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泰也一样,他们从未想过番国敢不卖给大明东西的情况,不过他想到了另外一点:“陛下,粮食是人所必须,不管价高价低都不得不购买,但其它还能有什么东西能让大家都购买?百姓不种粮食了,万一种的农物无人购买或者只愿意以低价购买,那不就和谷贱伤农一样了么。丫丫电子书 www.shuyaya.cc更新最快”
“齐卿,你忘了衣服,衣服也是人所必须的。”允道。
“难道陛下要让农户都种棉花不成?那样棉花的价格也必然大跌,仍旧伤农。”齐泰说道。
“不,朕的意思是可能还有其他你们没有想到的农物能够让农户赚到比种粮食更多的钱。”允道。
实际上南洋的粮食进入华夏只是会让历史上发生的事情提前发生而已。历史上明代中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种植经济作物的收益远远大于种粮食,江南和广的农户纷纷改种经济作物,使得大明的粮食价格提升,影响了之后的一系列事情。
齐泰又想了一会儿,忽然想到了什么,连声说道:“陛下,万万不可让南洋的便宜粮食大量进入大明。”
“为何?”允问道。
“陛下,即使陛下说的是对的,但现在农户都在种粮食,想要种植其它的农物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可南洋的粮食大量进入大明会迅速压低粮价,农户种出来的粮食卖不出去会导致一家老小生活困顿,不得不卖田度日。这会造成土地迅速兼并。陛下,土地兼并可是亡国之兆啊!”齐泰激动地说道。
听到齐泰的话,允又一深想联想到了什么,顿时吓出一身冷汗!马上说道:“朕马上下旨限制上沪、宝安两个市舶司的粮食入口。”
允并不仅仅是被土地兼并给吓住了。在他看来,工业的发展就伴随着农业土地集中,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农民转变为农业工人。当然,他仍然反对现在的土地集中,因为现在地主们兼并了土地也不会去好好经营,而是出租给失地农民种植,除了财富集中这一弊端外并无好处。他主要是被农户大量破产给吓住了。
历史上的农户由种粮食改为种植经济作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先是一小部分胆大的人改种,这些人终于赚到钱后他们的邻居纷纷效仿,最后扩展到整个长三角和珠三角。
现在若是突然海量的南洋粮食输入大明,很可能让大批农户迅速破产。历朝历代,自耕农和城市手工业者、小商人都是国家稳定的基础,他们都完蛋了国家也该完蛋了。以现在政府的能力,是绝对不可能让农户迅速开始种植经济作物的。
汉人和西方人不一样,西方人搞羊吃人短时间让大批农民破产,农民能够流入城市或者远赴海外,但汉人肯定会造反的。国家将他们强制移民到其他的省份还好,若是要将他们强制移民海外,他们也会想方设法逃亡甚至暴动;而城市手工业一时半会儿也不可能迅速扩大规模容纳这么多人就业。
并且海外的粮食大量涌入大明会使得农村地主的利益也受损,迅速激化地主与商人的矛盾。现在大明的大多数官员都出身农村,他们的利益急剧受损一定会坚决反对允的对外开放政策,之后允所推进的任何改革都会有无数人拖后腿,什么也干不成。他即使杀了这些人换上来的官员也一样。
‘果然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任何激进的改革最后都不会成功。还是让这一过程慢慢来吧。’允想着。
“齐卿,你想的很周全,提醒了朕,为大明立下一功啊!”允说道。
