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你可能不信》583章 封王?

    谢琅和谢韵两人则要担忧一些,就怕这一退,在无前进之日。
    谢长衿拍案而笑,端起酒杯,“我这辈子,已经没什么奢望,就等着将来那一日,你能让我重入仕途,也不算丢人,也不会给你丢人。”
    顿了下,“我可还记得你曾经说过的话。”
    坐井观天阔,出井揽山河。
    李汝鱼也端起酒杯。
    人逢喜事精神爽,何况面对的几个酒场老油条,是夜,李汝鱼再次大醉。
    他倒是一醉睡了过去。
    谢琅被周婶儿埋怨了个够呛,小小则是追着谢长衿气呼呼的说你这个当舅舅的,怎的这么没良心,喝那么多酒就不怕伤身么。
    谢长衿一脸幽怨。
    谢韵站在一旁最为惬意,看着被奴仆抬进厢房的李汝鱼,看着被周婶儿谢纯甄数落得抬不起头的谢琅,又看着被小小追着抱怨的谢长衿,笑了。
    陈郡谢氏,交给你们了!
    女帝弱世家。
    陈郡谢氏,将和那河东柳市一样,在这个世家话语权越来越少的新大凉,将拥有辉煌的地位。
    如此,赌上一把又何妨。
    院门口,仿佛回到老家的花斑,慵懒的卧在地上,吃撑了的它有气无力的甩着尾巴,对身旁小心翼翼经过的丫鬟不屑一顾。
    人类真无聊。
    ……
    ……
    年关很快过去。
    立刻便晴空起惊雷。
    大朝会第一日,赵飒拿着那位御史中丞弹劾李汝鱼兵部尚书职责一事的折子,和满朝群臣商议,是否因摘去李汝鱼兵部尚书一职,从兵部左右侍郎里提拔一人补缺。
    和此事休戚相关的枢密院反对声最为激烈。
    李汝鱼在兵部,对枢密院这边极为有利,枢相公和王竹书当然恨不得李汝鱼连户部尚书也一并权兼了,如果李汝鱼没了兵部尚书一职,新的兵部尚书不配合枢密院,倒是个麻烦事。
    然而后遗症来了。
    枢相公如今不是决权之人,他的话语权仅限于军事。
    关于政事,左右相公加赵飒,都可以光明正大的驳斥,让枢相公和王竹书两人无奈的很。
    参知政事谢琅意思着反对一下。
    小小订婚之人和李汝鱼一番长谈,谢琅已经明白了李汝鱼的意思,估摸着接下来不仅兵部尚书一职保不住,就连左散骑常侍这个职位也要丢掉。
    是以意思一下表个态就行。
    不见朝堂上闹翻了天,李汝鱼依然站在枢相公一旁一语不发。
    显然是准备接受了。
    其余辅政大臣例如魏禧等人,坐看热闹。
    右相周妙书是极力赞同,左相宁缺有些中庸,他乐意见到李汝鱼在兵部尚书位置上,至少能和赵飒、周妙书分庭抗礼,这样才能显得他的重要性。
    但他又不愿意得罪赵飒和周妙书。
    三人决权,左相宁缺态度含糊,周妙书和赵飒极力赞同,于是就这么定了下来。
    只等幼帝诏书——
    这就是个表面上的流程。
    三公决权一旦定下来,幼帝便只是名义。
    李汝鱼被摘去兵部尚书一职。
    这道惊雷不可谓不小,然而比起后面的那道惊雷,这就是小巫见大巫。
    半个月后,又起炸雷。
    这一日的大朝堂上,宗正寺卿赵麟、御史大夫赵镰共同上奏,称李汝鱼以剑行国,在内乱和南北大战之中功勋昭著,又在军中提拔了徐骁、卓宗棠等人才,理应封王。
    这个提议一出,大庆殿顿时炸锅。
    封王?
    这是大凉多年未有的事情了。
    这些年,也就岳单世袭罔替,以及徐秋歌因为特殊原因被封为蜀中之王。
    其他人?
    想都别想。
    非赵室宗亲难封王,这不是说说玩的而已。
    否则以枢相公之功,早就应封王。
    连枢相公都不能封王,他李汝鱼何德何能?
    真靠手中长剑杀了那么几个人?
    笑话!
    但是此事是赵麟和赵镰提出,这其中的意味就有些让人揣摩了:赵室为何会忽然愿意李汝鱼封王,怎么看都没有可能。
    李汝鱼一旦封王,以他如今的官场分量,兼国之辞便越发稳笃。
    到时候的三人决权就要变成四人决权。
    赵室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
    能在大庆殿里参加大朝会的,哪一个不是官场老油条,尤其是那些个辅政大臣,经历过多少大风大浪,很快有人想到了其中的妙处。
    这是赵室以退为进!
    果不其然,明知道李汝鱼不够资格,赵飒和周妙书也赞同此举。
    似乎一点不担心李汝鱼封王之后加入决权之列。
    而宁缺以及魏禧等人则一力反对,原因倒是很简单,无关乎官场利益,他俩恪守的是大凉官场原则,李汝鱼不够资格封王,那就坚决不封王。
    而且,这件事最应该反对的枢相公。
    如果李汝鱼封王,那么枢相公的面子望哪里摆?
    果不其然,枢相公也反对。
    参知政事谢琅赞同。
    而当事人李汝鱼竟然也在推辞,说自己名不正言不顺,无有功劳,愧不敢封王,还请众位同僚勿要捧杀,使自己成为天下众矢之的。
    赵室当然不会善罢甘休。
    依然坚持,并且例数了李汝鱼诸多功劳:连开封城外战岳单也列了进去,吹得天花乱坠,说李汝鱼以一剑之功,压得岳家王爷不敢有异心,当是平定内乱的最大功臣云云……
    也是个丧心病狂的不要脸。
    但目的昭然若揭。
    李汝鱼若是被封王,封地在哪里是个问题——很可能是禁军所盘桓的地界。
    其次,李汝鱼封王之后,是呆在临安还是就藩?
    以赵室这个举动来看,他们是有绝对把握让李汝鱼去就藩的,若是这样,李汝鱼就得交出左散骑常侍的官职,甚至连枢密院同知枢密院事这个副相公也保不住。
    就没有范围还能在枢密院任职的前例!
    所以赵室一旦达成目的,李汝鱼就只是一个普通的闲王,最多在北镇抚司挂一个镇抚使的闲职,可谓彻底将李汝鱼赶出了朝堂中枢。
    这一招以退为进,端的是一记重手!
    所以这一次的大朝会上,除了谢琅意思着赞同以外,其余所有反对李汝鱼封王的人,都是变相的在帮助李汝鱼。
    大家也明白,李汝鱼一旦架空,临安将成赵室的临安。
    谁也别想再坐收渔翁之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