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门
最新
全本
侦探推理
其他类型
历史军事
恐怖灵异
散文诗词
武侠修真
玄幻魔法
科幻小说
网游动漫
都市言情
香艳高辣
《宋风》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代桃僵
虽然条件非常苛刻,但总比灭国要好的多,况且连阿里提也觉得能够达成和谈也是非常不可理解,不过这就不是他所考虑的问题了。.0М
就在阿里提欢欣喜悦的庆幸能够在最后关头把宋朝的战争猛兽关进笼子里的时候,王静辉和皇帝赵顼却在御花园中非常不地道的盘算这次从阿里提身上刮出多少钱来。
“看来阿里提还是非常有眼光的,满朝重臣当中,阿里提送给爱卿的礼物是最重!”皇帝赵顼笑着说道。
王静辉不可置否的笑着说道:“臣可是代表圣上与他和谈的,阿里提若是不送礼,那就不要想快速的达成协议。况且臣家中丰腴的很,要想打动臣的礼物自然要让他更加费心一些。这次算算从阿里提身上搜出了这么多财货,差不多估算出来怎么也有个二百万贯了,这下圣上的军费就更加充实了些,要知道青苗法全国一年的收入也不过是才不到三百万贯而已,几天之中阿里提便给大宋送上了一年的青苗钱!”
“朕已经派遣武宁军、彰信军、忠正军、振武军和雄信军等各部,或是全军开拔,或是从中抽调精锐,日夜兼程赶赴西北进行增援。而后粮草各种辎重也是源源不断的转运到西北。爱卿为朕争取了二十天时间,实在是难得了!”皇帝赵顼说道。
“臣在西北还有一定地粮食储备。也好减轻朝廷转运千里的负担,不过即便准备的如此妥当,圣上也要做好接受不测的准备……”王静辉脸色有些沉重的说道。
“难道西北还有什么变数不成?!”皇帝赵顼看到王静辉的脸色并不好看,所以关切地问道。
“一切变数皆源自于契丹的对此的态度,契丹虽然日渐末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实力绝对不可以小觑。西夏人口总和虽然不及陕西四路人口多,更无法和我大宋中心城市的人口数量相比,但是它的国土面积却相当于我大宋的六分之一,而且不同的是它的地貌多是草原、沙漠,所以有着极为特殊的状况。”王静辉说道。
“这与契丹有什么关系?!”王静辉所说地他都知道,但是半天也没有从中看出有什么不对。
“圣上可曾记得西夏地形图?臣以为西夏的精华部分分成四个部分──分别以兴庆府嘉宁军司、以黑山威福军司为中心的河套平原和以甘州、凉州为中心的河西走廊。这四个地区嘉宁军司以为我手,兴庆府因为平夏之战中心,为王韶、种谔两面进军多半也会落到大宋的手中,以甘州、两州为中心地河西走廊距离王韶部非常近,但那里除了党项人之外同样也有比较强大的敌人──回鹘、吐蕃。当然充满最大变数的还是在黑山威福军司,那里距离辽国实在是太近。”王静辉说道。
王静辉所说的令皇帝赵顼感到有些不解,因为他从来没有听说过“河套平原”与“河西走廊”这两个词,事实上大宋建国比西夏早四十年左右,而且还统治过西夏。但能够有效控制的地区也就到兴庆府,后来西夏李元昊造反成功,宋朝地势力退出西北,为陕西四路抵抗。由于有过这样的历史,所以宋朝君臣时至今日对于西夏的情况了解也就仅限于嘉宁军司、龙州一线地前线。和从来没有攻打过的兴庆府。
“河套平原”与“河西走廊”可是后世地理中非常有名的地区,只要接受过初等教育的人就算不知道那里有什么物产,也都知道那里在中国的西部也是非常富饶的地方。而现在的兴庆府就是后世有着“塞外江南”之称的银川。这两个地区的名字在宋朝还没有形成,但王静辉却不能不重视,他对情报局地工作中,其中就着重强调过让情报人员将这两个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给搞清楚,然后发送回来。诸如王安石和司马光这样的朝廷重臣是完全有权调阅这些情报的,但是王静辉却没有看到过他们借阅过,无奈之下他曾隐讳的向枢密使文彦博提起过,还将整理好的情报节略呈送给文彦博,不过却没有下文了──宋朝君臣眼中看到的恐怕也只有兴庆府了。殊不知战争的根本目的便是获取资源与空间,要是打仗灭国却连对手的家底都不知道,那还打个什么劲?!
