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门
最新
全本
侦探推理
其他类型
历史军事
恐怖灵异
散文诗词
武侠修真
玄幻魔法
科幻小说
网游动漫
都市言情
香艳高辣
《宋北云》695、六年11月13日 晴
一道圣旨惊天动地。
当这道圣旨在朝堂之上公布之后,满朝皆惊。
撤裁六部!
这简直是前无古人的,此举一出立刻引发剧烈动荡。
不过这个撤裁并不是直接废除,而是将六部全部拆了,拆了个稀碎。
光一个吏部就被拆分成了四个小部分,基本上就是每个司就相当于一个部,职能虽然没有变化但整体权力更加分散,组织机构也变得更为复杂。
而变化最多的则是兵部,兵部直接没有了直接军权,只是保留了国防参谋、后勤武装、人员组织和战略规划四个部分,所有的军权都直接归属于军事会,而这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军事会还并非皇帝一个人说的算的,不管是打仗还是调动兵马都需要超过军事会半数以上成员同意才可以。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现在皇帝说要打谁就打谁,而在进行军事改革之后,皇帝说要打谁,但核心圈有超过半数的人不同意则直接可以否决掉皇帝提议。
换句话说就是皇权被上了笼子,但同时皇帝也拥有一项特权,就是发起罢免其他成员的决案,如果通过的话不管是谁都会被直接罢免。
而军事会除了统一指挥全国武装力量之外,还兼顾许多特殊职能,比如制定军事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决定军事战略和武装力量的作战方针,管理国防科研生产和国防资产、经费等等。
也就是说从这一道圣旨之后,军政就已经彻底分权了,所有的现行制度都会被废除,等待新一轮的相关军事法案出台之后便会全面成军。
且会将现行的军事制度进行重新整理,废除禁、厢、府、乡等军制,改为军区职,由军区统帅进行本军区内基本内容的管理和挟制。
之后便是相关的晋升制度,晋升制度由原来的单一性改为现在的多渠道性,军队应具有独立的人才教育和培养能力,且在军队中可以进行某一些专业的强化型训练。
而兵制也转变成为征兵制,强制服兵役但服兵役的年限却缩短到了五年,在这五年时间内军队会负责培养相关技能并支付等额报酬,但若处于战时,已退伍的士兵拥有无条件的参军义务。
在更改兵制之后,国家的常备军人数会锐减至现在的三分之一,军费预算却维持不变。也就是说在缩减人数的同时,军事熟练度也大幅提升,并且使用专人专职,士兵只负责战争和特殊时期抗险救灾,其余事情一概不允许参与。
综上所述,这便是这道万字圣旨的大概含义,其余的还有就是一些相关的已经确定的细节。
如果要细细解读,其实可以解读成军事力量是流动性的,不再会成为某地区性领导人的私兵,而且还因为缩小的规模,士兵的待遇、装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并且在此之外也可以保障军队整体的纪律性和服从性。
而更深层次的意思就是杜绝了“某家军”的诞生可能,因为军区制之后,军营仍是铁打的,但将领和士兵都是流水的。各级番号除非战斗消番之外,永不磨灭。但其中的将士却会不断的更替,这样就可以大程度的消灭士兵只认将领不认中央的情况。
相对于军事制度的改革,文官制度改革就显得没那么突出了,虽然也是地震级别的打动刀,但其实只是职能分割、人员打散,核心内容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所以相对于军制改革还是比较容易让人接受的。而且文臣现在老实的很,特别是在办了那么多人之后,他们更老实了不少,虽然不少人对这样的政令有异议,但想到自己总归比勋贵们好多了,所以自然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那要说有没有开心的?
