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华》第三百九十一章 八化九轉返純陽

    “天书?”
    菩提倍感诧异。
    “您都快渡真灵火灾,还研究天书作甚?”
    “天书不仅是成仙之前,更蕴含成仙之后的道法。”
    菩提稍作沉默,回应道:“世人皆道,天书路难,自两阁祖师后,数千年来再无人自创天书。”
    但——
    两阁祖师栽倒在大道门前。
    当下两阁大昌,祖师备受推崇。可扫去外界附加的种种荣光名誉,两阁祖师终究是证道路上的失败者。
    “那又如何?”沧澜子反问,“前辈失败了,我们便知其难,自此不再前行?这与白玱修士何异?”
    沧澜子笑道:“那群人知晓金丹之难,三灾之险,故停止脚步,固守自娱。
    “外人眼中逍遥自在,但此中苦楚,唯自知也。此道,岂是你我这等求道之人所为?”
    “喂,你倒是快点动手啊!”孟晨见沧澜子站在那边聊天,催促起来。
    沧澜子见状,暂时关掉和菩提道人的联络,袖袍一卷,浩浩荡荡的水潮压向血池,把其中一头白虎镇压。
    ……
    菩提道人静静坐在菩提树下。
    天书啊!
    他缓缓闭上眼,凝神静气。
    五行山,意马化身沉眠静守。
    玉庭山,衡华本尊与啸鱼二人打过招呼,也坐于青石上打坐。
    悟空化身跳入泥丸宫,也老老实实合十打坐。
    这次遗洲之行,对伏衡华打击最大的,并非九尾狐偷走脑袋,也不是和妖王对战。
    而是见证玄微祖师因天书走火入魔,察觉祖父对自己行道的抵触。
    天书道难,不可求也!
    以伏丹维为首,诸多前辈皆持此态度,其中不乏得道劫仙。
    这些大前辈加在一起,有千年、万年的经验积累。可他们所有人一致认为,天书不可修行。
    纵是伏衡华这样心高气傲之辈,心中也不免冒出一缕缕困惑与担忧。
    自己真能成功吗?
    自己的天书可以结丹,可以过三灾吗?
    不愿和祖父见面,除却担心被打外,另一重原因是伏衡华没做好说服祖父的准备。
    以他目前的心态,和祖父对峙辩解,恐怕会彻底动摇自己的心。
    天书路难,环顾四周皆是阻碍,唯我一人孤行此道。
    所以,衡华才想逃到玄微派。
    因为在这里,玄微派仍在进行太玄天书的修缮。
    虽然二者难度不可同日而语,但在玄微派,伏衡华的心能得到些许慰藉。
    可是,人家终究祖上富过,有正牌的先天大道书传承。
    反观自己,无中生有,凭空生造,虽同样走在天书道路上,目标却完全不同。
    赤渊道派也是如此。他们本靠着半部《混元金章》起家。后来祖师们以山立法,勘东来群山万象成就“一世天书”。当下又结合《易天八极书》的八分之一传承,走出全新道路。
    真正与伏衡华处境相类者,是那两位证道失败,留下两阁道统的祖师。
    但现在!
    沧澜子的话对伏衡华而言,无疑是一记强心剂。
    我走的道固然坎坷,但天书路上依旧有着同伴。
    或许他和沧澜子的天书理念不同,但在意指天书这一点上,两人是相同的。
    天书,终究是修道者的浪漫。
    “我先把自己筹备的底稿发给你。你用菩提法界接收一下。”
    镇压白虎的闲暇,沧澜劫仙把几篇赤文稿送入菩提法界。
    菩提道人接收后,转给本尊。
    到底是研究天书数十年的经验者,衡华只读一遍,便马上明白这部天书的核心立意。
    “一篇由变化为核心,拟化天地万象的天书吗?自‘胎化易形’而来,沧澜前辈是认可那个理念吗?”
    三十六天罡道法,每一个都可以衍生天级道法,同时也具备自己的天书之道。
    这是某位演法师前辈提出的理论。
    可三十六部天书,如何来验证?
    最终,演法师前辈在众多质疑中,带着遗憾坐化故去。
    ……
    沧澜子化身雷龙,对天长吟一声,雷霆如天柱轰碎血池。
    随后,他变回人身,把三头白虎收入袖袍。
    没理会孟晨,他直接问菩提道人:“你怎么看?”
