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三十年》第155章 反天同盟成员悉数落网

    
    姬昌兵败的时候,子启暴躁不安,但比干却无动于衷。
    “比干叔叔,这可怎么办呀?”
    比干没有回答,箕子说道:“贤侄,这都要感谢你那个好弟弟啊。他对帝辛可真够忠心的。”
    很明显,箕子就是在责怪子仲。
    如果不是子仲的阻挠,姬昌很可能就已经占领孟津,甚至达到朝歌,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灰头土脸地来向帝辛求饶。
    考虑到计划里,子启肩负着劝退子仲的任务。但子启并没有成功。
    所以,箕子怪罪子仲,也顺带着指责了子启。
    这让子启有点小尴尬。
    他的确是没有完成任务。
    他没能劝离子仲。
    如果他成功劝离子仲,战局很可能就不是现在这样了。
    子仲,确实比较顽固。
    然而,子启却不能肆无忌惮地埋怨子仲。
    毕竟,如果没有子仲的鼎立相助,他子启也不可能在死缓服刑期间保释成功。
    近年来,子仲虽然与叔侄系的距离越来越远,但仍然在庇护子启。
    于情于理,子启都不能去指摘子仲。
    不过,既然箕子发话了,子启也要表明立场。
    “箕子叔叔,子仲就是太老实了。他完全被帝辛耍了!帝辛肯定握有子仲的把柄。否则,子仲不可能站到帝辛那边。”
    “哼!”箕子很不服气。
    比干依然没有说话。
    在他看来,子仲并没有错。
    身为殷商二哥,子仲的表现堪称完美。
    孟津一役,殷商重新认识了子仲,天下重新认识了子仲。
    国难当头,子仲有为国捐躯的魄力!
    仅此一点,就让比干敬佩。
    无论怎么说,姬昌的出兵都是一次侵略行为。
    比干甚至在想,拉姬昌入伙是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不管这个决定正确与否,比干都感到不太愉快。
    要知道,现在的姬昌是被人憎恶的侵略者。
    而他比干,竟与这个侵略者来往密切!
    这也让许多人给比干扣上了卖国贼的帽子。
    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比干知道,他给姬昌通风报信,本身就是卖国贼的行为。
    想他比干也是高贵的殷商王子,怎么就和卖国贼什么的扯上关系了呢?
    不!
    他比干,绝不是卖国贼!
    他只不过是要迫使帝辛让位而已。
    勾结姬昌,看似里通外国,但不是真正的叛国。
    因为,他比干始终牢记他是殷商王子,他始终记得权杖要掌握在殷商人的手中。至于姬昌,不过就是一个有利用价值的棋子罢了。
    比干的心里始终泾渭分明。
    他虽然给姬昌通风报信了,但他不是卖国贼。
    因为他的目的是利用姬昌打压帝辛,并非将自己的祖国出卖给姬昌。
    不过,这一切只有比干自己知道了。
    而这些,是断不能说出去的。
    所以,比干只有顶着别人眼里的“内奸”帽子,自己告诉自己他不是内奸。
    他比干,怎么可能是内奸呢?
    一旦推翻了帝辛,他比干就会成为殷商的执政官啊!
    他这是为殷商好啊!
    事实上,帝辛就是殷商根正苗红的继承人。
    可比干为什么就这么想不开呢?
    比干为什么就这么看不行帝辛呢?
    大概就是因为帝辛太聪明、太强大。
    帝辛的才华遮盖了他比干的风头。
    这的确是很不爽的。
    比干,是个骄傲的人。
    他是帝乙的得意门生,自诩殷商第一能臣,怎么能比帝辛差?
