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窃国天下》序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真是一句真实而又直白的说话。
    奈何,愚笨的我,却在那以后才真正的明白这句话。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
    面目全非的我站在你面前,你还认得出吗?
    这个已经叫做刘备的我……
    ※※※※※※※※※※※※※※※※※※※
    章武三年,chūn(223年)
    白帝城
    刚下过一场蒙蒙细雨,天sèyīn暗,晚风幽冷。积聚在瓦砾之间的雨水顺着宫殿的屋檐滑落,落在地面水洼上,引起阵阵波动的涟漪。
    宫殿之内,昏暗的烛光跳动着,周围摆设影子交错。
    刘备就这么平躺在床上,偌大的房间内再无别人,那些烦人的黄门侍从都已经被我尽数喝退。那深洞洞的眼窝默默凝视被宫殿覆盖了的苍天。
    这位曾经纵横沙场叱诧风云的西蜀霸主,已经年事老迈,失去了当年的激情与热血。
    甚至刘备时常在想,或许,下一刻就会有一道孤寂的黑sè身影出现在身旁,露出那白骨深深的手臂,挥舞着巨大的镰刀,将残余的生命收割……
    刘备时常做梦。
    时常梦见往rì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时常梦见那些年,大家一起机关算尽,互相猜忌,尔虞我诈,虚张仁义,恨不得让对方尽早死去,然后在对方坟头哈哈大笑的rì子。
    如今,他们都离开了这个世界。而刘备却还孤独的留在这里,忍受着无尽的寂寞,看着后来崛起的新秀在眼前耀武扬威。
    如果是当年,刘备一定会狠狠教训这群不知所谓的黄毛小子。
    但现在的刘备,想打,却无能为力……
    甚至,刘备已经输了。
    戎马一生,见惯了生死离别的刘备,输了。
    输得很彻底,输得无法翻身。
    成功的人会找方法,失败的人会找借口。
    那刘备的借口是什么?
    “可能,这个时代已经不属于我了吧?”
    这是多么让人逅病的愚蠢借口啊?要是刘备还年轻,要是他们还活着,一定会把这句话当作笑柄。可惜,这是刘备如今唯一能够找到的借口……
    算了,一切都已经过去。
    是的
    很快连这位苍老的蜀汉帝王也将成为过去……
    咯咯咯
    夜已深,但昏暗的走廊外传来一阵幽幽的脚步声。
    脚步声微小低沉,缓缓接近,直到刘备的寝宫门前才停止。那细薄的纱窗外映进一道干瘦的人影。那人身影恭敬颔首,带着yīn阳怪气的声音说道:
    “陛下,丞相大人、尚书令大人求见。”
    “哦!”刘备那如同枯井的眼眸忽然有了一丝jīng神!
    “快传!”
    刘备口中说着,身体从卧榻上坐起。
    哈哈!是他们,是孔明和正方!刘备心里透露出淡淡的喜悦,因为刘备一直期待着他们的到来……
    片刻,刘备寝宫那jīng美的大门被人从外面缓缓推开,丝丝清爽的晚风涌入,让刘备jīng神清醒了几分。门外,一名黄门正向着二人恭恭敬敬的做着请的动作。
    两人齐步而入,黄门立即恭敬的将房门关上。
    “臣,参见陛下。”
    房门关上,二人立即恭敬跪地行礼,动作规范端庄。
    此二人,左边身穿文士袍,头戴纶巾,手挽羽扇者,便是天下闻名的蜀国丞相诸葛亮,诸葛孔明。而右边那位低着头,戴进贤冠,身穿朝服的,则是尚书令李严,李正方。
    “不必多礼。”刘备站起身,跨步上前就要去扶起二人。虽说此时的刘备已至暮年,但长年征战也让他练就了硬朗的身体,至今并无大病,只是输了一场,身心疲劳而已。
    “陛下保重身体。”
    刘备才刚站起没走两步,诸葛亮已经面带担忧的起身快步来到刘备身边将刘备扶住。
    哦,对了。
    因为刘备心情烦躁,终rì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导致外面的人觉得刘备是患病了。
    仔细看,诸葛亮如今也已经是四十不惑之年了,但这位神机妙算的军师依然神采奕奕。
    刘备露出笑意,尽量冲散周围昏暗烛光下营造得有些黯淡的气氛,挽手道:“孔明安心,朕不曾抱恙。”
    “陛下无事便好。”诸葛亮舒了口气,但他还是放不下心,扶着刘备回到卧榻上并肩坐下。他这爱cāo心的毛病倒是一辈子不变啊。
    坐在卧榻上,诸葛亮确认刘备当真没有生病后毕恭毕敬的问道:“陛下,不知独自招臣等前来有何要事?”
