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婚交响曲》Part 395

    薛余听了刘蝌蚪的提议说:
    “我先跟那几个兄弟打个招呼。他们原打算毕业后去广东发展的。”
    薛余想了想,自己还是和老a上下铺,处的最近,几乎是无话不说。
    而且几个人里,为什么把老a排在前面,可想而知,他最有话语权!
    老a这个人嘴是墨迹了点,但心灵手巧。
    在电脑硬件方面,谁打不出来的电脑硬件毛病,只要到了他的手里,保证给你来个迎刃而解!
    在软件方面更是如此,本来几个人的电脑软件水平,也仅限于给组装机装个操作系统,拷点软件什么的,这些老a他三天不睡觉都行,只要让他别离开电脑。
    游戏方面,老a更是高手,每款游戏,只要是他爱好的,保证玩通关才罢手。
    所以,四兄弟里,老a作为老大的地位,其余几个人,没有敢不服的。
    当薛余跟老a说了这件事后,老a本来就是个墨斗嘴,一听让他发表见解,又是个没完没了。
    “东北落伍了!在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突飞猛进的今天,曾经风光一时的东北人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巨大落差。说实话,咱东北人曾经骄傲和自豪过:是东北人创造了过去东北工业的繁荣,也成就了东北农业的辉煌。有篇文章不是这样写的咱东北嘛:这些年来,东北人开始承受改革的阵痛,部分产业工人失去了岗位,黑土地上生产的粮食出现了大量积压,传统观念一度束缚了东北人的创造力,也抑制了他们的精......”
    薛余本来想自己要耐住性子,好好的听老a讲完,听到这里,实在是感觉驴唇不对马嘴,呛声说:
    “得了,你不是个东北人怎么的?一口一个东北东北的。再说了,你能不能总是说话的中心思想?唱歌跑调,说话跑题,什么时候能有个长进!”
    老a听了薛余的呵斥,不仅没有生气,还乐了:
    “你也没长进!还是像个酸脸猴子一样!好,我同意回东北。但我们哥几个已经来了,进入一个公司,刚刚开始报名,学版本。你知道这个版本有多牛吗?在功能上增加了“healing brush”笔刷,具有了强大的数码图像编辑功能,将来一定在数字照片处理上,是软件业的老大!学会了,我们就走人!回去找你。告诉你,就是没有你的那只蛤蟆咕咚,我们哥几个一样能行!”
    薛余听了,真可惜这个老a不在眼前,恨的牙直痒痒:
    “等我见到了你,不打个你个满脸花,让你掉两颗牙,你的嘴不带好的!”
    于是,薛余和刘蝌蚪商量,自己先回长春的电脑城,去找个门头房,等刘蝌蚪谈下来品牌代理,再做下一步打算。
    当薛余回到家里,并没有把这个想法跟父母说。
    因为他觉得,自己和刘蝌蚪的恋情,父母一定接受不了。
    如果跟父母说了自己要卖电脑,他们一定高兴的不得了。
    据薛余对他们的估计,爸爸第一个就会支持自己,不仅在投资的钱款方面,更主要,他会经常去店里,这样,久而久之,自己和刘蝌蚪的事情,就会很被动。
    莫不如先开了店,等和刘蝌蚪的关系再稳定一些告诉他们也不迟。
    所以,薛余只是告诉他们自己去电子科技城找份工作。
    而科贸的电子城正在招商,薛余来来回来的在科技电子城里寻找两天。
    最后,找了一间大约有二十六平米的精品间,当天问的房租是每月是一万八千元。
    于是,薛余又跑到另一家硅谷电脑城,看中的那间,几乎是在门口的,最大的一间房子。
    并与负责出租的人,询问了价格。
    那是个女负责人,很干练的样子。
    也许,她看惯了这个行业里,年轻人出来当老板的常态,所以,她并没有怀疑薛余是否有投资店面的能力。
    她率先将年租金,从二十四万自行让到了十八万元。
    接下来,还耐心地向薛余讲述了硅谷电脑城曾经辉煌的历史,热情欢迎薛余带朋友加盟。
    基本的价格敲定后,她带着薛余走到外面,观察大环境,最后,薛余说,如果决定了,下午就来交定金。
    中午的时候,薛余一个人,在电脑城楼下的一个小饭馆,随便要了个盖饭。
    他边吃边听着人们在议论生意不好做这样的话题。
    有个小伙子高声说:
    “前几年,装一台电脑可以赚上千块,而现在赚一百元都不容易了。”
    另一个戴眼镜的男子说:
    “硅谷这几年走下坡路,电子城都集中在那边了,大多数买电脑的人都不到咱们这边来了。”
    又有一个年龄稍大的人,加入他们的谈论,说:
    “我听说新建那个三好电子城,很多人都说那边一定能火起来,现在人就比咱这多多了。如果能在那里找间门面,生意肯定不错。我还想去那边呢。”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还没吃完,薛余推开饭碗起身就走。
    就这样,薛余在三好电子城四楼,找到了一间大约二十六平米的精品间,决定先从给人维修装操作系统开始。
    谈好的月租金是一万多元。
    薛余跟刘蝌蚪通了电话,想商议一下,刘蝌蚪让薛余自己决定就可以。
    于是,薛余二话没说,当天就签了合同。
    薛余身上带了五万元钱,他先交了三个月的押金,觉得加上办执照,也就已经能够开业了。
    都说万事开头难,这话一点不假。
    薛余的的“电脑维修中心”开业时,正是这个行业的淡季,加上一点没有开店的经验,更没有老客户,每天店里都是冷冷清清,可谓门可罗雀。
    旁边的一家维修店主,看薛余有些着急,但说自己开始的时候,还不如薛余的,完全就是个门外汉。
    薛余一听,乐了:
    “真的假的?不懂电脑怎么给人维修?”
    店主并没有直接回答薛余,而是拉过一只薛余店里的椅子放在门口,慢慢的点了支烟,边吐着烟圈,边讲了起来:
    “我对电脑除了会开关,会打字外,其它一无所知。我干这一行,完全是从什么是主板,什么是硬盘,什么是内存学起的。而到现在已经像了专家了,只要客户在电话中告诉我,他的电脑故障现象,我就能判断得**不离十。”
    “徐老哥!行啊你!”
    经过交谈,薛余知道店主姓徐。
    薛余的赞叹,他好像也并不感冒。
    “记得刚开业的半个月左右,外地一位老朋友来出差,到我这里看了看。他坐了一上午没见到一位顾客,非常耽心地问我:这样下去能行吗,你有多少钱往里赔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