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婚交响曲》Part 493

    此时的常山主任正面向室内的墙面,在继续讲解着墙上那些图片和形成提纲挈领式的文字规划,并没有看到杨阳从外面进了院,且从后面抱住了正在痛哭流涕的秀芬嫂。
    常山主任还在继续着他的话题。
    “如今,我们就走在这张图片上。”
    他一边用手按着其中的一张图片,一边把眼睛凑上前去,仔细看着图片旁边的文字注解,说:
    “也就是说,杨阳书记,正带领着咱们大家伙,投身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中,准备有条件的家家民宿旅游通,钢架蔬菜大棚等建设项目也即将全面铺开......”
    常山主任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一拍大腿,猛的提高了嗓音,把他附近的几个村民吓了一跳。
    “你个老不死的,一惊一炸的!”
    冰叶见状,忙嗔怪丈夫。
    常山走到杨阳的桌子前,一边笨拙的打开笔记本,一边有些害羞的说:
    “还别说,就这方面,人家杨阳书记就是强。我电脑啥的,就是和咱不投缘!人家杨阳书记能用这玩艺把墙上那些图片都放大,一点不是我悬玄天二弟的,用那个东西放大后,你就是站在院子里大门那,都能看清这张小图片!”
    “主任呐,你不是玄天二弟,你是玄天三弟!”
    冰叶娘家的一个小伙子调侃着常山。
    “别跟我扯这王八犊子。也就是杨阳书记还耐心的听着你们几个人为自己那点事,叨叨来叨叨去的。你们想把自己的房子改成民宿,但又不配合村里,有些话简直就是无理取闹嘛!
    可是人家杨阳书记哪一次希得和你们争辩?人家能替你们想到的,早就帮你们想了。”
    “”可我们那就是改不了民宿,眼看着别人家赚钱,你说什么,就是叫出花来,有什么用呐?”
    “其实我们村委早就和你们想到一起去了。”
    话音还没有落,杨阳书记走了进来,顺手接过了常山主任手里的投影设备,只听“啪!”的一声,那片空白的墙面上,就映出了村里几个人的影子来!
    “常山叔,这是电源,刚刚您开机的步骤都对,只是投影仪电源没有打开!”
    “呀,这不是二娃嘛?”
    “哎,你怎么上墙了?”
    “哟哟,看看你们几个,笑死人了,看看看看......”
    正当大家看着墙上的几个村民的影子,笑的前仰后合的时候,杨阳便把手里的的一个文件打开了,从里面拿出一张纸。
    “这是我们村委的申请,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这个申请通过了!”
    原来,杨阳审请了一个知青屋。
    她打开电脑上的一段制作的有声视频。
    投影在墙上画面,立刻显现出冰叶娘家和另外两户村民,似乎又变成了当年的知青大院。
    画面上,一位银发的老者讲诉着: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在我退休十年后的这年夏天,我终于回到了那片难忘的热土——启明村。
    在几位村民的陪同下,我踏上故地,激动地掉下了眼泪。
    漫步街头,触景生情,缅怀过去:
    昔日村里的大街小巷全是土路,遇到下雨天,街道泥泞,人们很难出行。
    而今映入眼帘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谷
    旧貌换新颜,站在村里的大街上望去,想从中寻找过去岁月的痕迹。
    然而,除知青们住过的知青大院保存下来,整个村都变了样。
    启明村的村委会坐落在大街的中部。
    改革开放前村民的住房大都是解放前后建的土木结构的旧房屋,一住就是几十年。
    我们沿途一路走来,看到路两边的村庄里,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人们乘着改革的春风先后盖起了宽敞明亮、坚固的新式房屋。
    当看到崭新的学校里学生们正在做操,幼儿园的孩子们正在园内嬉戏,昔日的旧戏台已翻盖成钢筋水泥大戏台,这些变化使我心中一阵阵喜悦。
    与此同时,农村的经济也得到较大的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看到这一件件、一桩桩的可喜的变化,心中激起我阵阵的喜悦;使我想起了著名的《好日子》:
    改革开放三十年,大家共享着政策带来的幸福生活,赶上了盛世,咱们老百姓享有太平!
    我们坚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咱们的启明村,也会和沿途看到的那些村庄的新变化一样,跟全国人民一样,在奔小康、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真心的祝愿我的第二故乡——启明村的明天会更美好!
    虽然当年的知青岁月早已成为往事,但故乡永远在我的心中!
    老者从画面退出后,屏幕上最后出现一行字:
    难忘的知青岁月!
    “这不是咱村的知识青年,徐厚吗?”
    村民里有人认出了画面上的老者。
    “对,这是我们请村里的老知青徐厚先生和我们合作的短片。这只是一段知青屋的广告片。等咱们的知青屋改造好了,这样的广告短片投放到网上,全国人都能看到呐。”
    待大家看完了短片,杨阳又向大家说起了关于知青屋的规划。
    说这几户村民的家,是全村最不能改造的地方,更不值得改。
    虽然他们在报名民宿项目中,多次报名,杨阳也多次拒绝。
    杨阳说自己理解当时这几户村民的情绪,也在心里一直下决心:
    一定要想出办法来,让他们满意。
    杨阳当然也听说了这几户把对自己的不满情绪,到处宣扬,也有村民出于好心,来告诉杨阳,说那三户村民专门说起杨阳的坏话、闲话,甚至背后开始串亲戚,打帮结派,搞事情。
    杨阳听后,也曾痛苦过,但没有彷徨过。
    她坚信,只要自己的脚步不停,努力不懈,启明村的村民永远是她的亲人。
    刚才,就在杨阳还没有走进来之前,常山主任,向大家讲了杨阳的一件件事迹后,村民的误解得到了消除,内心也真正的得到了教育。
    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杨阳这么用心的帮助他们三家“老大难”想出这样的办法,改造老房子,还帮助三户村民想了极好的办法。那就是改成:知青岁月屋。
    冰叶流泪了,她走上前,紧紧的握住了杨阳的手:
    “杨书记,我枉比你年长了近二十岁,惭愧呀!以后,看婶子的,啊!”
    “婶!”
    两人抱在了一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