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服天下之堃城戚歌》“第一百一十三章 商界奇才”

    
    在五服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中,笔墨纸砚都是不存在的,他们所用的文笔交流和古典文集还是镌刻的竹简,在靖昭城里和王宫里,偶尔还能见到那么一些纸质东西,这是少有的几个商贩不知从哪运来的,也有知道来历的,但却没有人知道这种东西要怎么生产。
    当年浔骊掉入堃城后,姬长治潜入堃城寻找她,便见识过虞杉议事厅内的笔墨纸砚,也听浔骊细说过这些东西,姬长治就一直对这事耿耿于怀,这次虞杉来到靖昭王宫,姬长治跟她提出笔墨纸砚一事,没想到虞杉竟然爽快的答应帮姬长治造出模型,造出后,并帮姬长治建立了“民具官坊”和“文辞官坊”。
    顾名思义,“官坊”就是桑利朝堂出资举办的生产坊间,它只属于官吏,属于桑利朝堂,没有被贩卖,没有被民间私自生产。“民具官坊”就是指农产所需的所有工具生产坊。原本在绥服侯服和甸服所有百姓用的农具都非常的笨拙,但在堃城内,浔骊见识过更灵巧更实用的农具,而姬长治早就想更新换代,让百姓们用上更顺手更轻便的农具。
    “文辞官坊”就是指朝廷建立的笔墨纸砚生产坊。这种东西一旦在靖昭出现,那就是特别罕见稀少的珍奇之物了。
    “民具官坊”和“文辞官坊”的生产坊都在同一个地方,但是是两个不同坊间,这两个生产坊间是分开的。
    虞杉和李岚芬带着浔骊首先来到了“民具官坊”生产坊间。在一个大大的坊间内,有上百个火炉在生着火,火炉旁都有一个铁匠在打造农具。走道上还有许多铁匠在搬运着已经打成了的农具到外面大坪里晾晒。
    见李岚芬和虞杉道来,铁匠们都会跟两人打招呼,因为这里的一切都是李岚芬和虞杉说了算,三人一同参观着民具坊间。
    “这儿实在是太壮观了!”
    “壮观什么呀?你们桑利如此泱泱大国,每年民具若就这一点生产量,这说明你们民间根本就没收成了。民间对这些东西的需求越高,就说明他们的产量也高,明白吗?”
    “虞杉娘,您真是太精明能干了,骊儿对您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哎,这有什么?走,带你去后面的晾晒场地见见成品吧。”
    “嗯。”
    三人又一同来到了农具晾晒大坪里。这个大坪占地两亩,一眼望去,全是铁质镰刀,耕犁的铁铲,和许多其他木质收谷的工具。
    浔骊望着这一大片农具惊叹不已。虞杉随即捞起一个铁质镰刀问道:“赤子骊,你知道这个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浔骊只是摇了摇头。
    “这玩意是用来收割谷苗的,你们民间以前用的并不是铁质的,也没有打磨这么薄这么锋利,所以用起来并没有那么轻巧,用这个至少能缩短百姓们收割时三倍以上的时间,也能减少一半以上的力气,非常实用。”
    李岚芬和浔骊认真的听着虞杉的详解,像是个在听夫子授课的学生。。虞杉又指着前面的一大片农具说道:“还有那些铁铲,用来装在耕牛的身上能比人工开荒更省力省时,这些你们绥服人竟然都想不到,还好意思说我们堃城的贯胸人鲁莽。”
    虞杉说着说着就不服气的贬低绥服人了。
    “虞杉,我们对农产农收确实是孤陋寡闻,才学疏浅,我也不得不承认你们确实做得比我们好。但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他的军队强弱……”
    李岚芬的辩驳立即就被虞杉给打断了:“呸,如果一个国家的人饭都吃不上哪还有军队的强弱了?赤子骊,走,我们懒得跟这大神仙辩驳。”
    浔骊还没反应过来就被虞杉拉着离开大坪,李岚芬有些不知所措,好想把自己的观点陈述给虞杉听却被虞杉嫌弃的丢得好远了,此时此刻,李岚芬的内心突然琢磨起了虞杉这个人来,有时她似乎有些粗鄙,但粗鄙中又不失高雅,有时很认真,认真起来也很迷人,她还好像懂得这世间太多太多的东西,是自己根本就无法比拟的,不知不觉中李岚芬甚至有些欣赏这个女人了,想到这些李岚芬不禁嘴角上露出了甜甜的微笑。
    “岚芬,快点过来呀!”
