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反三国》85 沓中

    姜维对于剑阁关的感情,不是刘禅和诸葛亮能够理解的,诸葛亮到来之前,姜维还很有雄心壮志,想与诸葛亮争个高低。直到见识了诸葛亮的手段,这才自认不如,不过这种属于良性的竞争,当姜维得知比不过诸葛亮,却不是颓废,而是欣慰。
    姜维开始服老,自愿留守在剑阁关,而不是逞强跟着诸葛亮去汉中争功劳。姜维明白要是姜维想去汉中,无论是刘禅还是诸葛亮都会是欢迎的,只是这样一来,诸葛亮在排名布阵的时候,总要考虑姜维的位置和感受,难免多处受制。
    兵马给姜维多了,姜维战力又远远不如赵云和张飞,兵马给少了,姜维的面子又保不住。幸好,姜维愿意守在剑阁关,而不是去趟汉中的浑水,这样大家都方便行事,互不受肘。
    “既是如此,那姜辅蜀就留在剑阁吧。毕竟剑阁不可没有主将,有姜辅蜀在这儿,朕也放心,不怕被魏军反抄了后路。”
    刘禅当然同意,替诸葛亮答应了姜维,姜维是军中强将,要是刚刚请愿说要留守,诸葛亮这个新任的军师就跳出来,大言不惭的批了,看起来是合理,但不近人情,吃相太难看了。
    于是,三天之后,剑阁关上的蜀兵又一次出发了。本来沉静了数十年的剑阁关,自从有了魏军叩境,近日却是常常有兵马出动,入关出关,皆已是见怪不怪了。
    但这一次不同,剑阁关的蜀兵都知道诸葛亮军一旦离去,除非败退,否则怕是短时间难以回来了。不回来也是好事,说明进攻顺利,然而剑阁关上的蜀兵却又要再次陷于寂寞之中了。尤其是姜维,往后余生,怕是一个人要独守在剑阁终老了,连个像董厥一样屡屡劝说姜维的人都没有。
    以前董厥总是对姜维说道:
    “伯约,不必在意,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我们要等待机会。陛下是英明之君,会看在眼里。”
    “伯约,不要生气嘛,思远这样做,一定会有他的道理,我等守住剑阁方为要事。”
    “伯约,官职与我等有什么用,再多的功名,要是蜀国无法壮大,又有什么用。还不如将机会留给蜀国的年轻贤才。”
    “伯约,剑阁上就我们二个守将,你老这样闷着,烦不烦呀?来,试试我今天刚刚酿成的好酒。”
    当刘禅和诸葛亮率军离开了剑阁关,就像当初静悄悄地到达了剑阁关,没有大张旗鼓,没有夹道欢迎。就似刘禅挥一挥手,不带走剑阁的一片云彩,但刘禅还是回头望了望剑阁,搜索到那个孤独地站在剑阁关城墙上的身影。
    姜维,姜伯约,蜀国的中流砥柱也。
    刘禅以前总觉得军中应该铁血,应该勇武,却没想到军中的儿女私情,兄弟情谊也是令人如此动容。姜维大概是放不下剑阁,放不下那个念念叨叨的董厥吧。
    然而,莫说是为了功名,哪怕是为了过得更好,蜀军的使命也是向前,向前,只有平息了所有的战争,才能解甲归田,否则所有的蜀兵一生都难免要在征战沙场,四处奔波之中度过。
    当然,刘禅不是蜀兵,而是蜀国的君主,刘禅只是在体验这一种生活,感同身受。事实上,也不容许刘禅一直都在外面晃荡,刘禅的战场在于朝堂之上,总有一天还是要回归蜀都,坐在高高地龙椅之上,一言一语可定江山,一举一动逆转乾坤。
    诸葛亮率领的蜀军还远远没到汉中腹地,刚刚踏入了沓中的地界,就听到前方一片厮杀声传来。在沓中有厮杀,不用脑袋想都知道是蜀军与魏军,唯一不能确定的就是前方乃何人统领,厮杀的规模有多大。
    诸葛亮不敢大意,赶紧派遣先锋廖化快马加鞭,先去一探,行军打仗最怕不明战势,犹如睁眼瞎,那样排兵布阵,居中调度就难了很多。
    廖化去得快,回来得更快。只见廖化刚刚跳下战马,就直奔到刘禅和诸葛亮面前,满脸通红,微微踹着气,说道:
    “陛下,军师,前方正是我蜀军兵马,不知统领的主将为何人,只见军旗写着‘胡’字,此时正与魏军厮杀,我蜀军不力,边杀边退,后方乃是魏军,将旗为‘杨’,同样不知为何人。两军兵马正杀得难分难解,末将一时难以判定都有多少兵马,但末将可以肯定的是我蜀军不敌魏军,还请军师示下。”
    廖化看到前面就有战场,巴不得军师诸葛亮热血一上头,直接下令进攻,加入战场。廖化知道只有靠战功才能慢慢地提升军职,之前趁机表现,捞了个先锋官,现在已是征北将军了,廖化恨不得诸葛亮神机妙算,多打几波顺风仗,到时凭军功也足够养老了。
    诸葛亮却是不急,哪怕蜀军就厮杀在不远处,两方呐喊声已是如雷贯耳,但诸葛亮却并不慌,兵者贵在神速,但兵者也得求稳,诸葛亮多次地向廖化确认,说道:
    “元俭,你是说我蜀军不敌?此话当真?”
    诸葛亮知道廖化这个先锋靠谱,但诸葛亮的兵马才七千之数,还是得宝贝着些好,要是贸然参战,就算打赢了,兵马损失太大,后面再想征战就难了,毕竟兵马想练出来,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做到的。
    练兵,是个长期的事情,很久才能看到效果,很久才能带出一支百战精兵。诸葛亮手下这支兵马也算是精兵了。
    廖化哪敢糊弄诸葛亮,况且这样拖下去,估计前面的蜀军很快就会落败,离溃逃大概就不远了。廖化只好一再地以人品保证,还主动请战,请求诸葛亮只要给廖化一支兵马,廖化有信心领着援军,救下前面的蜀军。
    诸葛亮没答应,张飞更是直接不肯,充当援军,那得真正的先锋张飞来打头阵。诸葛亮喝止了张飞起讧,也为了免得廖化闹不快,主动说道:
    ァ新ヤ~⑧~1~中文網ωωω.χ~⒏~1zщ.còм
    “既然前面的蜀军已有败象,我等匆忙参战,恐怕能起的效果有限,不如等前面的蜀军溃逃,而我军埋伏于两边,翼德领二千兵马位于左边,子龙领二千兵马位于右边,元俭领一千兵马守在正面。”
    “待蜀军逃过,魏军追来,我军杀出,翼德攻其左侧,子龙攻其右侧,元俭负责收拢前方的蜀兵残军,到时兵合一处,回军反杀。如此一来,定可杀魏军个措手不及,魏军肯定会误以为我军伏兵于此,早已多时,必定不敢恋战,那样一来魏军军心一乱,人心一散,我军正好顺势掩杀魏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