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门
最新
全本
侦探推理
其他类型
历史军事
恐怖灵异
散文诗词
武侠修真
玄幻魔法
科幻小说
网游动漫
都市言情
香艳高辣
《宋风》第四百零一章 急流勇退
再郭州城下女直大败高丽使得高丽对获得鸭绿江以东的秃顶终于暂时死心,不过最令他们感到愤怒和疑惑的便是为何女直人手中也有火器,高丽兵实力是远不如女直人的,在以往的战斗中比女直搞的正是因为郁闷手中有女直人从来都没有见过的火器。//。0m//这一次女直人再郭州使用火器对高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女直人的部队主力一旦渡过鸭绿江使得高丽没有天险可守,高丽一边派遣使者和女直进行和谈,另外一边也是遣使往大宋,准备质问为何女直人手中也有火器。
对于女直人的赔偿使得高丽再次严重失血,而女直也得到了相应满意的报酬,这笔钱大部分将会用来支付大宋卖给女直的火器和兵器。颏里钵当初只是想用这批武器来解决部落内部不稳的问题,没有想到当大宋火器运到的时候,他所面临最大的危机是高丽,这批武器用在高丽人身上也算是物有所值了。
颏里钵在对大宋武器军售上还是颇令人赞赏的——大宋卖给他的武器都是象征性的付了一些财物,主要教育手段还是赊购和预期的许诺。颏里钵一句答应大宋,在整合好女直各部后将会对辽国发动进攻合力灭辽,他的要求就是时间。
这在王静辉的眼中也是没有什么,磨古斯联军在契丹人在黄河展开大战,虽然不知道磨古斯联军如何,就冲着太慢所获得的黄金、白银和铜,大宋对他们所要求的火器和其他各种武器装备从来不做阻拦,看这样子本钱还是非常雄厚的。想对于契丹人,磨古斯支撑一年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而契丹人到现在也没有开始调动燕云大军,这让大宋高层非常恼火,除了加紧囤积作战物资之外,便是对京东东路的跨海登陆作战部队加紧训练,随时准备出手在辽国腹地进行登陆作战。
如果不是王静辉不愿意冒这么大的风险,大宋完全可以出兵燕云和磨古斯南北夹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这样做只是平白便宜了磨古斯。历史走到现在这一步,他反倒是不愿意看到辽国这么早灭亡了。有辽国再能够对阻卜人形成最有效的威慑,而大宋得到燕云则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北方安全——大宋立国之处国都选择很有问题。辽国掌控燕云十六州使得大宋与辽国的冲突之中只有再黄河以北进行一次次决战,若是失利则直接威胁到国家政权。现在给大宋的选择要么是迁都,要么便是夺了燕云十六州为自己谋取战略生存空间,大宋发展到了今天这一步自然是夺取燕云十六州的兴趣要远大于迁都。
不过王静辉却是再做着两手准备——一个是积极为发动对辽作战而做准备;另外一个便是再大宋选取更好的位置——他不能肯定辽国之后会不会有其他草原游牧民族崛起对大宋造成威胁,如果要是只有金朝那养的水平有燕云十六州也就足够了,但是若出现后世元蒙那样的狠角色,说不定大宋再未来还要退回黄河甚至是长江以南,提前做好准备经营南方是非常有必要的。也算是为后人多留下一层保险。况且开发南方也是大宋一个基本国策了。
当高丽使者坐船千辛万苦来到大宋的时候,一句距离郭州之战快两个月了。大宋对此的解释便是辽国和大宋一句达成了协议,大宋可以向辽国出售火器和其他武器装备。至于女直人手中的火器,大宋是绝对不会认账的,只是推脱契丹人买了火器送给谁使用不是大宋所能掌握的。
高丽使者对大宋的解释也是无可奈何,他们没有大宋那样的情报系统,尽管高丽人也有一部分在几年前借着大宋发展海外贸易的时机来到了大宋。甚至有一些高丽人在大宋通过了科举考试被任命为大宋官员,但这钟战略层次的情报高丽人显然无法弄到手。不仅如此,高丽人对辽国内部情况能够摸得清的话,可以轻而易举推算出大宋支持女直人。这样虽然也不会拿大宋这么样,但也多少有些提防之心。
高丽使者再得到大宋的回复之后,高丽使者除了对大宋皇帝转达了高丽王对大宋君臣的问候之后,便接着与大宋再火器等军火物资上给大宋军工下了一份大大的订单——高丽人对鸭绿江以东的土地已经是望眼欲穿。这一次的失败还不能让高丽人死心,他们还是会对女直人发动进攻的,这对大宋来说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大宋君臣对此已经看开了,即便女直人无法接阻卜人的班继续对辽国袭扰,大宋也不会有太大的负担,而且坐观高丽人和女直人相互征伐,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也是符合大宋的战略目标的,况且两者之间还有很多的好处可得。