王静辉看见皇帝赵顼的模样便知道他事先隐讳的向大宋统治高层提出的西夏战略情报被忽视了,这支预防针已经失效,心中只能摇头叹息。他只有从旁边的树上折下一段枯枝,在地上简略的画出一幅西夏全图。
“所谓河套平原是指流经西夏的大河在北部转弯处,核心便是黑山威福军司与顺化渡。在这里大河分出了两个枝杈,由于大河中泥沙含量非常多,但是在这个转弯处河流流速降低,所以在这里形成了一块非常丰美的平原,这里放牧耕种都是非常适宜的,不过耕种更加划算一些,因此也就成了西。夏重要的产粮区。而河西走廊则是在祁连山与沙漠之间的一段区域,在这里核心是凉州、甘州、肃州、瓜州和沙州五州,由于这里有祁连山脉的雪水充足的灌溉,是为最主要的畜牧区。”
王静辉站起身来对赵顼继续说道:“由于我大宋最是缺乏马匹和牲畜资源,所以在臣所主持的情报局工作中,重点便是对河西走廊的情报搜集,而河套平原地理位置过于靠北,中间不仅隔着李清的属地,而且还有广阔的沙漠,通行不易,所以收集情报比较困难。只是有些大概地当地情况,还不足以作为军事行动的重要参考依据。”
皇帝赵顼看着地上的简图说道:“爱卿所担心的便是这两块地方吧?对此爱卿有什么建议?”
王静辉说道:“河套平原距离辽国的西京道非常近,辽国的天德军就在河套平原地东部,所以在平夏战争中,辽国若是突然出兵必然是从天德军出发占领河套平原,这里是主要的产粮区。也是辽国最为需要的,到时候我大宋军队有沙漠所隔,而即便是从兴庆府出发也是路途比较遥远,恐怕在河套平原上的争夺大宋会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甚至是无功而返。这里需要圣上和各位大臣事先要进行商议,进行取舍,辽国虽然是在走下坡路,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是否在河套平原归属问题上与辽国一争,甚至是发生军事冲突。这些所引起的后果都要细细商量,否则以西北战场据汴都之遥远,到时候真的等事情发生了,那就什么都太迟了!”
皇帝赵顼点点头说道:“爱卿之言朕深以为然,这河套平原确实是一容易挑起宋辽纷争的地方。朕会加以关注的!不过适才听爱卿之言意犹未尽,恐怕河西走廊才是爱卿所最为关注地吧!”
王静辉点点头说道:“不错,河西走廊正是臣所关注的焦点,也是关系到平夏作战的关键!”
“党项于真宗咸平六年就曾一度占领凉州,仁宗天圣六年攻取甘州。十年再度攻占凉州;景祐三年又连克肃、瓜、沙三州,遂奄有整个河西走廊。西夏在立国之后,在其东北、东南地区先后与我大宋、辽国、吐蕃征战不休。但是这河西走廊地区却甚少发生战争,由于其环境安定,加之土地丰美,是以耕种放牧两相宜,不过因为这里是少数民族尤其是游牧民族的聚集区,西夏在这里虽然有着非常完备的农田水利政策,无奈民风已成,所以粮食产量虽高但绝对不是西夏最重要地产粮区。”王静辉停顿了一下说道:“臣以为,昔汉人取之号为断匈奴右臂。德明立国兴灵,不得西凉则酒泉、敦煌诸郡势不能通,故其毕世经营,精神全注于此;当党项稳定河西全境后,控制伊西,平吞漠北,从此用兵中原无后顾忧矣。”
“爱卿以为这次平夏,党项人还有西迁河西走廊的可能,然后图谋东山再起么?朕是不会给党项人这个机会的,既然爱卿这么重视河西走廊,那大宋无论如何也不能失去河西走廊!”皇帝赵顼意气风发的说道。在他看来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也不是很远,而王韶部地河州就距离河西走廊已经非常接近了,为了能够获得足够的马匹,以便积蓄力量扫平辽国,就是再远的马场也不会阻隔他地决心!