    听到浔骊的大喊声后李岚芬急忙又跑着追上前:“诶,你们等等我啊……”
    三人来到“文辞官坊”的晾晒大坪里,这个大坪里则摆满了桌几,桌几上晾晒着大批的白纸和砚台及毛笔。浔骊一来到大坪里就扑向了一个晾晒毛笔的桌几上,拿着毛笔上下观量。
    “这么多笔和纸,还有砚台,这得用到何年何月去呀!”
    “这里给你一个人用呢你大几辈子概都用不完了,可是需要它们的不仅仅是你呀。”
    “官坊出来的文辞品具还能让谁用呢?”
    浔骊不解的向虞杉询问着。
    “这座文辞官坊和前面的那座民具官坊都是我让你父君建的,赤子骊,当你看着这大片的产物后心里想的是什么呢?”
    浔骊看了一眼李岚芬后,李岚芬取笑着说:“赤子骊,虞杉这是在考验你了,你可千万别丢了我们绥服人的脸了!”
    原本李岚芬和虞杉以为浔骊会说出一些对这些稀世品的流入说出一番感慨来,没想到两人却被浔骊接下来的话给震惊到了。
    “既然这两个生产坊都是父君建的,那就是属于我姬氏朝堂的官坊,骊儿觉得,这些农具和文辞品具这么稀世罕见,实用性又那么大,我们大可造出更多来出售给邻国,甚至是卖给北连和南盘的商队,这样就能给我们的国库增添收入了。”
    李岚芬和虞杉听后相互凝望许久,两人都不知该如何答复浔骊这么意外的言辞。
    “虞杉娘,岚芬,你们觉得怎么样啊?”
    “赤子骊,你掉钱眼里去了吧?”
    李岚芬思量一会后,忽然露出了笑颜:“我觉得赤子骊说的可行,《绥服律法》可从没规定过不能民买官卖,现在就只有桑利国掌控了这些产物的生产技能,别国并没有这些东西,如果能将这些产物出售给别国,那这整年下来可是能给国库增添一笔可观的收入了。”
    “我倒不是觉得这事不可行,只是桑利国已经是绥服之首了,还需要做这样的买卖吗?”
    “国强时兵力不能荒废,国库充裕时也不能不继续添足,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时时强壮的兵力跟时时充裕的国库都是永久必备的,这样到需要之时才不会手忙脚乱,到处借军饷筹粮打仗,这样的国家必定会被别国所灭的。”
    虞杉很是认同李岚芬的这番话,而浔骊之所以想把官坊变成商会,原因与李岚芬说的这些也如同一辙,于是虞杉提议让浔骊和李岚芬跟姬长治汇报这件事,只要得到姬长治的批准,虞杉立即就能加派人手,扩展生产量。
    很快,浔骊就拉着李岚芬回到了宫内。
    长恭殿,国主书房内。
    勤于政务的姬长治整日都在批阅竹简奏章,一堆竹简看下来后自己已经头昏眼花了,于是用手指轻轻捏了捏鼻梁。
    贴身太监给姬长治端来一碗宁神汤,劝服姬长治喝下,姬长治喝下了宁神汤后,脸部显得很是难堪。
    “这汤又难喝又不见功效,还是本君真的已经老了?不中用了?”
    “国主这是哪儿的话?您这正当壮年,离老还差的远了。”
    “呵,照你这么说,那本君可以不用喝这些宁神汤了。”
    听到姬长治说不再喝这个汤,太监心里有些慌乱了。
    “国主,这可是太子亲自为您求来宁神秘方,连御国医都称赞这秘方功效神奇,您可不能不喝呀!”
    “行了行了,你退下吧,本君还有一堆奏章要批,别耽误本君的时间了。”
    太监端起空药碗慌慌张张的离开了书房。姬长治仍旧觉得疲惫不堪,邹着眉头又用手捏着鼻梁,这时岳凉庭走到姬长治旁边安问着:“国主,您最近是怎么了?要不传御国医来给您瞧瞧?”
    “不用了,本君就是这劳碌命,为国家政事操劳太多,老都比你们老得快。”
    这一两个月来,每天在姬长治身边贴身保护姬长治的岳凉庭越感觉姬长治不对劲,总是显得很疲劳,从前从来没有见到他这样过,就是再操劳也不至于会把自己累成这样了,如今国泰民安的也没什么大事发生,更没有什么能让他去操劳的,岳凉庭心里很是担心,但已经劝说过多次了都被姬长治拒绝,御国医诊治了也只说是疲劳过度,岳凉庭也只好不多过问了。
    “凉庭叔父!”
