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太子》第二百四十一章 围城打援

    拓县城头。
    自从桥蕤派遣信使及时赶赴武平、赖乡二地予以告知曹军将分兵前往袭击的军报以后,他心下便一直心绪不宁。
    不知为何,心中似乎总有一种不详的念头产生。
    艰难的等待了将近两日功夫,桥蕤终于再度等到了武平、赖乡方面的战报。
    可惜,却不是喜报,而是噩报。
    武平、赖乡已经相继失守,部将梁刚在乐进先登入城以后,被其一刀授首!
    而另一将乐就也在武平失守,尚且还来不及防备之时,曹军便已经趁势再度兵临赖乡。
    同样的招数,同样的攻势。
    面对着乐进犹如疯魔一般的率众先登,乐就感受到了无畏的压力。
    在坚守不过半日功夫,赖乡宣告被破!
    他亦只得及时收拢败兵,一路逃往陈县屯驻。
    至此,面临着曹军的攻势,拓县侧后所布置的两道防线却是成为了突破口。
    当得知了这则消息的桥蕤,却不由顿时愣住了,站立于原地久久无神。
    他有些难以接受。
    为什么?
    “夏侯渊究竟有何能耐,竟然能够在两日不到的功夫便行军高达一百七十余里。”
    “这还是非常人所能承受的吗?”
    这一刻,得到了夏侯渊犹如神速般的行军速度的战报,桥蕤认知当真得到了颠覆。
    而至于之后的乐进先登破城,虽然勇悍,也极其震撼,但也只是锦上添花。
    桥蕤细细思索一番,能够明白,此次武平、赖乡二地将毫无征兆般的失守,就是曹军利用此神速的行军速度打了自己一个时间差。
    只是,现在事已至此,在做追究已经是毫无意义。
    他深知,武平、赖乡失陷以后,己方粮道将彻底被控制,并且与陈县方面将会被曹军驻军所拦截,而失去联系。
    此刻,纵然拓县面临着曹操的攻势,依旧还坚如磐石,但却已经没有了继续坚守下去的必要。
    无奈之间,桥蕤只得忍定思痛,放弃拓县的防御。
    随即,遣军全权撤出城池,迅速率众向陈县方面汇聚回返。
    可此时的夏侯渊依旧发挥了神速的优势。
    在攻陷武平、赖乡的那一刻,他便亲自继续携众继而摧枯拉朽般的扫平了附近城邑的威胁,并提前转进至袁军撤回陈县的必经之地上设伏。
    而在袁军抵足以后,趁势发动袭击。
    乱战之中,此时袁军通过连番的失利,军心士气方面已经受到不小的打击。
    此刻面对着曹军的伏击,纵然兵力远超夏侯渊军,却还是被杀得节节败退。
    夏侯渊亲自持刀杀入阵间,身先士卒般的精神亦是犹如支柱般鼓舞着麾下军士。
    不仅如此,桥蕤还被其五合击败。
    最终,在将近折损约莫五百余众过后,桥蕤部方才得以摆脱夏侯渊军的攻势,回返入驻陈县,继而向寿春方面加急请求援军增援。
    随着桥蕤军退守郡城陈县闭守不出以后。
    拓县城下与之展开对峙的曹操此时亦是挥师进驻了拓县城中。
    接下来,由于桥蕤军初逢败绩,麾下诸士卒此刻对曹军都生出了略微的畏惧。
    桥蕤此刻自然也不敢在轻易出战。
    只能坐困陈县,予以等待己方主力的来援。
    可闭守不出的代价却是,彻底丧失了主动权。
    现如今间,陈国境内几乎是任由曹军所驰骋。
    可袁军入驻陈国本就时日尚短,各地人心未完全依附。
    现在随着曹军入境,况且桥蕤部还因战败而被困在陈县无法出城驱逐曹军士卒。
    这无疑令各城邑间的官吏心思瞬间活跃起来。
    一连数日间,陈国全境除却陈县以外皆叛,响应了曹氏的统治之中。
    在对各地都进行掌控以后,曹操方才再度携大众兵临陈县城下,以对其采取合围之势。
    但即便如此。
    曹操却依然未选择强攻城关。
    这一时不由令部分诸将狐疑不解。
    眼见着诸人的满脸疑惑情绪,曹操轻锊了一下鄂下长须,遂流露出浓浓的笑意,并与一侧身席青衫,面色却虚弱无比,露出病态的戏志才相视而笑。
    旋即,戏志才方才出言替曹操解释着。
    “诸位将军,现今之间,我军已经于陈国境内立足,若是此时挥师攻打陈县,想来凭借诸位的神威,攻克城池,全歼这支袁军应不是太大的问题。”
    “可然后呢?”
    一席言语而落,戏志才那仿佛充斥着耀眼光芒的双眸,此时面上却是尽显飘逸之色,向诸将吐露着一道问题。
    话落,身长八尺的将领曹洪拱手问询着:“攻克了陈县,我军自然便能将陈国彻底据为己有,并且还能削弱袁军的有生实力。”
    “此乃两全其美之事,何乐而不为呢?”
    “不知先生此意是?”
    曹洪一语而出,可谓是问出了诸人内心狐疑的心思,此时营中诸将亦不由一致将目光放在戏志才的身间,想知道其究竟有何算计。
    “全据陈国,扩张领地,此的确不失为一桩美事。”
    “可诸位是否想过,袁军主力部众的反扑呢?”
    闻言,戏志才虚弱的面庞却仿佛是瞬息间恢复了严肃之色般,径直沉声面对着诸将说着。
    沉吟了一番,不等诸将予以回复,便继续自顾自的说道:“若陈国一失,则会令袁军放弃从此地北伐中原,转而会另寻突破口。”
    “那样,我军尽数集结于此,是否有丝毫意义呢?”
    “反而会将好不容易得来的主动权拱手相让,而在局势上落入下风。”
    “毕竟,中原诸州幅员辽阔,突破点实在是太过密集,以我军的兵力,想面面俱到阻止袁军的进攻,那是绝技不可能的。”
    “可若是留有陈国,对其采取围而不攻的策略呢,将会如何?”
    “那势必会令袁军心存牵挂,桥蕤军但凡一日不被消灭,那敌军必然会接连不断的从此地北进,以与我军相争。”
    “若不然,主动将此军弃之,必将大失军心矣!”
    一时之间,一旁的中年吕虔沉思一番过后,不由想通了其中理由,随即径直说道。
    PS:祝高三的学弟学妹们明天考试一切顺利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