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学当校长》第三百一十五章

    “65”
    陈灏有些惊到了,这还是自打获得这个技能后首次看到这么高成功率的
    65的成功率,即便不用系统三个阶段给的奖励依旧能够完成。
    从25到65,即便有最近这阵子研究人员招收的原因,但是大头可能还是方浩森教授带来的。
    看来这是捡到宝了啊
    陈灏沾沾自喜,只待方浩森教授的到来。
    “实验室这里有你负责我放心,那我就先走了。”
    陈灏浑身舒畅地离开研究所,回到办公室后先打了几个电话,把再建一栋专供研究人员的公寓楼的需求报了出去。
    要求的自然是速度要快,同时质量也不能落下,至于钱嘛管狗,工期一完全绝不拖延工程款。
    把事情都处理好后,陈灏从一旁拿出一个笔记本,在上面分析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通识教育失败的原因
    1、资源不足,没有独立的教学楼,缺乏其他院系辅助,学院单方面能力有限。
    2、“导师制”发挥作用有限,学生在选课、选专业上缺乏指导。
    3、因为绩点的原因,让学生选课放不开手脚。
    4、学生选课上过于自由,新生入学计划性很强,缺乏全方位的培养。
    5、通选课程学分低,低年级精力在专业课上,高年级精力在实习、写论文、考研考公上。
    6
    关于这些,陈灏足足列了8点
    “北大元培学院虽然失败了,但也不是毫无作用嘛。”陈灏摇头一笑,至少有元培这个先驱在前面走着,可以不少的帮助,少走很多弯路。
    “现在该到光华了,我觉得这里用so分析法倒是挺清晰。”陈灏突发奇想,想到管理学中的一个分析法。
    所谓so分析,就是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从而得出一些结论。
    运用这种方法,对于企业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用处颇大。
    其中s是优势、是劣势、o是机会、是威胁。
    “优势”陈灏略作思考,直接书写道,“优势当然是资金充足;其次私立大学,学校运营灵活,受到的桎梏少;拥有独栋教学楼,不需要去挤占其他学院的资源等等。”
    “劣势也很明显私立大学,名气不够响亮,导致生源质量不佳;接着师资匮乏,学校的老资历教授少,导致通识课程也很少;还有就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