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三十年》第237章 红国飞将

    
    朝歌。
    “亲爱的,等小生命诞生,咱们就去孟津看他二叔玩赛车!”
    帝辛抱着红梨花,轻轻摇晃。
    “二哥在孟津做的不错!”
    红梨花拍拍帝辛的脸,道:“你这次,算是用对人了。”
    “我什么时候用错过?”
    “嘿嘿。”
    “我从来都是一个睿智明君!”
    “喂!这话应该要由别人来说吧!臭不要脸!”
    “你不说,我不说,谁知道?”
    “事实胜于雄辩!”
    “不,三人成虎!语言,可以颠倒黑白。”
    “我说不过你!”
    卟——
    帝辛温柔地亲了红梨花一口。
    “还要!”
    “不来!”
    “我要我要!”
    “要就主动些!”
    “这可是你说的!嘿嘿!”
    红梨花露出一个诡异的笑容,突然去挠帝辛的胳肢窝。
    “啊啊啊!哈哈哈!”
    帝辛虽然身体扭曲,但双臂的动作却毫不变形!很稳!
    红梨花有孕在身,绝对不能摔了!
    “红姐姐,我错了,我错了!哈哈哈!”
    “一点都不诚恳!”
    “啊哈哈哈!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求放过。”
    “怕了吧?”
    “怕了怕了。”
    一阵嬉闹之后,帝辛的下巴探过红梨花的肩膀,从后面贴上了红梨花的脸,双手温柔地在红梨花肚皮上抚摸。
    “好想早点看到小生命出生呢!”
    帝辛一边说,嘴唇蹭上了红梨花的脸颊。
    红梨花依偎靠在帝辛胸膛,轻轻磨蹭。
    “红姐姐?”
    “德哥哥。”
    “我的红姐。”
    “我的德哥哥。”
    “你好美!”
    “你好帅哦!”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羡煞旁人。
    “红姐,孟津的形势,出人意料的好呢!”
    “嗯,孟津自贸区势头良好。”
    “不,我说的,是孟津八贤。”
    “扑哧——”
    红梨花情不自禁笑了。
    “咋了?我说了个笑话吗?”
    “嘻嘻嘻。”
    “说到孟津八贤,就不得不说到戴老板。”
    “嗯,戴老板是个狠人。”
    “有多狠?”
    “孟津八贤啊!哈哈哈!”
    “哈哈哈!”
    帝辛伸手,拿过一只苹果,咬了一口,然后张着大嘴:“啊——”
    红梨花一巴掌呼在帝辛嘴上,并在帝辛手中的苹果上咬了一口。
    “也就你敢打我!”
    “讨厌~”
    红梨花娇笑着,又在帝辛怀里蹭了蹭。
    “不得不说,当初请戴老板出山,真是一步好棋!”帝辛道。
    “我还记得,他为我坐过牢呢!”红梨花一边吃苹果,一边说。
    “是啊,戴老板侠肝义胆!一身正气!”
    “这句赞美,不夸张!”
    “这一次,他在孟津,真是为殷商办了一件大好事!”
    “啊,孟津人民会感激他的。”
    “他也了了我的一桩心愿。”帝辛爱恋地抚摸着红梨花的披肩秀发,道,“放眼天下,如今也就孟津,真正被我捏在了手里!”
    “所以,你就非常大气地册封了孟津八贤?”
    “昂!我很高兴!一纸册封,换来孟津八百里河山,值啊!”
    “哎呀!戴老板咋那么优秀呢?天下,竟有戴老板这么有本事的人?也就我的德哥哥能比得上啦!”
    “红姐,这就是我殷商的男人啊!”
    “殷商的男人,最厉害!”
    “这话我赞同!”
    红梨花轻轻挠了挠帝辛的胸膛,道:“不过,我很好奇。”
    “好奇啥子?”
    “你说,戴老板与孟津八贤的谈判,真的就仅仅到热烈的程度?”
    “那还能怎样嘛?孟津的记者们说的很清楚了。关于那次谈判,可谓了风起云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比精彩!”
    “会说话你就多说点。”
    “那当然热烈了!刀子都动了,能不热烈嘛?”
