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学当校长》第四百八十八章 闭幕式

    ();
    ……
    鹭岛国际会议中心。
    poster张贴区。
    “可以自动调节气温的衣服?”
    陈灏看到这个海报上的论文标题,足足愣了一下。
    摊主是一个金发碧眼的小哥,似乎认出陈灏,连忙兴奋地在陈灏面前介绍着他的科研项目。
    十分钟后。
    陈灏实在听不下去了,打断了对方的话,不耐烦地问道:
    “你哪个学校的?”
    “我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终身教授。”
    “正的还是副的?”
    “副的……”对方讪讪答道。
    陈灏默不作声,而是对对方是用了学术之眼技能。
    结果看到成功率那里显示着5%,眼中闪过一丝失望。
    刚刚听到对方是哥大的,他还萌生出一股期望,毕竟哪怕是副教授那也是终身教指,不是常人能够拿到的。
    但这个研发成功率吧……
    打扰了!
    想不到哥大也有水货……
    陈灏嘴角一抽,转身就走。
    对方仍不甘心,对着陈灏的背影大喊了一声。
    “只要投入一亿美元就行了,一旦成功你将获得百亿美元的市场!”
    陈灏不光没止步,反而步伐加速了一丝。
    后面的声音还在呐喊着。
    “不用一亿美元,只要八千万美元就行了!”
    “五千万美元!”
    “两……一千万美元就够了!”
    在布尼尔教授那里捡到了锂空气电池的机遇,本来还想接着逛逛poster张贴区,没想到这里水货还是挺多的。
    无论是主题报告还是分会场的专题报告,那都是经过光华大学和《自然》杂志社双方挑选出来的,自然严谨得很。
    至于poster张贴区,只要有参会的嘉宾都可以向主办方提出申请,一般来说都会同意给张贴。
    只是没想到接连遇到几个奇葩了。
    陈灏也没继续逛下去的心情,下午听了几场感兴趣的专题报告会,晚上则是继续参加晚宴,企图挖几个大牛来光华大学。
    挖是肯定没挖到,倒是这两天约了一二十个参会嘉宾明天下午闭幕式后到光华大学参观一番。
    ……
    翌日早晨9点。
    在校长办公室处理公务的陈灏接到了曹黎浩来电。
    “好,我知道了。”
    “耗子,太感谢你了,恩恩,过阵子见。”
    挂完电话后,陈灏也总算放心了。
    曹黎浩这厮读书不怎么使劲,倒是结交朋友和把妹挺勤快,朋友遍布全美上上下下。
    拜托对方调查的事情也出了结果,想到刚刚曹黎浩电话里说的话。
    陈灏脸上不由得露出古怪的模样。
    “宾大的科学狂人?”
    这个是布尼尔教授在宾大帕克分校的外号,能够获得这个独特的称号自然是对方过往的一些行为举止。
    反倒是人品和口碑上都还可以。
    有了曹黎浩的这些话,他也算是可以放心使用布尼尔了。
    想到昨晚谈完后,对方就回去收拾东西,当天下午就坐上了回宾州的飞机。
    此刻差不多在太平洋上空了。
    “狂不狂我不知道,倒是挺奇怪的……”
    在学校处理了一会事情后,在10点的时候驱车从光华开到鹭岛会议中心。
    11:30。
    会议中心,音乐厅。
    《自然》杂志的主编曼德尔走上发言台。
    身后的电子屏幕也随之变幻。
    【如何在高影响分子期刊上发表文章】
    【查普林·曼德尔】
    【《自然》杂志主编牛津大学博士】
    【2020年12月】
    这一次的中国论坛是光华大学和《自然》杂志联合主办的,尤其是在中国以外的专家学者上,都是《自然》在出力邀请,主题报告就算了,但是专题报告会当然要投桃报李的让对方打一次广告。
    讲述的内容主要是在论文的格式排版和投稿上的一些技巧、经验之类的。
    这场《自然》杂志的专题报告会来的人也不少,只是大部分都是研究生或者青年学者之流。
    作为世界顶级学术期刊的《自然》正刊,对于青年学者、研究生而言是可望不可得的梦想。
    如果手握一篇一作的《自然》论文,起码回国只要不是那几所顶级985名校,其他学校随便进,要求放低点,甚至直接给正教授也不是不可能。
    半小时结束后,在前往干饭的路上。
    曼德尔主编和陈灏并排同行着。
    “陈校长,随着你们中国科研实力的不断上升,中国的学者每年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呈现上升趋势。”
    曼德尔说到这里停顿了下,非常诚恳地对陈灏说道:“我们《自然》杂志非常重视中国,也非常希望能够和贵校继续加强合作关系。”
    至于怎么个加强?
    当然是投稿了。
    陈灏看了对方一眼,开玩笑地说道:“我们光华以后有可能会办一份中文期刊,那到时候岂不是与你们冲突了?”
    “当然不会。”
    曼德尔脸上挤出一个微笑,“光华若是想办期刊难度不小,不过以陈校长的实力,我相信也没啥问题。不过并期刊并没有那么简单,陈校长你们若是真有这个想法,到时候我们《自然》出版集团可以与光华合作,可以借助我们的发行渠道去发行。”
    陈灏脸上有些诧异,不由得问道:“曼德尔主编,你确定你没开玩笑?”
    光华要是办了自己的期刊,以后重磅的论文当然是发在自家期刊上。
    倒是《自然》还愿意支持光华办刊?
    “当然没开玩笑,陈校长的这个想法我们内部也有猜测了。”
    曼德尔叹了口气,无奈道:“既然这是一个改变不了的未来,那做盟友也比对手好多了。”
    当然了,有些话他是没说出口。
    为何光华办期刊《自然》还会协助?
    光华大学和老对手《科学》期刊不一样。
    前者是一个高校,后者是同行!
    光华大学再怎么办期刊,但是光华大学的学生还是需要发表期刊的,即便不发表在自家期刊上,也可以发表在《自然》正刊或者其他子刊上。
    而《科学》杂志就不一样了,那是同行对手,压根没合作的可能。
    既然如此,不如交好光华大学,一起搞《科学》杂志也好!
    “有点意思。”
    陈灏琢磨了下,想清楚笑容愈加灿烂。
    看来办一份中文期刊比自己想象的容易多,以后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搞定内容问题,不然有《自然》的协助,即便出版、发行等问题解决了,反倒被内容给打倒了。
    走了一会,来到餐厅里,吃饭的时候陈灏一直在向曼德尔取经。
    ……
    下午1:50分。
    随着时间的倒计时,2020nature中国论坛的闭幕式也即将开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