“陛下谬赞了,即使臣没有想到,大明这么多官员,早晚有人会想到,臣不敢居功。”齐泰说道。不过他虽然嘴上这样说,心里也有些得意。
“哎,话虽如此说,但到底是齐卿谏止了朕。朕一向是赏罚分明。”允随即把金善叫过来,对他吩咐道:“拟旨,户部尚书齐泰,公忠体国,……,加授资德大夫。”
金善不知道他们刚才在说什么,有些奇怪,但马上开始拟旨。齐泰又开口推辞几句不得,只能跪下谢恩。
这件事之后迅速在京城百官中流传开来。对经济十分迟钝的官员们并没有意识到若是允许海外的粮食大量涌入地主的利益也会受损,所以没有意识到地主与大商人的阶级矛盾,他们主要是赞颂齐泰的勇于直谏,顺便赞颂一下皇帝积极纳谏。
允松了一口气。不仅是因为阶级矛盾没有暴露,也因为百官忽略了他的头发。
……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冬辅官解缙,……,……,今任命为《大明大典》主编官,钦此。”七月二十日的朝会上,允的侍从宣读了这样一道圣旨。
允在今年年初文官们集体攻击勋贵时为了转移文官们的注意力抛出了编纂《大明大典》这个诱惑。这个诱惑实在太大了,当时所有的文官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了,集体攻击勋贵的行为也马上终结了。
但因为允拖得时间太长了,大家已经有些疲劳了,这件事对于注意力的吸引已经微乎其微;并且解缙已经完成了《元史》的收尾工作,允就正式宣布将由解缙担任主编。
当然,允也同时任命了五个副主编,都是朝中的饱学之士,可以将四书五经从头背到尾再从尾背到头的人,允这样的和他们谈论经义两句话就会被绕晕。
不过允任命这些人也是迫不得已。解缙的才能已经得到了充分显露,不管是亲自编纂还是组织编纂都十分拿手;这些饱学大儒自己操刀上阵或许没问题,但组织能力很可能接近零。
但这些人的声望太高,这样一个文人盛事不安排他们也不成。所以允和解缙好好的交待了一番,让他不要对这五个大儒的组织能力抱任何期望,不要安排任何组织工作给他们。
解缙自己也有数,点头答应。
允身边的内阁官员也都挂了个名,闲暇时间可以去掺和一下。
就连薛扬都有些心动。八月初一的晚上熙瑶和允吃饭时说道:“陛下,能不能让扬也在里面干点儿什么?”
“妾知道扬不过是一个秀才,也没有什么文名,但抄抄写写总可以。”
“不行!他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明年的乡试。他只要中了举人,即使之后中不了进士朕也可以任命他为官。你下次告诉他,不要总想这些有的没的。”允说道。
“可是,……”熙瑶又想说什么。他听扬说这是文人的盛事,若是能在其中有份差事就可以青史留名了。
“他将来一定可以作为大明建业朝的重臣青史留名,不要想其它的。”允道。
“嗯,夫君,下次妾见了他一定叮嘱他。”熙瑶见允这样说,忙说道。
允“嗯”了一声,低头继续吃饭。他今天又去讲武堂和军队视察了,体力消耗很大所以很饿,想马上将面前的饭马上消灭。
不过他的想法没法实现了。昀芷忽然说道:“皇兄,宋琥是不是已经到京城了?”
允还未说话,座位离着昀芷中间隔了一个人的一个姑娘忽然似怒非怒地对昀芷说道:“你这小孩子天天只想着这些,这哪里是大家闺秀的样子。”
昀芷冲她做个鬼脸,笑道:“我可是替尚惜姐姐你想着这件事,你却怪我。”
尚惜被她揭穿了此事,有些脸红。不过她毕竟自小长在西安,嫡母又是蒙古人,不像有些深闺女子一样害羞,说道:“这哪里用你想着了。”
昀芷还要再说,宝庆问道:“怎么,那个叫做宋琥的人和尚惜侄女有什么关系?”
