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三十年》第101章 十米往返选手桑落的自信

    
    牧野平原上。
    殷商运动会第一天。
    十米往返、二十米、五十米、一百米的所有赛跑项目正在上演。
    十九条笔直的白线分隔出了十八条跑道。
    跑道不是塑胶的,而是夯实的硬质地面。
    可以看到,跑道是精心制作出来的。
    据消息人士透露,跑道的制作流程大致上分为:除草、犁耙、夯实、划线几个步骤。
    牧野平原,属于郊外荒地,野草丛生。
    第一步,当然是清除野草,开辟出用来制作跑道的空地。
    至于犁耙,则是为了彻底改变地面的组成结构。
    通过深犁翻土,可以把环境负责的地面推翻重建,并剔除其中的石块、树根等障碍物。。
    紧接着,将翻动过的土地耙平,基本就得到了跑道的雏形。
    到了这个阶段,才算是真正摸到跑道的边界。
    犁耙过的空地虽然已经相当纯粹,也够平整,但不够硬。
    在这样松软的地面上跑步,一脚一个坑,绝对是不合适的。
    这就需要给地面施压,以便得到瓷实的路面。
    也就是夯实。
    夯实,采用的是万马奔腾之法。
    所谓万马奔腾夯实法,就是驱动一万匹马,在目标区域来回狂奔,通过马蹄的踩踏,将地面压实。
    字面意思是这样的。
    但实际上,并不需要一万匹马,甚至,也不需要必须是马。
    马,可以,牛,也可以,车辆也可以。
    总而言之,就是使用一些自重比较大的工具,给目标地区施压。
    是的,施加压力。
    然后,就可得到比较坚实的地面。
    但这个时候,地面虽然比较坚实,但不够平整。
    需要进一步将地面压实、碾平。
    这就用到了石磙。
    马拉石磙,把目标区域碾平。
    这样,就可得到平整的地面了。
    不过,即使到了这种程度,也远远称不上专业。
    实际上,牧野平原上的跑道,要更加平整!
    那是通过施工人员手把手裁剪、压制出来的。
    得到平整的路面之后,就是给跑道画线,为每一个参赛者分出一条跑道。
    一般地,这个过程,很多人处理得比较随意,往往就是用白灰撒出一道白线,就算作罢。
    但是,这样显得太随便,不够专业。
    殷商运动会的跑道,不是这样搞的。
    虽然也是用的白灰来提示跑道边界,但这些边界线不是撒出来的,而是,堆出来的。
    为什么是堆呢?
    原来,跑道制作团队是在平整的路面上,先标出边线的位置,然后垂直下挖。
    是的,就是挖出一道边线!
    仿佛就是在蛋糕上切出一道直线切口。
    这就从物理上把平地划分成了独立的多条跑道。
    需要注意的是,挖出边线的操作,非常有技术含量。
    这事不能随便挖的。
    需要非常精确的线宽。
    至于深度,介于十到二十公分之间。
    挖出边线的具体技术就此略过。
    在挖出标准的边线沟壑之后,就用白灰填充沟壑。
    那真的是众多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亲手填起来的。
    填满边线之后,就是将白色的边线压实。
    最后,制作好的跑道,还要历经两到三天的反复锤炼。
    每天,都要在上面洒水,碾压。
    精修之后,才得到观众们所看到的跑道。
    这样的话,不仅仅是比赛项目本身,就连支撑比赛项目的场地设施都很有故事。
    戴明月没有放过这个内容。
    他组织了一个工作组,将所有比赛场地的制作流程编辑成册,公之于众。
    这不仅可以让参与者感受到殷商运动会的高规格,还可以普及殷商运动会的举办水准。
    以后,再举办第二届、第三届……殷商运动会,就要以这一次的运动会为参考标准。
    不得不说,戴明月此举,是给后续多届殷商运动会的举办,开了一个好头。
    眼下,参与十米往返比赛的选手们,个个英姿勃发!
    他们,目光炯炯!
    信心满怀!
    十米往返比赛的冠军,将得到重达2.5公斤的纯金奖杯!
    并且,还有十万块的奖金!
    十万块,虽然不多,但至少在这个时代,世界上至少有一半人、一年也挣不了十万。
    因此,十万块的奖金,很有吸引力!