与外界北方的征伐不断相比,大宋则是进入了发展积蓄阶段,大宋除了在新获得的西夏领土上新获得大批战马来组建自己的骑兵部队之外,还要投入巨资来打造它的全新军队——一支完全由火枪和火炮武装起来的热兵器部队,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支完全应用热兵器作战的军队,对此王静辉和大宋君臣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这支完全由热兵器武装起来的军队是从各个禁军精锐中抽调出来所组成的,人数再两万人左右,除了一万三千人的火枪军外,还有五千骑兵和两千炮兵。火枪进装备所以的弓弩大刀等武器之外,还有王静辉提出的三眼火枪——设计距离更近只有四十步的有效杀伤距离,但是可以做到三连发,枪支大小有些像后世左轮手枪的放大版。
装备了三眼火枪后大大增强了骑兵的近距离战斗力量,由于造价问题,每名骑兵装备了两只这样的三眼火枪,基本如此这样一支五千人的骑兵部队也是非常强悍了。至于两千人的炮兵部队则装备了五十门火炮,与此相对是的开封城墙上足足装备了一百门火炮,能够做到这样的比例还是拜最近十年来大宋军队没有吃过败仗的富。十年的胜仗多少让大宋军队找回了很多自信。尤其是平复西夏更是让大宋君臣对战争至少没有什么畏惧的感觉了,出来以往的“强干弱枝”政策之外,再火炮应用对比上,能够给部队炮兵装备五十门火炮,这在十年前是很难想象的。
大宋组建这支军队并不是摆着看的,这样一支军队仅仅最初的装备费用就一句超过了七百万贯,名副其实的“黄金军队”。好在“黄金军队”所使用的火枪训练成军并不是一件难事。火枪军的优势从训练成军上便显示出了它优于冷兵器的实力——火枪兵不需要勇冠三军,只有熟练掌握装弹、瞄准射击和清膛等基本动作基本上就算合格了。而且王静辉也采用了十八世纪欧洲军队的传统,使用大鼓来做火枪兵发射信号,以鼓手的敲鼓频率来控制火枪手的动作,这样做居然再训练的时候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
“人说‘生而知之’本来某是不信的,不过看到此等景象也不得不佩服他了!”文彦博看着武器试验场中进行操练的热兵器军队后,抚着胡子笑着对旁边的官员说道。
“呵呵,有这等军队在。我大宋收复燕云指日可待!不过听说那个在加正准备收拾下江南呢。不知道皇上知道否?!”王安石说道。
“他下不下江南并不重要。这也是他的习惯了。朝堂之上若论逃避的本事非此人莫属,圣上肯定是知道的,但是想必也不会太放在心上!”文彦博笑呵呵的看着王安石。
在一旁的沈括能够和苏颂自然知道王安石和文彦博嘴中的“那个人”指的是王静辉,现在王静辉也确实正指挥家丁收拾物品准备到江南杭州,他留在汴都开封也不会有太大的作为,倒不如下江南以求得一刻安宁。
随着大宋实力发展越来越雄厚。王静辉思索着退隐的念头也就越来越强烈,况且大宋日后的发展还是要看南方。有钱是南方荒蛮之地都需要大宋进行开发,他也想着能够在有生之年看到“湖广熟,天下足”的景象。以后世的标准来看现在的南方,相对于北方南方更有发展的潜力。对于后世游牧民族席卷天下的威势,王静辉心中还是有非常大的隐忧,不光是除以南北方发展平衡的需要,也是威力谋求给大宋建立一个南北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发挥更大的力量,王静辉也会把目光投向南方。
“驸马天纵之才如此作为确实有些可惜了……”沈括轻声说道。尽管沈括现在也是炙手可热之人,从内廷传来消息,据说沈括很有可能被升为枢密副使,至于苏颂也有可能要升任兵部侍郎。毕竟现在苏颂的年龄比较大了,根据苏颂的履历他出任兵部侍郎很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升任兵部尚书挂参知政事衔,这样退休也是非常有面子的事情。
尽管朝中有新党和旧党之分,但王静辉一系的标记也开始慢慢在朝堂上显山露水起来,抛去郭逵封人之外,想沈括和苏颂还有户部侍郎薛向之,这些人的身上明显打着“驸马”的印记。
相信以后朝中打着“驸马系”的人会越来越多,现在也不过只是一个开端而已,因为大宋最大的华英书院和西湖书院都是王静辉的私产,这两所书院一南一北几乎成为两个大宋学术中心,凭借着令人艳羡的师资力量,天下英才无不向往,这使得两所书院在三年一度的“论才大典”上出尽风头。可以想象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遥远的将来,这些毕业于两大书院的学生在朝廷谋取了高位后,由于共同的出身难免会形成一个庞大是势力,这是现在新党和旧党都力所不及的!
