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你可能不信》572章 谁说赵室无人?我在!

    没来由的,除了受压迫最强的重臣,三省六部诸侍郎以下,枢密院副相公以下,诸市监少卿以下,乃至于御史台、谏议院等诸多不能在这种情况下发言的官员,忽然振奋了起来。
    体内热血沸腾。
    那种看热闹喜闻乐见的激情在众人心里澎湃。
    恨不得叫上搬来小板凳放下小糕点再泡几杯龙井,然后好好看这一场大戏。
    李汝鱼终于要出手了!
    终于等到这一刻。
    今日的大朝会,总不能是一场周妙书的独角戏,那多没意思。
    倒要看看,女帝钦定之人,究竟有何出彩之处。
    能否压住大凉的右相。
    右相周妙书,于是大夫赵镰,以及宗正寺卿赵麟,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刻,但反应依然不尽相同,周妙书是见猎心喜,赵镰是怒意沸腾,赵麟……
    畏惧的退了回去。
    赵麟不成才,这一点大家都知道,毕竟赵室之中,像赵麟这样被女帝吓破了胆的不在少数。
    左相宁缺的反应则有些含糊难辨。
    枢相公睁开了眼。
    参知政事谢琅则精神一振,此刻是最紧要的时候,作为参知政事,他必须跟上李汝鱼,在朝堂上代表着陈郡谢氏给以李汝鱼最大的支持。
    枢密院另外一位副相公,签书枢密院事王竹书则完全是看热闹的反应。
    就差没有从袖衣里掏出瓜子嗑了。
    周妙书哦了一声,“赵晋目前尚无官职在身,但可以参加今年的科举,想来以赵晋之才,三甲及第是完全没有问题。”
    李汝鱼也哦了一声,“中了么?”
    周妙书干笑了一声,“科举不还没开始么?”
    李汝鱼也笑了一声,“那就还没中?”
    周妙书沉默不语。
    先前之争,自己一直在等着李汝鱼出手,可此刻李汝鱼出手,周妙书才知道这个青年远远不是自己的想的那么简单。
    御史大夫赵镰跳了出来,“赵晋本是宗室子弟,又是天子兄长,科举中第那是锦上添花,就算没有功名在身,以赵室子弟身份入仕,难道李大人也觉得不妥?”
    顿了一下,“出身、才华皆备,何止于功名虚妄?”
    李汝鱼哈哈大笑一声,旋即看着赵镰,“赵御史莫不是忘了,女帝已弱世家,如今大凉才子入仕,恩荫依然尚可,世家推荐亦可,然绝无入仕便高升至此,否则何以服天下众人,何以让天下寒门学子诚服,赵御史莫不是要彻底推翻女帝延续大凉辉煌之政举?”
    这个帽子扣的很大。
    女帝虽离开了大凉,但天下民心如今尚念女帝。
    谁敢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推翻女帝的政举?
    新天子也不能!
    那样会丧失天下民心,只会让大凉从盛世走向衰败。
    况且,弱世家对赵室而言,也是喜闻乐见。
    赵镰想都不想就退了回去,朝堂争斗便是如此,你进我退,但并不代表着失败,更重要的一点,赵镰虽然不满女帝章国。
    但又不得不服女帝的系列手笔。
    如今的临安和地方官府体系之中,很少又尸位素餐之人,这一点,赵镰不得不认可女帝做的近乎完美。
    周妙书抓住了李汝鱼话里的漏洞:“李大人似乎忘记了一点,我等推荐赵晋入仕,并非让他一来便封王,而是待其政务能力突出彰显之后,再行封王之举。”
    李汝鱼大手一挥,“如此,三相公决权之事,亦要等到赵晋封王之后?”
    顿了一下,冷声道:“倒是可以。”
    谢琅忽然出列,“既然周妙书周相公提出了三相公决权,又得左相和枢相公支持,此事当然可行,既然赵晋尚不够资历,那为何不另择贤良?”
    看了一眼众人,笑道:“当然,某自认无才不敢当吃重责,但枢密院尚有王竹书王相公,以及李汝鱼李相公,皆有当仁不让之才!”
    看热闹的众人纷纷点头,不由得叹了句谢琅也是个老狐狸。
    其实三相公决权,如果赵室无人,就只有从副相公选,枢相公不参与,那么王竹书就没有机会,而他谢琅又自谦,那就只能是李汝鱼。
    到头来还是绕不开李汝鱼的兼国之路。
    不过,如果真的形成了三相公决权的局面,至少也算是周妙书和赵室的一次小小胜利。
    总好过被李汝鱼一家独大。
    按说,谢琅如此说后,周妙书应该没有反对,也没有继续坚持等待赵晋封王的理由——这就是所谓的见好就收,大家彼此留退路,避免出现鱼死网破的局面。
    但周妙书和赵镰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的放松,如果李汝鱼只是这样,那就不足为惧。
    周妙书转身对谢琅说道:“谢相公所言有理。”
    众人闻言皆出了口气。
    那基本上确定下来,三相公决权,左右相公宁缺、周妙书,加上枢密院副相公李汝鱼,一个大家喜闻乐见的结局。
    然而周妙书话音一转,“然此举,三相公决权后,置赵室于何地?”
    “若三相公相互勾结,岂非可窃幼帝之天子位?”
    “天下百姓,岂非要遭乱世之苦?!”
    “大凉之盛世,岂非要成过眼云烟?!”
    “诸位朝臣,岂非要和被大凉铁骑打断了脊梁的江湖一般,再也直不起腰?”
    “我周妙书,不忍见此!”
    “赵室,真无人乎?”
    好一番大义凛然。
    宁缺心中一动,他隐然猜到了周妙书的想法,不由得越发吃惊,难道……
    枢相公睁开眼,笑了笑,有些期待……
    谢琅愣住,隐然不祥……
    李汝鱼蹙眉沉思,这样的情况下,宁缺和周妙书肯定不会让出位置,周妙书又执意要推举一个赵室的人,只有自己让。
    但赵室赵晋不行,谁还有这个地位和实力让自己主动让出?
    谁有这个地位和实力能够封王?
    直到此刻,李汝鱼才知道周妙书和赵晋等人谋划的何等细密,先是提出听政混淆视听,然后真正目的是三相公决权,又推出赵麟混淆视听,让众人以为赵晋才是真正的人选。
    岂知不过是以退为进。
    真正的人选,怕应该是接下来的这人,可以说,周妙书和赵晋的谋划,一步接一步,环环相扣,让人不知不觉落入圈套之中。
    赵晋之才,果然不可小觑。
    但是谁人能让满朝文武信服?
    李汝鱼隐然有种感觉,今日的朝堂之争,只怕自己要落下风。
    那个赵室真正要推出来的人,只怕更在赵晋之上。
    赵室之中,谁有这等实力和地位?
    李汝鱼想不到。
    但他又大概想明白了一件事,这个人,很可能就是女帝着张河洛告诉自己的需要警惕的一个点。
    一个赵晋要找到的两点之一。
    按照女帝临走之前叮嘱张河洛的说法:赵晋得两点,便有和自己放手一搏的实力。
    得其中一点,可于朝堂之中平分秋色。
    得另一点,则可在军伍之中不相上下。
    两点齐得,晋为普。
    天下五五开。
    大庆殿外,忽然传来闷雷一般的声音,震荡着整个殿宇,有人负手而来,白衣飘飘器宇轩昂,宛若一头白虎行走人间。
    意气风华无双。
    “谁说赵室无人?”
    “我在!”
    “我在,则无人可窃赵室天子位!”
    “我在,则百姓不再遭乱世之苦!”
    “我在,则大凉盛世必再延百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