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九,允赶到了凤阳祖陵附近。当天到达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允他们又都已经很累了,当天剩下的时间就是在休息了。
第二天,正式开始祭祖。初十允先是沐浴更衣一日,然后十一到十三三天时间斋戒三日,十四日正式开始祭祖。
祭祖之日也是非常繁琐的流程,允带着中都留守司的官员、皇陵的守灵官员、宦官和皇陵卫的兵丁,走过第一道城墙,走过漫长的神路,走过第二道城墙,走过服侍阴间的皇帝的诸多陪葬设施,走进最后的皇城。
一进皇城,就是神道。神道两边有32对神像,比老朱给自己兴建的孝陵神像还多。允后世的时候还去过北平的十三陵,知道十三陵的神像也只有18对。
过了神道,走过金水桥,迎面有两个石碑,一个无字碑,一个有字碑。东西还各有一口井,老朱赐名龙泉井。再向前走,就是享殿。
允在享殿侧殿休息一下,随行的人马上去摆放祭祀所用的所有供奉的祭品。
允稍事休息,又起来继续前行,不一会儿就到了祭坛。允亲手把一些祭品放到祭台之上,然后按照仪式开始祭奠。
在伏在地上的时候,允在心中默念:‘如果你们真的在天有灵的话,保佑皇爷爷长命百岁吧。’
之后流程走完,允带着所有的附祭之人原路返回住所。然后允狼吞虎咽的吃了好些东西,这几天斋戒他真是饿坏了,又不敢偷着吃东西,早就饿的前胸贴后背了,大吃了一顿才好些。
随行附祭的人也都得斋戒,而允为了示恩随行的两个千户的官儿和侍卫也全部参加了祭祀,所以他们也都斋戒,此时他们也都在狼吞虎咽的吃着东西。
第二天允在凤阳又呆了一天,毕竟来一趟不容易,总得接见一下当地的百姓代表,也就是乡老啥的。允再心急,也不能不按照规矩来。
所以十六日一早,允才出发前往泗州祖陵。又过了四天,允到了泗州祖陵附近。
当天允还是下榻在祖陵卫的地方。他本来和祖陵卫的卫指挥使、同知等人说几句话之后就打算休息的,但是就在寒暄完毕的时候,外边传来喧哗之声。
允眉头一皱,一名指挥同知赶忙出去。过了片刻,他回来说道:“禀殿下,是本卫的兵丁抓到了几个伐木的百姓。”
允疑惑地说道:“怎么回事?”
指挥使插话说道:“禀殿下,自从两年以前另行选址兴建祖陵以来,祖陵卫的兵丁因为既要看顾原来的祖陵,毕竟坟冢还未迁移,又要看顾正在修建的祖陵,所以难以完全看顾陵附近,所以有时会有百姓进来采伐树木。”
允心中当然生气,这是对于大明皇室的蔑视。他不动声色地说道:“那你们平时都是怎么处理?”
指挥使陈久林说道:“平时我们都是抓到以后枷号三日,罚没其财;若是多次抓到,则请泗州官府流放这个人。”
允说道:“以后初犯者,按照你们的办法来处理,再犯者,一律斩首示众!”