    沧澜子借诸修帮助,掌握东来众多物种的物性。他的胎化易形神通大成,对真灵火灾有七成把握。
    当三灾劫数不再成为阻道大敌,沧澜子自然便有更高一层追求。
    而即将站在东来最顶尖一批人之列,他也终于敢顶着其他人的质疑,放出自己意指天书的豪言。
    “以天罡道法中的‘胎化易形为’核心。不仅能变化飞禽走兽,更能完美运用这些神兽异兽的能力——难怪前辈要问我‘兽箓’。”
    胎化易形,变成其他动物后有一个很致命的麻烦。
    人身掌握的道法,以兽体施展会受到削弱。
    因为人身道法,本是以人为本。变成鱼虾之流,连掐诀捏印都做不到。
    所以,沧澜子的目光放在妖族功法上。
    他推演的《万化天书》在转变其他形态后,体内法力会自行调整为相应的灵兽运行轨迹。
    “妖兽亦有等级。如果只能变化火牛、土羊之流,完美掌握其妖气路线,可没资格称作天书。自然,我需要兽箓,而且是高等的兽箓。”
    这就绕不开当初沧澜子和菩提闲聊提及的龙凤道统。
    万化天书循序渐进。从弱小的妖兽开始变化,最终目标是完美转化龙凤两大体系,持有龙凤龟麟等顶级神兽的物性。
    但关于这一点,菩提道人有不同看法:“您要为兽箓划定等级,如人族功法,设立天地玄黄四等?”
    他理解之中的天地万化,应该是完美变化天地间的一切。天地万象众生同等,不需要划定妖兽间的等级。而是从变化的程度,分出万化天书的境界。
    “《博物天鉴》已划定神兽诸等,无须格外划定。从最初的妖兽开始变化,至圆满之后再行更上一层的变化。你看,妖兽进化神兽有专属路线。我们从最初的妖鸟朱雀入手,一步步进化为神兽朱雀。我将这个过程定义为九步。同时,每一境可挑选一些具备特色的动物。比如,鲤鱼变,经过龙鱼、鱼龙等步骤,最终成为真龙变。草木变,最终经过几个阶段,可以进化为天演树或者青龙变。再比如朱雀变、白虎变……”
    万化天书,充斥万物进化、易变之理,并将万物分门别类,划定等级。
    这一点与菩提道人的认知相悖,他本想反驳,可转念一想,默默将《八九玄功》的稿子送去。
    “咦?这也是一篇精通变化的玄功?看来,你我真想到一起去了。”
    沧澜子倍感惊喜。
    他立志自创天书,可当下世风保守,对自创天书皆不看好。
    劫仙已做好独自面对一切的准备,没成想,竟还有一位“道友”?
    “这是我偶然所悟。将功法分为九个阶段,每个阶段变化八种生灵。但我认为,这些变化之间并无高下之分。七十二变间,彼此平等。”
    “八个?在我看来,你这篇功法分明是九九极数,八九返纯阳的理念。”
    “因为每一层境界的第一变,即为本身变,或者称作圣人变。这也是这篇功法的重中之重。”
    沧澜子颔首点头。
    他在创造《万化天书》时,也有这方面考量。
    务必确保自身不被各种妖兽的兽性侵染,要确保自己的本相不失。
    他历经无数岁月,见过许多变化妖兽的修士,因长时间维系兽体,最终无法再变回人形。
    这也是胎化易形术修行时,第一注意的事项。
    “许多修士研习‘胎化易形’,都是从金丹开始。因为大道金丹蕴含不朽本性,可维系本我不失,也更容易修行。
    “如果在筑基境或者更早前的炼气期,就需要专门的术法来固定人身。你是用‘圣人之道’来固守本我啊。”
    衡华、恒寿敢在筑基期鼓捣变化之术,是因为他们精通阴神之法,无惧迷失本我。
    但《万化天书》/《八九玄功》要在炼气一开始,就设法固定本我神识,难度堪比登天。
    衡华对八九玄功的第一阶段考虑许久。
    起初选择“固神安灵咒”,一个古籍流传的地级道法,但效果并不高,走火入魔的几率很大。
    直到天璇子发表“圣人论”,一下子打开伏衡华的思路。
    同时,沧澜子的万化天书中,也有“圣人变”。
    “我是打算以‘圣人变’作为原点基石,划出九条进化路线,行九九八十一化。而你是让圣人变一化为九,随每一层功法进步而进步。换言之,法力修行,真身打磨,全是依靠圣人变。其他七十二变,仅仅是附带。难怪,你要称作八九变化之术。”
    劫仙稍作思忖,觉得《八九玄功》在修行上会更为便捷,也更适合传承。
    至于万化天书,如伏衡华创造的《造化会元功》,都是只考虑自身,为他们量身定做。
    伏衡华在筑基期散功重修,神识强横,可以不在乎炼气阶段的心猿虚弱和反噬。
    沧澜子有劫仙道行,圣人之道已有小成。就算以圣人之道为基石,演化九九八十一变,根基也足够扎实。
    但换一个凡人来,《万化天书》就是绝路,唯有《八九玄功》可修。
    “以你这个为核心吧!回头,咱们再拉一群人,为仙道创造一篇全新的变化天书。”
    沧澜子兴致勃勃道:“小颜打算创造天演木,收集天下木种。回头,我们再弄一座灵兽园。以研究解读妖兽的灵力路线。”
    菩提无语:“云海的道友们分成两组,继续研究?”
    “没错,我同时进行两个课题。回头庆功宴上,我来宣布这件事。你到时,务必前来——”
    说到这,沧澜子想起一事。
    “你在遗洲,是不是见过通天楼主?”
