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学当校长》第七百三十四章 疯狂的地方

    爱德华作为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什么天才没见过?
    但是像陆舟这样的,实属罕见!
    比如一道题型,还没等他讲完就已经领悟了,这还不算啥,可怕的是举一反三。
    问出的一些问题,即便是他都要耗费一些时间去思考。
    至于【x3+y3+z3=33】这道题,哪怕他没有帮忙查漏补缺,陆舟也照样能够一个人解决,无非是时间多花一点。
    而眼下,陆舟已经把解题算法全部写出来了。
    爱德华教授才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叹。
    “噢,陆,你简直是一个天才!”
    想到这个需要的算力之大,爱德华教授热心肠道:“陆,至于最后的计算需要不少计算机帮忙,如果有台超算的话,会节省很多时间。”
    “是的,我说得就是约翰·诺曼超级计算机研究中心,虽然你还不是我们的学生,但我想伊斯格鲁布教授会很乐意帮忙的。”
    “毕竟能帮忙解开这道数学难题,也是数学界的一个幸事。”
    约翰·诺曼超级计算机研究中心是普林斯顿大学校内的科研机构,校内的教授可以借助这个超算完成一些计算或者是对模型的检验等。
    陆舟现在还不是普林斯顿大学的人,但是在他与陆舟相见的第一天就已经谈妥好了,校长交给他的任务也圆满完成。
    只是陆舟的拒绝让他着实意外。
    “爱德华教授,很感谢您的帮忙,只是这个就不用麻烦你们了。”
    “为什么?”爱德华教授瞪大着眼睛,难以理解。
    “我们校长已经解决了。”陆舟只好解释道。
    “你們学校还有超算??”
    “没有,是我们国家的太湖之光超算。”
    “太湖之光啊,这个的确不错。”
    爱德华教授点点头,太湖之光作为算力排世界第四的超级计算机,解决陆舟的这个计算问题简直是高射炮打蚊子。
    倒是这时候,门口处传来敲门声。
    陆舟去开门,站在门外面的是戴维斯太太。
    “陆、爱德华教授,我做了些点心。”戴维斯太太笑着将手中的餐盘递给陆舟。
    上面是两杯热乎的咖啡和两个看起来像是现做出来的三明治。
    陆舟的内心里一暖,说道:“戴维斯太太,其实不用这么麻烦的。”
    戴维斯太太笑了笑,开玩笑道:“噢,那可不行,我怎么能让未来的菲尔兹奖得主有个不好的暑假体验,陆,你说是吗?”
    听了这话,陆舟无奈了。
    自打爱德华教授昨天离开的时候,对戴维斯夫妇说了一句陆舟会成为菲尔兹奖得主后,戴维斯夫妇格外地兴奋。
    爱德华教授来自普林斯顿大学,虽然比及附近的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是不如,但也是老牌名校,可信度极高。
    而知识文化分子,对于菲尔兹奖当然不会不知道,这可是数学界的最高奖项,相当于诺尔贝奖。
    一想到未来的菲尔兹奖得主曾经来到他们家寄宿过,两人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对待陆舟比对待自己的儿子还贴心。
    “戴维斯太太,谢谢您。”陆舟也只好接受对方的善意。
    回到座位上,和爱德华教授用了顿夜宵后,爱德华教授也告退离开了。
    他本是受校长伊斯格鲁布教授的委托,前来考验陆舟的水平,却没想到收获了一个这么大的惊喜。
    于是,便暂时留在剑桥市几天,帮助陆舟完成这道题的算法问题。
    如今已经完成了,而他也要回普林斯顿去了。
    送走爱德华教授后,陆舟算了算时差,现在国内那里正是早上。
    于是便给校长打了个电话过去,之前联系好的太湖之光超算现在需要用上了。
    ……
    光华大学校长办公室。
    陈灏没等来郑强,倒是先等来了陆舟。
    “太湖之光超算随时可以使用,你直接找江助理就行,我跟她讲过了。”
    “嗯,没事,你就安心在mit那里学习就行,遇到难事找我。”
    刚挂完,敲门声就响起。
    “请进。”
    进来的正是郑强。
    “校长,你有事找我?”
    “老郑,有个好消息告诉你。”陈灏笑呵呵地给郑强倒了杯茶。
    “什么好消息?”郑强问道。
    “我已经收到消息,科技部和教育部已经通过了对光华大学国家实验室的立项。”
    “真的?!”郑强顾不上喝茶,连忙追问道,“是一个还是两个?”
    这个事情陈灏之前跟他提过一嘴,但他没抱多大希望。
    毕竟【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明面上只差了两个字,实际上差别可大了!