    尤其是那些总资产不多、并在赛跑领域拥有一技之长的人士。
    在十米往返比赛中,就有这么一位。
    他日常工作是稻黍生产,办公地点在田间地头,日出打卡,日落下班,一周工作七天,全年无休。
    没有加薪、没有餐补。
    日子不好也不坏。
    但他不甘平庸!
    他是有追求,有上进心的!
    他想要更多钱!
    他把目光瞄向了朝歌的卫兵。
    如果能够成为天子身边的卫兵,基本上就有了青铜饭碗,摔打不烂,旱涝保收。
    当朝歌城里的卫兵,是可得劲哩。
    因为属于都城内卫,所以不用出差,基本不用上战场,除非都城被打。
    实际上,朝歌被攻击的可能性很小。
    世界第一强国,不是吹的。
    朝歌是殷商的国都,外围拥有包括孟津、洛城等防御据点,不会被轻易攻击到。
    况且,即使朝歌遇袭,也不太可能倚重内卫,邦国卫队才是主力防守。
    最常见的,都城内卫就是把门站岗,定期巡逻,顶多就是维护都城治安。
    工作量不大。
    工作强度也不高。
    但是,兵饷与其他兵种持平,甚至有些要害位置工资更高!
    更重要的,朝歌内卫的福利水平很好,穿衣吃饭,基本上都是邦国管。每一年,还会发放一笔慰劳的奖金,很不错。
    妥妥的美差。
    可想而知,多少人盯着这些位置。
    所以,注定有相当一批人,要梦碎。
    这位被吸引到十米往返比赛的年轻人,就是一个梦碎者。
    他叫桑落。
    梦碎了五年。
    连续五年。
    不同于一般的做梦者。第一抓机
    桑落很有坚持。
    他想成为一名朝歌内卫,就一定要成为一名朝歌内卫!
    为此,他每天自我训练,参照殷商军队的训练科目,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不过,他毕竟还有本职工作,不可能有全职士兵那么全面的训练。
    但是,在某些方面,他已经不弱于那些正规军,甚至,犹有过之!
    赛跑,就是他引以自豪的训练成果。
    他跑得很快!
    可以连续进行多组短距离高速冲锋!
    朝歌内卫其中一项选拔标准,就是考察待选者的短程奔跑能力,设立有三十米、六十米跑步测试。
    这是为了保证内卫在应付突发状况的时候,能够迅速追击不法分子,或者及时进入指定位置。
    之所以设置三十米测试,是因为朝歌城门的检查点到城门的距离是三十米。
    如果有人冲岗,就需要内卫在不法分子冲过城门之前将其追捕。
    除此以外,朝歌城内的小巷胡同,大多也在三十米以内的长度。
    有一句话说得好,“练好三十米,朝歌任我行。”
    说的就是三十米冲刺厉害的话,就能利用朝歌城某些区域的复杂地形逃脱追击。
    这也是刺客、盗贼必被技能之一。
    当然,其主要天敌——朝歌内卫,也需要掌握这种技能。
    至于六十米,则是因为朝歌城的标准街区,是以六十米为单位划分。
    如果被安排为片警的话,就需要六十米高速奔跑能力,在发生突发情况的时候,迅速抵达指定位置。
    这对于及时控制案发现场,增强殷商官方公信力,都是相当重要的。
    况且,如果朝歌警方在每次案发时,都能第一时间赶到的话,居民的安全感也会大幅上升,并且会对不法分子形成强有力的震慑!
    总之,三十米和六十米的奔跑速度测试,是朝歌内卫选拔标准里最有名的两条。
    原则上来讲,一个内卫不需要同时掌握这两项技能。
    但是,绝大部分朝歌内卫,都是身兼两项技能。
    因为这被视为精英的标志!