“十六姑姑,你可不知道,这宋琥啊,和尚惜姐姐要行六礼成婚了。”昀芷对宝庆笑道。
尚惜即使脸皮厚也受不住了,放下饭碗站起来,见允在一旁笑吟吟的看着没有插手的意思,说道:“竟然编排起姐姐来了,看姐姐不惩罚你。”说着向她走去。
昀芷也站起来躲闪,二人笑闹一阵。
允看了一会儿后出言阻止,她们二人忙分开来。
不过允也马上说道:“尚惜,朕今日已经接见过宋琥了,确实长相不错,为人也有本事,你可是捡到宝了。”
“哎,皇兄你也调笑妹妹。”尚惜嘟嘴道。
“皇兄可是在说实话。过两日皇兄召见他你躲在帷帐后面偷偷看一眼就知道了,皇兄绝对没有说瞎话。”允又道。
不过他之后就没有再出言调笑。他知道尚惜和昀芷不一样,其实不习惯他和自家姐妹言笑无忌,但为了讨好他也只能配合。
不过他这两句话却引起了长安郡主尚惜的遐想。虽然允时常开玩笑,但这样的事情倒从不随口乱说,所以她一时间对宋琥充满了美好的幻想,对明日的单方面见面更加期待起来。
小说推荐
- 一人之下之道宗
- 叶道宗穿越一人之下世界,获得上古炼器术,从此他牛逼了 什么?宝宝身世是个迷?她谁也不告诉 mmp,叶道宗把宝宝按在地上摩擦了一万次,宝宝受不了,终于招了她的身世之谜 什么?甲申之战也是个迷 mmp,叶道宗挖坟掘骨,拘了那些强者魂魄一顿胖揍,谜底分分钟被他揭开 这个世界没有我叶道宗办不到的事,如果有,
- 明教唱本连载
- 最新章:第六十三章:甲申前夕(四)
- 天姿
- 一囚笼皇帝,一威名远扬将军,一女子。帝国千年的繁荣,百年的衰败,正处低谷,能否重现昔日荣光(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 天朝明宗连载
- 最新章:夺权权
- 天下第一剑
- 世上绝没有一个少女能抵挡江枫的武侠宗师最新鼎力大作,必看仙侠小说
- 武侠宗师连载
- 最新章:148 观道藏,临摹天地宇宙!【求自动,求订阅】
- 天下剑宗
- 传闻,江湖之中流传着十大名剑,得其一者则可笑傲江湖,得其十者则可得天下,凡是有名剑出世,便是掀起一片腥风血雨—剑宗之中,饱受嘲讽的李奇锋,在偶然情况之下,武道修为突破,更是得到了十大名剑之首渊虹,从此剑道修为一日千里,自创剑法招式,斩宿敌
- 孤月浪中翻连载
- 最新章:第0001章沉默的少年
- 系统之天下第一宗
- 苏叶魂穿异世成为最落魄宗门的宗主,天赋平平,修为平平。不过好在有一个强悍的师妹“师兄师兄,有宗门打上门来,要吞并我宗道统,怎么办“师妹莫急,速速服下这颗丹药教教他做人“可人家点名挑战的就是师兄“啥?待我做完任务兑换神兵,打上他的山门
- s半山老人
- 最新章:第十章 自信!
- 强宗
- 吾一朝悟得九天屠龙术,可化为真龙动于九天,屠尽天下伪龙。今得时而出,创我宗派,名曰强宗 有其悟性入我强宗者,可咸鱼翻身、以弱胜强 合于大道,则我者尊。知我者稀,则我者贵 大丈夫生于世间间,当戴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得世间至强,为世间至尊。悠游一世、逍遥如风
- 圣人不死天下不安连载
- 最新章:六道轮回、进化之路
- 武侠:剑神燕十三
- 穿越综武,成为夺命剑客燕十三。天下剑宗最新鼎力大作,年度必看仙侠小说
- 天下剑宗连载
- 最新章:第三十二章 千军万马亦斩t之!
- 秦时明月之墨狩天下
- header
- 御风九天
- 最新章:正文 第44章 ‘三六’何解?
- 明扬天下
- 崇祯十六年,一个真正的乱世: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一阵烟尘又一阵的烟尘,华夏大地在鞑子的铁蹄下颤栗不止 秦牧手提巨阙剑,身后是一面黑色的“秦”字大旗,黑得深沉,黑得冷酷,黑得神秘,黑得
- 何昊远连载
- 最新章:新书《逐鹿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