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门
最新
全本
侦探推理
其他类型
历史军事
恐怖灵异
散文诗词
武侠修真
玄幻魔法
科幻小说
网游动漫
都市言情
香艳高辣
《悟道天龙》第二十四章 左贤王与宣仁帝
夫妻俩还未商量出对策,忽听辽主到来,忙飞马向北迎驾,远远望见白旄黄盖,乔峰当即下马,抢步上前,拜伏在地。 阿朱一脸倨傲,端坐马上,微微抬头望着天空。
辽主耶律洪基的目光在阿朱身上一扫而去,眼中精光一闪,目光停在萧峰身上,哈哈大笑,纵下马来,说道:“兄弟,你我名为君臣,实乃兄弟,何必行此大礼?”
当即扶起,笑问:“三日内可否攻下燕门关?”
萧峰摇头道:“根本用不着三日。”
耶律洪基大喜道:“好兄弟。”
萧峰道:“不过那是皇上御驾亲征的结果。换了微臣,别说三天,三月都不行。”
耶律洪基哈哈一笑,随即反应过来萧峰不是喜欢拍马屁的人,其中另有内情。
果然,只见萧峰稍微迟疑了一下,接话道:“原因是,臣不喜欢战争,不喜欢欺负弱小,从不欺负朋友。为了皇上,臣已是破例。”
耶律洪基经历上回南院大王造反一事后,最如何信任萧峰也不能不对他保持怀疑,不然不会亲自赶来。此时听了他这些话,心中疑惑顿时解了一半。
暗道:“他虽是辽人,但自幼为南蛮抚养长大,大半是南蛮。大辽于他是父母之邦,大宋于他却是兄弟之邦。因此九分防守,一分攻击,才僵持不下。
但僵持下去,便成了国力之拼,我方会越来越弱,敌方会越来越强。这个,他那么厉害,不会不知道吧!”
萧峰仿佛没看见他的神色变化,大声道:“倘若陛下一意南征,请另委贤能。以臣统兵。别说三月,三年、三十年都不可能攻破燕门关。”
耶律洪基脸色一阵变幻,虽然对这早有心理准备,还是觉得很意外,但一是顾念结义兄弟的情义,二是畏惧乔峰武功在国内可说无人可敌,不想此时当面跟他翻脸。
心想:“他不阻止我南征,这倒是真正意外。”哈哈一笑,嘴上道:“你上次推辞不肯当宋王,我以为是你是想先立下军功。好名正言顺一些。”
乔峰气聚丹田,大声道:“如果皇上一定要封,请先撤去南院大王之职,封臣一个不用管事的闲王吧!”声音远远传出,方圆十里外都可以听得清清楚楚。
耶律洪基等的就是他这样一句话,虽然很想一口答应了下来,但那样显然会给臣子们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毕竟萧峰有救驾大功,又没犯什么大错。
因此耶律洪基既没答应,又没拒绝。准备缓一缓,慢慢完成权力的交换。可是战争等不起,特别是看在秦朝忙着结婚这段时间,少了他这天下第一高手不少威胁。
事实上等这一天。大家都等了很久,不然沁园内不会那么快出现那么多不同年龄段的各族美女。因为许多大人物都有在暗中推波助澜,只是大家都心照不宣。
要没这么多好处,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拼命想争那武功天下第一。
萧峰最怎么忠心。都压不下对耶律洪基的不满,发自内心的不满。
因为被误会,因为不理解。如果真想要夺位。自信凭阿朱那一手易容术,便可以无往而不利。再加上自己这一身武功,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不可能。除非那秦朝亲自来阻拦。
但那有可能吗?
