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消息并不只一个。
在发现自己被叶畅的疑兵之计捉弄之后,崔乾佑的万余兵马就又火速追了过来,他们也进了歧州境内,离李隆基也就是一日距离。其斥侯前锋,都已经在李隆基的车驾二十余里外出现了。
然后,安禄山大军出动之前将长安城中与李隆基亲缘较近的宗室屠戮一空的消息也传来,李隆基诸子孙中,除了与太子李亨关系尚好的一些之外,几乎都被杀光了。
这个消息,叶畅得知之后,与高力士等商量了一下,令人瞒住李隆基。毕竟李隆基年纪大了,谁知道能不能承受得住这样的打击!
“叶公,圣上传你去见。”
叶畅虽然与李隆基会合,但更多的时间还是与士卒们在一起,而不是跟在李隆基身边——这种事情有高力士和陈玄礼做就行了,因此,当李隆基想要寻他说话时,便会派人来请。而且现在派的,都是高力士,以高力士来请,不仅更可靠,也更彰显李隆基对叶畅的看重。
高力士很明白自己的位置,他此刻见着叶畅,比起当年对着李林甫都要恭敬。
“高翁,不知是有何事?”叶畅对高力士的态度也一如既往,并无轻慢。
“不知道……今日早上起来之后,陛下就一直在发呆,谁与他说话,他都不理睬,也不肯进食,刚刚突然要召你……”
叶畅听得愣了愣,这个时候,李隆基怎么这模样了……昨日永王遇难的消息传来时,他还只是昏了一阵就清醒了啊。
来到李隆基面前时,叶畅吓了一跳,李隆基老态龙钟,看上去比昨天要苍老十岁。
他虽然年过古稀,但因为保养得好,此前都象是五六十岁的人,可如今一看,简直要往八十去的模样。
玉真长公主陪着他,但这个时候,这位甚得其欢喜的御妹,也只是在旁抹着眼泪。
“叶卿来了……坐吧。”
看到叶畅过来,李隆基目光中有了些神采。
“陛下召臣来,不知有何吩咐?”叶畅道。
“旁人都巴不得整日围在朕的身边,昔日李林甫在时,每日都要来朝谒,杨国忠更是绕着朕转的的时间比他处理政务的时间都要多……”李隆基喃喃道:“唯有卿,不喜在朕身边逢迎奉承,哪怕到绝域边塞,都胜过在朕身边啊。”
“臣性子闲散,在圣人身边礼节太多,行事过于约束,故此不觉自由。”叶畅笑道。
“不,不,你是真心任事,旁人只是将奉承朕当成第一要务。”李隆基看了看叶畅:“朕有意罢韦见素,拜你为相,你意下如何?”
旁边的玉真长公主、高力士等都不觉得惊讶,事实上,莫说拜相,就是封王,以叶畅现在的功劳也是当得的。而且拜相之后,叶畅统览军政,再无掣肘,更容易击败安禄山。
没有谁能拒绝这样的邀请,君不见,韦见素一个临时的宰相,都当得有滋有味!
不过叶畅说的话却让他们吃惊了。
“国朝新变,杨国忠被处死已经是迫不得已,韦公为相以来,并无大过,人心思安,军情求稳,圣人看重,臣万分感激,却觉得此非其时也。”
“果然……果然……”李隆基苦笑了一下:“朕就一直没有看明白你过,你是一个异类,你之志,莫说将相,就是帝王,都不放在心上吧。”
叶畅没有回答,心中却是深以为然。
他有着超过此时一千二百余年的见识,自然知道,皇权终有衰弱之时,一时英武大帝,便如秦皇汉武本人一般,也不过是后代史书中短短的一段文字罢了。他们真正留下的,乃是他们的功绩。
若是他能做出青史留名的功绩,即使不是皇帝,那又怎么样?正如他自己所言,华夏重道统,而道统乃利民,后世记得的永远是他,不会是他这个时代的皇帝。
“长安城中的宗室,安贼与逆子已经杀得差不多了吧?”李隆基又道。
叶畅因为正在琢磨着李隆基方才的话,听得这一问,不自觉中应了一声:“是……”
才说一个字,他就意识到,自己错了!