    “这是不是有非法嫌疑啊?”
    “现在看,倒是没啥子问题,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孟津本地人,绝大多数都认可这次谈判。民意如此。这就是天意。”
    “嗯,戴老板也真是吊!那么热烈的谈判都能搞定,一口气给殷商贡献了八位大贤!”
    “哈哈哈!红姐啊,你太会说了。”
    “没你会说。嘻嘻嘻。”
    “你知道吗?戴老板,已经在孟津封神!”
    “你封的?”
    “哪轮得到我嘛?”
    “那是他自封的咯!我嚓!他还真是自信呐!不过,还行。”
    “也不是他自封的。是孟津人封的。”
    “众望所归!”
    “对!顺乎民意,天下归心!”
    “再来一个!”
    “不要再吃了。苹果吃多了,对身体不好。要为我们的小生命着想。”
    “听你的。”
    话虽如此,帝辛还是拿来第二个苹果,在盘子上切下一瓣,塞进了红梨花嘴里。
    “最后一瓣。”
    “唔。”
    ……
    ……
    飞廉,点齐了红国十万大军!
    孟津反恐行动结束之后,飞廉就班师回都。
    他走得很急。
    连子仲举办的商周联合军演结束晚宴都没去。
    因为,他接到了帝辛的紧急命令。
    红国,出事了。
    殷商北面,有阿虎镇守。
    南面,则有红衣侯。
    然,红衣侯、也就是红梨花,坏了帝辛的孩子,正在休产假。
    这就给了红国以及红国周边地区的野心家可乘之机。
    红梨花还在红国的时候,一切反叛势力都偃旗息鼓,不敢抬头。
    红梨花一休假,各种毒虫蛇蚁都爬不出来了。
    帝辛不能让红梨花孕期出征,就召唤了飞廉。
    如果五天之内,飞廉不能赶至红国,帝辛讲御驾亲征!
    结果,飞廉火力全开。
    这位殷商第一赛车手,仅仅用了两天不到的时间,就飞至红国、梨花都!
    等到他安排好一切,洗了澡、吃了饭,才有第一批龙雀军赶到。
    到第三天傍晚的晚些时候,他带去孟津的龙雀军,才全部在梨花都集合完毕。
    而帝辛,也在朝歌得到了飞廉到达指定位置的消息。
    红国这里的情况这样的。
    红衣侯推翻鄂侯的暴政之后,就把鄂方纳进了殷商的版图,是为红国。
    梨花山下梨花都。
    红衣侯威名远播!
    鄂方的遗老遗少不敢挑衅红衣侯的权威,暂时蛰伏待变。
    这次,红衣侯返回朝歌休假,正好给了鄂方遗民复国的机会。
    再加上曾经鄂方的友邻积极煽动,红国的叛乱,就这样成了。
    叛乱者举起为鄂侯报仇的大旗,拥护鄂侯第十三个儿子、明,为新一代鄂方君主。
    这是一起蓄谋已久的颠覆活动!
    从行动旗号、行动目标,到人手组织、战术布局,都井井有条。
    短短四天时间,鄂方移民就占据了红国一半地面,对梨花都虎视眈眈!
    即使在殷商第一大将、御前上将、飞廉抵达之后,鄂方反贼的气焰依然嚣张!
    如果不是飞廉早早到来,梨花都,还真有可能陷落!
    至少,根据飞廉的估计,梨花都撑不过十天,如果他没有即使赶来的话。
    这也就是为什么,帝辛甚至准备御驾亲征!
    形势,很急迫!
    不过,飞廉,最终还是及时赶到。
    他迅速稳定了梨花都的局势。
    飞廉宣布,在梨花都施行战时管制!
    整个红国地区,也如此。12
    并且,他正式将这次叛乱定性为危害邦国统一、危害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邪恶暴乱!
    在一开始,飞廉就把鄂方遗民定义为了非正义一方。
    他广发英雄帖,号召全体红国人联合起来!
    一起对抗邪恶的鄂方遗民!
    捍卫红国的繁荣稳定!