第二天,萧峰被任命为‘左贤王’,赏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和美人,但明面上并未撤去南院大王之职。
萧峰可以不去碰那些美人,阿朱依然很不满,对耶律洪基越加看不惯了,心里大骂他和段正淳。但说来说去还是私心作怪,想找更多更好的理由,将丈夫名正言顺地推上皇位。
另外阿朱还想帮助姑苏慕容复国,但那必须在自家争得皇位之后,不然想都别想。既然想让乔峰当皇帝,当成不怕他学秦朝三妻四妾,最怕是他不肯当皇帝。
阿朱原以为,秦朝最终只会娶一个,而且很可能是阿碧。眼见秦朝变了心,对乔峰不由也信心大降。但想想,这实在是没事找事。不管怎么样,自知不会对乔峰变心。
想来主要是因为对慕容复变心,心中一直安宁不下来,所以也越来越想好好补偿他。但不是用美人补偿,而是用江山。可这必须在自家得到江山之后……就这么被卡住了。
最对不起不是慕容复,而是比亲姐妹还亲的阿碧。为了自己肚子里那孩子的安全,这些天她一直静悄悄地保护。这么多天没和那秦朝亲热,他不移情别恋找其她女人才怪。
可阿碧的担心不是没道理,乔峰的仇家太多,防不胜防。
阿朱不好支走她,只好继续对不起她了。
好在她可以在万里之外和秦朝通话,可少可以得到一些安慰。但这么神奇的本领出现,乔峰当成会觉得自己的修炼还存在有许多不足,有些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阿碧说他的成功和他本性谦虚有很大关系,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非常有利于上进。不然只说他打仗方面的能力,便可以傲视群雄,叫自己那夫君都甘拜下风。
乔峰从阿朱口中听了转述,呵呵一笑道:“正面我倒有些自信,但是对大局上的掌控,秦兄他实在是厉害得不像人,天机子之名当之无愧。”
从语气神态中都可看出,他有对阿碧刮目相看,只是不好直接说。
阿朱心道:“我醋怀最大也不会针对阿碧呀!”同样不好直接说。
大辽的权力交换,让大宋军队得到了喘息之机,同时酝酿着危机……
耶律洪基御驾亲征,如乔峰所言,很轻松地攻下了燕门关,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耶律洪基为了离间萧峰和宋人的关系,将大半的功劳算在他头上,并大肆宣扬。
自以为这是高招,暗底下十分得意,却不知因此而真正失去了萧峰的心,使萧峰看透了他的为人,不再抱幻想。
燕门关一失,大宋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
西夏和吐蕃终于忍不住发兵,想趁火打劫,瓜分大宋。
转眼间,大宋似乎成了病虎、笨熊,成了香喷喷一大块肥肉。
大理最纠结,发不发兵都不好:不发兵,不管谁胜了都不会放过大理;发兵攻宋,那岂不是和西夏、吐蕃一般无耻!发兵帮宋,那是惹火上身,自讨苦吃。
在此紧要关头,大理一连换了两任皇帝,先是文安帝段正淳上位,接着是他儿子段誉被捧上皇位,成为大理第十六任皇帝——宣仁帝。
于是大理有了事情可以忙,有了借口不出兵,继续坐山观虎斗。
段正淳在正式接下皇位前,试用了半月。
当皇帝的乐趣没怎么享受,心里深埋下退位让贤的种子。皇后刀白凤伙同左右贵妃秦红棉、甘宝宝,以一夫三妻的标准严格要求,后宫的美人有不如无。
有麻烦,无欢乐。
越美越麻烦。
高升泰为首的大臣掌握了大部分实权,一举一动都以泥菩萨的标准严格要求。段正淳当了这表面风光无限的皇帝,反不如当镇南王的时候,游山玩水,寻欢作乐。
段誉刚上位,便提出一个得到大部分人赞同的策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谁胜了,名义上归降便是,反正现在大理名义上是大宋的臣属。
实际是什么意思,大家都心知肚明,但谁都不会轻易说出口。话里还有另一层意思,大家同样是心照不宣——坐山观虎斗。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西夏文仪公主李银川成了大理皇后,西夏皇太妃李秋水的孙女,江湖第一大美人王语嫣成了大理皇贵妃。名义上大理和西夏没有结盟,事实上等于半个盟国。
王语嫣怎么又变了心?