他猛然抬眼,看向李隆基,却发觉李隆基一脸平静,仿佛只是说一件无足轻重的事情。
“非是朕无情……自然,天家原本也就是无情,否则为何会出现那样的逆子。实在是朕逃出长安之际,便已经知道,这样的事情,在所难免。那个逆子,如何会让他的兄弟叔父们还在,只要有一兄弟还在,他的帝位便是名不正言不顺……朕原本以为,永王跟朕出来之后,他行事会稍有所顾忌,毕竟杀不绝……却不曾想,他比朕预料的还要丧心病狂……那些可都是他的兄弟啊!”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可是真正说起来时,李隆基仍旧泪流满面,声音呜咽断续。叶畅虽是同情,却也有些觉得,这就是李隆基自作自受。若不是他早年猜忌前太子,后来又恋栈不去,哪里会出现这般情形?
象李隆基这般少年便登基为帝者,三十年天子足以,何必要拖到那么久!
“陛下,臣以为这未必是李亨所为,更象是安禄山之手段。”叶畅在李隆基稍稍平静之后道:“唯有安禄山,生性残暴,不敬天地性命,方会如此。臣料想……如今长安城内,安贼与逆亨,未必是铁板一块。”
“你是说?”
“安禄山狼子野心,陛下待之不能说不厚,但他尚且背叛。逆亨再厚遇他,又能到哪里去?最初之时,安禄山要借逆亨之名,尚能容之,但若逆亨以为自己真能为治世天子大权独揽,便是二人反目之时。”
“有叶卿在,他二人唯有联手,方有可能胜过叶卿,只怕没有那么容易反目。”
“臣只有少数兵力,如今安禄山定然已控制潼关,不虑臣留在洛阳的两万余兵,而且史思明也会自北向南,与安禄山会合。安禄山又在京畿强征十万百姓……禁军哗变杀死杨国忠……这些事情,都能让安禄山膨胀。安禄山所赖谋主高尚严庄二人,高尚稍稳重,为臣埋伏炸死,严庄此人,生性急躁,野心勃勃,必唆使安禄山行不轨之事。”
李隆基听得这里,既是心痛,又是快意:“逆子引狼入室,也不知他到那时,是否后悔!”
叶畅心中暗自吐槽,李亨固然是引狼入室,但将一只完全没有伤害能力的野犬养成一只凶残的恶狼的,可不就是陛下你么,你现在是否后悔?
“若不是怕百姓遭难更深,臣都想让他们先自相残杀,看一场热闹的把戏。”叶畅说道;“只是百姓何辜,遭此兵祸!臣意欲与安逆进行决战,一战定出胜负,早些结束这战乱,也早些奉陛下还京。”
“卿无兵,哥舒翰虽有兵,却不足以信任……”李隆基叹了口气道。
“臣有兵。”叶畅道。
“什么?”李隆基愣了愣:“兵自何来?”
“臣可工场工人为兵,自然也可能募筑路工人为兵。”叶畅淡淡笑了:“就在这几日,臣大军将集至,先灭崔乾佑,再擒安禄山!”
“筑路工人……”李隆基愣了愣,然后讶然道:“你是说……筑路工人?”
“正是,这些年,臣一直忙着筑路,总共有筑路工人近三十万分散于各地,其中修陇右辙轨的约是十二万。”叶畅缓缓地说道:“这十二万人,乘辙轨列车,星夜急驰,赶往岐州与臣会合。”
“原来卿早有准备!”
