,山河壮丽,独钟李氏 李靖北击突厥,太宗东征高丽,兵锋之盛,威服四海。待从头,重整旧山河。功臣画像前,李渊拨弹琵琶独怅然,凌烟楼阁上,李世民大醉翩翩舞春风 中国历史上最壮丽,最磅礴,最意气风发的年代里,长安古都外,一位粗衣陋衫的少年郎看着落日余晖里的皇城,露出了笑容
贼眉鼠眼
连载
最新章:
新书《朝为田舍郎》已发,求收藏推荐!!
双魂武神
神武大陆,以武为尊。高考少年因缘际会,穿越后获得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双生武魂,在强者如云的神武大陆上演绎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崭新人生
贞观帝姓
连载
最新章:
第776章 找到画先生
大唐贞观一书生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我爬山爬的好好的莫名其妙穿越了,说不清道不明,在这帝王将相书画三千里的大唐江山,享受着人生大起大落。真是太刺激了大唐贞观一书生是张围精心创作的历史穿越小说,实时更新大唐贞观一书生最新章节无弹窗广告版,书友所发表的大唐贞观一书生评论,并不代表赞同或者支持大唐贞观一书生读者的观点
张围
连载
最新章:
第1063章 传闻与见证(下)终章和感言
贞观憨婿
大眼小金鱼
连载
最新章:
第835章自寻死路
贞观太上皇
李源穿越了成了唐高祖李渊。玄武门之变后,看着已经年迈不堪的身躯,他悲痛不堪;看着床上娇滴滴的妃嫔,他不胜腰力.于是,他决定做点正当事情,比如造反。可是意外的金手指觉醒了“恭喜发明一架纸飞机,获得一天寿命”望着千古一帝的李二,他决定从孙子辈开始造反,劳资要熬死你,可是谁知熬着熬着,熬了一个大唐工业帝国
苦涩的柿子
连载
最新章:
第一百五十六章:面见许圉师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良田千倾靠山河,父作高官子登科。儿孙满堂享天年,长生不老总活着 现代草根宅男因为判官的失误,附身大唐太子李承乾 上有千古一帝的老爹,下有万世人镜魏征,前有千古贤后的老妈,后有万世老魔程妖精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里是大唐贞
危险的世界
连载
最新章:
第一章 判官也想去的地方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贞观四年,太上皇李渊心中烦闷离家出走…贞观四年,李慕云路见不平一声吼,结果捡来一个‘爹’为了试探这位‘爹’的深浅“爹,我们去当山贼吧“没问题“爹,他们招安我,让我当县令“那就去当“爹,他们还让我当刺使“那就去当“爹,皇上来了“让他滚来见我”李慕云觉得,脑袋被自己玩掉了
危险的世界
连载
最新章:
第761章 心灰意冷(大结局)
洪荒之最懒圣人
【A级签约作品:洪荒之最懒圣人】盘古开天 三族争主 巫妖大战 关我何事 反正我睡着睡着,就能够成圣 懒得走路?抓只凤族当坐骑 懒得动手?收个大能当徒弟 什么 女娲要与我成亲入洞房 关我何事(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俗人小刀
连载
最新章:
第七十九章 三族大战,元凤陨落(2/10,跪求订阅阅!)
俗人回档
审读边学道。俗人边学道。巨子边学道 这是一个快意恩仇的男人的故事 这是一个站立山巅与天比高的故事 这个故事里有温馨的生活,有铿锵的命运,有多彩的旅程
庚不让
连载
最新章:
完本感言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