王静辉在关注着宋辽双方争霸的同时,也不能不对自己以后的归宿想好退路。他当初出巨资办学的最重要目的便是把自己的思想传给更多的人,让这个时代的人的思想更加活跃,眼光更加长远,相对于宋辽争霸,他更加看重以后大宋的走向——他毕竟不是长生不死之人。尽管自己的身体健康可以预见自己活的时间会比普通人更久一些,“立百世基业”这样狂妄的想法他是没有的,但是能够以自己的力量为这个民族多做一些事情,他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这两年因为自己亲传弟子的事情他已经慢慢感觉到自己将会是学生最大的障碍,尽管他的学生对自己没有任何怨言,但王静辉培养出这些优秀的人才吧是放在自己家中消遣的,而是要为大宋的繁荣昌盛做事情的。
让王静辉开始有退隐心情的还是因为欧阳修终于去世了。由于他的出现欧阳修比历史上多活上几年,但终究寿限已到不是人力可以挽回的。不过欧阳修最后这几年基本上成为大宋华英书院的一面旗帜,有这么一个人坐镇华英书院使得书院得以快速发展,此老在华英书院培养学生无数,依照王静辉的看法,欧阳修在政治上的成就远不如他在教育上的成就,看来自己成立华英书院并且把欧阳修请来这也是做对了。
值得一提的是欧阳修死后由于韩琦、王静辉和富弼的干预,朝廷给欧阳修的定论是一个“文”字。这也使得欧阳修这一代名家避免了历史上因为新党某些小人的陷害。他不是王静辉所处后世的“欧阳文忠公”而是现在的“欧阳文公”。这样才能够配得上欧阳修这一代文豪的风范。同时在王静辉的主持下,在华英书院为欧阳修铸造了铜像,用这样的方式来表彰欧阳修的功绩,用以缅怀欧阳修,这样的做法几乎让所有人多为之称赞——显然在这个时代没有人能够质疑欧阳修在学术上的成就,这也使得旧党中一些对王静辉有看法的官员重新认识了一番这个年轻驸马。
不能不说华英书院为欧阳修立铜像对朝廷施加了一定的影响,促使朝廷最后对欧阳修进行盖棺定论的评价。这也使得常轶等人的算盘落空。“欧阳修铜像事件”在大宋士林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王静辉召集了华英书院和西湖书院的管理者和众多学术骨干。宣布了只要是在某一方面做出了突出成就的人,都可以在华英书院和西湖书院立铜像以做纪念和供后人缅怀,当然前提必须是这个人是在华英书院和西湖书院教学或是学习的人才可以。华英书院和西湖书院一脉相承,这样的决定在大宋士子之间引起了轰动,众多名流和学子对两大书院趋之若鹜,优秀人才的加入也更加奠定了两大书院在大宋的地位。
看到自己办的书院能够蒸蒸日上是王静辉非常高兴的事情,但是因为因为自己的特殊地位使得自己越发坚定了退隐的念头,这也是防止一些人借此话题来构陷自己。现在皇帝赵顼身体健康,皇室对自己的信任也是非常良好,但是这些在王静辉的眼中并不可靠,还不如趁这个机会让自己慢慢淡出大宋政坛才是最好的选择,没有必要在走下坡路的时候再这么做,那样也无法取信于人——尤其是皇室的猜忌。
对于王静辉的动静自然是瞒不过众人的眼睛的,大宋收复燕云十六州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在这点上大宋统治高层心中都很清楚。当他们看到王静辉的动作后,立刻反应过来是驸马想要退隐了,也许这一次恐怕是真的要退居幕后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大宋皇帝的梦想,赵顼明白王静辉是想在自己完成梦想之前安然身退,这也让皇帝赵顼心中有些兴趣索然。
果然在熙宁六年二月,王静辉上书皇帝赵顼,请求能够携全家在杭州定居。尽管这本奏章并没有几个人知道,但在大宋统治高层之中还是引起了一场小风波,最后还是太上皇出面平息了众臣的言论,准许驸马南下定居杭州。
