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龙王》第368章等级有序

    说起这沈家园林,就不得不提一下沈万三当年在华夏留下过的足迹。
    元朝中叶,沈万三的父亲沈祐自浙省沈家漾村迁徙至周庄东垞,后又迁至银子浜。
    之后,沈万山在沈庄、周庄、苏州、南京、云南都留下了足迹,但自始至终,沈万山始终把周庄作为他立业之地。
    《周庄镇志》卷二记载:“万三住宅在蔫西北半里许,即东庄地及银子浜、仓库、园亭与住宅互相联络。”
    明杨循吉《苏谈》也有记载:“万三家在周庄,破屋犹存。”
    尽管他受到张士诚、朱元璋的封赏,但他不愿离开这块宝地。
    甚至,他曾说过,要让自己的子孙后代都留在这块富裕之地,不惜重金加以培养,使沈家久盛不衰。
    故此,沈家园林按道理来说,本应修建在周庄。
    甚至,周庄就是因为有了沈万山,才成为江南著名的古镇。
    不但是周庄受惠于他,南京城的建城,沈万三还有一半的功劳,但可惜,只是因为富可敌国,便遭到了朱元璋的眼红,甚至受到朝廷处处排挤。
    也正是因此,才让沈万三明白了一个道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纵然富可敌国,却也不可在天子眼皮底下炫耀。
    沈万山不但有经商头脑,更有处世之道。
    他目光久远,为子孙后代留下出路,便要另寻一处风景胜地。
    最终,他将目光放在姑苏这个他一度作为重要经商地的地方。
    他曾支持过姑苏张士诚的大周政权,张士诚也曾为沈万三树碑立传。
    当然,这是后话了。
    但沈万三那的目光放在姑苏后,便再也挪不开了。
    姑苏是一座拥有丰厚底蕴的城市,风景优美,低调之中却又不失风雅奢华。
    正好比一把绝世宝剑,虽有开天之锋芒,但却内敛于剑鞘之中。
    虽不崭露头角,但却仍无敌天下。
    沈家不必无敌,只求可传承百世。
    沈万三正是明白了这一点,便将沈家园林建筑在了这缥缈峰之下。
    虚无缥缈,却又掀起飘然凡尘之外。
    以天地之钟秀,造后世之福泽。
    沈万三更是请来风水宗师,为其沈家园林构筑了一个风水大局。
    下可定后世福泽,上可抑制皇权大令。
    这一路走来,穿梭在亭台楼阁之间,霍俊豪和崔灿阳两人皆是在不断地感慨着沈家园林风景之秀美。
    但,陆洲东的目光却已经不再流于表面。
    直到今日,他才沈家园林之中,每一个亭台楼阁,甚至到一花一树,皆是有着某种规律。
    可以说,这里的一切都是这风水格局中的一员,缺一不可。
    但同时,即便有一处丢失或者损耗,却又不会影响到整个风水大局的运转。
    “这不是一座死局,而是一座活局!”br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