“河西走廊内回鹘、吐蕃人亦以经营畜牧业为主。长于畜牧业的党项羌人在获得‘善水草,宜畜牧’的河西走廊后自然可以大显身手。早在李继迁向河西扩张时就曾想‘西掠吐蕃健马,北收回鹘锐兵,然后长驱南牧。’元昊立国后仍是‘其部族一家号一帐,小族数百余,大者千余账。’大中祥符九年十二月,党项凉州守将苏守信死后,回鹘兵乘机攻陷凉州,掳其族帐百余,斩级三百,杀马匹甚众。”王静辉说道这里嘴角微微冷笑的说道:“这些还算不得什么!西夏南界横山,东距西河,土宜三种,善水草,宜畜牧,所谓。凉州畜牧甲天下者是也。瓜沙诸州亦是素鲜耕稼,专以畜牧为生。皇祐二年辽征西夏,至西凉府,获羊百万。橐驼二十万,牛五万。这已很为可观了,而这些并非凉州牲畜的全部,上述未提马匹,或漏载,或已被夏人逃逸徙走,不过是因为时间比较久远,而情报局的情报人员在那里根基不深,未曾查探清楚,想必马匹这么重要的战略物资,只可能比牛、橐驼多,断没有少之理,以臣的估计,马匹数目应该不会低于三十万匹!”
皇帝赵顼听后心中倒吸了一口凉气──自己的妹夫实在是太厉害了,几乎把人家地家底都查得一清二楚。所谓河西走廊地区的情况,宋朝高层也是知道一些地。不过没有想到居然是这么富饶的地区,相比之下王韶夺得的熙河地区与之相比简直是破烂一堆──熙河每年想宋庭提供马匹不过才三四万就已经让君臣上下弹冠相庆了,但是与河西走廊的二十万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现在皇帝赵顼已经开始想象自己的上百万军队鸟枪换炮,全部变成骑兵驰聘在辽国的国土上地情景了!
“爱卿和朕说了这么多,其中定有深意,爱卿。把你想说的话全说出来吧,朕不会怪你!”皇帝赵顼笑咪咪的看着王静辉。
“平夏的关键便是在夺取兴庆府之后,北夺顺化渡,然后便全力收归河西走廊。河套平原与河西走廊相比,大宋并不缺少粮食,而是非常缺乏马匹牲畜,开心就好整理所以第一要务便是完整的将河西走廊全部夺过来,不要让吐蕃、回鹘有任何机会染指。有了马匹便有了骑兵,只要武力强大,周边地区尽是我大宋可取之处!至于河套平原只能放给辽国。大宋的能力也只能占据这三处富饶之地,这还要请圣上三思!”王静辉郑重的说道。
皇帝赵顼听后虽然有些不舒服,但驸马所说的便是事实,更何况在他的心中若是想要实现伟大的理想,便离不开马匹。两利取其重,不然让回鹘和吐蕃钻了空子,将河西走廊给瓜分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皇帝赵顼也早就知道王静辉对吐蕃和回鹘有着非常深地戒心,他也明白。当西夏政权烟消云散的时候,吐蕃、回鹘和大宋失去了共同的敌人,那以后便是三家争雄的时候了。大宋自然不希望再出现一个李元昊,所以对其进行压制是板上钉钉了!
就在王静辉与阿里提签订和平协议的时候,西北古乌延城地泼喜军大帐内则是一片愁云惨淡──泼喜军的创始者李清终于非常不甘心的闭上了眼睛,在病床上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李清一生功过难说,他虽然生长在西夏,但却是一个高傲的汉人,深通军略将泼喜军一手训练成党项地精锐部队,乃至后期一枝独秀成为西夏最后的精锐。不过他又是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军事将领,他心中一直是奉宋朝为正朔地。在政治上是少有的支持与宋和好开展贸易的党项高级官员,对西夏长期以来骚扰掠夺宋境持反对态度,但是他却碰上了一个非常宽容他的好皇帝──谅祚皇帝赏识提拔了他,并且对于他的政治主张也是采取宽容的态度。
李清这一生充满了太多的矛盾──以汉人的身份在党项做高官;一手建立了强大的泼喜军却有不愿同宋朝打仗;以奉“正朔”而处身西夏内部后族与皇族地纷争之外;最可悲的是他从矢志支持秉常登基掌权,到最后被逼反出西夏……总之这一切随着李清的黯然去世而变得并不重要了。
李清是已经死了,但他的泼喜军今后的命运如何必须有个基调,残存的泼喜军依然有十万之众,他们虽然是宋军的战俘,但由于泼喜军的威名所以今后被拆分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前提必须再提出一个泼喜军的继承人。
李清身死,最有出息和声望的大儿子李泉阵前自杀,其他的儿子不是年幼便是不成器,所以李家后人没有一个能够赢得众将信任的;而自李清之下的将领随着泼喜军崩溃和李清的逝去,都显得格外心灰意冷,最重要的便是泼喜军在过去的战争中损失比较大,泼喜军中老将数量并不是很多。
李清的死让富弼与种谔也心中多少有些犹豫,在他们的打算中,虽然泼喜军是刚刚接收的降兵,但在目前缺乏兵员的情况下,这十万泼喜军正好是攻伐西夏的前锋,尤其是前段时间李清写下了讨伐西夏的檄文,这多少更加让他们放心一些。可是随着李清的去世,泼喜军也面临着解体的危险,这并不是在西北主持大局的种谔和杨崇岳所愿意看到的。
“种帅可考虑动用王顺,使其在短时间内来掌握泼喜军,成为泼喜军新的核心,这样我朝可真正的不费吹灰之力得十万精兵,西北用兵军费可剩下泰半,更加有利于抓住战机……王顺实为在下之学生冰封,性情坚韧可承担万钧之重担,是以曾独自一人烧毁嘉宁军司西夏转运粮仓,今日伏在李清麾下就是为了他日更好掌握泼喜军,使其分化……”
种谔在李清去世十二天之后,便在嘉宁军司收到了王静辉的信件,这封信件是通过情报局系统从汴都火速传来的。种谔也曾隐约的想启用王顺来收服泼喜军军心,不过却止步于驸马的身份──若是冰封接管了泼喜军,你驸马岂不是有了私人关系堂而皇之的进入军队了么?!
