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婚交响曲》Part 479

    九月的一天,跟往常一样,初秋的阳光,照着每一个忙碌或悠闲的人。
    杨阳告别了多年的求学之路。
    就在上一个星期,她考取了老家山区的一名村官。
    她的学习生涯告一段落,随之一个崭新的身份,以及另一个广阔的平台,更是一个旧土芬芳的故乡,向她走来。
    妈妈恢复的很有起色,但听医生说,她要是能完全醒过来,还需要一段日子。
    杨阳真的想让她听到这个消息,她一定会高兴的什么似的。
    同一个病房的万奶奶,却还没有像妈妈恢复的那样好。
    而和杨阳处的跟亲爷孙俩似的薛爷爷,却在几个月前,突然犯了阿尔兹海默病,走毛了。
    可是,他留下的一箱又一箱子的泥人,却被杨阳挂在了网店上售卖着。
    薛爷爷走丢之前,还是十分清醒的时候,杨阳就要在网上试着开家网店,还跟薛爷爷许诺:
    “薛爷爷,我的网店开起来后,一定要让你的泥人行销全世界!”
    参加考试前,杨阳曾在去年冬天,跟着薛爷爷的家人,一起出去寻过他。
    有人提供消息说,往北面进山的路上看到过薛爷爷。
    一月份的时候,白皑皑的大雪已经覆盖了整个山区,薛爷爷一个高龄的老人,怎么可能一个人进山呢?
    可是,既然有了这样的一个消息,宁可信其有,也不能信其无。
    于是,杨阳主动的跟张罗着找薛爷爷的薛余说:
    “叔,我跟你们去。我对山里还熟悉些。”
    那天,进山后,先安顿在一个小村子里吃了点东西,就离开了村子,没多久,便走上了一片辽阔无垠的台地。
    突然风云突变,雪雹袭来,天地瞬间混沌难分,他们的车在茫茫旷野摸索前行。
    雪地上,实际上没有什么正经道路,都是跟着前人的车辙印前行。
    雪一下,车辙印就消失了。
    幸运的是,前面刚刚走过一辆车,车辙印还若隐若现。
    在寂寥的大片雪地上,这简直就像是天使在引路。
    这一段路位于两个地区的交界处,属于无人管,无人修路的地方,所以野生动物特别多。
    一群一群的野兔子伫立在风雪中,像肃穆的群雕。
    就这样缓慢摸索了两个多小时,他们终于走出了雪雹地带,但道路依然湿滑。
    在一段下坡处,他们前面的车辙印出现了明显的急刹和猛拐痕迹,就在这痕迹的边上,躺着一头野猪。
    于是,他们停车去看,那头野猪已经死了,死得很惨——它一定是受到了惊吓,拼命逃跑,不注意一头撞在路边的铁丝网上。
    看到这副惨状,杨阳的心在颤抖!
    从现场看,这是不久前发生的事。
    而造成这一事故的,一定是刚刚开过去的那辆车。
    至于那辆车为何造成这次事故,不得而知。
    但转念一想,也许未必,那辆车或许也是这次事故的受害者。
    他们也许为了躲开狂奔的野猪,才出现了急刹和猛拐。
    那么,谁该为此次事故负责呢?
    当然是铁丝网。
    再细看野猪的尸体后面,隐约可见几道铁丝。
    这些铁丝网,在整个山里,一点也不罕见,几乎贯穿了所有山区。
    在这片林区,真正的村民已越来越少,年青人几乎都走光了。
    只留下一些老弱病小的村民,他们没有能力管理自己过去种过的参地,便全部都被铁丝网分隔开来,成为一大片一大片的私家小型参场。
    杨阳想,人类,当然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当然有权随意分割和处置脚下的土地。
    但是,设置这些漫长的铁丝网时,人类一定没有想过,这里也是野生动物的家。
    野生动物——野兔,野鸡,野猪、羚羊、野驴、野马、狼、甚至还有熊……
    它们每天都需要在草地和水源地之间往返,每个季节都要迁徙。
    但是,人类断了它们的路。
    更关键的是,在辽阔的雪域里,这些铁丝网很不明显,这对野生动物来说,简直就是夺命暗器。
    那一刻,我站在藏野驴身边,心情复杂。
    作为人类中的一员,杨阳深深感到痛苦和自责,甚至为自己的同类的贪婪和无情感到羞耻。
    为了能让自己的生活有进一步的改善,年轻的农村劳动力都进城务工去了。
    而年老的,或是留下女人和孩子,他们没有能力护山,只能连着这些铁丝网,让自己家的山地不致于被常年的野草所淹没。
    由于市场上的参价下降,已有好多参农不再种参,放弃了自己家山地上的参棚子进了城。
    而这些野生动物,却往往穿梭在这些没有人的山地上,却被这些人们拦着的铁丝网害了性命。
    “老人说,靠山吃山,过去,这片山是多富饶的地方。”
    “是呀,山里的水果,那是奇珍异果,那真的就是没有污染的好东西,可是现在没有人稀罕喽!”
    “对呀,一到秋到,那山里的梨呀,苹果呀,原枣子,别提多少种山果了,一地一地的烂呐,看着是真心疼!”
    “都是村民太少了造成的。”
    “是呀,都去城里,争着抢着吃那些化肥农药的吃食去了!”
    “我现在快六十多了,正赶上最后一批上山下乡。那个时候下过乡的年轻人,现在谈论起在农村呆的那段日子,没有一个说是受不了,嫌太艰苦的,中途跑回家的。相反,到了现在,提起了那段日子,还都说是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这人呐,没有吃不了的苦,也没有遭不了的罪!就是只图享受,却能让人短寿哇!”
    “可是,现在的年轻人,都往城市里跑,宁可农村的地没人种,山里的宝贝没有取啊!”
    “过去都是以为山里有宝,进山寻宝嘛。可是,现在好像城里有宝贝似的,去了就不想回来!但也没见着他们过的怎么好。就是有了两个钱儿,身体也都不怎么着儿了,至于那人品那就更不用说了。咱村里的黄老二,听说也得有个几百万吧,可媳妇换的像走妈灯似的,你说这是个什么玩意儿?”
    ......
    一路上,听着山里这位出租车司机和薛余的谈话,杨阳的心却是翻江倒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