    承认自己不如帝辛,是比干所做不到的。
    更重要的是,比干与帝辛没有太多交情。
    这就是的比干非常没有安全感。
    去跪舔一个态度不明的君王,很可能什么也得不到。
    但如果是子启坐上王座,就完全不同了。
    比干与子启的交情,那是没得说。
    子启对他这个叔叔言听计从。
    只要子启成功上位,就相当于殷商被比干捏在了手里。
    权力的诱惑,是不可估量的。
    而比干,恰恰就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
    更重要的,子启没有比干这么优异的才能,这就决定了子启必须依靠比干。
    再加上子启对比干的顺服,就使得比干无需跪舔任何人,就能揽得殷商大权!这可真是太爽了。
    比干这么致力于推翻帝辛,就是想和子启共享天下。
    如果比干不学无术、毫无才能也还罢了,可偏偏他学有所成、才能满满!
    这就不得了了!
    倘若比干毫无才能,那么他再跳,也顶多就是个流氓混混,惹得大家讨厌,但无法真正撼动殷商根基。这充其量就是一个异想天开的傻逼。
    但现实恰恰相反!
    比干太有才了。
    他已经超出了流氓混混的范畴,而达到了叛国者的水准,更有向资深内奸发展的趋势。
    这样的人,是最危险的,也是最痛苦的。
    他注定没有归宿,没有盟友。
    这其实就和王座上的那位一样。
    唯一不同的是,王座上的那位还有大权在握,而他只能白手起家。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干所从事的工作甚至比帝辛干的事更艰难。
    他们就像最强之矛和最强之盾,注定不能善终。
    当初,引入姬昌,就是比干的计策。
    因为他手里没有大权,就只有借助外援,也就是借助姬昌的势力。
    但非常可惜,姬昌的势力虽强,但与帝辛相比,还是差得太远。
    比干静静地看着子启和箕子相互扯皮,心里正在鄙视姬昌。
    这个姬昌,号称岐周之虎,居然连个孟津都打不下!居然连战场新人子仲都打不赢!
    这个姬昌,还真是厉害啊!
    太厉害了!!
    哼!
    比干非常瞧不起姬昌。
    如果换作他比干,如果是他比干坐拥岐周,必定必姬昌更猛!
    若他比干持有岐周,莫说一个孟津,就是朝歌,他也能一战而下!
    姬昌,真的垃圾啊!
    密谋之初,比干就对姬昌颇有微词。
    如今,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姬昌,果然不堪大用!
    或许,死去的姬历还要比姬昌强一点。
    比干谁也看不起,谁也瞧不上。
    他很有自信!
    他很有能耐!
    他所缺的,仅仅就是一国之兵,一地之权。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天要和他比干过不去!
    妈的!就连老天爷也要和他比干对着干!
    真他妈有胆啊!
    比干真想去天上看看!
    揪着老天爷的领子,给那老家伙几耳光!
    让老天爷那老家伙知道知道,他比干是惹不起的!
    比干心里很烦躁!
    姬昌兵败。
    这意味着叔侄系再次败给了帝辛。
    又输了!
    真他妈……
    子启和箕子还在嚷嚷,周围的空气也变得烦躁不安。
    比干晃了晃脖子,厉声道:“停!别他妈吵了!”
    子启和箕子立即安静了。
    “姬昌这一次是自身难保。我们是指望不上他了。”比干淡淡道。
    “咋?帝辛真敢杀了姬昌?”子启问。
    “那有什么?姬昌算个什么东西?帝辛都敢判我等死刑,还有啥是他不敢的?”比干不屑道。
    “哥,要是帝辛真的杀了姬昌,那我们……”箕子惶恐。
    “比干叔叔,我们现在危在旦夕!不如赶紧逃跑吧!”子启疯狂地喊道。
    “闭嘴!”163
    比干这一声严厉的训话立刻让子启冷静了。
    箕子呆呆地看着比干,期望这位最有能耐的大哥想出一些妙计。
    比干叹了一口气,道:“就算我们逃,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逃……逃出殷商!”子启颤栗道。
    “傻!”比干毫不客气地置评。
    “那不然呢?只要我们还在境内,就一定会被帝辛逮住。我们必须逃往境外!”子启坚定道。
    “唉——”比干闭上了眼睛,“只怕我们出了殷商,死得更快!”
