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倒爷,从海上贸易开始崛起》第十八章:达拉维贫民窟

    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高种姓,为了追求解脱而修行。
    可大部份还是低种姓的达罗毗荼人,而且数量庞大。
    在整个印渡,至少有数百万苦行僧。
    被宗教信仰深度支配。
    还有更加恐怖的。
    比如,他们笃信众生平等,人应该遵从自然,不应该搞特殊,所以他们选择和动物一样……
    露天排便!
    左手擦屁,右手抓饭。
    比如,他们认为厕所是污秽的,所以不肯修建厕所。
    在家中没有,酒店没有,餐厅也没有,走在大街上,哪哪儿都没有。
    公共厕所?
    更加没有。
    在乡下还好。
    可都市呢?
    猛买是印渡最大且最发达的城市,却也有着世界上最大的达拉维贫民窟,猛买一万多家中小企业,工商业发达带来刚性需求,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不到一平方英里的范围内,居住着100多万外来务工人口。
    脏,乱,差,已经不足以形容这里。
    你能想象200万人居住的地方,没有厕所吗?
    能想象遍地的狗粪,牛粪,马粪,猴子粪,甚至大象粪便,就那么堆积在街道上,甚至是餐馆旁?
    每当饭点过后,但凡能蹲下个人的地方,又是怎样一副壮观的场景?
    种种恶俗,简直不胜枚举。
    所以,有时候不怨印渡的高种姓对低种姓这么厌恶,连看一眼都是罪孽。
    这样的种群,但凡是个正常人,都不会产生哪怕一丁点的好感。
    前世的林岭东,于1989年第一次来到印渡,那副酸爽滋味可真是永生难忘。
    印渡大规模的厕所改革,还要等到14年老仙莫地上台之后,才稍稍有所改观。
    而目前,仅仅1992年,要命的程度可想而知。
    嘎吱……
    忽然一脚刹车。
    “先生们。”前排的司机回过头来:“我们马上进入金布尔区,可能会有些不幸者骚扰,或令人不适的画面,建议你们关上窗子,或者将车帘拉上。”
    林岭东鼻头抽抽。
    果然,空气中已经有着淡淡的腐臭味。
    建筑已开始密集起来。
    查尔斯畏之如虎,已经将车窗关严,车帘子拉得严严实实,从口袋里掏出一瓶古龙香水,在车内喷了两下,在胸口画了个十字:“上帝保佑。”
    将两团卫生纸塞进鼻孔,然后拿出个眼罩带上。
    来了个眼不看为净。
    林岭东只拿了两团卫生纸塞住鼻孔:“怕什么,又不是没见过?”
    一路这景色,真是一言难尽。
    尤其是穿越达拉维贫民窟的时候,空气中布满恶臭,满街的污水横流,随处可见的乞讨者,苦行僧,满大街的牛马动物,人畜粪便,密密麻麻的低矮篷房,一眼望过去根本就看不到尽头。
    车行了半个小时,景色却截然一变。
    前方,就如围墙一般,兴建起一座座高楼大厦,一条铁轨将城市分成了南北两半,穿过格林兰火车站,就恍似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道路两边,全是新兴商业区一般,窗明几净,高楼林立。
    道路两旁有着清新的绿化带,点缀着点点小花。
    临街的建筑更是华丽无比。
    各种欧式钟楼,巴洛克式建筑,采用大量的玻璃装饰,地面整洁得看不到垃圾,高种姓的雅利安人,穿着完全现代化的西装西裤,富家女穿着短裙和牛仔热裤,就似乎走到西方发达国家一般。
    杨云吃惊的回过头来:“嚯,姐夫,这边修得还可以啊,感觉跟中环差不多了,这就是印渡的富人区吗?”
    林岭东点点头:“嗯,富人区了。”
    查尔斯听见,也将眼罩取了下来。
    越往前走,建筑物越发的华丽。
    绿顶鎏金的扎戈里亚清真寺,18世纪哥特风格的维多利亚火车总站,巴洛特风格的印渡国家银行,西欧式的威尔士亲王博物馆。
    一直开到海边,港口上耸立着一座类似凯旋门一般的雄浑建筑,印渡门。
    沿海边,则是一排排极尽奢华的滨海酒店。
    其建筑的雄浑气势,仿造泰姬陵皇室般的建筑风格,即便放到2021年,也是极尽华贵。
    泰姬玛哈酒店。
    全印渡最为奢华的酒店之一。
    车子即将拐入,林岭东却拍了拍窗子:“好了,就在这儿吧。”
    查尔斯楞了一下:“怎么?下车?”
    林岭东:“当然啊,你口袋里这点钱,还不够住两晚的。”
    查尔斯:“你说的都对。”
    下车之后,一人拖着口旅行箱,查尔斯如释重负。
    别看他一副人模狗样,其实兜里面没几个臭钱。
    两人搭伙做生意,总共才16万美金,别看这年代购买力强盛,可猛买这地方就是个销金窝,在这里挥霍两天就啥都没了。
    三人转了一圈,海港找了一间条件还可以的海景酒店,一晚也需要80美金。
    到这里,瑛国人的优势地位,就显得微乎其微了。
    ……
    PS(求鲜花,求评价,各位大哥票票一定给我留着啊)
    
    
(活动时间:6月12日到6月14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