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三月底,老朱的病才好,允这才把工作交还给老朱。但是之后老朱的精神一直不好,直到允的大婚才恢复过来。
按照普通老百姓的礼节,亲叔叔死了怎么都得齐衰期一年,这一年内不能娶、嫁的。但是皇家不一样,按照古代的礼节,都是以日易月的,所以允只是服丧十二天就行了。再加上老朱并未有放慢的表示,所以大婚的筹备也只是耽误了十二天,就又开始了。
就在允并没有感觉的时候,突然有礼部的官员来告知允该为了婚礼准备什么了,他才恍然大悟:自己要结婚了!
钦天监,这个允看起来完全是吃闲饭的衙门,选取了五月初八是好日子,宜嫁娶,所以就定在这一天大婚。
但是早在这一天之前好几天,整个文华殿就已经忙的飞起了。婚礼有六步,首先是纳采、问名。老朱以礼部尚书任亨泰为傧者,开国公常升为使者,去位于金吾前卫坊的薛家纳采、问名。
先是老朱下制:奉制纳薛氏女为皇太孙妃,命卿等行纳采问名礼。
然后傧者对使者说:“敢问是什么事?(敢请事)”使者说:“储宫纳配,属于令德。邦有常典,使某行纳采之礼。”
傧者到未来太子妃家里告诉他使者说的话;主婚者,也就是未来太孙妃的父亲薛宁说道:“臣薛宁之子,不足以备采择。恭承制命,臣薛宁不敢辞。”
傧者再出来告诉使者,使者进去把彩礼送进去,说道:“某奉诏采择。”说完再出来。
傧者再对使者说:“敢问是什么事?”使者回答道;“储宫之配,采择既谐,奉制问名。”
傧者再走进去告诉主婚者,主婚者说:““制以臣薛宁之女,可以奉侍储宫,臣薛宁不敢辞。”傧者再出来告诉使者,使者再进去按照礼仪奉送大雁,并且宣制曰:“臣奉诏问名,用于占卜(将谋诸卜筮)。”主婚者曰:“臣薛宁长女薛熙瑶,王氏出。”
之后还有纳吉、纳徵、请期、醮戒四步,每一步都要花不少时间。
从醮戒开始,允就得开始忙活了。允那天就忙活了一整天,东宫的官也得跟着一起忙活。等结束了礼仪,允和齐泰他们都累得要死要活的。
然后就是婚礼当日的三个步骤了。不过在婚礼的前一日,东宫官就都又忙活起来了。按照明制,除皇帝大婚不用亲迎以外,皇储君婚礼也得亲迎,并且不光是一个人去,整个东宫的官员都去,并且为了第二天熟悉道路,前一天就排练一遍。
到了婚礼的正日子,允和册封皇太孙那一天一样,寅时就起来了。王喜、王步等人怀着各种各样的心思为允穿衣。
允穿上冕服,坐上车,从文华门出发。过文华门的时候,允侧眼看到以齐泰、耿璇为首的东宫官立于文华门右侧,都穿着朝服,旁边还有乐手在吹吹打打的。
本来耿璇应该已经去山硒上任了,但是他非要参加允的婚礼,又因为秦松不愿引人注目,所以允也就同意了。
允乘辂,一路听着吹吹打打的声音来到金吾卫坊薛家的大门口。此时薛家的院子可不是两年以前允见到过的样子了,这几个月工部的官员彻底整修了薛家的院子;不仅如此,为了允乘坐的舆能够方便的进来,从坊门到薛家家门口的道路全部都整修了一遍,铺上石板。
允下舆,走进薛家的的大门,东宫官跟随他走进去。引导官引导他们走进会宴的地方。
薛家后院,薛宁的妻子王氏正在和薛熙瑶说话,听到外边传来吹吹打打的声音,王氏哽咽着说道:“我该说的都说了,只愿你和怡儿能得太孙欢心,早日诞下皇嗣。吉时快到了,你快把衣服穿好,准备出去了。”语罢,泪如雨下。
薛熙瑶也流下泪来,但是强笑道:“我今日就要去那见不得人的去处了,娘儿俩不说说笑笑,怎么哭起来。一会儿等我去了,也不知是否还有回来的时候。”
