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甚是心累》第53章 心乱如麻

    
    银针一出, 刺入刺客的喉咙的那一瞬, 方睿一转身拉住了沈玉的手, 放回到了自己额肩膀上面,扶住了由于刚才被他猝不及防松开了手,差点要摔倒的沈玉。银针从袖中射出, 到扶住沈玉,才不过是一眨眼的功夫。
    这一眨眼的功夫,连沈玉都没有从惊悸中回过神来。
    “玉儿!”
    就在此时身后传来陈母的声音, 沈玉不知怎的就如同是做贼心虚一样, 离开挣开了方睿的手转过身, 沈母在容泰的搀扶之下走过来, 身后还有几个便装打扮手握长剑的男子,看来这些男子都是方睿带过来的人。
    见自己的母亲无事,沈玉松了一口气,一拐一瘸的走过去。
    沈玉突然从自己的肩上把手抽了出来, 方睿愣了下,只见沈玉一拐一瘸的背影, 心底下总有那么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沈母见到沈玉走路一拐一瘸的,也走快了两步, 握住了沈玉的双臂,神色紧张的问:“玉儿你怎么了?”
    “娘,孩儿无事,只是被山中的捕兽夹给伤了脚,方才多亏陛下赶到, 孩儿才能死里逃生。”
    沈母在听到陛下二字的时候,表情一惊,看向沈玉身后一身黑色衣袍的方睿,顿时松开了沈玉的手,正要行礼:“臣妇陈氏见过陛下。”
    方睿快步走上前,拦住了正要行礼的沈母,道:“沈夫人不必行礼,这是在宫外并非宫中,无需这么多虚礼。”
    “陛下,礼不可废。”沈母还是坚持的行了礼。
    方睿有些无奈,也没有再说什么,便对沈玉到:“此地不宜旧留,先行回皇城再说。”
    方睿出行是骑马出来的,沈玉来时是与沈母一同坐马车,在山地下,待便装侍卫把在山里逃命的下人找到,便出发回皇城。
    虽说这一个个下人在主子有危险的时候没有上前保护且独自逃走,可沈玉还是让他们一同回皇城,待回到太保府,让管家再做处理。
    沈玉一行人原本是打算巳时上到柏子山扫墓,大概申时从柏子山回去,可是遇上了黑衣人,又加上要在山中寻逃命的下人,就拖到了酉时。
    这柏子山距离皇城大抵有一个时辰的路程,天渐渐变黑,原本重阳的这天气就不怎么好,从早上开始天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一整日没有半点要下雨的意思,就好像是在憋一个大的,还有半个时辰就能赶回皇城,但突然就电闪雷鸣了,还没找到躲雨的地方,就“哗啦啦”的开始打起了大雨,所幸是里皇城近,众人对这附近也有所了解,很快就找到了能避雨的城隍庙。
    因今日是重阳,从皇城中出来扫墓的老百姓都会在城隍庙中先拜了再继续出发,所以这城隍庙也被拾掇得干净,在神台上还有未燃尽的大蜡烛,所以这庙中烛光昏黄,还像是有过几分人气的。
    骑马的人和下人都被淋得浑身湿透,因沈玉和沈母是在马车之上,也只是沾上了湿气,以及下马车的时候溅到了一些雨水而已。
    城隍庙分有大殿,以及城隍爷像两旁的两个小屋子,因其中有女眷,所以一进城隍庙容泰就安排女眷在右边的小屋子,陛下一人在左边的小屋子,其余的男子则守在这城隍庙的大殿。
    而这时……沈玉就头疼了,她觉得哪都不是她待的地方。
    她要是待在这大殿外,看这些男子个个都浑身湿哒哒的,待会女眷都进了小屋子之后,定然会把衣服脱下,光着膀子待衣服晾干,她再怎么目不斜视,也觉得和这么大一群衣裳不整的男人待在一块有所不妥。
    因这附近的山多,有些扫墓的就顺便砍了些柴火,放在城隍庙,打算明日再过来抗走,他们也就先借用了,待都生好了火,方睿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沈玉,率先与容泰进了小屋子,见陛下都进去了,其他的女眷也都进了小屋子中,在一旁的沈母担忧的看向沈玉,眉头皱着,舒展不开:“玉儿……”
    沈玉对沈母摇了摇头,表情镇定自若的摇了摇头:“娘,你们先回避吧。”
    沈母也知道沈玉身份尴尬,却也没有别的办法,只有一咬牙,在婢女的搀扶下叹了一口气,进了右边的小房间,小房间有黄色的帘子遮着,只要进去之后用小棍子寻个砖块的缝隙,带着布一起插/入这缝隙之中就能固定住,也避免随着外边的风吹得摇晃。
    女眷也都进去了,陛下也进去了,在外边的男人也开始解开腰带,沈玉看不下去,干脆就站门边,看着外面的雨幕。
    整个人看不出来有半点端倪,但天知道沈玉有多想从这里出去,就算是在雨中待着也不敢再在这里面继续待着,但是她要真的跑出去,只会让别人觉得她这个沈大人不正常。