这得怪秦朝。
因为秦朝跟她说,三妻四妾中,她最多只能是四妾之一。秦朝都这么说了,以她的高傲,不变心才怪。
变了心,第一选择当然是段誉。
但王语嫣不是没条件,条件是段誉必须当上皇帝。虽然王语嫣没说,但段誉心里很清楚。只是最清楚都不愿这么想,下意识将一切都推到秦朝身上,认为这是他的阴谋。
虽然他这阴谋很可笑,似乎全是在为自己着想,全是为了自己好。问题是,他凭什么要对自己这么好,连心爱的女人都能相让?段誉以己度人,越想越没道理,完全讲不通。
总不会是用王语嫣来拍马屁,那会笑掉天下人的大牙!
谁不知道,王语嫣是他看中的第一美人?
王语嫣不嫁给帝王,不如嫁给他做小妾。身份地位是低了,但能得到的补偿说不定更高。他的矛盾不是不喜欢王语嫣,只是不想选她当正妻,怕她以后会红杏出墙。
或者说,这是秦朝对女人一惯的考验,并不是专门针对王语嫣的不公平待遇。就连木婉清,不也经受过许多的考验。虽然还谈不上很长时间,但对处于恋爱中的男女,每一秒都可说是度日如年。(未完待续。。)
第二十二章 大中国九大王国
第二十五章 他不想娶我才怪
小说推荐
悟道仙机
悟阿蒙
连载
最新章:
第675章 决定扬名仙界
绝美女子去修仙and悟道仙机
悟阿蒙
连载
最新章:
第671章 见面
龙珠之最强悟天
无系统,双穿越者,只想写一个强大的孙悟天,而不是原著只能打酱油的那个垃圾,多女主但不种马,或许不会上架,因为这只是作者的练笔之作,请支持一下吧
雷电法王
连载
最新章:
距离力量大会开幕还有三小时左右,感觉时间还有剩余的孙悟天直接回家看看爱莲娜。
“老公,你说我们的孩子要叫什么好呢,”自从孙悟天回来后,爱莲娜叫孙悟天直接改叫老公了,让孙悟天有些尴尬的扣了扣
七龙珠之孙悟天
新人试写,写的不好请见谅!感谢“此间幻想”的第一个打赏,铭记于心。感谢评论里“QQ”的建议,感谢兰花一次又一次的指导错误。这就是简介,就这么简单
忆城忆人亿伤悲
连载
最新章:
第一百零六章 大保健时被捉弄
万物归道
转世重修,谁与争锋!无尽道体,伴我逆天!与天争夺,再衍这无穷之道。道生万物,万物亦归道—路过的兄弟们,帮忙点点收藏,谢了,谢了,谢了
炜悟
最新章:
第85章 合该被诛(大结局)
龙血圣帝
悟了空
连载
最新章:
第726章三眼灵界上传错章节了,这是龙血剑神的,不要看,已联系编辑删除
九脉至尊
武道极尽,一念可碎山河,挥袖可断万古!少年林炎跌落天才之位,历经千辛万苦,终获九脉化龙决,崛起于微末,战八荒,压天骄,独掌乾坤。纵使前路有至尊拦路又如何?凭我手中三尺青锋,杀出个朗朗乾坤
今悟道
连载
最新章:
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水猿!
悟道归一
一个在异界摸爬滚打的小人物的生平,是平步青云,一蹴而就,抑或是步步艰难,尽请期待
愚人自庸
最新章:
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最后一战
龙珠之悟仙
【飞卢中文网A级签约作品:龙珠之悟仙】一个熟知龙珠剧情,欣赏悟空的少年,无意中穿越到了七龙珠的世界,并成为传说中的超级赛亚人巴达克的儿子,卡卡罗特的亲生兄弟。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没有外挂。有的,是对赛亚人潜能的无限了解,是深诣超级赛亚人的一次次变身。赛亚人,赛亚人大爆发,超级赛亚人,超二,超三,超
小隐(秋落)
连载
最新章:
龙珠之悟仙 太初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