    “……”子启疑惑了。
    “大哥的意思我知道了。以我们的身份,逃去其他诸侯国,反而会成为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烫手山芋。如果帝辛要我们死,他不必大动干戈,只需一道命令,就能吓得那些诸侯砍下我们的脑袋。”箕子分析道。
    “啊?”子启不禁摸上了自己的脖子。
    “不要怕,你的脑袋现在还好好地长在你的脖子上。”比干不用睁眼,就知道子启在干什么。
    “比干叔叔,那我们该怎么办?就这样束手就擒?”子启看看比干,又看看箕子。他是完全没主意了。
    “就这样束手就擒!”比干道。
    “啊?”子启张大了嘴巴。
    箕子却突然睁大了眼睛。
    “原来,这就是大哥的计策啊。高!”箕子不断点头。
    “……”
    子启吃惊地看着箕子,就像在看一个傻子。
    “箕子叔叔,你倒是说说,比干叔叔的计策是啥?高在何处?”子启不屑道。
    他虽然提了两个问题,却并不是要真的问箕子,而是要嘲讽箕子溜须拍马。
    “贤侄,你还是太年轻了。”箕子不温不火地说道,“你连你比干叔叔的计策都看不出来了,还怎么想活命?”
    “箕子叔叔,我是笨,我就是没有看出来。”
    “好!那我就告诉你,比干的意思就是束手就擒。”
    “……”
    比干低头看向自己得膝盖,道:“别个他解释了,说了他也不懂的。”
    “……”
    箕子微笑地对懵逼的子启说:“大哥的意思,就是不要反抗,让帝辛自己做决定。”
    “这算什么计策嘛?”子启嚷嚷起来。
    “看看,我都说了不用给他解释的。”比干摊了摊手。
    “是是。是我高估了贤侄。”箕子无奈道。
    “比干叔叔?”子启从比干的左手边跑到右手边,晃着比干的胳膊道,“哎呀,比干叔叔——你就告诉我吧。”
    比干不胜其烦,道:“这些年,我始终在揣测帝辛的脾性。他爱财胜过爱命。非常显然,他为了敲诈我们的钱财,可以不杀我们。这是帝辛的弱点。”
    “那就是说,帝辛爱钱。只要我们的钱到位,帝辛就不会杀我们?”子启将信将疑。
    “应该是这样。”
    “仅仅是应该的程度吗?”子启有些失望。
    比干一拍大腿,仰天说道:“或许,帝辛是顾念血脉亲情,不忍杀我们。他是一个大善人。”
    “得了吧!”子启连连摇头,“就他?大善人?比干叔叔恐怕老糊涂了。”
    “不然呢?不然他为什么会判我们死缓,而不是斩立决?”
    “……”
    “大哥言之有理。或许,帝辛还存有最后一丝人性!这就是我们的机会!”箕子坚定道。
    “箕子叔叔,我觉得你这话说得……很反动啊!”
    “反动个屁!怎么说话呢!”箕子敲了敲子启的脑袋。
    “是我错了。”
    “就这样吧。”比干摆了摆手,“我们就静待帝辛发落。如果我的判断正确,那我们就不会死,否则……”
    子启和箕子不约而同地颤栗。
    这又是一次赌博。
    一次没有把握的赌博。
    ……
    ……
    姬昌在朝歌大饭店签署了《孟津条约》之后,就直接被朝歌内卫控制了。
    姬鲜、姬旦,以及姬昌的其他手下,都被软禁到了下榻的宾馆。
    姬昌是战犯,是要上军事法庭的。
    《孟津条约》签署的当天,独臂判官东罚就紧锣密鼓地组织羑里军事法庭仔细梳理姬昌犯下的罪行。
    次日,姬昌就被带到了羑里军事法庭。
    东罚条条罗列姬昌的战争罪行,严格按照殷商法律进行量刑。
    最后的结果,是判处姬昌终身监禁,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不过,这不是最终的判罚。
    姬昌最终的刑期,从终身变为五十年。
    这是帝辛的建议。
    东罚援引殷商天王帝辛的话说:“姬昌,多年来卫殷商镇守西方,劳苦功高。今犯下谋反大罪,着实令人心痛。孤相信,姬昌对殷商还是有忠诚在的。所以,孤愿意给姬昌一个机会。先王在世时,常与姬昌以兄弟相称。这份情谊,不能不考虑。先王曾在不公开的场合表示,殷商没有杀姬昌的刀。无论姬昌做了什么,都应该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孤,谨记先王教训。对于先王的兄弟,孤总是以保护的心态来看待。让大商的西方护法终老监狱,太残忍了。所以,我建议,给姬昌的刑期加一个期限——五十年。”
    要知道,姬昌今年已经68岁了,再过五十年……
    姬昌能活到118?
