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服天下之堃城戚歌》“第一百零五章 尘埃落定”

    
    海励跟言禄护送绥服质子出甸服天门的第三天,走了还不到四分之一远,离甸服天门之地也还有几百上千里之远,后旭就派了一名禁军前来追海励跟言禄了。
    这日队伍行驶在城外的荒郊地,浔骊的马车行驶在第二位,赤龙轻便的驾着马车,觉得乐趣十足,开心不已。马车内,火蛎帮浔骊换了一身简洁干练的衣服,也褪去了厚厚的发饰,就简单的扎了一个高马尾,显得精神十足。没有了长长的裙摆,浔骊觉得轻便极了,在马车内转来转去打量着自身。
    “在甸服穿了七年的男子服,没有碰过公主服,没有梳过公主发髻,穿着那一身衣服实在是太不方便了,还是这个简单,太舒服了!”
    浔骊的脸上时常洋溢着满足的笑容。火蛎见浔骊这般自傲,于是出言嘲讽着:“赤子骊,你跟樾公主就不应该是个公主,你俩要是个王子,那这天下间的女子都要为之疯狂了。”
    “就像戎吉那样吗?”
    “不不不,戎吉王子就该是个公主,他那美艳绝伦的俊俏模样若是个女子肯定是个令后旭大王子跟其他三少反目的红颜祸水!”
    “哈哈哈……火蛎,你这想法太,太…哎,我都找不到词来形容你了!”
    两人在马车里谈笑风生之时,外头后旭派来的一个传信禁军驾马已经跑到了队伍前头,拦下海励跟言禄后急忙下马单膝下跪焦急的禀承:“海大将军,言相,出大事了!”
    海励跟言禄好奇的对视了一眼,言禄回问道:“出什么事了?”
    “三日前,祁侯跟宗侯率死士攻入牢山救出了祁少侯跟宗少侯,还助两人逃出了天龙城!”
    “什么?”海励跟言禄几乎同一个表情,感到特别惊讶。
    “祁夜柳跟宗天禾逃出去了,那祁侯跟宗侯呢?”海励又急切的继续问着。
    “祁侯跟宗侯为了让祁少侯跟宗少侯逃离,他们拼死堵住城门,当场就被乱箭射死了!”
    听了禁军禀承后的海励跟言禄神情呆滞,满腔怒火。此时戎吉跟浔骊走下了马车来到海励跟言禄的马下。
    “看样子海大将军跟言相都不能再送我们出甸服天门了,”浔骊边走近边预言着。
    海励跟言禄对视一眼后,无奈的走下马。海励对二人说道:“你说的对,我们得赶回去,戎吉,赤子骊,朝中之事刻不容缓,祁夜柳跟宗天禾回到南盘后果不堪设想,我们需要紧急面见君上商议后事,所以我们不能再相送了,但这批禁军会继续护送你们到甸服天门的。”
    “你们其实根本就不必相送,这批禁军你们也带回去吧,我跟骊儿的功夫难道您信不过吗?我们能自己回绥服的,到了绥服天门就有我们自己的人来接我们了,这一路我们还能结个伴一路游山玩水,有他们跟着多不方便啊!”
    戎吉和海励四目相对,看戎吉的眼神里,海励的心思一目了然,他对自己的徒儿有那么一点不舍。海励走到戎吉的面前,轻轻拍了拍戎吉的肩膀,道:“好,我们不送了,接下来的路你都要靠自己走了,不管多少荆棘相绊,不管遇到多少困难,你都要不忘初心,善始善终,明白吗?”
    戎吉懂得海励是在教化自己归国之后要做的事的心态,海励一直很担心戎吉被王室的仇恨冲昏了头脑,怕他会做出许多天理不容之事为毁灭了自己,此时海励的这几句话让戎吉的心一下子就融化了,戎吉含着泪水跪在地上,临行前给海励磕了三个头。
    “戎吉记住了,多谢大将军的教化!”
    海励俯身扶起戎吉,微笑着说:“好了,你们继续上路吧,我们也得赶回去了!”
    一番道别后,戎吉跟浔骊都走上了自己的马车,各自的小厮驾着马车继续前行着。海励跟言禄坐在马背上看着四辆马车缓缓前行着,海励的心中还有一些不舍他们离去。
    言禄微微扭头看了一眼海励执迷的目光说道:“戎吉那小子是你一手调教的好徒弟吧?”