转过头对在一旁哭泣的妹妹薛熙怡说道:“姐姐今日入宫先为你准备,等过几日你入宫了,就不似姐姐这般了。”薛熙怡为侧妃,虽然六礼一起准备,但是入宫要晚上几天,并且礼仪要简单的多。
薛熙怡不答话,仍旧是哭。
这时,薛家请的教养嬷嬷掀开帘子,说道:“哎呀我的娘娘,吉时马上就要到了,还不快点儿穿好衣服,别待着啦。”
薛熙瑶马上开始整理衣服,然后下地穿上鞋,戴上冠冕,走出屋子。
允正在会宴的地方与薛宁说话。允从未有面对岳父的经验,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该说什么好,问答了几句就不知道说什么了。薛宁也一样,丈婿二人就愣在了这里。好在吉时马上就到了,薛宁整理了一下朝服,站起来说道:“臣引导殿下。”说着往门外走去。
允也赶忙站起,走出大门,面向西站着。
薛熙瑶穿着翟花钗,走进阁内,到北边面向南站立。
傧者又与主婚者进行了复杂的交流,然后允再次走进阁内,站立于大门的左边,然后又走到阁子的南边,面向北站着。
薛熙瑶没有穿什么凤冠霞帔的,那都是民间女子结婚时穿的,太子妃可以拿那个当常服穿,所以没必要特意婚礼时穿。
并且薛熙瑶也没有红盖头,皇家不兴这个。允一抬头就看到了薛熙瑶。
允虽然嘴上说着谁都一样,但是总愿意娶个漂亮的。允扫了几眼,觉得她比两年以前见面时更成熟了些,更漂亮了些,虽然仍然青涩,但是也不是如同青苹果一样的了,更像是将熟未熟的样子。允不便多看,反正回去了有的是时候看,扫了几眼就又低下头去。
薛熙瑶也看了允几眼,随即觉得自己好像是见过他似的,但是想不起来什么时候见过了。她虽然记性好,但是两年以前的事儿了,又不像允因为看到姐妹花那么印象深刻,当然想不起来了。她也不好多看,扫了几眼,觉得还算入眼就低下头去。
允从执雁者手里接过大雁,双手递给主婚者。主婚者薛宁跪下接受,然后站起来退到阁子的西边。允再拜,然后走出阁子。
薛宁的妻子王氏站在阁门口,允行礼拜见,王氏还礼。允走出院子,站在外边。
薛宁和薛熙瑶先后走出。薛宁生硬的说道:“戒之戒之,夙夜恪勤,毋或违命。”。
王氏同样按照规定的‘台词’说道:“勉之勉之,尔父有训,往承惟钦。”
薛熙瑶三拜,然后跟从宫女上舆出门。她虽然没有看见,但是能猜到的,是父母必然留下的泪水。
薛熙瑶与允坐于同一辂上,回皇宫去。辂内是有服侍的人的,并且允觉得不是说话的时候,就没有说话。他不说话,薛熙瑶更不可能说话,二人一路无言来到文华殿。
到了文华殿,允站到文渊阁大门东边,薛熙瑶站到大门的西边,然后在引导者的指引下,允揖着薛熙瑶,走进殿内。
进了殿,本来就要行合卺礼了。但是,洪武年间的礼仪尚不完全,老朱又极爱一家人在一起热闹,所以合卺礼被推后了,老朱家和一般家庭一样聚在一起宴饮起来。
明日是朝见皇帝的时间,所以老朱是不便在今日出现的。但是允的叔叔、兄弟们是没有这个顾忌的。
以朱为首的皇族成员当然首先拜见了薛熙瑶。不管平日里怎么称呼允,也不管他们和允的辈分如何,所有人都是一揖到底,说道:“见过太孙妃。”
薛熙瑶也手忙脚乱的还礼。允说道:“看你们一个个的,都干什么呢!”
高煦行完了礼,笑道:“三哥是心疼嫂子了?来来来,咱们大战三百回合,不醉不归。”
允笑道:“你刚多大就喝酒,小屁孩一边去。”
高煦叫道:“我今年都十二了,可以喝酒了。”
朱有炖拨了一下他的脑袋,笑道:“十二岁的小孩子谁说的可以喝酒了?燕王叔?等我见了燕王叔就问问说没说过这话!”