    这是一招釜底抽薪。
    在兵锋亮出之前,飞廉就先在暴乱势力的心口扎了一刀!
    不论怎么说,现在的红国,还是殷商的地盘,是以殷商为正统。
    飞廉这些做法,也是处置邦国叛乱的标准操作。
    这不是一个大将的临阵发挥,而是被明确记录于《殷商反分裂处置法》的条款之中。
    殷商,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
    殷商经历过的苦难,很多经验教训都被落实到纸面,写进了邦国法律,形成制度化的约束。
    换句话说,即使不是飞廉,换做别的将领,也会产生这些操作。
    而且,在飞廉到来之前,红国没有被彻底占领,就是制度化的约束在起作用。
    飞廉来了,殷商制裁暴乱的契机,也就到了。
    以少胜多,是飞廉的作战特点。
    不过,他不是故意要这样子的。
    之所以常常以少胜多,是因为他的兵力本来就不够多……
    如果可以,以强凌弱、以多欺少,才是战场最理想的优势。
    现在,这位御前上将,终于可以体会一把以众欺寡的快感了。
    红国十万大军!
    飞廉意气风发!
    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指挥这么庞大的军队!
    很兴奋!
    很紧张!
    他以凶悍著称,被誉为“大商第一凶将”!
    但这一次,他要挑战新的人设!
    他将转型为一员智将!
    他要让天下人知道,殷商的御前上将,不仅仅是一个拼打型的勇将,还是一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帅才!
    为将者,勇气很重要,但,统帅谋略更重要!
    要扛起御前上将的期待,撑起“大商第一凶将”的威名,就要智勇兼备!文武双全!
    就在这一战!
    飞廉把自己的座驾锁进了库房。
    他的长戈也插进了指挥部的兵器台。
    就连那只威风赫赫的龙雀头盔,他也没有戴。
    他,仅着一身战袍,徘徊于红国沙盘和红国地图之间。
    如果不是必要,他,不会出战。
    这一战最理想的结果,就是他在指挥部里决定胜局。
    无需冲锋陷阵,便可左右战局!
    飞廉,变了。
    他从一把令人闻风丧胆的长戈,变成了一面指向胜利的旗帜!
    他的活跃中重心,从敌阵前,转移到了指挥部。
    飞廉大将。
    飞廉统帅!
    身边的将领全部感受到了飞廉的变化。
    他们是高兴的。
    如果飞廉待在指挥部,就意味着他们,有了更多出手的机会!
    御前上将,这是把临阵杀敌的功劳让给他们啊!
    大家都很兴奋!
    终于可以大出风头了!
    “根据情报,鄂方反贼主要有四股,分别是鄂方遗民、红国流氓、东夷外援,以及被误导利用的热血青年。”
    飞廉仔细分析对手,继续道:“所以,我们要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应对反贼的这种成分。”
    “上将的意思是?”梨花都负责人问道。
    “区别对待,分而治之。”
    “请上将明示。”
    “红国境内的这四种反贼,我们真正要消灭的,只有两种:参与叛乱的鄂方遗民,以及投机取巧的东夷外援。”
    “聚众起哄的红国流氓不需要消灭?”
    “嗯,流氓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只要把他们打疼,自然就会散去。和被误导的热血青年一样,他们并非完全站在叛乱者一方,是有被争取的可能的。”
    “流氓有啥好争取的嘛?争取过来让他们继续耍流氓?”
    梨花都负责人的话引起一片哄笑。他自己也笑了。
    “你担心的不无道理。不过,这很好解决。流氓,非常好管理!那是一群严格遵循生存之道的家伙,懂得趋利避害。我们给他们一点好处,就能让他们为我所用。如果他们不停话,就让他们听话!据我所知,我们可以采用的手段,相当多。”
    “哈哈哈哈!”
    大家都笑了。
    有关流氓的问题讨论过之后,就是另外一种需要争取的反贼——热血青年。
    这一种人,甚至比流氓还要棘手!
    青年嘛,血气方刚!天不怕地不怕!
    一旦热血上涌,便是无敌状态。
    谁也不能让他们恐惧!
