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学当校长》第681章 破局之人

    张晔左思右想也想不通,这也太不合理了。
    “还是找人问问看。”
    想着,张晔直接给清华的某人打了一个电话过去。
    “哟,张大主任怎么还有空打给我呢?”
    话筒里传来李伟东阴阳怪气的声音,张晔也不来气,他都快习以为常了。
    他沉声问道:“李伟东,汉东那个孙政为什么会去光华大学?”
    “你问这个事情啊……”李伟东突然噎住了,半晌后幽幽道,“这位孙同学不按常理出牌,他开的条件我们清华没办法做到。”
    “奇怪,你们清华都做不到的事情,他们光华就能做到?”张晔更加迷糊了,以清华北大的本事,竟然还抢不过一个私立大学,怎么可能。
    “你知道那位孙同学开出什么条件嘛?”
    “什么?”
    “让他们村脱贫致富。”
    “脱、脱贫致富???”
    张晔都开始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怎么会有这种奇葩的要求。
    但等李伟东说完后,他原地怔住了。
    这个要求……实在太……
    要怎么说呢,人家不为自己,道德这么高尚,也没法指责啊。
    别说清北,哪怕他们复旦也能完成,但为一个状元付出这种代价完全不值得啊。
    张晔又问道:“那光华大学那里同意了?”
    “同意了……”李伟东顺便把光华大学开出的条件简述了一遍。
    听完后,张晔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
    「pei,狗大户!」
    有钱了不起啊?
    张晔酸了,钱多也不是这么造的啊,真是奢侈。
    对话快要结束的时候,李伟东突然来了一句,“老张,以后高考抢人你们复旦可要做好准备了。”
    张晔眉头微皱,“怎么说?”
    “以光华大学成长的速度,怕是没几年,就是高考抢人大战的一个硬茬子了。”李伟东意味深长得说道。
    电话挂断,张晔还在回味李伟东的最后一句。
    其中意思大概明白了,但张晔不由得冷哼了一声。
    “哼,光华大学也就靠金钱开道了,不靠这个,给它十年时间也休想和我们复旦竞争。”
    ……
    天府省,蓉城。
    青羊区的一处小区住宅门口。
    “叩!”
    敲门声响起的十几秒后,防盗门缓缓打开。
    半开的门缝里露出一个中年妇人的头。
    当妇人看清楚来客面貌后,语气既是无语也有些烦躁。
    “不是,你们怎么又来了?”
    文栋仿佛有社交牛逼症,也不觉得尴尬,只是厚着脸皮笑了笑。
    “杜姐,又来打扰了,真是抱歉。”
    “单纯聊天,即便李波同学不报考我们光华大学也没事,在专业选择或者职业生涯规划上我们也可以提供点意见嘛。”
    也不知道是那一句“杜姐”起效了还是后面的话管用了,中年妇女把门敞开,“行吧行吧,那你们进来吧。”
    李波是天府省今年的理科状元,一从姜组长那里拿到名单文栋就带着光华大学天府省招生组赶往对方家里。
    只是等到的时候,在门口恰好撞上清华北大那两家招生组。
    三伙人大眼瞪小眼,最后一同被请进去了。
    谈了一下午,三方都开出了各自的条件,要说最好的当然是光华这边。
    遗憾的是,李波的父母对文栋等人不太热情。
    毕竟在他们的眼里,光华大学和清华大学、bj大学是两码事。
    直到离开,李波父母也没给个准话,只说要考虑下。
    文栋想了想,还是得学姜组长的死猪不怕开水烫、死缠烂打的精神。
    用诚心去感化对方!
    带着一名招生组的女老师一同进入屋内,在一番推搡后,最后在文栋把手上拎着的牛奶和水果放在桌子上后结束。
    打量四周后,文栋注意到一个头发斑白,却精神抖擞的七十来岁老人。
    李母把李波和李父都喊了出来,除了李波同学本人态度良好,李父李母脸上多少有些不耐烦。
    而文栋依旧一脸笑意,似乎完全不在意。
    聊天的话题从大学专业的选择到大学生活,再到就业。
    毕竟是跟自家儿子有关系,也考虑到对方是大学老师,这一块比较权威,李父李母二人态度稍作变化。
    半小时后,文栋注意到李波同学手上偶尔回微信消息的华兴手机上。
    嘴边的话说到一半,文栋话题秒转,望着李波问道:“诶,李波同学,你这手机是华兴最新款的手机吧?”