其实也是有的,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应该就是最高兴的人了,这三个部门都分离出了更高级的职能,大理寺多出了制定和修订法律的职权、刑部分离出了公共安全职能和国家安全职能、御史台则直接一刀成三成为了检察部门、纪律纠察部门和核查机构。
而在之上还有皇帝的内务府则直接升级成为秘书处并享有一项特殊职能那便是与公检法三部享有交叉监管权限。
朝臣对这些其实意见都不大,真正让他们觉得难受的其实是考试制度的究极魔改。
说什么经过长安三年试点证明先行科举制度拥有非常大的漏洞,需要一次完善的改革。
首先就是明经科的录取人数从原来的七成锐减到了一成,这一成说白了就是专门为那些实在太废物的高官家属们或者英烈勋贵家属们留下一条后路,毕竟人家也算是为国家奉献了一辈子,不管好坏情面得留下。
而剩下的九成则直接被替换成了文理科和六艺,也就是艺术。
其中文三理五艺一,读圣贤书的还是读圣贤书的,这一条的比例并没有变化,真正削的就是那些明经科的选手,但很多人不满的是为什么理科的比率要占到一半。
他们理论上是不服气的,但没人听他们申诉,因为这道圣旨只是告知而非商议。
甚至于那圣旨字里行间都表明说如果不服可以造反。
但对于现在这个局势,谁还愿意去造反呢,而且说是说削了上流门阀,但也并不是没有给他们机会,毕竟不管是学什么、考什么,他们的社会资源本身就要比平民百姓多许多。
只不过想到要跟那些泥腿子同台竞技,他们就觉得有些恶心。
除了这些内容,还有一项更重要的改革内容就是学校全盘国有,并且前五年所有的学费、书本费都是全免的,后五年可选择是否继续读书还是进入工坊设立的职业技能学校学习,学习之后可包分配。
看似这样学习的台阶低了,其实不然。因为新的考试法改革之后,一个学子想要当官是需要经过五加四加三加四的学制后才能够进行一次公考,而且考试的内容包罗万象、横贯中西,不是顶尖的人才根本想都别想。
但这共十七年的学制并非强制读完,可以中途离开,而且如果能够读完的,基本上也可以被称之为天之骄子了,即便是当官还需要考试,但但凡是能够从高等学府里走出来的人,也是不会在社会上有任何难度了。
所以这才是最让那些高级人儿最难以接受的点,因为这样的改革之后,他们的后代子孙如果不争气,可是要家门败落的……
要放在以前,民间早就被策划的翻了天,但现在这些门阀大家发现自己真的有些吆喝不动了,舆论也好、武力也好,甚至财力也好都被全方位的压制了,现在就连那些个贱民的掌控权,朝廷都要来争一争。
这可真的太难受了。
改革的消息传到了朝堂之外,不识字没关系,四里八乡都有那种说书先生在将这事改成了故事说给那些不识字的人听。
也不知道这些说书人都是从哪里来的,仿佛一夜之间就冒了出来,关键还没人敢动他们,因为这帮人告诉那些贱民之后,现在哪怕是最没用的最窝囊的泥腿子也知道如果出了委屈可以直接去找信差口述,分布在各地的信差会把这些事传递给御史台的。
至于究竟能不能传递到,谁也不知道。但万一呢,人么,不怕这个一万,就怕那个万一。
大改大修,自然不是一段圣旨能解决的,从圣旨颁布之日起,各部衙门彻夜点灯,加班加点。又是整理卷宗又是分离政务,而军队那头更是忙得呼哧带喘。
而偏偏此刻,宋帝赵性应辽国皇帝耶律佛宝奴邀请在回国途中前往辽新都进行一次国事访问。
此刻正在文武百官焦头烂额的时候,赵性正在那邯郸城中的老宅子前点着炉子吃火锅。
“朕这个老宅子啊。”赵性叹气道:“就这么凭空让辽人占了去。”
宅子里是有人的,是辽国一个偏门的王爷,要是换了个人在自家门口烧锅子吃,他不把灶都给掀了才怪。
可今日这位这来头……他惹不得呀。且不说这宋国皇帝在辽国也是帝王礼遇,就光是这皇帝身份摆着,即便他是个俘虏都不能轻易去侮辱,否则会落人一个蔑视皇权的口实。
“耶律大兄呢?”