    “本yù与你等二人商讨之后的对策,但,正方不在,还是延后再议吧。”刘备早有察觉的淡然一笑,微微摇头。
    “呵呵,看来瞒不过父皇啊。”
    幽幽的,偌大的房间里响起了一道年轻的声音。
    此时李严缓缓将头抬起,之前周围烛光昏暗看不清楚,但现在倒是明了,这人哪里是李严?明显是一名年不及弱冠的清秀后生!
    这人是谁?
    不得了,正是未来的后主刘禅!
    “胡闹!朕不是命你留守成都稳镇民心吗?为何你前来白帝?”刘备皱着眉头,面上多了一份不悦。
    “儿臣只是想来探望父皇。”刘禅上前,来到刘备身前。
    “那么,正方何在?”刘备长叹一声,问道。
    “李尚书自有去处。”刘禅的回答非常含糊,让刘备感到不悦。
    “朕无大碍,你可速回成都镇守。不管正方在忙何事,命其三天内赶来面圣。”刘备看不到他此时的面sè,那是一张不怎么好看的脸。
    “呵,父皇啊,为何儿臣认为你不太待见儿臣?”刘禅站在刘备面前,冷笑问道。
    “你贵为堂堂太子,岂能随意离开都城?如此恣意妄为rì后如何担当大任?”刘备心里不爽,周围的空气都觉得凝重了三分。
    “哼。”
    刘禅直面的给了作为父皇的刘备一个冷眼,转身,缓步离去,口中却是喃喃骂道:“还以为你这老头会就此死掉,没想到还活得很滋味嘛。”
    他的说话每一个字的如同利刃,深深的没入刘备的心窝,气得刘备两眼暴瞪!
    “竖子!安敢口出佞言!”
    刘备猛然站起,指着他的背影厉声喝道。
    刘备的声音很大,但门外的卫兵和黄门太监却毫无反应,看来是被全部使开了。
    “老头啊,我很想知道,千年以后,百姓会如何看待我。”刘禅没有转身,就这样毫无礼貌可言,语气轻蔑,丝毫没有将刘备当成父亲般问道。
    “哼。”刘备冷笑:“朕猜,他们皆视你为昏庸之君。”
    “庸君……”刘禅仰起头,不知道在思虑些什么“那么,他们将如何看到父皇?”
    “仁君!”刘备冷笑更甚。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刘禅张开双臂,一阵狂乱的疯笑充满了整间偌大的寝宫,那痴颠的大笑让烛光跳动得更加剧烈,周围交错的影子延伸着抖动着,如同无数埋藏在yīn影下的妖魔得到了魔王的召唤……
    “你是仁君,我是庸君!?荒谬!”
    刘禅猛然转身,目光如炬,脚步虎虎生风的向我逼近,手指如剑,直指刘备脑门。
    “你不过是用忠义仁德作垫脚石,用人命鲜血当食粮的窃国贼!何以你会为仁?而我却为庸!?”刘禅盛怒的逼至刘备面前。
    “我生于乱世,若我不杀人,人便会杀我。我自得以仁义为皮囊,以残暴为**,以贼xìng为灵魂。为了天下能够统一,为了和平能够来临,我自甘做一个贼,做一个窃天下的贼!而你,生于前人树荫之下,每天只懂勾心斗角搞窝里反又岂会明白?!”