在场的祖陵卫官员不敢有异议,说道:“是,殿下。”
允又叮嘱道:“一定要对祖陵周围严加巡视。祖陵的兴建也要加快,有什么缺少的东西,随时可以给京城写折子;孤会下令,皇陵卫、祖陵卫的折子直接递到通政司,不经五军都督府。”
陈久林等人说道:“是,殿下。”
允没有什么别的事情了,让他们下去了。
然后从第二天开始又是这个完整的流程,允又开始为祭祖陵做准备了。
===============================================================
五月二十二日,京城。
老朱是一个非常勤勉的皇帝,之前有允代为打理一部分政事,所以他会显得闲一些。这些天允不在,老朱又不放心别人来处置奏折,于是又亲自来打理奏折。
东宫的属官根本不敢做任何事情,允不在他们也不敢‘为老朱分担担子’,所以送到通政司的折子源源不断的送到了干清宫。
这一天伴晚,老朱终于把今日的折子批改完了。他指着这堆折子对苏怀恩说道:“送到通政司。”苏怀恩应诺,上来收拾折子然后送到通政司。
老朱扶着允,慢慢地站起来,说道:“扶我去御花园。”
允说道:“爷爷,今日风有些大,还是在干清宫歇息吧。允临走之前下令采摘御花园中已经开放的花朵移栽到花盆中,全部摆放到了干清宫的中庭。爷爷就在庭院中赏花吧。”
老朱笑道:“那就在庭院中赏花,你扶我到庭院去。”允于是扶着老朱到了庭院。
老朱坐下,沐浴着伴晚的阳光,和混合着花香的微风,对允说道:“你的长子文奎还好吧。”
允说道:“挺健康的,也能吃。”
老朱笑道:“能吃是福。你去让人把他带过来,我见见我的长曾孙。”允让随行的太监出宫去带文奎来。
老朱又和允说道:“爷爷老了,不行了,等允这回回来了,我和他说,以后把你封到一个好地方为王。”
“你为人宽仁,爷爷知道你以后必定不像是儿一样欺压百姓。但是百姓大多是畏威而不怀德之人,一味的宽纵是不行的,对于违反律法之人是一定要严惩的。”
允当然是不赞同老朱和允在这几年陆续修订的《大明律》的,但是他虽然迂腐,却更加孝顺,知道老朱多半是熬不过今年了,也不愿意说些老朱不爱听的话,所以并不说话。
这时宝庆和敏儿两个小女孩来到干清宫。宝庆一把扑到老朱身上,说道:“爹爹,宝庆来看你来了。”敏儿也扒着老朱的腿,似乎是想上去但是被宝庆抢了先,站着说道:“曾爷爷,敏儿也来看你了。”
老朱抱起宝庆放到自己的右腿上,又把敏儿放到自己的左腿上,笑道:“你们怎么来了?”
敏儿说道:“我们来看看曾爷爷。”
老朱笑道:“怎么回来看望曾爷爷?”
敏儿还未回答,宝庆说道:“允侄儿说的,让我们多来陪着爹爹。所以我们砸完了文华殿的玻璃以后就过来了。”
老朱先是大笑,然后说道:“你们怎么总砸玻璃,那有什么好玩的?”
宝庆说道:“就是好玩啊!把小石头扔出去,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很好玩。这些日子允不在,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的砸玻璃了。”
老朱又笑。又逗了会儿,文奎来了。老朱又和文奎说话。这样坐了一会儿,天就已经黑了,老朱也累了。
允见状,说道:“爷爷,天已经黑了,用膳吧。”
老朱说道:“好,”转过头对宝庆、敏儿、文奎说道:“你们也陪着我吃饭。”几个人参差不起的答道:“好!”
老朱站起来想走到膳堂去,但是刚刚站起来,就感觉头晕,跌坐在了地上,转瞬又昏迷过去,直挺挺的要倒到地上。还是苏怀恩眼疾手快,一下子扶住了老朱要倒到地上的上半身。李进忠也扶住,然后对允说道:“殿下,块叫太医啊!”