最新全本:、、、、、、、、、、
第三百三十三章 缓兵
第三百三十五章 定西军
小说推荐
宋缔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赵振穿越到北宋天禧二年,成为了太子赵祯!上有权欲皇后刘娥,下有五鬼之一的丁谓。外有契丹党项虎视眈眈,内有三冗三费土地兼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宋太祖赵匡胤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刀劈御座千里亲征的赵祯说“天子守国门,君王
我欲乘风归
最新章:
第两千六百四十七章终章(三)宋缔
南宋风烟路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宏图霸业俱往矣 烽燃起,南宋铁血战路,盛衰兴亡看今朝 林胜南,一个来路不明的少年人,在抗金宝刀饮恨刀丢失的纷乱中,以他近乎天生的饮恨刀法出道。当金宋各路人马都怀疑起他能否驾驭此刀,却发现他一旦与刀
林阡
连载
最新章:
第1996章 逍遥·试拂铁衣如雪色
苏长风宋清歌
佚名
连载
最新章:
第1724章
小宋腾龙
史家写道:这才叫王者之风!败局中他鼓舞了柔弱者的勇气,激发出必胜的气势,拼争中他引领了方向,凝聚着人心,奠基着胜局。他只要敢做一件事,做对了一件事,便凝聚了民心,有无数虎豹一样的勇士为他冲锋陷阵,无数的智囊为他运筹帷幄。他凌霄而舞,振奋雷电,劈开长长的黑夜,重现朗朗的乾坤!他才称得上是一条真龙*新书
东风暗刻
最新章:
第772章 宝器磨金环
北宋风云
重生于北宋末年燕云地,生为汉儿当自强,天佑华夏
善缘海古
最新章:
第八十章 阴谋3
绛色大宋
业务经理韩绛空难来到南宋,被人救起。他看着慈眉善目的“救命恩人”韩老头,相信所有命运的馈赠,早就在暗地里标好了价格
晨风天堂
最新章:
第八三九节 全剧终
大宋之吾为九千岁
【污污污,收藏上车】穿越到南宋高宗时期,成为皇宫内廷之中的一个假太监,惑乱后宫“叶离先生实乃朕平生贵人,只要能让朕偶尔阳事再举做五秒真男人,哪怕将整个后宫与皇族贵女都奉献给他都不为过”头上戴了无数绿帽的宋高宗却甘之如饴,甚至主动为叶离甄选秀女“叶离此人罪大恶极,蛊惑皇上惑乱后宫,其罪当诛”奸臣秦桧被
风鸟
连载
最新章:
【宋高宗赵构--如何从愤青变成阳痿..
大宋神探宋慈
非无敌弱智文,喜欢破案流的可以看看(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深山老林
连载
最新章:
大宋神探宋慈 第56章 故事的开始
宋仕妖娆
建炎南渡,大宋仅余半壁江山绍兴三十二年,南宋史上最强中兴之主孝宗赵昚登基为帝,锐意进取励精图治,隆兴北伐在历史的车轮下缓缓启幕,乾淳之治初露曙光然而南宋有恢复之君却无北进之臣,朝堂上再无岳武穆、范仲淹、王安石来到靡靡繁华的中兴南宋,是沉醉于秦淮河脂粉醉卧美人膝谱一曲士子逍遥,还是笔耕朝堂铸造盛世大宋
何时秋风悲画扇
最新章:
新书《历史维修工》、本书完本感言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