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山赵子龙之龙腾》正文 第一百八十八章 走火入魔

    次日!依旧是下邳城外。
    诸葛亮已经在城下摆好了“八阵图”,这次跟随诸葛亮而来的并非是张飞,而是许久不见的关羽。“元直可认得此阵否?”我故意留得徐庶和陈宫二人在城墙之上观阵,只带了张辽、高顺等少数人出城见诸葛亮,却不想诸葛亮眼睛毒辣之极,一眼就看到了在城墙之上观阵的徐庶,故有此问。
    我仔细打量了诸葛亮一番。
    今日的他似乎已然恢复了平日里冷静自信的他,虽然还是坐将在“四轮车”上,但羽扇轻摇,智珠在握。整个人仿佛都变得精神奕奕,光彩照人,和昨日吐血之后的衰败颓废比将起来,好像重新换了一个人般,叫我看得啧啧称奇,就连不佩服都不行。他诸葛孔明到底是诸葛孔明,不会因为小小的挫折就变得裹步不前。
    闻过诸葛亮之言,隐约看到城头墙之上的陈宫和徐庶,自各回头互望了一眼,彼此交头接耳,低声商量了一阵。
    然后听得城头之上的徐庶放声大笑,道:“如何不识?《孙子兵法》中八卦阵,其后人孙膑,著《孙膑兵法》,其中便言道:孙子曰:智不足,将兵,自恃也。勇不足,将兵,自广也。不知道,数战不足,将兵,幸也。夫安万乘国,广万乘王,全万乘之民命者,唯知道。知道者,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发之心,外知敌之情,阵则知八阵之经,见胜而战,弗而见诤,此王者之将也。
    “里面说的‘八阵之经’,就是说的你这卦阵。”徐庶淡淡一笑,颇为镇定自如的说道。
    还没容得诸葛开口,徐庶身旁的陈宫又继续接过道:“孙子曰:用八阵战者,因地之利,用八阵之宜。用阵三分,诲阵有锋,诲锋有后,皆待令而动。斗一,守二。以一侵敌,以二收。敌弱以乱,先其选卒以乘之。强敌以治,先其下卒以诱之。车骑与战者,分以为三,一在于左,一在于右,一在于后。易则多其车,险者多其骑,厄者多其弩。险易必知生地、死地,居生击死。”
    诸葛耐着性子将陈宫一番话听完,微微眯起眼睛。
    这才开口言道:“元直说得好歹还靠些谱,至于你陈公台嘛!”诸葛亮故意顿了顿,“一辈子只知道死读兵书,也难怪有你辅佐吕布,终究还是难成大气。”诸葛亮这番话,只气得陈宫全身发抖,气极之下,指着城下的诸葛亮,怒道:“你……”旁边的徐庶却是不冷不淡的应了一句,劝阻陈宫道:“公台兄,休中他激将之法。”
    果然!有了徐庶这此言,陈宫冷静下来。
    诸葛亮有些有些悻悻,却也不放在心中。羽扇轻摇依旧,他本人却是从四轮车之上站了起来,言道:“不管如何,总的说来,你二人合起来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既然你们都认为我设下的此阵,乃是孙武《孙子兵法》中提到的‘八卦阵’,如果你二人如此笃定,何不派上一支人马,走上一遭,闯上一闯?”