“回大宋皇帝陛下,我朝陛下说您……说您……”
“说啊。”
“说您太丢人了……陛下不想来。”
“哈哈哈哈哈……”赵性一甩胳膊:“不过是故地重游罢了,现在这宅子已有新主,怎好打扰。君子当行君子之事,这有何人可丢啊。”
“是是是,大宋皇帝陛下说的是。”
就在赵性涮肉的时候,佛宝奴接到了一封从辽新都发来的信,看完信上的内容,她倒吸一口凉气。
“还真的成了……”
她喃喃自语,脸上全是难以置信,因为这个消息对她来说简直就是颠覆性的。
如果换做是自己,自己绝对不敢这样玩,这也玩的太狠了,在赌国运。
可一想到那个什么都知道但显然不在意的宋皇赵性,佛宝奴这次是终于意识到曾经宋狗对自己说的那句“大宋不是有我了不起,而是因赵性才了不起”。
气魄、胸襟、眼光和肚量,那个看似玩世不恭、不干人事的皇帝一人占全,他看似没有架子但他的架子就是他身后那个如日中天的大宋王朝。
有人会因为他在路边的小院子里吃东西就看不起他吗?有人会因为他贪玩好色也觉得他是个昏君吗?有人会因为他看上去就像个大孩子而无视他吗?
不行的,他哪怕什么都不干,只是站在那就已经是一座山了。不为其他,只因为他是最强的宋国中那个最有威望的人,哪怕朝他吐了一口口水都可能会引来灭国的危机。
这才叫气势和威严,而不是端着架子写一首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那算个屁。
佛宝奴想了片刻,轻声叹了一声,换上冬装就带着人去往赵性吃宵夜的地方了。
“哟,这不耶律大兄么。”赵性翘着二郎腿:“来来来,吃些暖暖身子。”
佛宝奴才懒得搭理,她只是坐在了赵性的对面,看着这小酒喝着小肉吃着的宋国皇帝,开口问道:“你不担忧?”
“担忧什么?”
“你国内在改革……你在这吃喝。”
赵性停下筷子,拿起绢布巾擦了擦嘴,佛宝奴以为他要慷慨陈词一番,但没想到他只是因为胡椒辣了嘴,去寻了一口甜果酒罢了。
等喝完果酒,他清了清嗓子,佛宝奴觉得他这次终于要开始了,但他却生生的往嘴里塞了一大块羊肉。
“你们辽国的羊肉是真好,草原羊吧?”
佛宝奴五官都快扭曲了,她加重了语气问道:“你怎的答非所问!”
赵性仰起头:“你知道我把什么送去了金陵么?”
“什么?”
“玉玺。”
看到佛宝奴惊愕到说不出话的样子,赵性倒是一脸自在:“我不负国士,国士定不负我。聪明人的事就让聪明人去办,我只配当那个坐享其成的人。”
“你哪里来的信任!”
“是不是世事都要个理由?”赵性反问道。
佛宝奴语塞:“若是……”
“你这人啊,不太行。”赵性挥了挥手:“我问你个问题啊,大兄。”
“你倒是说啊。”
赵性不紧不慢:“待我吃口肉。”
又吃了几口的赵性这才开口道:“你的帝王之道是谁教的?”
“老师、父亲、母亲、臣子。”
“嗯,正经是这样。”赵性点头:“可我的不是,我的是百姓教的。”
佛宝奴:“???”
“得民心者得天下,听过没有?掀翻历代的从来都不是士大夫。”赵性仰头干了一杯酒:“只要我坚定的站在你们都不放在眼里的那些人身边,天底下就没有能伤我分毫之人。”
说完,赵性也起了身:“走啊,大兄。夜风料峭,我带你去逛青楼。”
“鬼才要跟你去逛青楼!”