    身后一大群男子在宽衣解带,换了其他的女子,那个不是面红赤耳的,沈玉虽然还没有到满脸通红的地步,但这耳根子都红了,不多时,容泰从小屋子中走了出来,在沈玉的身后,对着沈玉道:“沈大人,陛下让你进去一趟。”
    听到这一句话,沈玉如同大赦一样,转过身,目不斜视的看着也浑身湿哒哒的容泰,道:“我这就进去。”
    扶着墙壁在门外道:“陛下,臣进来了。”
    只听到小屋子中传出方睿的沉厚声音:“进来吧。”
    沈玉进去后,容泰没有跟在身后一同进去,而是目不斜视的守在了屋外,身上还挂着湿透的衣服,可却没有半点在意。
    他可得在门口守着,这要是有那个不长眼的闯了进去,发现了陛下和沈大人的□□,这么多人在场,他也不好收买,那只有守在门口,希望自家陛下节制点,要知道沈玉的母亲就在隔壁呀。
    沈玉撩开了帘子进去,发现方睿只脱了外袍,用几根树枝绑着成一个晾衣的架子,靠近火堆,外袍则放在简陋的架子上面烤着火,方睿坐在火堆旁,身上的衣服像是拧过了,没有湿哒哒的滴着水,
    墙角也有一摊水渍,证明方睿刚刚确实是拧过了衣服,沈玉微微生疑,如果同为男子的话,就不会这么避讳,避讳到连衣服也只是简单的拧了一下水就穿了回去。
    如果不是避讳,那是不是有什么要掩盖的?
    沈玉心思转得很快,没有影响到对方睿行礼。
    方睿从蒲团上站起,对沈玉道:“沈爱卿过来。”
    沈玉只是犹豫了一息,还是拐着脚走过去,走到了方睿的面前,方睿看着沈玉,道:“坐下吧。”
    沈玉一愣,随即低下头:“臣不敢。”自古哪有皇帝站着,做臣子坐着的道理。
    方睿突的一笑,笑道:“沈爱卿,这也没别人,也不是皇宫,你也不用拘礼,坐下吧,朕给你看看伤口,沾了水,容易起脓。”
    “怎敢劳烦陛下。”
    方睿见沈玉一副说不通的样子,也料到了,拉上沈玉的手,把一瓶精创药放到了沈玉的手中,道:“这是从侍卫哪里要来的,既然你不肯让朕看,你就自己来,朕今日有些劳累,先歇一下,你今天也受了惊吓,也别出去了,外面人多嘈杂。”
    说着,方睿走到了墙角,半点也不嫌弃地上脏,直接就坐了下去,靠着墙壁闭上了眼睛假寐了起来。
    沈玉看了眼闭上了眼睛的方睿,又低头看了眼手中的金疮药,还是坐了下来,没有把鞋子脱下来而只是撩开了裤脚,在把包着的布解开的时候粘着皮肉,不可避免的会扯到伤口,沈玉拧眉咬着唇的把布条拆了下来之后,才把金疮药洒在上面,殊不知方睿就是知道沈玉避讳,不会在他的面前做失礼的事情,所以在假意的装累,虽然眼睛是闭着的,但这耳朵却是仔仔细细的听着沈玉一举一动的声音。
    城隍庙外的雨声滴在树叶上面,"沙沙"声响,也掩盖了安静得诡异的小屋子。
    沈玉偷偷的抬起眼,看向方睿,脸上露出了紧张之色,抬起手,用手掌把方睿的脸遮住,微微的眯起了眼,在脑海里面想着贾明带着面具的时候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脑海里面的贾明与眼前的陛下重合,沈玉似乎收到了惊吓一样放下了手,些许的凉意从门口的吹拂起帘子,迭了进来,吹到沈玉身上就好像寒入骨头一样。
    沈玉闭着眼睛猛的摇了摇头,暗中说着不可能,这世界上面相似的人多了去了,且贾明性子放荡不羁,陛下沉稳有担当,再着声音也不一样,定是她想多了。
    才暗中给自己找了个理由,随即又想到了当日在大理寺的时候,陛下只于她一个人说,寻一个江湖中人来相助,恰好贾明又出现得及时,还有,贾明当初又是用什么来说服了陈池与他合作的?再者前几日,那晚她和贾明喝了半宿的酒,第二日一早就在慎刑司见到陛下的时候,陛下的身上就有与贾明相似的酒味。
    这些又该怎么说通?
    沈玉心乱如麻,怎么也不敢再继续想下去,这万一她最怕的事情是真的,那她该怎么来面对陛下?
    印象中那个死不要脸占尽她便宜的贾明,怎么可能是陛下!?
    假寐中的方睿还在想第二日换上贾明的身份去夜会沈玉,顺道再名正言顺的看看她的脚伤到底如何了,却不知道自己双重身份在沈玉的那里岌岌可危。
    火堆烧着,时不时发出“噼啪”的声响,在这雨夜,雨势凶猛,就像要把什么冲去,露出原本的模样来一样。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有可能会到早上九点半,晚半个小时更新,先睡了qaq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