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学当校长》第511章少年班全国宣讲会

    在英美国家,当地人对于称谓是十分重视的。
    比如美剧《生活大爆炸》里,u001d谢耳朵被人喊了一声“谢耳朵先生”,而引起了谢耳朵的不悦,要人家改成“谢耳朵博士”。u001d罗斯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都称呼为“罗斯博士”。
    在学术圈里,dr的头衔说明这个人曾经努力过许多年,经过了科学训练,做了一定年份的科学研究,为科学发展做出了一些贡献(虽然有时候是忽略不计的那种)。
    简单的说,dr是一个人一生当中无尽的荣耀,也是对其学术的尊重。
    在有些国家甚至会立法保护,而有不少人在获得dr后,在护照上把mr改为dr。
    在国外高校里,一般只有拿到终身教职正教授的才可以称呼为pro+对方的姓,如果没有不是正教授,有博士学位的话可以称呼对方为dr。
    像国内还可以称呼“xx老师”,但是到了国外千万不要直接叫teacher,会有点不太礼貌。
    如果是女老师的话要避免称呼mrs,陈灏读书的时候,曾经有个国内来的小伙伴,在发email的时候称呼一个女老师为mrs,然后……被对方回了一封长达500字的email训斥他。
    只是现在国内在学术上的重视远远不如国外,要说国内最尊重科学家的时代,应该属钱学森钱老那个时期了。
    陈博士or陈教授,在国内后者更管用。
    陈灏过去没重视,还是前阵子的中国论坛给他提了个醒,好像自己还没个教授职称伴身。
    一般校聘教授,完全用不上在这个会议上提。
    现在高级职称评审权都下放到高校,只要经过学术委员会同意,就可以评定教授职称。
    陈灏之所以在这里提,当然也是有着活跃气氛的想法。
    果然,陈灏话音落下,一众校领导都笑了起来。
    最后齐刷刷地举起一片手,关于这个提议,完全是全票通过。
    “下一个是也是比较重要的问题。u001d”
    陈灏说着,顿了下,扫了扫众人,“关于少年班招生一事负责人上,大家有没有推荐的人选?”
    正常来说,出席校领导会议的都是正副校长、正副书记、校委常委等,但因为光华现在空缺不少职位,出席的还有招生班主任、教务处处长这些领导。
    有几人提议了下名字,但陈灏没啥兴趣。
    直到招生办唐茹主任的发言,让他眼前一亮。
    “之前国内少年班只有西交、科大和东大三所学校,但现在清北也开始开设少年班,我们光华比起这五所学校在国内各大重点中学里的影响力,是远远不足的。所以……”
    唐茹主任停顿了下,抬了抬眼镜,接着道:“少年班的招生方式我有去了解,常规来说就是中学推荐、个人自荐和网上报名+邮寄这三种。但科大9月就开启报名,西交11月开始报名,最迟的东大也从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