“臣从来不打没有准备的仗。”
叶畅一句话展示了极强的自信,李隆基却深以为然。
若是有人能飞腾于空中,俯视大唐陇右之地,便会看到,数以百计的辙轨列车,正在各自的辙轨上奔驰——除了由叶畅亲自修主持设计和修建的主干道之外,大唐的权贵豪族们还各自想方设法,在关陇大地上修建了数以十计的辙轨支线。而叶畅在为这些权贵豪族们慷慨地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也统一了辙轨的标准。在这些辙轨列车夜以继日地运送下,十万筑路工人迅速从各地方武库获取了武器,象是溪流汇聚成河一样,在陇州会合。
“既是如此,朕就直等你的好消息了……”李隆基闻得此言,心中百感交集,勉强开口道。
“想来并不远,昨日臣向陛下借安元光等,便是为此。”叶畅道。
他昨天破坏了裴冕的阴谋之后,便奏禀李隆基,请拨安元光等年轻的禁军将领,李隆基自不会拒绝,不过李隆基只以为叶畅是派这些人去招募士卒,而把这些人打发出去之后,叶畅乘机可以用自己的亲信为禁军,方便对朝廷中枢的控制,现在看来,叶畅分明是将军权交还到朝廷手中!
李隆基虽然比起此前要明智得多,但他多年皇帝的思维方式有些固化,因此还以为那些禁军将领会将他放在第一位,却不曾想,经过这么多事情之后,他在军中的威望已经极大降低,特别是马嵬坡之变,杨氏族灭,这些禁军将领或多或少都参与其间,岂有不担忧他事后清算者?
在叶畅强力介入之后,陈玄礼明显护不住这些禁军将领了,甚至连陈玄礼自身,都要看叶畅眼色行事,这些禁军将领,当被抽调出来之后,绝大多数都私下向叶畅表达过忠诚之意。
“叶畅这贼,逃得倒是快!”
崔乾佑骑在马上,看着连绵的辙轨,有些无奈地道。
他被叶畅的掷弹兵所吓,一路都只敢盯着叶畅,却不敢正面强攻,到了郿县发觉叶畅不再撤退,便远远与叶畅对峙。结果叶畅虚张声势,借着辙轨列车乘夜而走,一夜之间退出数十里,扔给他一个空空的营寨。而此时长安城中安禄山大军进发的消息也到了,崔乾佑心知自己也不可再敷衍,便是做样子也得做象些,当即一边急报安禄山说大捷,砍了些百姓脑袋充当战功,另一方面挥师西进,继续追击。
不过叶畅沿途将所有的辙轨列车都带走了,实在带不走的,也被一把火烧掉,故此崔乾佑只能看着辙轨,却没有办法利用这个来运自己的兵。
“他不逃如何,如今总算得到消息,他手中的手雷,最多还能供他再打两仗,得知安公征发长安青壮,他便应当知道,手雷唬不住人了……莫说安公大军,就是我们,若真打起来,驱赶百姓去消耗他的手雷就是。”崔乾佑身边一将漫不在乎地说道。
他们有胆全力追袭,便是得了安禄山的启发,准备用百姓来消耗叶畅的火器。
“前面就是太和关?”
“是,消息说,叶畅便在太和关,而老皇帝则退往雍县,距离太和关,不足五十里。”
“我看这关城,并不怎么难攻啊。”崔乾佑琢磨了一下地形,然后笑道:“叶畅死守此关,未免太蠢,以他一贯行事,必暗藏手段。”
“这太和关原本主要是拱卫长安,防范西面,我们自东面来,他自然守备不足。以属下愚见,叶畅敢据守太和关,应当是援军到了。”
“哥舒翰的援军?可惜裴冕行事未成,若是裴冕行事成了,想来叶畅都已经成为我阶下之囚了。”
崔乾佑一边与部下说话,一边下令展开部队。作为安禄山最为倚重的大将,他的部下足有一万五千余人,就是叶畅并了裴冕之部,也不过是他部下的三分之一。
更有甚者,他并不是一到太和关下就发动进攻的,而是先分兵抄掠,于左近掳来数千百姓。如今这数千百姓,便被麻绳挨个系着,驱赶在他部队的前方。这些百姓手中执着刀枪,一个个哭声震天,却不敢对叛军攻击,因为他们已经被杀破了胆。
在他们身后,崔乾佑的部下刀枪箭弩所指,只等崔乾佑一声令下,便要迫他们上前。
“这关内百姓,与京畿倒是有些不同,在京畿咱们行事,无人敢反抗,这边倒要杀不少人,才能让他们听话。”崔乾佑心中琢磨了一下,见时辰已至,当下举起一面小旗,下令道:“开始攻城!”