    说罢!随着诸葛亮羽扇一指,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
    “赵子龙!昔日‘虎牢关’一别,风采依旧!”只见阵前关羽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手中“青龙偃月刀”,重重的往地上一拐,“昔日你一人独战吕布,是何等的了将不起?界桥你自领麾下五百精骑,以一人之力,助公孙将军扭转颓势,大败袁绍近十万大军,那又是如何的意气风发?想起这些往事,仿佛近在眼前,雄姿英发,当年令你怀念得紧啊。”
    闻过关羽这般夸赞之言,我只淡淡的回了一句,“过奖了!”却是趁着他说话的当儿,目光转向了他背后的“八阵图”。
    看到面前的景象,我心中猛地一动。呈现在我面前,似乎并不是什么厉害的阵法,因为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些不起眼的土堆,实在难让人将之和什么厉害阵相联系起来。我当然不会小看这些小土堆,因为在土堆城背后,我已然隐约觉出了杀伐之气。我心中暗道琢磨道:看来他关羽的伏兵,应该都藏在这些土堆之间。
    “不过!这些已经是陈旧事,不提也罢!”关羽捋捋了腮下长须,目光下锁定我一个人,“如果你还存有昔日在‘虎牢’和‘界桥’的血勇之气,何不亲自提人,往我阵中走一走?”
    关羽如此明显的激将法,只要稍有头脑的人,都会看将得出来。不过!他的激将法,和诸葛比起来,这般光明正大的“明激”,比起诸葛亮不动声色的“暗激”,差的就不只是一丁半点儿了。我自然不把关羽把激将法放在心上,大部分的注意力依旧还是放将在眼前这些小土堆之上,凝神细思。
    这些土堆忽的让我想起些的什么,只觉脑中灵光一闪,全身更是一震,面色似乎瞬息之间,也为之一变。
    见我不说话,又为色变,关羽只道是我未战已惧了三分,丹凤眼微微眯起,两道有如实质的目光自我脸上扫过。关羽他哪里想到?我为之色变并不是因为畏惧他,而是面前不起眼小土堆忽地叫我想起曾经一首背诵过朗朗上口、韵味十足的古诗。如果我没有记住,诗人的年代应该就是唐代,准确的说,那应该是一首唐诗。
    那首唐诗便是咏怀诸葛亮,更是称赞这“八阵图”的。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我心中反复默念着这首唐诗,特别是念到“江流石不转”一句,仿佛让我心中若有所悟般。可是!一时之间,又哪里能想得明白?也许昨日连番两通大醉,直到此刻,脑中还觉得似醉非醉,似醒非醒的,思维不也许不及平日灵活;又或者是心中苦恼烦闷,在心里不断反复默着着“江流石不转”这一句,不知不觉间,我口中却是念了出来。
    嘴里不住的喃喃自语,此刻的我看将起来,更像中了邪,是快要疯了的前兆般。
    “江流石不转!”突然我大喊了一声,声音传出甚远,甚至一箭之地外的诸葛亮都听到了,我这句话也许在众人听来不觉得什么。但诸葛亮一闻及此,却是你神色突变,眼睛落在我身上,好像看怪物般看着我。“将军……”身边的人觉察出了我的异常,寻常兵卒皆纷纷叫道,这次随我们一同出城了,除了张辽本部精锐,就是高顺的“陷阵营了”。
    “主公……”
    “子龙……”
    高顺和张辽二人,一人叫我“主公”,一人叫我“子龙”,神色之间,也尽显关心。一声大喊,好像是将我心中的苦恼烦闷,全部都发泄出来了。尽管我依旧没想出个所以然来,但看到高顺和张辽,以及左右将士万般关切的目光,心中好受了许多,惊出了一身冷汗,自己似乎也吓了大跳,自己刚才那般情况,不知道究竟是不是传说之中的“走火入魔”?
    还没来得及容自己细思这个问题。
    忽地背后下邳城门开出一条缝隙,里面走出一人。大概是大家都认识他的关系,不自觉所有人都为他让开一条路来。不过多时,他走到了我面前,半跪对我说道:“传两位先生的意思,两位先生让我告诉主公,诸葛亮设下的‘八阵图’表面看将起来,虽然和《孙子兵法》中的‘八卦阵’似乎并无二致,不过好像其中又暗藏了玄机,而且让我告诉各位将军,也许那些土堆,会有古怪。具体情况,还须得派上一支人马,往里面走上一遭,打探过虚实,才能知晓。”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哈哈,终于到家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