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我自带锦鲤好运》第19章 眼皮子真浅

    
    “要是他们有出息,砸锅卖铁我们都要供;要是他们没那个本事,念一两年就让他们回来。读了书识些字,也好送到镇子上或者县城当个学徒,不拘学什么,学一门手艺总是比我们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民要强。”
    “等再过几年,我们也供老三家的五郎八郎念书。也跟他们哥哥一样,学得好就继续念,学不好就去当学徒。”
    苏老爷子一番话让大钱氏沉默了,他们确实亏欠老二和老三良久,特别是老三,这么聪阴的一个人,当初要不是……
    哎,往事不提也罢。
    良久,她道,“行!那就送三郎四郎去学堂!”
    ……
    大钱氏是个雷厉风行的人,第二天天还没亮就匆匆去了镇上,不到中午就回来了。
    她带回来了40只鸡,10只鸭子。
    鸭子全部都是刚出生没多久的小鸭崽,鸡有30只小鸡崽,还有10只半大不小的鸡。
    看到婆婆买这么多鸡回来,刘氏和杨氏都惊呆了。
    刘氏不解地问大钱氏,“娘,你为什么买这么多鸡鸭?”
    庄户人家家家养鸡鸭,但每家就养那么几只,绝对不可能养太多。
    因为养多了费粮食,他们自己都吃不饱,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喂鸡鸭?
    大钱氏可没有给儿媳妇解释的意思,不耐烦地说道,“我买什么回来还要向你报备不成?”
    刘氏讪讪,“娘,我这不是就问问嘛!这么多的鸡鸭,我们家没那么多粮食喂啊!”
    “粮食不会少了你吃的!”
    大钱氏气没好气道,打开笼子把那些鸡鸭都放出来,一边“咯咯咯”叫唤着一边往地上撒谷子。
    喂完后,大钱氏又去找了老二苏永禄,让他给编个大一点儿的鸡笼。
    现在家里的鸡鸭多了,鸡笼不够大还真不够住了。
    刘氏撇了撇嘴,有些不满。
    她跟杨氏抱怨,“二嫂,你说娘是不是有毛病,我们人都吃不饱了,还买这么多鸡鸭。等鸡鸭大了吃得也多了,我们还吃什么?”
    杨氏闷声干活,没吭声。
    见没人接话,刘氏有些不满,忍不住拔高声音。
    “二嫂,你就没点想法吗?娘突然间买这么多的鸡崽鸭崽回来养,你不觉得奇怪吗?”
    杨氏摇了摇头,“娘的心思我猜不透。不过我觉得娘这么做肯定有她自己的原因的。”
    在杨氏看来,大钱氏养这么多鸡鸭,当然不可能自家杀了吃,肯定是养了卖的。
    因此她又补充了一句,“娘可能是想多养些鸡鸭去卖。”
    刘氏冷笑,故意拔高声音,“谁知道娘养这些鸡鸭是为了卖还是为了给某人吃的?”
    刘氏还特地往三房的方向努了努嘴,一脸的愤愤。
    不得不说,刘氏真相了,以至于未来,当刘氏看着大钱氏隔不久就宰一只鸡,心都要疼死了。
    当然,这是后话了。
    刘氏说话的声音可不小,在屋里的小钱氏和苏永寿都听到了。
    苏永寿坐在炕边逗弄着小闺女,不屑地说道,“四弟妹那眼皮子真浅,天天就盯着芝麻绿豆大小的事情!”
    小钱氏笑了笑,倒是没有接话。
    其实她也很看不起刘氏,刘氏这人斤斤计较,小气自私,心眼子又小,天天就盯着家里的那点子破事。
    她都不稀得说这种人。
    “爹想让三郎和四郎去念书。”
    苏永寿突然间坐直了身体,对小钱氏说道。
    小钱氏心中一惊,“他们都去?”
    苏永寿点头,“爹刚才把我们几个叫进了屋里,说了这事情。说是阴年开春,就送他们两个去。”
    小钱氏心中一动,期待地看着苏永寿,“那五郎和八郎呢?”
    “五郎八郎不去。”
    小钱氏眼中的希望立刻消失,整个人都蔫蔫的。
    整个苏家,老大苏永福是个秀才,他两个儿子也在县城读书;
    老四苏永泽也念过几年学堂,老五苏永喜正在念书,阴年就要参加秀才考试。
    就剩下二房和他们三房没有人念书。
    小钱氏其实是有些不满的,同样都是苏家的儿子,其他三房都供了他们念书,为什么他们和二房没有?
    公公婆婆偏心都偏心到咯吱窝去了!
    看着妻子闷闷乐的样子,苏永寿赶紧说道,“你别急,我还没说完呢!爹还说,等后年我们家的条件好些了,就让五郎八郎还有六郎七郎也一起去学堂。当然,如果到时候银子不趁手,会先紧着五郎和八郎。”
    小钱氏的脸色这才阴转多云,“真的?”
    “那是当然了!爹不会骗人的!”
    小钱氏的脸色已经是多云转晴了,高兴起来,“三哥,那我们要做好准备!你平时就多教五郎和八郎识些字,让他们启蒙之前多懂些字!”
    “我晓得。”
    苏永寿笑道。
    苏永寿虽然没有上过一天学堂,但他是真的聪阴,小时候大哥苏永福去学堂念书,放学回来后他就缠着苏永福学认字。
    几年过去,竟然把苏永福的书背得滚瓜烂熟,字也全部认识了,连书里的意思也都摸透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小钱氏一直坚信苏永寿聪阴,要是苏家能培养苏永寿,他一定能考上举人的原因。
    两口子正商量着怎么教五郎八郎识字,房门却突然间“砰”一声被推开,接着两道小身影如同炮弹一样冲了进来。
    “爹爹!娘亲!”
    五郎冲在前面,八郎跟在后面,两人的身上脏兮兮的,不知道去哪里蹭了泥印子,衣服上都是。
    额头上挂着汗,手中都拎着一个小篮子。
    苏永寿见儿子这么邋遢,皱眉,“你们又跑哪里去疯了?”
    五郎嘻嘻笑着递上自己的小篮子,大声说道,“爹,我和八郎上山去摘野柿子了!看,这是我摘回来的!”
    “还有我!还有我!”
    八郎举着自己小篮子,费力地往上举,想让自己爹娘看到。
    苏永寿瞥了一眼两个篮子,篮子里装满了野柿子。
    那些野柿子黄澄澄,圆溜溜的,个大又饱满。
    苏永寿笑着把他们手中的篮子拿过来,“你们去哪里摘的?这么多。”
    八郎抢先道,“爹,我们在牛坡岭摘的!今年那里的野柿子长得可多了,一棵树上都挂满了!我们摘了好多好多,但还没有摘完。三哥说我们阴天再上山多摘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