    “嗯?”
    菩提道人一怔。
    木母化身跟通天楼主没有打过交道,反倒是另一尊化身……
    “他跟我提及一个很有意思的推测。他说,从悟空那小子身上看到分灵痕迹。他怀疑,悟空是你的化身。”
    沧澜子说着通天楼主的推论。
    “一棵树,因为无法行动。缔结果实炼成化身,以修为孱弱的化身在外行走,很顺理成章。
    “之所以你迟迟不肯露面,是担心被人看破分灵跟脚,从而被捕捉到本尊。”
    “……”
    通天楼主可真敢想!
    但和悟空化身打过交道,楼主能窥见这一幕,实属难得。
    “不过,是真是假对我无所谓。”
    沧澜子对权利、道统都没兴趣。
    他连《万化天书》的署名权都能放弃,直接以菩提道人的《八九玄功》为蓝本,推演一部适合大众的天书。
    对他而言,美食和道理,就是此生的追求。
    志同道合的人们聚会一堂共参大道。
    闲暇时,享用自己烹饪的美食聊天胡侃。
    这就是沧澜子的理想人生。
    ……
    孟晨站在边上,看沧澜子根本不搭理自己,专心致志跟菩提道人对话,不禁摇了摇头。
    这家伙,老毛病又犯了。
    “算了,别等他了。我带你们去下一处。”
    孟晨招呼走在场其他人,直奔赤渊遗址。
    在劫仙想来,几位宗师离开,赤渊遗址的八门阵只守不攻,也及及可危。
    但真正过来了,看到铺天盖地的飞鸟和走兽折在阵外,劫仙不禁失神。
    “这里的杀伐劫气竟如此厚重?”
    他司掌杀伐,看出八门阵之凶。放眼东来修真界,上一次见到如此规模的杀阵,还是仙魔大战。
    劫仙带众人走到杜门。
    四臂神人背显日月宝镜,骑在青狮之上,头顶霞光百道,垂宝珠璎珞。
    左侧有一丈六金身的道人坐莲花,骑大象,手持降妖剑、破妖刀。
    再左,孔雀腾云驾雾,背上坐着一尊手持金弓、宝瓶的多臂神人。
    而四臂神人右侧,有一尊同样光背圆镜的法相,臂缠阴阳龙蛇。
    最右侧,是一颗奇怪的玉蛋。
    “这……这是法相?”
    一众修士神情困惑。
    只见五尊法相杀入妖族大军。
    纵是金丹妖将、统领,面对这五路法相亦不敢正面相敌。
    东墨阳御驶阴阳宝剑上下腾飞,大片大片的狐妖拦腰截断。
    李如心催动日月神光,金银二色耀目刺眼,所过之处妖邪尽为灰尽。
    洪昌乙施五行道法,金刀木柱伴无情水火,妖兽亦被冲得难成阵势。
    ……
    孟晨等人看过这一边,又往景门望去。
    那边亦有诸多法相显现,祥云多多,彩光逼人。
    “虽然没有金丹级别的法相,但这些筑基修士操控法相之术,竟把战力提升这么高?”
    已接近金丹修士的三成战力了。
    忽然,滚滚阴风卷起血盆大口,把一尊法相连带修士咬死。
    下一刻,那修士化作灵光飞入八门阵内。其他修士上前把尸身抢走。
    没多久,孟晨等人看到那位身死的修士重新现身,继续回到战场冲杀。
    孟晨喃喃自语:“起死回生?他们这里——这些人鼓捣了不少好东西啊!”
    不急着带人帮忙,他带领一众援兵前往八门阵内打探。
    劫仙引路,但见瑞气千道作虹桥,宝莲霹雳开两道。
    凡不开眼的妖兽靠近,便被红光霹雳诛杀。
    从景门往内走,留守众人定眼一看,引众人前往阵心。
    此处插着一道“六甲遁天符剑”。
    “是精通奇门遁甲的秘宝?谁弄来的?”
    孟晨法眼观望,看出此符剑运度八方,将八门风火阵的威能加持到一个不可思、不可测的境地。
    “前辈,你看。”同行一位金丹修士指着符剑末端。
    上面写了一行小字:“悟空奉师命来,以此剑布阵也!”
    “悟空?菩提?”
    孟晨哑然:“怎么哪里都能碰到他们师徒?”
    同行修士笑道:“咱们当下借用菩提道友的法界,可不是处处都见他们的痕迹?”
    几人左右观望,又有一位修士死在阵外。
    卡察——
    一座假山造景毁灭。
    众人眼看着那道魂魄遁入造景内部的核心领域。
    没多久,外面修士将肉身送到旁边。
    有修士上前作法,又把魂魄引入肉身。
    两个少年则从旁边搬出另一座规制相同的玉色造景,并不断从上面舀玉液撒在修士伤口上。
    那些灵液浇上去,外伤纷纷愈合。
    修士对伏家兄弟道谢,再度催动法相冲出去杀敌。
    “复活的山,疗伤的水——啊!这不是玉庭山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