    浔骊一跑近书房就看到了岳凉庭的侧脸,兴奋的喊了一声。岳凉庭抬头一看是浔骊,兴奋的急忙上前打量着浔骊,开心的说道:“赤子骊?你回来了?”
    “嗯,昨日就到王宫了,我都没有见到凉庭叔叔。”
    “昨日凉庭叔叔不在王宫当班,所以就没入宫,也没人通知我你回来呀,我要知道就去城门迎接你了!”
    “不用那么麻烦的凉庭叔叔。”
    “嗯,好样的赤子骊,你能平安归来是我们每一个人最大的期盼!”
    “谢谢凉庭叔叔。”
    随后浔骊走上姬长治的身旁直接坐在了姬长治的旁边,拉着姬长治的手臂撒着娇:“父君!”
    姬长治甜蜜的望着浔骊,这种宠溺的眼神也只给过年幼的浔樾和年少年长的浔骊。
    “特意来找父君的吗?”
    “嗯。”浔骊答复后又像个小主子那样叮嘱着:“凉庭叔叔,岚芬,你们坐,我们一起跟父君讨论讨论商会的事!”
    “商会?什么商会?”
    岳凉庭和姬长治都十分诧异的望着浔骊。
    “父君,我刚刚和虞杉娘岚芬一起去民具官坊和文辞官坊的生产坊走了一圈,发现了那里面尽是黄金屋呀!”
    “怎么说?”姬长治瞪着滑溜溜的眼神望着浔骊。
    “父君,我们掌控了最先进的民具和文辞具的打造技能,官坊坊间也是父君下令建造的,这不就是给我们打造黄金屋的工具吗?”
    姬长治和岳凉庭仍旧陷在困顿着,相互凝望着。
    李岚芬拱手秉承道:“国主,骊公主的意思是加大民具和文辞品具的生产量,成立我们桑利国自己的官吏商会,跟民间商会一举推崇民具和文辞品具的实用性,然后把成品卖到绥服其他国家,甚至是跟北连,南盘的商队推崇,他们向我们购买这些成品便能提高国库的收入了。”
    姬长治听后大悦:“好主意啊,原本本君只是让虞杉帮我们造一点出来自己使用,本君怎么没想到用它们来行商呢?这是谁想出来的?本君定有重赏。”
    “这还能有谁啊?这赤子骊简直就是个商界奇才啊。”
    浔骊被李岚芬夸赞的都羞愧的低下了头。姬长治将目光移向浔骊,喜笑颜开道:“骊儿,你可真会折腾,一回来就给自己找到事做了。”
    “骊儿想为父君分忧,更想给桑利百姓更好的生活,我们造出的民具出售给别国收受了利润后就能拿着这钱打造更多的民具发放给我们自己国家的百姓,民具打造的越多,我们就会要征集更多的铁匠和农工忙活,他们也找到了生存之道,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你的想法都不矛盾,而且父君也觉得这件事可行,这还是一件很值得去做的事。只是你都想好要怎么着手去做了吗?”
    “都想好了,父君,骊儿一定做出点成绩让父君相信自己没有信错人。只是前期可能还得父君批准国库拨款先投入一点钱财进来,骊儿跟父君保证一年之内一定让父君看到成绩。”
    “好,父君就欣赏你这么胸有成竹的样子,像做大事的人。骊儿,这件事全权交由你来做,上到成立商会,下到推崇这些成品,还有这其中所有的事你都可自己做主,不必跟本君汇报,日后虞城主回堃城了,你就是两个坊间的大掌柜。”
    “是,谢父君的信任。”
    “不过你先别忙着谢父君了,你得想想怎么跟你母妃交代,你揽下了这事,日后少不了在服界内其他国奔跑,留在你母妃身边的时间恐怕又少了,本君很害怕你母妃责怪我呀!”
    “父君放心,骊儿连去甸服当七年的质子都能劝服母妃,当这个大掌柜还能总是回来,母妃不会不肯的。”
    ……
    过了姬长治这关,浔骊走出了长恭殿书房,火蛎和赤龙得知浔骊已经回到宫里便立即赶到了长恭殿外等候。
    三人穿梭在宫墙下,浔骊不禁询问着火蛎跟赤龙:为什么我想做个什么事那么累呢?我要过父君这关,过母妃这关,待会母妃不会又让我去过樾姐姐那关吧?然后樾姐姐再要我去过诸鸢哥哥那关,哎呀,我岂不是要累死了?
    “你就别抱怨了,是你自己想做什么事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樾公主那个魄力!”
