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学当校长》第八百七十五章 对芯片先进技术的追求

    鹭岛,光芯产业园,T1超级工厂。
    “是三星的事情吧?”
    “是,”陪着陈灏视察的梁一清不解地问道:“只是我不太懂,校长为何要跟三星合作?”
    说到三星,梁一清眼神有些复杂。
    2009年2月,梁一清离开工作了17年的台积电。
    在这个备受打击、心灰意冷的时期,面对相邀数年的三星,梁一清动摇了。
    于是,梁一清携家人前往南韩到大学教书。但其实,他是被三星请去的,因为当时和台积电还有有竞业协议,只能用成均馆大学教授掩人耳目。
    梁一清真正任教的地方,是三星集团内部的企业培训大学——三星半导体理工学院。而梁孟松所教授的学生,都是三星集团高级的半导体资深工程师。
    在2011年竞业协议结束后的两个月,梁一清宣布加入三星,一上台就叫停了已经跟不上时代的20nm制程研发,直接由28nm跨越到14nm制程,要一次完成三代四级的制程工艺迭代。
    终于在2014年,三星14纳米制程首先量产成功。
    2015年8月,台积电胜诉,梁一清只能服从判决离开三星。
    2017年加入中芯国际。
    2021年加入光华集电。
    他一生四次跳槽,每一次都引起业界震动。(AMD—台积电—三星—华芯国际—光华集电)
    在三星待了六年,这个时间不长也不短,他的记忆中仍然对三星半导体的还存在一些印象。
    作为芯片制造企业的执掌者,他自然是把光芯愿意卖给三星。
    但站在国家和民族立场,他是不希望和三星合作。
    “廋死的骆驼比马大,”陈灏一笑,又道:“而且三星想要跟我们达成合作,他们需要付出的代价不会小。”
    “只要他们一日造不出光芯,那三星就得听我们的话。”
    “一个听话的三星,可比一个发疯的三星更有价值。”
    三星电子是三星集团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华兴一样,但不是没有了手机业务就活不下去,只是会日子不好过。
    将三星和苹果绑上战船,对华夏的用处也大,毕竟这两个都是能影响到当地国家决策的巨无霸企业。
    梁一清看着自信的陈灏,不由得也被传染到。
    “那校长可要督促任教授那里,芯片制造这一块有我把控万无一失,但是光芯的后续产品迭代可要靠光芯研究中心了。”
    芯片制造涉及到的技术难题太多,全球也没有几个人敢保证“万无一失”,梁一清不一样,这位是天生的芯片奇才,一个能不断创造奇迹、一个一个让台积电、三星、华芯国际又爱又恨的男人。
    “我相信任教授,就像我相信梁博士你一样。”
    陈灏眼神认真地看着梁一清,他身旁的几位工程师,以及超级工厂里成千上万名忙碌的工人。
    在芯片这个大机器面前,所有人就仿佛是其中的一部分,有的人成为了轴承,有的人化为了螺丝钉、也有的人是发动机,都在为芯片而付出自身的精力与生活。
    “光芯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一个伟大的工程不是光靠一个人可以成就的,而是靠梁博士你和任教授,以及数千名工程师、研究员,数万名工人日以继夜的努力拼搏才有了现在的成功。”
    “我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员。”
    华夏能在短短三十来年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就是这些有信仰有理想的人持之以恒的奋斗和专研的精神。
    梁一清听得微微动容,当初真正打动他并让他来到这里的,是他骨子里对于技术的狂热,对于芯片先进技术的追求,对于实现理想的抱负。
    从他在台积电到三星、再到华芯国际的履历来看,他一直求而不得的不是金钱和职位,而是最先进高端芯片开发项目的主导权。
    在光华集电,他第一次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主导。
    遇到这样一个舍得放权还能理解他们并给予强力后盾的董事长,用一句古话来概括的他的感想的话,那就是: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
    不光是梁一清,光华集电的其余几名陪同高管也心有戚戚焉,心中越发觉得自己最正确的选择便是加入光华。
    翌日,早晨9点多。
    一辆印着光华大学校车字样的大巴从高崎国际机场驶向光华大学。
    李雨润坐在大巴车的前排靠窗的位置,透过车窗他望着外面的倒退的城市景色,陷入了恍惚中。
    他毕业于南韩有着SKY之首的首尔大学,在大学还未毕业的时候,便已经加入三星公司,成为三星半导体初建时技术开发的主要骨干力量。
    后面因为才能,不断被重用,从工程师到生产经理、研发部门负责人、再到如今的三星电子首席执行官,他经历了太多。
    三星是一家伟大的企业,在南韩的地位就不用多说,即便放到世界也依旧如此。
    但现在,他却不得不头低下头前往华夏来谈合作。
    说难听点,是乞求合作。
    一想这些,李雨润觉得糟糕极了。
    他们三星什么这么卑微过?
    太丢人了!
    可这样做,三星电子未来的前途就渺茫了。
    “唉。”
    李雨润重重地叹口气。
    二十分钟后。
    “嗤——”
    大巴车停在一栋非常具有科研感的雄伟建筑前。
    “各位,光芯研究中心已经到了,可以下车了。”一个身穿着衬衫西裤,戴着工作证的青年用韩语说完,率先下车了。
    感受着身旁投来的目光,李雨润暗叹口气,硬着头皮跟在工作人员的后面下车。
    南韩跟霓虹国一样,企业内部等级制度森严,老总没下车,这些工程师和其余人是不可敢走在李雨润身前。
    只是李雨润刚下车,目光刚往门口处扫去,内心里瞬间“咯噔”了下。
    梁博士果然也来了!
    三星半导体能有如今的赫然地位,离不开梁博士在三星主持半导体业务的那几年。
    不光是李雨润,后续下车的不少资深工程师、芯片技术专家脸色都有些不自然。
    毕竟梁博士在竞业协议还没结束的时候,他们中大多数都曾经在三星半导体理工学院聆听过梁博士的教导。
    从一定意义上而言,梁博士也是他们的老师。
    再想到梁博士如今的成就,不得不感慨一声。
    梁博士永远走在芯片的最前沿。
    双方碰面,只是场面略显尴尬。
    ps:明天应该能写两章,刚好明天下午菊厂开新品发布会,正好第二章就能同步写到发布会了。
    ------题外话------
    最近身体好转了,就是咽痛加剧了,还带点咳嗽,然后原定昨天解封的程度又续上了三天,得7号24点结束。
    唉,心累。
    另外,1号看医生的时候确诊干眼症,这几天眼睛痛、头疼的厉害,我都吃上了布洛芬来镇痛了。
    就是因为眼睛痛、头痛,所以这两天才没更新,真的难受要命。
    今天总算好转多了。
    最后,中午GZ州地震了,成都震感大概3.8级,我住27楼,太吓人了,整个房子都在摇晃,水杯都掉下地上了,外省人第一次在成都经历这个,腿吓软了!!!!
    感觉自己都要挂掉的那种o(╥﹏╥)o。
    (大家一定不要熬夜,多锻炼,注重身体,我现在全身上下都是毛笔,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