    比如说国重的申报要求:
    1、只限于内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2、已运行和对外开放2年以上的部门或地方重点实验室;
    3、实验室具备高水平的科研队伍,能够满足参与国际竞争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需要;
    4、实验室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至少依托1个二级学科建设,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依托高等院校实验室的主体依托学科应为国家重点学科。
    5、实验室具备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科研用房集中,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仪器设备基本满足科研需要,总值2500万元以上。
    6、实验室依托单位和主管部门提供各方面的条件保障,并承诺建设期间投入仪器设备购置经费2000万元以上。
    其他的都好说,第2点和第4点,光华大学就没有一个实验室能满足国重的申报要求,但国家特事特办,直接开通绿色通道。
    这也就是吃了光子屏、光芯的红利,换成其他任何大学,都不可能享有这般待遇。
    国重的基础标准都没达标,更别提国家实验室了。
    哪知还真的成功了!
    “两个,【先进材料与半导体国家实验室】和【真空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都通过了,”陈灏惋惜地又道:“可惜,【能源科学与动力国家实验室】没通过,不过光华就有三个国家实验室了。”
    其实陈灏申报了三个上去,剩下一个【能源科学与动力国家实验室】是以锂空气电池技术实验室为主体。
    但失败也很正常,光子屏和光芯毕竟已经成功了,另一个超级高铁的可行性方案也得到了中央的认可。
    反倒是锂空气电池,现在还在研究中,啥突破也没有,国家当然不会同意。
    听着陈灏不知足的话,郑强嘴角一抽,“校长,你这是在装杯么……”
    “这可是国家实验室!全中国也只有五个,唯一拥有国家实验室的科大也只有一个而已!”
    激动说着的郑强,突然想到了什么,像是泼了盆冷水。
    他担忧道:“虽然通过了立项,但也只是筹建中,就怕后面不能摘掉这个【筹】字。”
    组建国家实验室正常的流程是:先批准立项,成为国家实验室,然后通过考核,成为正式的国家实验室。
    而这个考核难度相当的高!
    先要通过教育部评估,再通过科技部的验收,最后才算成功。
    因为国家实验室的行政主管部门是教育部,宏观主管部门是科技部,涉及到两个部委,可见其难度之高。
    2006年申报的六个国家实验室,筹建了十几年,直到2017年仍然未通过考核,最后才降级成国家研究中心。
    “这个问题不大,在这两个领域,不说国内,即便是世界上我们也是遥遥领先的。”陈灏笃定地说道。
    光子科技和真空管道两个领域,光华大学至少领先世界十年的水平!
    不光是国内的唯一性,也是世界的唯一性,不可能还通过不了最后的考核。
    倒是这次的通过,让陈灏想到了一件事情。
    可能……国家要放开这个标准了。
    这也是他喊来郑强的原因。
    “老郑,我记得你在浙大任职过对吧?”
    “对,怎么了?”郑强一脸地懵逼,这不都是老黄历了么。
    郑强是胡省人,但在山城长大的,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成都科技大学硕士,四川大学博士,师从中科院院士徐僖教授。
    留学归国后,先后在浙江大学、贵州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任职,时间最长的还是浙大。
    “我猜测国家对国家实验室这一块,应该会放开标准,大力支持和推动。”
    陈灏微微眯起眼睛,“近几年全国各地不是在大力搞地方实验室吗?浙省不是也有个之江实验室,你对这些地方实验室了解多少?”
    2006年共有六个单位申报国家实验室,分别是:
    京城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中科院物理所;
    庐州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中科大;
    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清华大学;
    京城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bj大学、中科院化学所;
    江城光电国家实验室——太多了,略。
    但其实吧……这六大实验室其实就是从学校各个院系都抽调一些资源,拉一起放着就叫筹建国家实验室。
    而且还有一些国家实验室依旧是论文导向,考核指标还是看论文数,其中多少灌水论文不言而喻。
    国家实验室需要的是顶天立地,真正去解决国内重大科研问题,所以这弄出偌大动静的六大实验室想要去“筹”十几年失败了也很正常。
    然后很有意思的是,冲击去“筹”失败的那一年,也就是2017年,国内北上广深等多地省市,纷纷投入重金、聘请学术“大腕”,甚至领导亲自“挂帅”,为冲击新一轮国家实验室跃跃欲试。
    比如豫省筹建【黄河实验室】,投资20亿,邀请19位院士“问诊把脉”。
    还有声势浩大的姑苏,投资200亿筹建【姑苏实验室】。
    浙省打造首批4个实验室,分别命名wie【西湖实验室】、【良渚实验室】、【湖畔实验室】和【之江实验室】,每家投资100亿,其中【之江实验室】的理事长身份更是惊人。
    京城三个:【昌平实验室】、【怀柔实验室】、【中关村实验室】。
    魔都三个:【张江实验室】、【临港实验室】、【浦江实验室】。
    其他还有【天府实验室】、【庐州实验室】、【东山实验室】等。
    最离谱的属岭南省,投入逾600亿,号称以一省之力要建立10个国家实验室……真吓人。
    似乎想起一些事情,郑强眉头紧锁,陷入一阵沉默当中。
    半晌后,他眼神复杂,缓缓吐出一道浊气。
    “这些地方实验室,我的确知道一些内情。”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