    “魄力?什么事魄力?”赤龙在一旁不解的向火蛎询问着。
    “大人说话小孩子别插嘴,听着就好了!”
    “哦!”赤龙又噘着嘴继续跟在浔骊身后走着。
    “为什么你会觉得樾姐姐做事比我有魄力呢?”
    “因为长公主的顾虑没有你多啊,她想做什么从来都只会自己做了再说,即便国主跟溏妃娘娘再反对也无可奈何了。长公主就是目标比你明确,心里无杂念,当她想做一件事的时候她就会把这件事做到极致。”
    “好像樾姐姐真是你说的这样,你说的很对,看来我得跟樾姐姐好好学学如何处事,我再也不要宠着哄着母妃去做一件事了,我要学樾姐姐那样,做了再说。”
    “你?你做不到的!”
    “你怎么知道我做不到?”
    “不信你走着瞧啊!”火蛎把浔骊气的直跺脚,生着这股闷气又回到了德阳殿。
    已是黄昏后……
    “母妃,母妃!”
    浔骊回到德阳殿内四处寻找溏妃,溏妃听到浔骊的呼喊声,急匆匆的从内堂走了出来。
    “你可舍得回来了?”
    浔骊为了实现自己不再哄不再宠溏妃的原则,装的一本正经咳了咳:“我,我姬浔骊有事要对母妃宣布!”
    溏妃打量着浔骊感觉这孩子有些不对劲,就用一种疑惑的目光盯着浔骊,一句话也不说。
    “母妃大人,我,我接下来可忙了,不能陪伴在母妃身边了,父君也已经准许了,请母妃大人不要再阻拦了!”
    “你都还没说什么事母妃阻拦什么呀?”
    浔骊想到要说事情就有些心虚没有那么大的底气了,眼神开始游离不定,又动了动嘴巴,心虚的生怕一说出口就会惹得溏妃不开心了。溏妃等了些久浔骊仍旧还是没有开口。
    “你怎么不说话了?”
    舔了舔嘴,又将眼珠向上瞟着溏妃,浔骊终于鼓起了勇气道出:“母妃,骊儿想帮父君充裕国库,想让百姓的生活得到改善,所以,已经跟父君说好了由骊儿组建我桑利国的商队,成立桑利国的官商商会,以后骊儿可能就要总是出往他国,不能日日陪伴在母妃身边了!”
    溏妃听了后不动声色的走到桌几后跪坐着,安详的倒出了一杯茶水饮下。
    “骊儿觉得母妃会阻止你吗?”
    “会…会吧!”浔骊上下瞟了瞟溏妃,心里很没有底。
    溏妃淡然的微笑着,放下手中的盏杯抬头看着浔骊:“你越长大就越像你的樾姐姐了,你不再跟母妃相商你想做的事,而是直接跟母妃宣布你要做的事了!”
    看着溏妃焦愁的面容,浔骊立即就不忍心严谨待她了,赶忙跪坐在溏妃的身旁哄着溏妃:“母妃,对不起,您别不高兴啊,骊儿错了,骊儿不该不跟您商量!”
    溏妃这次的举动却大出浔骊的意料之外,在浔骊跟溏妃道歉之时,溏妃拉住了浔骊的双手,殷情切切的跟浔骊道出了一番肺腑之话:“骊儿,这事母妃不怪你,而且母妃也大举双手赞同你去做,你天生就是一个仁爱世人的公主,你能为了你的姐姐和不亲的弟弟能委身去当质子,母妃为什么不能成全你为你父君分担忧愁和替百姓造福的心呢?你这大无畏之心想做的事母妃再也不会阻止你了。母妃只求你无论在哪都要好好保护自己,平平安安的回来见母妃就够了!”
    这番话是母妃亲口说出来的?浔骊几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溏妃把浔骊说的热泪盈眶,愧疚不已。浔骊深深的低头给溏妃磕着头。
    “谢谢您,母妃,谢谢您,您的成全比什么都重要!您的要求骊儿也一定做到。”
    溏妃缓缓扶起浔骊,擦拭着浔骊脸颊的泪珠,亲切的安抚着:“用完晚膳早些就寝,明日清晨精神百倍的迎接新的朝阳!”
    “嗯,骊儿这就去让人准备晚膳!”
    望着浔骊娇俏的背影,溏妃只有深深的欣慰感,心里默默的念叨着:孩子长大了,总有自己的天空要翱翔,与其把你绑在身边让你看别人飞翔,倒不如放开你让你自己去飞翔,希望你和樾儿都能丰益自己的羽翼,能在未来没有母妃和父君的世间让自己更好的活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