城墙之上,叶畅看到那些百姓哭喊着被赶上前,不禁摇了摇头:“不能等了,再等下去,百姓伤亡必大!”
“此时发动,只怕不能全歼崔乾佑。”
“无所谓,我深信,今日之战后,崔乾佑与安禄山都将陷入穷途没路!”
小说推荐
- 盛唐绝唱
- 大家好,我叫李隆基,家里行三,故为李三郎 后世的人称我为唐玄宗或唐明皇 我爱上了我的祖母武则天—晚年极为宠爱的一个宦官 然后发现我的情敌有:我的祖母、安乐公主、上官婉儿、杨玉环 情敌都是女人的滋味,你们懂么 我一生之中向他求了四次婚,想让他成为我的人,你们猜他怎么说 直到最后,他都骗了我
- 蔚微蓝
- 最新章:【第60章·椒房阿监青娥老】③
- 唐诗薄夜
- 盛不世连载
- 最新章:第2136章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 20年归来仍少年
- 中专教育是我国建国后学习前苏联的产物。张琰考上中专跳出农门成了未来的国家干部,在洛明工业学校他与美丽温婉的兵工厂子弟胡宛如相遇。有着恋父情结的胡宛如命运不幸。来校前父亲在研发炸药的实验中致残,他不愿意没有尊严地活着,毅然自杀。张琰和胡宛如一波三折、荡气回肠的爱情和他们跌宕起伏的人生奋斗,让中国式教育
- 盛世唱响
- 最新章:千帆过尽归来仍是少年
- 盛唐:无敌皇子
- 【A级签约作品:盛唐:无敌皇子】获得神级系统,李恪的人生路拐了一个弯 他想当一只咸鱼而已,偏偏有人见不得他坠落泥尘 玩心眼,玩计谋,不是咱的特长 于是乎 继续晒太阳,继续吃喝玩乐(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 大唐王恪连载
- 最新章:第07章2章:羞辱、冤枉!
- 〖短篇〗女友萱颖——夜市Yin戏
- 合唱团洛洛连载
- 最新章:第 3 部分阅读
- 盛宠令
- 前世她背负坏名声沦为名门弃女,她在绝境中逆袭满足而逝。今生她是金盆洗手的女大王和穷书生的幺女,被亲人捧在手心里宠成娇女。力大无穷娘“欺负珠珠的人胆子很大嘛”俊美腹黑爹“养不教父之过,欺负珠珠的人背后家族该倒了”坑货运气王大哥“套麻袋拍板砖,我谁都不服”医毒双修二姐“你们哪里来得勇气欺负我妹妹”男主“
- 夜惠美
- 最新章:番外之前世今生
- 盛唐高歌
- 千官扈从骊山北,万国来朝渭水东描绘大唐年间万国来朝的盛景开元是继贞观之治后的又一盛世大唐国力空前鼎盛然而在歌舞升平下帝国内部已是危机四伏此时,一名豪门庶子横空出世交流群:133424885
- 炮兵
- 最新章:第50章 不足为奇
- 盛唐太师
- 李世民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国泰民安。渭水之耻如鲠在喉,励精图治,卧薪尝胆,威加四边。仗义每多屠狗辈,位卑也能擎天!太师,辅弼国君,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治国兴邦。这是一个草根到太子太师的传奇故事,小人物的逆袭。书群:617604339
- tx程志
- 最新章:第三零六章大结局
- 盛世唐厨
- 特种后勤兵殷厉补给穿越雷区炸飞穿越到630年贞观四年,初遇塞外中原神秘女子,并州地区定襄县突厥之战,五花八门陷阱以弱胜强打败突厥偷袭大军成名,神奇医术及精湛厨艺,知识渊博与女扮男装公主结下情缘。殷厉特殊贡献得到朝廷破例嘉奖县男爵位,户部查籍成了没落殷家氏族家主,陷入理不清还更乱前朝指腹为婚的婚约,拖
- 俊哥贰
- 最新章:第143章 小富婆高阳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