    刘备当仁不让,‘朕’这个虚伪的词语被弃之千里,直接用上‘我’。
    可惜,能够明白刘备窃国心之人,普天之下只有早被埋在黄沙之下的他们……
    所以刘备才说“这已经不是属于我的时代……”
    “哼,失败之人总会为自己寻找借口!你啊,不过是因为半生流离最后还一败涂地才大明其道的说什么窃天下乃是为苍生之事,其实就是一个失败者的借口!”刘禅怒目瞪着刘备,但刘备从他如虎似狼的眼里看到,他还保持着内心的冷静……
    这样的人,最可怕。
    如果胸有闷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大将,那么面如暴雷而胸如平湖者,可为神将……
    刘禅,刘公嗣。
    他是刘备的儿子,蜀国的太子,明rì之君王。
    刘备很了解他,他虽然还很年轻,也经常被人暗地里说是笨蛋。可少数人却知道他智谋竟不在诸葛孔明之下,只是他的道义与刘备背道而驰,导致他时常作出离经叛道之事,将他那惊世之才全用在破坏刘备亲手建立的蜀国之上……
    更重要的是,不知何时,诸葛亮已经是刘禅身边的亲信近臣……
    两个多智而近妖之人啊……
    可惜,可悲,可叹,可哀,可怒……
    刘备乏力的坐在卧榻上,诸葛亮就坐在刘备身旁。这位智冠天下的奇谋者面上没有任何表情,因为他向来严肃不爱说笑。
    窃国,窃天下。
    这只是失败的借口吗?
    刘备不想辩驳,这个时代,已经没有再去解释的必要。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见刘备没有反驳,刘禅自以为得胜。面上那暴怒的表情一收,换上得意的嗤笑。转身,他缓步来到窗边,伸手将那梨花木做的窗台轻轻推开。
    细雨之后的轻风额外送爽,一轮弯月悬挂高空,明朗且清澈。
    “父皇,你有一句说话让儿臣毕生难忘。”
    月sè下,刘禅那清秀的脸庞任意沐浴着夜风,嘴角泛起一丝浓厚的笑意。
    “哪句?”刘备平淡发问。
    刘禅将手缓慢举向苍天,像是要轻抚那轮清秀的弯月:“窃国者,得天下。”
    窃国者,得天下……
    多少年没有听过这句话了……
    “父皇,儿臣今天便继承你的窃国之志。你的国家,朕,就收下了……”
    刘禅嘴角笑意更甚,张开的手掌猛然紧握!
    噗嗤!!!
    朵朵猩红的桃花在刘备眼前盛开。
    好快。
    一切总是来得很快。
    快得,让人根本来不及反应。
    她的死是这样,关张的死也是这样……
    如同方才看到正在绽放光彩的鲜花,转眼已是凋零败落的惨状……
    伴随着刘禅的说话一字一顿地深入刘备大脑,一柄深寒的短刀也深深刺进刘备的心窝,与那冰冷的字句一起,将刘备心脏彻底穿透……
    刘禅转过头,看着被死神收割着生命的刘备,嘴角露出了淡淡的微笑……
    身边,向来严肃不喜欢嬉笑的孔明也露出了微微的笑容,他手中短刀刺在刘备心窝上,奔流的鲜血将卧榻染红……
    我……刘备
    不禁问天
    窃国者,是谁?
    我吗?
    还是公嗣你?
    还是……孔明?
    还是另有其人?
    咦?
    为何烛光昏暗处有几道人影?谁在那里!
    二弟?三弟?
    怎么会是你们!你们没死吗?
    我看到了!我的二弟三弟甚至还有曹孟德,还有吕奉先等人!哈哈,你们为何都在!你们不是早已归天了吗……
    哦,明白了,你们是来接我的吧……
    为何,连你们脸上也挂着微笑?
    为何,连你也在?你怀里抱着的婴儿是谁?是我们来不及出生的孩子?
    为何,连你也在微笑?
    因为我被最亲近的二人谋杀,而感到可笑?
    还是因为我终于可以从这个荒诞的时代中解脱,而为我高兴?
    俱往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