    要想在不杀死他们的前提下,归化他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可不调教流氓,难多了。
    然而,就算是这样艰巨的任务,也难不倒飞廉。
    他给出了安排。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梨花都守将,我命你立刻组织城内忠诚的青年男女,为大商效力!”
    “全凭上将吩咐!”梨花都负责人慨然答应。
    “首先,组织这些青年爱国者,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动用一切可能的宣传手段,去影响那些误入歧途的叛乱青年。同龄人之间,最有代入感。
    “其次,设置奖励。奖励宣传有功的青年爱国者,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另外,还要奖励迷途知返的热血青年,将回头的这些人,也编进青年爱国团。
    “另外,发动红国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劝返迷途的羔羊。最重要的,是发动他们的家人,为其投案自首敞开大门。
    “总之,我们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挽救尽可能多的失足青年。不到万不得已,不可伤其性命,因为,他们是红国的未来啊!”
    梨花都负责人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他看着眼前这位御前上将,深深鞠了一躬。
    “他们是红国的未来啊!”
    这就是殷商御前上将的胸怀!
    谁说飞廉只是一员凶将?
    他很凶,那是对敌人!
    对殷商的子民,他怀着深深的同情和怜悯。
    那些误入歧途的热血青年,犯了错,终要付出代价。这是公平!
    但是,保全他们的性命,却是御前上将宝贵的仁慈。
    “不到万不得已,不可伤其性命。”
    如果凶狠嗜血、毫无人性,就完全不必这么麻烦。
    排头砍过去即可。
    但是,胸怀殷商、悲天悯人的飞廉上将,选择接受这些麻烦。
    这非但没有影响其杀伐果断的性格,还让他的形象更高大了!
    杀,很强大!
    能杀而不杀,更强大!
    或者说,是伟大。
    后续的事实验证了飞廉的判断。
    参与叛乱的红国流氓一触即溃,很快便对真正的反贼倒戈相向。
    即使有流氓作风不检点,也在飞廉的高压手段下迅速老实。
    咋咋呼呼的红国流氓,瞬间都被飞廉改造成了老实人。
    没有人天生老实,全靠后天培养。
    不过,飞廉还是低估了青年的热血。
    即使在多方努力下,也不能让全部的叛乱青年迷途知返。
    只有四分之三左右的叛乱青年投案自首。
    还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叛乱青年,执迷不悟。他们,彻底被鄂方遗民洗脑了。
    因此……
    至于鄂方遗民和东夷外援,飞廉没有一点手软!
    红国十万大军,如虎入羊群。
    战争,很快就结束了。
    所有的叛乱分子,都被镇压!
    梨花都外,梨花山下。
    大约有两万鄂方遗民被依法处决。
    同时被处决的,还包括上百名东夷外援将官。
    至于那些支持叛乱的东夷军队,被全歼。
    不仅如此,飞廉趁此机会,乘胜追击,消灭了红国相邻的五个东夷小国。
    这五个东夷邦国,全部与曾经的鄂侯交情很深,此次叛乱,他们为叛乱者提供了大量援助,甚至出兵支持!
    红国的十万大军,有两万,直接绕过红国境内的叛乱势力,执导幕后主使!
    治标治本。
    飞廉这一手,彻底打掉了藏匿于红国境内的叛乱司令部!
    大快人心!
    这一战,飞廉成功转型。
    他做到了!
    他不曾亲手收割一人,却消灭了数万叛军!
    震惊世界的红国暴乱,在半个月之内,就被他全部平定!
    另外,他还变危机为机遇!
    扩大了殷商版图!
    这就是殷商的御前上将!
    不过,在红国,在红国人的心中,飞廉有了另一个我绰号——
    红国飞将!
    最令红国人记住飞廉的,不是他的运筹帷幄,不是他的所向披靡,而是——
    悲天悯人。
    即使是犯罪的流氓、失足的青年,飞廉也不会断然舍弃。
    在他眼里,每一个红国人,都值得挽救。
    只有那些彻底背离红国、背离殷商的杂碎,才被果断一刀!
    红衣侯之后,再无红国女神。
    但幸运的是,有红国飞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