    海励愕然的扭头看着言禄,问道:“你怎么知道?”
    “我当然知道,之前在烛龙台他出手救下赤子骊时,那所使的招式几乎跟你一模一样,你们俩看对方的眼神里又总有一种难舍难分之态,所以,你俩一定有故事!”
    海励微微一笑,开始勒马带领队伍往回走着,和言禄边往回赶边跟言禄诉说着:“我收戎吉为徒的心思大概就是跟言相的儿子言堤他们是一样的心思。我们在戎吉的身上都同时感受到了一种叫人情冷暖的东西,我们都特别想帮他让他扬眉吐气,让他从欺凌他的人手中拿回属于他的东西,就这么简单而已!”
    “这么说我那儿子倒还有几分侠义之心了?他们四个都不是因为喜欢戎吉的容貌了?”
    “最先吸引他们的必定是容貌,但能在后来相处的岁月中感受到别人的成长历程而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这未尝不是四位公子的成长痕迹啊!”
    言禄微微点着头,很是赞同海励的话,心里甚至对自己的儿子侠义心肠而感到一丝欣慰!
    赶回天龙城时,海励跟言禄加快了步伐,耗时两日便回到了天龙城,一回到城内便马不停蹄的赶回了王宫。
    栖鸾殿偏殿,议事厅内。
    后旭自知无颜面见天龙君,自愧的跪在殿内不敢直视天龙君。而天龙君却是面无表情的坐在上座侧身坐着,看似心情非常凝重。
    言堤和段顼,何瑞钦十分狼狈的走入殿内,同后旭一同跪在殿中央。
    “拜见君上!”
    天龙君不动声色的微转脸看着三人问道:“败了?”
    四人都愧疚的低下了头,言堤拱手继续秉承:“君上,我们出城追击了他们三天三夜,但我们低估了他们的实力了,祁侯跟宗侯并没有把全部人力放在城内的救援上,而是安插在城外的逃亡之路上,追了三日后,祁夜柳把我们引到了山谷里,他们早就埋伏好了大石在山顶,我们中了他们的计就全军覆没了,所以我们只好带领剩下的几十个人逃回了天龙城。”
    言堤禀承之时,海励跟言禄已经慢慢的走进了殿内。
    天龙君愤怒的拿起桌几上的竹简砸向下方四人,起身怒斥着:“混账,你们带了几千人去追竟然还是败给了他们那点人,他们逃跑了你们还回来干什么?你们知不知道他们回到南盘会有什么后果?”
    “君上,逃出天龙城就是他们在明我们在暗,祁夜柳多么奸诈狡猾之人,别说缉拿他们,到了那个地方我们连他们的影儿都见不到了……”
    还没待段顼禀承完,天龙君又是一通大呼:“既然你们如此无用孤要你们做什么?来人,给孤把这四个废物拖出去砍了!”
    还没待屋外的禁军走进,言禄急忙下跪叩首哀求着:“不要啊君上,言堤是臣的独子,您若杀了他我言氏一族就绝后了,求君上开恩呐!”
    于是海励也跪下求情:“君上请息怒,他们几个确实罪不至死,好不容易成长为今日的栋梁之才,就这样杀了多可惜啊,君上倒不如让他们接下来继续参与平息南独动乱一事,让他们将功赎罪岂不比杀了他们更有意义吗?”
    天龙君不以为动,目光深邃的看着海励,缓缓的走下在六人面前移挪着沉重的步伐,边念叨着:“祁夜柳比起祁侯,宗侯那简直就是大巫见小巫了,此人身上戾气过重,十分残忍毒辣阴险,面相偏恶,他回到了南盘接掌了祁侯的邪愿,必定会让侯服跟帝畿不得安宁,这也意味着侯服跟帝畿有一场持久战要打,更意味着我汉国将失去了侯服这块诸侯之地,他们不会再向我朝进贡,不会年年来朝朝拜君主,我们每一年还要花费大量的军资去跟他们周旋,海励,言禄,你们说说,放走祁夜柳的罪名大不大?该不该死?”
    “求君上开恩,求君上念着臣的家族世代为汉国效力的份上饶过小儿吧,还有瑞钦跟段顼,您若此时杀了他们,这多让为汉国常年驻守在绥服的官员寒心呐?君上,求您收回成命吧!”
