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亡国之君群》第八十三章 煮酒论英雄(求收藏,推荐票!)

    屋内默然无声。
    胡亥也不介意,信步在庭院中走着,欣赏起了院中的美景,没有离去的念头。
    绕院一周。
    胡亥再次走到紧闭的屋门前。
    轻叹道:
    “国尉府当真是风景独好,清净优雅,比咸阳宫不知要惬意多少,若是能够,孤真想以后,常来这里坐坐,陶冶一下情操。”
    “而且,还能与国尉坐而论道。”
    “当真是人生一大幸事!”
    说完。
    胡亥继续恭敬的站在门外。
    忠以及一些宦官,虽然心有不满,但王上没有发作,也只能忍气吞声跟着站在屋外,而府中的一些仆人,也只能跟着站立。
    时间缓缓流逝。
    屋外已经吹起了呜咽的寒风。
    天空也飘起了小雨。
    淅淅沥沥。
    而在这时,屋内终于传出了轻微响动,紧接着是较为匆忙的脚步声,仿佛是受到了惊吓,疾行的走到了大门前。
    咯吱。
    紧闭的屋门打开。
    尉缭子发梢轻扬,衣衫不整,仿佛是刚刚从睡梦中醒来。
    “臣尉缭子见到秦王!”
    “方才饭后,突有睡意,就小憩了一会,没曾想秦王竟前来,而府中的仆人又不识礼数,没有来唤醒臣,以至怠慢了王上!”
    “臣心中惊慌!”
    说完。
    尉缭子将胡亥迎了进去。
    胡亥微微一笑,没有明言,反而是手指苍天,轻叱道:“不怪国尉荒唐,只是这天公不作美,若是没有惊雷色变,国尉大可继续休息。”
    “孤其实等得起!”
    尉缭子面色如常,吩咐仆人去准备茶点。
    不过。
    胡亥制止了。
    “国尉乃兵家之人,生来豪迈大气,虽有煮茶论道,但这次孤前来不为国事,自然不用那么正式,忠去烧几盅清酒。”
    “今日......”
    “孤与国尉煮酒论英雄!”
    尉缭子眉头微跳。
    眼角不经意扫了胡亥一眼,又很快收回,眼中却再无半点轻视之意。
    从胡亥前来。
    到进屋。
    他就一直占据着主动!
    虽有自己刻意的放任,但能够游刃有余的把控话语权,而且柔中带刚,刚中带刺的回应,这不是常人能做到的!
    尉缭子摇了摇头,道:
    “我已过了耄耋之年,老眼昏花,那有眼识天下英雄?而且天下不都是大秦的吗?”
    胡亥答道:
    “天下自然是大秦的,但那是秦皇的!”
    “孤只是秦王!”
    “山东六国余孽尚在,如今正如那云中蛟龙,在各地兴风作浪。”
    “孤自知才疏学浅,不敢在国尉面前妄议天下之士,但赵国激战正酣,孤亦是对六国将领有所耳闻,而国尉为兵家之人,深谙其道,所以特来论天下英杰!”
    “此英雄非彼英雄!”
    “今日只论将,不论智,更不论主!”
    尉缭子心头微动。
    但还是忍住了,摇头说道:
    “我不理天下事已多年,不知天下将领!”
    “王上请回吧!”
    胡亥抬手。
    立即。
    忠就将早已备好的竹筒递了上来。
    “酒尚未温。”
    “国尉的时间还很充裕。”
    “这些竹简里基本囊括了目前六国的大部分将领,国尉可细细斟酌。”
    “当年国尉替父皇出策,妙计安天下,孤是神往已久,那时秦战将如云,猛将成群,而六国同样不凡,赵有廉颇李牧,楚有项燕,全是个中翘楚,威名不凡。”
    “如今天下跌宕,六国复起,自有英才遇风雨化龙,孤眼拙,辨不清天下英杰,但也好奇,此时的天下英杰与始皇灭六国时,较之如何?”
    胡亥将身边的竹筒推了过去。
    却独留了三枚!
    尉缭子将这些都看在眼里,望着胡亥指尖不断敲击的竹筒,心中却是哑然失笑。
    同时。
    对胡亥更加警惕。
    胡亥竟然比秦始皇更懂拿捏人心,明知道他是兵道之人,却故意抛出论天下将领一说,逼他去开口,而这口一开,就再也收不回了。
    胡亥满脸笑意,仿佛真是在虚心求教!
    但......
    尉缭子也不得不承认。
    他的确心动了!
    虽被幽禁深院,但对天下的局势,他一直都有了解,而且作为兵道传人,对天下的将领更加上心。
    同时。
    他心中也有三个人选!
    他很好奇。
    胡亥那三个竹简里是那三人?
    会不会与他一样?
    尉缭子迟疑些许,还是抬手将身前的竹简拿了起来,虽然他对天下的将领有所了解,但总归没有一国之主了解的多。
    见状。
    胡亥的嘴角露出一抹轻笑。
    心中却是对方恒盛赞。
    方才在院中溜达的时候,也是急忙去询问了方恒。
    方恒也是直接道明了方法。
    对这些老资格,就要以毒攻毒,用其他的办法都不好使,只能用他们最擅长的去激将。
    效果。
    很明显!!!
    时间一点点流逝。
    尉缭子望着上面的竹简,不时蹙眉,不时摇头,不时冷笑......
    神情不一。
    仿佛对这些将领都不屑一顾。
    胡亥也不在意,就安静的坐在一旁,手指轻轻的敲打着掌下的三个竹简,其实这三个里面的确有三个名字。
    但......
    也只有名字!
    其他竹简都是连名字带事迹。
    酒已温。
    胡亥执弟子礼,给尉缭子倒酒。
    尉缭子也不阻拦,任由胡亥倒酒,一人愿倒,一人也愿喝。
    半晌已过。
    杯停。
    身下的竹简也全部阅完。
    尉缭子眉头紧皱,望着胡亥从容不迫的神情,又看了眼他身旁的那三个竹简,神情复杂。
    “国尉已看完?”
    “不知对五国的将领有何看法,其中可有不世而出的英杰?”
    “孤心中好奇。”
    胡亥给尉缭子斟酒。
    尉缭子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摇了摇头。
    “都是难堪一用之辈!”
    “称不得英杰!”
    胡亥眼中露出惊讶之色,仿佛是难以置信。
    “国尉你可是醉了?”
    “孤给你的竹简里,可是除了被灭的韩国外,其他五国的将领,其中大部分都为各国上将军,难道就无一人能入国尉眼?”
    “孤不信!”
    尉缭子深深的看了胡亥一眼,将这些竹简推了回去。
    “秦王心中早有人选。”
    “又何必拿这些中庸之辈来糊弄我?”
    胡亥面色如常,随手从中拾起一枚竹简,翻开。
    楚国上将军。
    “国尉可是未曾细看?”
    “孤观这楚国上将军宋义,亦是有勇有谋之人,临危而不乱,胜不骄、败不馁,难道当不起当世英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