允突然见到这样的变故,有些蒙圈,听到李进忠的话,忙下令去叫太医。李进忠又招唿了几名宦官把老朱抬到步撵上然后抬进屋子。
敏儿也在惊慌,然后突然想起父亲允临走之前对她说的:“要是曾爷爷有什么事情,一定要马上告知你母妃。”敏儿马上对身边的一名宫女说道:“你马上返回文华殿告诉母妃曾爷爷晕倒了。”这名宫女之前也是被嘱托过得,闻言马上出发。此时干清宫乱成一团,也没人注意她出去了。
这名宫女很快的跑回了文华殿,此时熙瑶正和熙怡说话,听到这名宫女的诉说,马上站起来说道:“侍书,你马上去西六宫请郭宁妃去干清宫。待诗,去叫王进、王步进来。”这二人都是她带进宫的宫女,对她最是忠心,闻言马上带上几名宦官就出发了。
没有一炷香的时间,王进和王步走了进来。熙瑶让小宦官和普通宫女都出去,然后对他俩说道:“陛下刚刚在干清宫昏过去了,你们马上按照之前预备的,告知开国公府和薛指挥家里。”
二人听到老朱晕过去的消息也是大吃一惊,但是毕竟这些年也算是又过了练,马上告退连礼都没行就出去了。
熙瑶也不在乎他们行不行礼,对待诗说道:“扶着我去干清宫。”
熙怡说道:“姐姐!你都已经怀孕九个多月了,太医估计的生育日子也就是这几天了!万一在干清宫”后边的话她没有说,但是大家都知道什么意思。
她接着说道:“不如让我去吧。我虽然比不得姐姐,但是这几年也是有过练了。”
熙瑶摇头道:“不行,你不行。我才是太孙正妃。你到了干清宫他们也不会听你的话,只有我去,才能够掌握住局面。”(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 一人之下之道宗
- 叶道宗穿越一人之下世界,获得上古炼器术,从此他牛逼了 什么?宝宝身世是个迷?她谁也不告诉 mmp,叶道宗把宝宝按在地上摩擦了一万次,宝宝受不了,终于招了她的身世之谜 什么?甲申之战也是个迷 mmp,叶道宗挖坟掘骨,拘了那些强者魂魄一顿胖揍,谜底分分钟被他揭开 这个世界没有我叶道宗办不到的事,如果有,
- 明教唱本连载
- 最新章:第六十三章:甲申前夕(四)
- 天姿
- 一囚笼皇帝,一威名远扬将军,一女子。帝国千年的繁荣,百年的衰败,正处低谷,能否重现昔日荣光(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 天朝明宗连载
- 最新章:夺权权
- 天下第一剑
- 世上绝没有一个少女能抵挡江枫的武侠宗师最新鼎力大作,必看仙侠小说
- 武侠宗师连载
- 最新章:148 观道藏,临摹天地宇宙!【求自动,求订阅】
- 天下剑宗
- 传闻,江湖之中流传着十大名剑,得其一者则可笑傲江湖,得其十者则可得天下,凡是有名剑出世,便是掀起一片腥风血雨—剑宗之中,饱受嘲讽的李奇锋,在偶然情况之下,武道修为突破,更是得到了十大名剑之首渊虹,从此剑道修为一日千里,自创剑法招式,斩宿敌
- 孤月浪中翻连载
- 最新章:第0001章沉默的少年
- 系统之天下第一宗
- 苏叶魂穿异世成为最落魄宗门的宗主,天赋平平,修为平平。不过好在有一个强悍的师妹“师兄师兄,有宗门打上门来,要吞并我宗道统,怎么办“师妹莫急,速速服下这颗丹药教教他做人“可人家点名挑战的就是师兄“啥?待我做完任务兑换神兵,打上他的山门
- s半山老人
- 最新章:第十章 自信!
- 强宗
- 吾一朝悟得九天屠龙术,可化为真龙动于九天,屠尽天下伪龙。今得时而出,创我宗派,名曰强宗 有其悟性入我强宗者,可咸鱼翻身、以弱胜强 合于大道,则我者尊。知我者稀,则我者贵 大丈夫生于世间间,当戴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得世间至强,为世间至尊。悠游一世、逍遥如风
- 圣人不死天下不安连载
- 最新章:六道轮回、进化之路
- 武侠:剑神燕十三
- 穿越综武,成为夺命剑客燕十三。天下剑宗最新鼎力大作,年度必看仙侠小说
- 天下剑宗连载
- 最新章:第三十二章 千军万马亦斩t之!
- 秦时明月之墨狩天下
- header
- 御风九天
- 最新章:正文 第44章 ‘三六’何解?
- 明扬天下
- 崇祯十六年,一个真正的乱世: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一阵烟尘又一阵的烟尘,华夏大地在鞑子的铁蹄下颤栗不止 秦牧手提巨阙剑,身后是一面黑色的“秦”字大旗,黑得深沉,黑得冷酷,黑得神秘,黑得
- 何昊远连载
- 最新章:新书《逐鹿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