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道》第一卷 烟雨 第二十二章 风雪之命

    
    在许久许久不知何时。
    天气灰朦,有一个小童扭着脑袋在树下睡着了,这冷气的天,也没见到有人给他带走。
    这走来的人一个是穿着粗布麻衣的老农,家里有三个娃子,正是怕多一双筷子就灰溜溜的走了。
    “反正也没人知道。”
    等到,第二个人,就是瘸着腿的看门人,他手中抱着一身衣裳,是在城南的老布堂捡到的,舍不得穿。看到在地上的小童就去扶起,动不动就给他腰间的小皮壶水。
    一口水喝了大半天,才吞下去。最后睁开眼抱着皮壶狠狠的喝着。
    瘸腿的看门人见到小童也不忍心放走,就等他又睡下的时候,偷偷的背了回去。
    一瘸一拐的,背上的小童像个死猪一般,垂下。
    许久之后,这家火灯明,老妇人给了那小童煮了点粥放在桌旁,恰好这门里传来叽叽喳喳的鸟叫声。
    瘸腿的老汉也喜欢逗逗鸟,赏赏花之类的娱乐项目,就是这样,他也开心的像个喝醉的人。
    “老婆子,看得出这娃子挺能睡。”
    他说的睡,而是在被窝里,舒舒服服的喘着粗气,不为别的。
    那煮开的粥里还被老婆婆偷偷放了珍藏的糖。
    成了糖粥。
    他一口一口味在小童的嘴里。
    小童只会一口一口喝下,却始终眼皮羞涩,睁不开双眼。
    老婆子也不强求,就把一碗粥喂完,在油灯下,觉得这小童脸上一块青皮,又落落大方的在右脸上。
    “真是可怜。”
    她同情的把瘸腿老汉叫来,对着他说了几句话:“可不可以把他送去来客的路上,等来客的那人在借宿我家。”
    “你心疼了?”瘸腿老汉问道。
    “心疼。”
    瘸腿老汉也不知为何,想到会有人来借宿,就不忍心把这小童送走,且又看不得他可怜。
    “花落之处,自然有他心疼的地方。”
    “你不见他,他或许真的不会被点拨。”
    “或许,给他一个追寻你的机会,也许他就是你。”
    瘸腿老汉明白了。
    他一瘸一拐的在板凳上,静静地思考,但是又被这孩子的喘息声吸引,来到了床上,坐在床边上。
    等着孩子哼哼的把被子挪开,棉被里的热死被散开。
    他真的心动了。
    他也说了一句:“确实可怜的孩子。”
    这突如其来的大风,吹到了还在路上行进的一位年轻人,他穿着单薄的麻衣,脚下的草鞋都磨出了一对水泡。
    他呼着热气,嘴里不停地说着:“一层化山,一层化水,一层闭塞,一层开。远近高低之下,各成一统。”
    他接着呼出热气。
    等到面前的风吹的他腿脚不停抖动,这远处的小疙瘩里有一个小房子,这里冒气丝丝烟气。
    “远处有户人家。”
    年轻人慢慢的走去,被风吹的摇摇晃晃的停在了门前。
    门上贴着许多被风吹动的干枯的花茎,这树下还有一个未干的衣物,硬邦邦的在风中摆动。
    他轻轻的扣动木门,门里露出笑容的老婆子,脸上皱纹遍布到眼角。
    “进来吧。”
    年轻人面露惊色,便走了进去。
    瘸腿老汉正捧着大碗饮着热腾腾的茶水,对着年轻人咧嘴笑着。
    老婆子给年轻人端了一碗热水,放在他的手中上,摸了一下他的手背,心疼说道:“这些年,可有些辛苦。”
    年轻人本想来这屋中躲躲风寒,却心里一暖,不知所言。
    就当这一番心意,也是真的。
    但他心里绝断,随即说道:“老婆婆颇像我母亲,他对我也是如此体贴。可惜,可惜。”
    他说着流下眼泪,一口喝下滚烫的热水,舒服的叹了口气:“茶水已尽,有缘报答你们恩情。”
    见状,老婆婆拉住他的手掌,对年轻人说道:“为何要走?外面风寒已至,明日再走也不迟。”
    年轻人眼神坚决,不妨一说:“我身负三条血命,怕是活不长久。后方又有追兵,免得拖累老人家。”
    他退后一步,叩首一拜。
    这一拜,喝茶水的瘸腿老汉,哼气一声,“我不信这风雪之下,他们还能来的了?”
    年轻人眼神暗淡,正巧这外面风寒越来越大,吹的门窗晃荡,这远处来到的大雪漫天而下。
    风吹的雪,落在地上,呼哧呼哧。整个雪夜,透出静意。
    他再三犹豫,又扣手拜了瘸腿老汉一人。
    年轻人被问道:“杀了何人?”
    年轻人叹言道:“我本是一个算命之人,因为眼疾手快,在江湖中也算吃的开。每次开张都有五六个剑客来到,让我给他算上一卦。
    一卦便是一钱。
    我算了三卦。
    卦卦都是死命之卦,而后三人在路途中死了,皆引起他们对我恨意,我本无心,把钱财归还,但是要我的命给他们三人祭拜。
    我在夜黑之时,逃窜而出。算到大雪将至,但没想到这雪来的如此之快。”
    “哦。”瘸腿老汉点点头。
    “你意思,你有算卦之能?可否给我算上一卦?”年轻人犹豫半天,颇不好意思说道:“不敢。”
    “有何不敢?行走江湖堂堂一个瘸腿老汉能让你算出杀机?”
    年轻人最终同意了,坐在地上摆起了算卦的图形,而后嘴里吐出言语,扔出几个铜钱,铜钱落定,但是有一个铜钱立住。
    他大眼一睁,似乎有些不可思议。
    再次收起铜钱,扔下。
    结果,立下两枚铜钱。
    他挠着头发,一脸不可思议。
    再次扔出,这铜钱立住之数就占了一大半,而他思索半天,摇了摇头:“老先生命我算不出。”
    “哦?有何算不出。”瘸腿老汉问道。
    “先生命中混乱,但又有整齐划一之感,看不出先前喜凶吉祸。
    可有,可无。
    有,天命。无,天命。
    我看不出。”
    瘸腿老汉对于他所说,点头回应。
    “若是看到了远处,风雪中,走来一个穿着长袍的男子,你最想会告诉我什么?”
    年轻人回答道:“风雪之命。”
    “若是心里怀揣道义,奔波江湖,舍身取义,大灾不死之人,又叫什么?”
    年轻迟疑,回答道:“风雪之命。”
    “若是天降洪福,鸡犬得道,成就万家灯火之人,又叫什么?”
    年轻人没有回答。
    随后抬起来,挣扎说出:“风雪之命。”
    瘸腿老汉,随同那老婆婆笑了。
    “你心中已有答案,只是不想说罢了。”
    “那我要该如何做?”他问道。
    “你问我,我要问何人?明日你就离开,带着这个孩子一起吧!他并不属于这里。”
    整个夜里,年轻人都没有闭眼睡觉,她的心里都弥漫着那三问。
    夜中,外面刀剑纵横,来了追寻而来的剑客。只是这雪夜,多了一个蒙纱女子的身影,揣着疑虑上路了:“我们或许还会再见面。”
    小童被他抱着,在飞雪中消失。
    “这便是道义吗?还是风雪之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