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太子》第一百九十一章 仇人相见

    袁军主力在袁耀的统筹下,大军从丹阳郡的春谷县开始渡江,进入庐江境内以后,从居巢回返郡治皖城,以凌厉的兵锋剑指皖口,以逼迫荆州军放缓攻势。
    此时间,皖口营内营外,可谓是一片惨状。
    一层层的尸首堆积于此。
    周遭的支流早已被鲜血染红,化为了一道道的血水。
    可激烈的战火却依旧还在持续着。
    皖口营外,主阵之间,此刻年过三旬的中年将领黄祖腰悬着利剑,身席一身无比坚硬的战铠,眼神仿佛凝练起来,紧紧盯凝着前方的战事。
    瞧着营内的袁军纵然兵力与己方相差甚远,但却是依然凭借着毅力打退了己方一波又一波的强攻时,他不由有所微微动容。
    特别是当目光移到营墙上那道挺拔的身影时,眼中不由闪过了一丝厉色。
    黄忠!
    这连日来的己方多次进攻,无不是黄忠的缘故,拼死抵挡,方才阻止了皖口的被迫。
    此刻,他脸色间略微凸显出了一丝急躁。
    毕竟,他奉命趁势攻伐庐江,其最主要的缘故便是由于现阶段袁氏的主力正被困在江东之地,尚且无暇顾忌庐江郡的安危。
    若他不能趁袁军扫清江东诸势力以前夺取皖口,鲸吞庐江诸地的话,恐怕将丧失一次攻城略地的好时机。
    黄祖一时越发想着,心间的怒意也在徐徐飙升。
    待再一次攻势被打退以后,黄祖忽是挥手号令全军暂停进攻。
    令旗挥动,荆州军各部遂列阵而立,暂做休整。
    随即,黄祖方才徐徐纵马上前,在亲卫的护卫下径直奔至皖口的射程以外处停却。
    “黄汉升,汝属我黄氏旁之,同贵为荆襄望族,何故执意愚忠于袁氏,而拼死抵挡我荆州大军乎?”
    一席厉喝声,黄祖正对着营墙上方的黄忠高吼着。
    他是瞧着强攻或许很难破皖口,故而想通过另一种方式劝服黄忠放弃抵抗,献地而降。
    只是,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劝降了,但前面数次,都是以失败告终的!
    黄忠根本不为所动。
    瞧着黄祖如今的这副模样,此时的黄忠面上浮现着满满的疲惫感,身间亦是沾染着数不尽的血液。
    都是杀敌而留下的!
    由于兵力差距太大,他只能亲自上阵杀敌,以鼓舞麾下军卒的人心。
    沉吟半响,黄忠目视下方的黄祖,却不由厉声回道:
    “少主对我以诚相待,难道只因你我同出一族,我就要以皖口来向你献降吗?”
    一席话落,黄忠依旧面露严肃之色,面不改色地厉声回道。
    他的态度极其坚决,是决定不会献降的。
    “黄汉升,汝可别不识抬举,本将此是看在你我皆属一门,才费尽心思前来劝说你早日弃暗投明的,若不然,只待皖口破之时,汝当身首异处也!”
    “哈哈哈……”
    闻言,黄忠却陡然放声大笑不止。
    半响,才高声回道:
    “是么?那汝有胆就继续强攻吧。”
    “少主于我有大恩,何况他如此信任我,命我独镇一方,我岂能辜负他的好意,而做叛将?”
    “纵然皖口城,吾亦战死,也绝不做那贪生怕死之徒。”
    “黄祖,来吧!”
    一时之间,黄忠顿时流露无尽的豪言。
    这一刻,就连周遭的残存军士亦是受到黄忠那视死如归的豪情所影响,亦不由纷纷抱拳附和着:
    “将军高义!”
    “我等愿与将军共存亡,捍卫皖口不失。”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此时,副将陈兰亦是适时高喝着。
    顿时之间,皖口营中所剩余的残存士卒亦是一致高举利器高呼起来,军心士气一瞬间大幅度增长。
    纵然是身负了伤势,亦是受到情绪感染而强撑着身子高呼着。
    “哈哈哈……”
    再度一席大笑,黄忠目视营外,厉声喝道:
    “黄祖如何?吾有如此多的生死弟兄,何惧与尔等鼠辈一战?”
    瞧着此等局面,以及黄忠的固执,黄祖方才终于是打消了对黄忠的劝降。
    随即,他扭转身子,纵马回返阵间,沉声道:
    “敌将执迷不悟,一心求死。”
    “诸军听令,准备继续进攻……”
    一席号令,就在荆州军各部待继续强攻皖口时,忽然之间,分遣于四周探查的哨骑回报。
    “启禀将军,据小人们刺探到,现袁军主力已经由袁耀亲自统领抵足了皖城,并且他已经派遣太史慈与孙策先锋,领前部当先朝着皖口杀至。”
    “现已距离我军阵势已不足二十余里。”
    随着哨骑迅速将情况禀明,战阵之间,风气陡然间便变了。
    诸将校一时皆面露惧色,遂各自开始劝道:
    “将军,现敌军援军已至,不如先延缓攻城,待后撤二三十余里重新安营以后,在做打算吧!”
    “是呀,若我军继续攻城,难免将遭受到袁军的两面夹击,到那时局势反而于我军不利也!”
    一番番的劝说,无不是展现了荆州军诸将不愿与袁军正面交锋的想法。
    近段时间以来,关于袁军接连不断的战胜各方势力,正面野战实力可谓是强悍无比。
    与这样的一支军队作战,荆州军诸将自然不愿也!
    可一时之间,黄祖却是流露出犹豫之状。
    他能够看的出来,强攻皖口如此之久,此现在已经是强弩之末,只要在稍微加把劲发动攻击,那必定能够一举攻下!
    但如若此时就此撤军,那给黄忠所部予以喘息之机,外加上援军的到来,将会让攻破皖口的计划遥遥无期也。
    故而,联想到这些,黄祖不由陷入到犹豫不决的境界。
    一方面理智告诉他,应及时撤军避免被袁军主力合围才是最为正确的抉择。
    可另一方面,他亦是咽不下这口气,想要因此而强破皖口。
    ……
    而就在纠结的这段时日,袁军前部已经宛若势如破竹的雄狮一般,杀至此处。
    孙策此时身席战甲,纵马挺枪当先杀入荆州军阵间。
    他一枪接着一枪的扫过,肆意枪挑着一位又一位的荆州军士卒,眼中望向被层层护卫着的主阵间的主将黄祖。
    他眼中不由亦是流露出满面怒气,手中招式亦是无比凌厉。
    因为,他的杀父仇人就在眼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