    姬昌有这个自信吗?
    所以,帝辛这个建议,还真是……
    妙!
    在控制姬昌的同时,朝歌内卫对子启、比干、箕子等人也开始了收网行动。
    没有任何阻碍地,朝歌内卫兵不血刃地将大商内奸全部捉拿归案。
    当子启、比干、箕子被判以卖国罪、泄露国家机密罪、叛国罪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殷商公民都很震惊!
    他们不能相信,子启、比干之流,刚刚被放出来,就立马又犯事儿了!
    这可真是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子启、比干之流就是天生的反贼啊!
    这些人不思悔改,真是天生的大反派!
    殷商,怎么会有这种人啊?
    真是把殷商的脸都丢尽了!
    子启,这居然就是天子的大哥?
    比干,这居然就是天子的叔叔?
    他们本应该忠心辅佐天子,共开殷商盛世。
    可看看这些人!
    看看他们都干了些什么!!
    真是殷商的好贵族啊!
    曾经,还有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被比干之流蛊惑,跳出来反对帝辛。
    然而,事实胜于雄辩!
    究竟是谁,是谁在破坏殷商的根基?
    是比干,是比干啊!
    明眼人都知道,子启虽然是天子的大哥,但真正在背后出主意的,就是比干!
    比干,真是坏到骨头里了!
    亏他还是先王的弟弟!是先王最看重的人才!
    比干,在殷商全境引发了极大的不满。
    无数商族人呼吁,对于比干这样罪大恶极的卖国贼、佞臣,绝不能姑息!
    一时间,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比干。
    比干的处境前所未有的糟糕!众叛亲离,遭世人唾骂!
    与此同时,有知情人士爆料,当年,先王之死,比干难辞其咎!倘若不是比干的毒计,先王或许能多活一些时日。是比干!是比干恩将仇报!先王培养了比干,最后却被比干所害!
    这一爆料,再次引起轩然大波!
    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是比干一手造成了先王的离世,但已经足以增加殷商全体公民对比干的憎恨。
    殷商,最注重的,就是忠诚。
    殷商,以武立国!
    是以革命的姿态开辟出天下!
    而革命队伍,最讲究的,就是忠诚!
    如果不够忠诚,就无法保持革命队伍的纯洁性。
    比干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对培养他的先王动手。
    这是最大的背叛!
    不可原谅!
    被自己最看重的人背叛,那种痛苦,可想而知!
    不管比干出于什么原因,都洗刷不掉这个污点。
    比干,不是一个忠诚的人。
    他将永远被钉在殷商的耻辱柱上!
    此后,每当家长们教育子女的时候,都会告诫自己的孩子:“做人,万不可学比干。我们殷商,是忠诚的族群。比干,是我族之败类!”
    比干的名声,彻底臭了。
    但这怨不得别人,都是他自找的。
    聪明反被聪明误,比干如果像子仲那样单纯一些,也不太会走到今天这地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
    比干,注定要在牢狱中走完一生。
    羑里军事法庭宣判,子启、比干、箕子等反天同盟所有成员,被处以终身监禁!
    这已经没得商量了。
    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非常讽刺的是,比干和箕子从羑里监狱放出来没有呼吸几天自由的空气,就又进去了……
    一起进去的,还有姬昌。
    羑里再教育学院(羑里监狱)的高墙之内,比干落寞的身影被与世隔绝。
    不知道比干还能不能分清他是内奸,还是内奸……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