王静辉在得到皇室首肯后心满意足,但是他还没有来得及南下的时候,皇帝赵顼他送来了一个最不想见到也是最想见到了人——皇子赵煦。按照皇帝赵顼的想法,皇子赵煦要跟随在王静辉的身边接受其教导,这也是太上皇内定下来的,因为赵煦现在已经快七岁了,是到选老实的时候,由王静辉来担任太傅这一角色新旧两党没有一人反对。
最新全本:、、、、、、、、、、
第四百章 女直
第四百零二章 剑拔弩张
小说推荐
宋缔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赵振穿越到北宋天禧二年,成为了太子赵祯!上有权欲皇后刘娥,下有五鬼之一的丁谓。外有契丹党项虎视眈眈,内有三冗三费土地兼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宋太祖赵匡胤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刀劈御座千里亲征的赵祯说“天子守国门,君王
我欲乘风归
最新章:
第两千六百四十七章终章(三)宋缔
南宋风烟路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宏图霸业俱往矣 烽燃起,南宋铁血战路,盛衰兴亡看今朝 林胜南,一个来路不明的少年人,在抗金宝刀饮恨刀丢失的纷乱中,以他近乎天生的饮恨刀法出道。当金宋各路人马都怀疑起他能否驾驭此刀,却发现他一旦与刀
林阡
连载
最新章:
第1996章 逍遥·试拂铁衣如雪色
苏长风宋清歌
佚名
连载
最新章:
第1724章
小宋腾龙
史家写道:这才叫王者之风!败局中他鼓舞了柔弱者的勇气,激发出必胜的气势,拼争中他引领了方向,凝聚着人心,奠基着胜局。他只要敢做一件事,做对了一件事,便凝聚了民心,有无数虎豹一样的勇士为他冲锋陷阵,无数的智囊为他运筹帷幄。他凌霄而舞,振奋雷电,劈开长长的黑夜,重现朗朗的乾坤!他才称得上是一条真龙*新书
东风暗刻
最新章:
第772章 宝器磨金环
北宋风云
重生于北宋末年燕云地,生为汉儿当自强,天佑华夏
善缘海古
最新章:
第八十章 阴谋3
绛色大宋
业务经理韩绛空难来到南宋,被人救起。他看着慈眉善目的“救命恩人”韩老头,相信所有命运的馈赠,早就在暗地里标好了价格
晨风天堂
最新章:
第八三九节 全剧终
大宋之吾为九千岁
【污污污,收藏上车】穿越到南宋高宗时期,成为皇宫内廷之中的一个假太监,惑乱后宫“叶离先生实乃朕平生贵人,只要能让朕偶尔阳事再举做五秒真男人,哪怕将整个后宫与皇族贵女都奉献给他都不为过”头上戴了无数绿帽的宋高宗却甘之如饴,甚至主动为叶离甄选秀女“叶离此人罪大恶极,蛊惑皇上惑乱后宫,其罪当诛”奸臣秦桧被
风鸟
连载
最新章:
【宋高宗赵构--如何从愤青变成阳痿..
大宋神探宋慈
非无敌弱智文,喜欢破案流的可以看看(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深山老林
连载
最新章:
大宋神探宋慈 第56章 故事的开始
宋仕妖娆
建炎南渡,大宋仅余半壁江山绍兴三十二年,南宋史上最强中兴之主孝宗赵昚登基为帝,锐意进取励精图治,隆兴北伐在历史的车轮下缓缓启幕,乾淳之治初露曙光然而南宋有恢复之君却无北进之臣,朝堂上再无岳武穆、范仲淹、王安石来到靡靡繁华的中兴南宋,是沉醉于秦淮河脂粉醉卧美人膝谱一曲士子逍遥,还是笔耕朝堂铸造盛世大宋
何时秋风悲画扇
最新章:
新书《历史维修工》、本书完本感言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