    言禄将头磕在地上痛心的哀求着,天龙君仰着头深深的呼吸着,缓和着心中的怒气,拖着沉重的步伐又缓缓往上走着,顺口说了句:“都起来吧!”
    “谢君上!”
    六人得到恩许全部站起后就表示天龙君已经不会杀他们了。但天龙君仍旧十分的不甘心,又拖沓着沉重的心思坐回了桌几后。
    “先说说还有什么挽回的余地没有!”
    言禄跟“四少”们被天龙君这么一吓都有些头脑不清醒了。
    海励拱手说道:“君上,目前,我们并不确定伏侯跟师侯有没有参与南独大计,我们或许能从这两个侯爷身上下手,这时候我们可以把伏天凝跟师槐放回侯服,让他们去我们寻得我们想要的消息便好了。”
    “呵,海大将军你是糊涂了,祁侯,宗侯已死,祁夜柳接替祁侯当了南独份子的首领,他手上汇集了祁氏宗氏和侯服八位男爵的势力,这时候的他还会畏惧南历侯跟南仲侯吗?伏侯跟师侯就是先前没有参与南独现在恐怕也会被祁夜柳逼得参与了,如果伏侯师侯宁死不从那肯定是死路一条,这时候把伏天凝跟师槐放回去不等于是把两只耗子送到猫的嘴边了吗?”
    “君上都这么想了那就是毫无挽回的余地了!”
    “曾经先人们建立服地天门是为了让五服各自生存在自己的地界里,天门是为了保护他们不受到别的服地的欺凌,现在孤真想毁了南盘的那座天门,假如没有了那座天门,孤的大军随时可挥入侯服拿下祁夜柳等人的狗头,孤此时要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在自己服地继续繁衍生息,恢复元气,还不断的扩大,等待他们壮大之时再出来咬孤一口,可恨的侯服人呐!”
    “这么说,南盘的动乱就这么尘埃落定了吗?”
    后旭皱着眉头向天龙君询问着。
    “不然你还有什么办法吗?孤的大王子!”
    后旭被天龙君问的哑口无言,又低下了头。
    “海励,你停歇太久了,现在是你该磨砺锋剑之时了。”
    海励忙拱手答复着:“臣明白,臣会立即召集旧部,整顿汉国兵马,集结大军随时待命与侯服的乱贼决一死战。”
    “嗯,把大王子后旭跟言堤,何瑞钦还有段顼都编入你的军营里去,另外,把伏天凝跟师槐也带到你的军营里去,这群贵族后裔都得好好磨练磨练了,否则会永久的败在侯服的乱贼手下。”
    “是!”
    海励重新坐回了实职大将军,为了迎接跟侯服南盘的这一场战役,海励开始召集被遣散的大军回归,并且让“四少”们跟伏天凝和师槐入了自己的军营,在自己的麾下任职。
    首先在军营的生活跟海励的魔掌之下生存令六位贵公子苦不堪言,但毕竟都是名门之后,资质也算聪颖,在军营里一切都接受的很快,尤其是大王子后旭,入了军营就像脱胎换骨了一般,整个人的面貌都焕然一新了,还没有一点大王子的架子,跟营中将士相处十分融洽。
    入军营一个月后,天龙君惊喜的感受到了后旭的变化,天龙君尤为高兴,即刻就对朝堂宣布给大王子举行册封仪式,后旭在入营后的一个月就被册封为了汉国的太子。
    被封为太子后的后旭仍旧没有骄傲狂妄,而是在军营里认真的学习着,虚心跟在海励身边甘愿做一个没有实权的二品骠骑将军。因为汉国的军队的实权全握在海励一个人手中,天龙君之所以这么信任海励,都是因为天龙君知道海励的来历,而且当年是得到真华山师祖高人的指点才用了海励,经过多年的观测,海励也是最天龙君遇到的最适合当这个大将军的人。
    原本在汉国的朝堂,大将军一职是一品大官,为了凸显海励身份的高贵,天龙君将海励身上的这个大将军一品升级为无品,在朝堂的地位仅次于天龙君。海励的下面才是一品丞相言禄。但海励在汉国朝堂为官数十载,人品跟官品也受到了大家的认可。最让天龙君放心的是海励至今没有家室,没有子嗣,一个没有后代的人是最不可能有歪心思,也是最值得信任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