    某些时候,还会因为多此一项技能得到额外的奖励。
    多花一些功夫,同时通过三十米和六十米测试,是值得的。
    这实际上是双赢的局面。
    朝歌官方可以得到素质更高、更全面的内卫,方便灵活调用。
    内卫也可以因此获得精英认证,更有尊严,甚至,更有金钱。
    桑落,自然也是同时是锻炼这两项技能。
    除此以外,他还专门进行力量训练,以保证个人的战斗能力。他经常观摩打架斗殴现场,并且挖空心思模仿殷商士兵们的对战训练。
    他认为这很重要。
    但实际上,这对于朝歌内卫并不是太重要。
    由于是在国都当差,所以出了内卫,还有一定数量的驻军,来保证国都安危。
    个人战力的高低,恰恰不是朝歌内卫的关键素质。
    朝歌内卫的关键素质是吃苦耐劳、服从安排……
    但不管怎样,桑落是练了。
    由于具备赛跑和力量方面的特长,所以这次殷商运动会,桑落就报名参加了赛跑项目的全部四个项目,另外,还报名参加了搏击比赛。
    严格来讲,桑落,并没有正式的搏击比赛经验。
    他最接近的相关经验,就是制服家里那头顽固的水牛。
    水牛有一股子蛮劲,要制服并不容易。
    然而,桑落就是硬生生用力量压制了那头水牛。当然,他的狠劲,也是令水牛认怂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桑落认为,他可以在搏击场上拼一拼。
    他有力量,也够狠,不能浪费了。
    因为,搏击比赛的总冠军,将获得百万奖金!
    这个诱惑实在太大,桑落不想错过。
    这也让他看到了,提升个人战力,是有前途的。
    现在,桑落站在了跑道上。
    他信心满满。
    殷商运动会的比赛项目,都是临时确定的。
    基本上,不存在针对性备战的情况。
    因此,这些参赛者比拼的,就是他们的综合素质,以及他们的一技之长与比赛技术到底有多相关!
    十米、二十米、五十米、一百米,表面上看只是距离上的不同,实质上也是。
    距离不同,意味着比赛策略不同。
    像十米、二十米这种非常近距离的赛跑,需要更加强大的爆发力,以及更快地进入比赛状态。
    如果状态比较慢热的话,就会发生一种情况,你还没有加速完成,别人就已经跑完全程。
    尤其是十米!
    几乎是步数的挑战。
    十米,跑不了几步。
    要想赢,就需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步数。
    由于加入了往返的设定,所以步数就愈发关键!
    通常来讲,由于步数的安排不当,十米往返跑的总距离都要超过二十米。
    因为很多人的思路都是,先跑完十米,然后变向、再跑最后的十米。
    这没有问题。
    问题在于,如何处理变向的环节?
    是在十米之内处理,还是在十米之外处理?
    桑落一开始想到的,就是跑完十米,再变向。那就意味着,他将在十米外转身。
    桑落细心地注意到,这样去跑,无疑是多跑了一些距离,势必影响自己的成绩。
    那么,能不能把转身反向的环节放到十米之内呢?
    也就是说,在跑完第一个十米的时刻,同时已经完成了转身反向!
    能做到吗?
    桑落想到一个办法,倒着跑。
    如果一开始就倒着跑,就不需要在往返点转身。
    但是,这需要有人帮助提醒是不是跑到十米了。
    还有一个问题。
    倒着跑,不是常规跑步技术,想要高速倒行,很难。
    经过长期针对性训练,或许可以,但是,时间不允许。
    那么就只能跑到折返点转身。
    桑落想到,在即将跑到折返点的时候腾空旋转180度,落地完成转身,跑完下半程。
    这很不错。避免多跑路程。
    但是,这需要经验,万一落地时,没有落到折返点,就尴尬了。
    这样的话,为了保证跑够第一个十米,势必还会多跑距离。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已经改善了转身回返的耗时。
    还有没有更好的技术呢?
    能不能尽量压缩奔跑距离,还能提升速度呢?
    实际上,十米往返比赛的过程,就是一个加速——减速——加速的过程。
    在前半段,也就是第一个十米,参赛选手需要先加速,以便快速通过这段距离,然后在折返点减速至零,也就是急停,转身之后,加速奔跑至终点。
    显然,折返技术,就是制约十米往返用时的关键。
    桑落,非常想得到那十万块奖金。
    他苦苦思索!
    终于,他想到了!
    他琢磨了十米往返的特点,找到了一招!
    动作可能会比较另类。
    但,应该会非常有效!
    他,更自信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