    李波想都没想,点头道:“对啊,最新款的光子屏手机,挺好用的。”
    文栋摇摇头,表情落寞,叹道:“我们国家在科技上其实需要追赶的还挺多的,别看手机不大,但是其中不少零件都是欧美的。”
    “比如芯片是美国的,屏幕是南韩的,摄像头是法国的,操作系统也是美国的……”
    李波同学听着有些不对劲,指着手上的手机,道:“嘎,这个光子屏不是你们光华的吗?”
    “对啊,是我们光华的。”
    文栋又叹了口气,继续道:“若不是光子屏的出现,华兴这次的手机业务都得凉凉。”
    这话不光是李波,李父李母也都懂。
    华兴被某个白房子针对,某芯片的问题差点让华兴手机丢掉国际市场,庆幸光子屏横空出世,才让对方改变主意。
    “等年底,光芯差不多就能实现量产了,到时候咱们国家在手机领域的技术基本可以成为主导地位。”
    “只是,在很多领域,我们国家连第二阶梯都不是,唉。”
    这些话说的,让人心有戚戚然。
    但凡对这个国家有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没有一个不想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加富强。
    李父李母也不例外。
    而这个是和,文栋话锋一转,咳嗽了一声。
    “咳,我们光华大学在科研上还是挺有优势的,如果想改变这个国家的面貌,想真的为国家和人民做些实事,不如考虑下我们光华大学。”
    还不等李波父母开口,文栋又道:“李哥、杜姐,今早你们看新闻了吗?”
    “今年高考全国状元孙政同学都选择我们光华大学了,这说明我们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其实不比清华北大弱,不然这位孙政同学为何不选择清华北大?”
    “还有一点,李波同学虽然是天府省理科状元,但全国可是有三十多个省(直辖市)状元,李波同学若是选择清华北大,那也不过是三十多位省状元中的一位,不一定受到校方的重视。”
    “可如若选择来我们光华大学,学校一定非常重视李波同学,光华大学现在不如清华北大是事实,可我们掌握的资源可不小,这些资源都倾斜给李波同学,收获的不一定比清华北大少。”
    “如果是想走科研路线,想成为一名为国效力的科学家,我建议来光华大学更合适。”
    李父李母对视一眼,内心里确实松动了点,反倒是李波意动了。
    同时意动的还有……一直没说话的老人。
    老人道:“清华北大是不错,但光华的也不一定差,我听得挺有道理的!”
    “爸,小波的事情是大事,你别闹……”李父无奈地看了一眼老父亲。
    “作为一名老党员,我觉得这个小同志说得挺好的,我看别闹的是你!”老人瞪了一眼自家儿子,不客气地问道,“你是中国人吗?”
    李父愣了一下,“我当然是中国人啊。”
    “那你爱国吗?”
    “爱啊……”
    “那就让我乖孙去光华,我觉得这也不为是个好的选择!”
    李父:“……”
    李波爷爷是个有着四十多年党龄的老人,觉悟没得说,文栋的一番话非常触动到他的心扉。
    让李波去清华北大,他自然开心。
    可如果去光华大学能够让李波成为郭永怀、钱学森这种爱国科学家,他觉得也挺好的。
    国家不缺少一名两名清华北大毕业生,但是缺少这种顶尖的科学家。
    让文栋万万没想到的是,最后的破局之人竟然还是这位老人。
    最后,带着喜悦之情,文栋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另一边,胡省,鹭岛。
    就在刚收到文栋报喜的陈灏,没高兴一会儿,电话铃声又响起。
    瞅到来电人名字后,陈灏眉毛一挑。
    显然有些意外。
    “他打来干什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