694、六年11月10日 晴 与鬼神合其吉凶
696、六年11月18日 晴
小说推荐
北宋风云
重生于北宋末年燕云地,生为汉儿当自强,天佑华夏
善缘海古
最新章:
第八十章 阴谋3
北宋小厨师
身为一家超五星级酒店首席大厨的李奇,因为喝了点小酒,竟然奇迹般的穿越到了北宋末年 来到这个无亲无故的陌生世界,无奈之下,李奇只好抄起了老本行,在汴京一家即将贱卖的酒楼做起了厨师 李奇原本只想做一名低调的小厨师,可是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男人太出色,有时候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高太尉想吃牛排-没空“蔡太师
南希北庆
连载
最新章:
第1902章 解锁计划 (2)
北宋闲王
闲王非贤王,赵颜穿越成为北宋英宗的第三子,本来声名狼藉的他也没什么争名夺利的心思,一心想要做一个清闲的王爷,喝着小酒、品着美食,身边再有几个美女相伴就更完美了 但是做为一个后世人,赵颜的言行举止在古代人中就像是夜晚的探照灯一样,散发着刺眼的光芒,无论是他穿越时带来的各种物品,还是他自身的才能,都让赵
北冥老鱼
连载
最新章:
第1章 洞房中的球形闪电
北宋攻略
汴京烟云、钱塘风月穿越千年,关山重重,处处是坑,人生何处有坦途攻城掠地、快意恩仇、畅游花丛,笑傲庙堂高俅为我抬轿、蔡京呼我大爷女中尧舜高滔滔正在为我捶后背平西夏、夺燕云挥挥衣袖,已是一个铁血强宋
艾仁
最新章:
第三百零八章、可能的密道
回到北宋当城管
现代人王浩因为一次意外穿越到了北宋仁宗年间,这一时期的名臣良将:范仲淹、包拯、欧阳修、晏殊、韩琦、狄青、富弼、夏竦、王拱辰、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人,为何都对王浩礼让三分?他又为何卷入庆历党争?庆历新政真的会偃旗息鼓吗?只因他是北宋都城开封的街道司的司丞,也就是城管大队长。且看王浩利用现代社会学习到
咕咚
最新章:
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回来大结局
北宋火政记事
她被父母遗弃乡野,能劈柴善酿酒,是个平凡但坚韧的小娘子。他是没落贵族,被人污蔑,沦为步军司最低等的探火兵。两人因机缘巧合而成婚,于山庙间,守着一方安宁。她是他心底的一瓣野蔷薇
卢小乔
最新章:
第三十章:担心
这个北宋有点怪
主角来到北宋,发现这时代和他学过的历史有所出入。这里有男丁稀少,靠孤儿寡母撑门面的天波杨府。有凭着丹书铁卷横行民间的柴王府。八贤王和庞太师天天在朝堂上对喷。带着整个文臣集团分成两派互相骂街。赵祯每天就磕着瓜子坐在皇位上看戏。东京城内侠客们各领风骚,三天一小闹,七天一大闹。不是想办法偷宫内的秘药锻体,
翔炎
最新章:
新书《来自蓝星的乐子人》将要上架
北宋振兴攻略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穿越成为宋钦宗,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北宋振兴攻略》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吾谁与归
连载
最新章:
第部七百九十六章 克烈部的礼物
大宋:从县令到皇帝
【A级签约作品:大宋:从县令到皇帝】杨逸一觉醒来,成为了大宋的新科状元,时任阳谷县县令 等等,阳谷县 那不是西门庆和潘金莲所在的那个县吗 察觉了这个情况,杨逸一脸懵逼 随后,他又激活了神级签到系统,只要完成了签到任务,就能获得奖励“叮咚!恭喜宿主在县衙成功签到,奖励神级侦探技能“叮咚!恭喜宿主在武大
北乔峰
连载
最新章:
第一百六t十三章:高俅认怂六 布局梁山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