允走上前笑道:“和他说什么,让下人看好了不让他喝酒就成了。”
二人走到一边,各饮了一杯酒,允说道:“上次谈过的那个编写戏曲的事儿,你想的怎么样了?”
朱有炖是朱元璋第五子周王朱的长子,现在是周王世子。不过这并不是允对他另眼相看的原因。后世的允曾经因为喜爱中国古典文学读过《中国古代文学史》,其中就有朱有炖的大名。允因为朱有炖身份特殊所以记住了他。
朱有炖是少有的亲王编写戏曲的。在允的想法中,戏曲会有重要作用,所以他与朱有炖交好。
有炖回道:“不就是写一个说魏武征乌桓的本子嘛,好写,已经写了大半了,过几天就好了。”
允说道:“倒不着急,慢慢写就好,但是一定要表现魏武的宽容大度。”
有炖说道:“知道,知道。今天是你的大喜之日,这些事情明日再说吧,今日只喝酒。来,再干一杯。”允忙举杯相应。
小说推荐
- 一人之下之道宗
- 叶道宗穿越一人之下世界,获得上古炼器术,从此他牛逼了 什么?宝宝身世是个迷?她谁也不告诉 mmp,叶道宗把宝宝按在地上摩擦了一万次,宝宝受不了,终于招了她的身世之谜 什么?甲申之战也是个迷 mmp,叶道宗挖坟掘骨,拘了那些强者魂魄一顿胖揍,谜底分分钟被他揭开 这个世界没有我叶道宗办不到的事,如果有,
- 明教唱本连载
- 最新章:第六十三章:甲申前夕(四)
- 天姿
- 一囚笼皇帝,一威名远扬将军,一女子。帝国千年的繁荣,百年的衰败,正处低谷,能否重现昔日荣光(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 天朝明宗连载
- 最新章:夺权权
- 天下第一剑
- 世上绝没有一个少女能抵挡江枫的武侠宗师最新鼎力大作,必看仙侠小说
- 武侠宗师连载
- 最新章:148 观道藏,临摹天地宇宙!【求自动,求订阅】
- 天下剑宗
- 传闻,江湖之中流传着十大名剑,得其一者则可笑傲江湖,得其十者则可得天下,凡是有名剑出世,便是掀起一片腥风血雨—剑宗之中,饱受嘲讽的李奇锋,在偶然情况之下,武道修为突破,更是得到了十大名剑之首渊虹,从此剑道修为一日千里,自创剑法招式,斩宿敌
- 孤月浪中翻连载
- 最新章:第0001章沉默的少年
- 系统之天下第一宗
- 苏叶魂穿异世成为最落魄宗门的宗主,天赋平平,修为平平。不过好在有一个强悍的师妹“师兄师兄,有宗门打上门来,要吞并我宗道统,怎么办“师妹莫急,速速服下这颗丹药教教他做人“可人家点名挑战的就是师兄“啥?待我做完任务兑换神兵,打上他的山门
- s半山老人
- 最新章:第十章 自信!
- 强宗
- 吾一朝悟得九天屠龙术,可化为真龙动于九天,屠尽天下伪龙。今得时而出,创我宗派,名曰强宗 有其悟性入我强宗者,可咸鱼翻身、以弱胜强 合于大道,则我者尊。知我者稀,则我者贵 大丈夫生于世间间,当戴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得世间至强,为世间至尊。悠游一世、逍遥如风
- 圣人不死天下不安连载
- 最新章:六道轮回、进化之路
- 武侠:剑神燕十三
- 穿越综武,成为夺命剑客燕十三。天下剑宗最新鼎力大作,年度必看仙侠小说
- 天下剑宗连载
- 最新章:第三十二章 千军万马亦斩t之!
- 秦时明月之墨狩天下
- header
- 御风九天
- 最新章:正文 第44章 ‘三六’何解?
- 明扬天下
- 崇祯十六年,一个真正的乱世: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一阵烟尘又一阵的烟尘,华夏大地在鞑子的铁蹄下颤栗不止 秦牧手提巨阙剑,身后是一面黑色的“秦”字大旗,黑得深沉,黑得冷酷,黑得神秘,黑得
- 何昊远连载
- 最新章:新书《逐鹿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