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第57章考试开始考生数千

    闻得此言,长乐朱唇轻扬。
    如今的大唐,读书人的地位特别的高。
    以前在皇宫的时候,长乐也看过一些进士。
    那些人,趾高气昂的,就算是面对权贵,面对皇子公主,虽然语言恭敬,但是那态度还是要高人一等的。
    由此可见,进士的身份是多么的珍贵了。
    不要是可以中了三元之一的话,那就真的是一朝成名天下知了。
    现在秦文远有考取功名的打算,那真要中了,岂不是也可以横着走了?
    她心里越想越美,接着上前接过一沓书,笑道:“夫君,这到底是真的假的啊?”
    “科举可不同其他,有的人寒窗苦读数十年都不曾中榜,你现在突然刻苦用心,只有七天的时间,这可以吗?”
    秦文远笑了下,回道:“试试不就知道了?反正又没有什么损失。”
    “其实,本来为夫也不能参加的,因为这次科举乃是一年一次制,很早以前就确定了参加名额。”
    “不得已,我就找人托关系,替我开个小灶报名了。”
    “现在搬进了新家,我便可以放下心神,彻底开始用心读书了,店铺的事情,会有胡叔照看的。”
    长乐闻言,点头道:“既然要参加了,那这几天,夫君你好好用心!饮食起居方面,我一定会做到最好!”
    “保证不会影响我们家大才子,当天参加科举的发挥!”
    最终,也没多少阻碍,长乐便答应秦文远参加了。
    在唐朝时期的读书人,喜欢参加的科目还是明经科和进士科。
    明经主要是以儒家经学为考试的内容,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古代历代统治者,注重用儒家学说统一人们的思想,这也就是明经科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与明经科同样重要的就是进士科,唐朝初期,进士科主要时务策五道,文章词华的优劣来作为考试的标志。
    在这个注重文学的时代氛围中,许多还没经过吏部铨选的任命为官员的进士,身穿百姓的衣服就被人们视为未来的卿相。
    进士科吸引了很多的读书人来应试,导致竞争激烈,及第难度大。
    更是传出“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这样的说法。
    意思是,如果三十岁考上明经就已经老了,五十岁考上进士还是很年轻的年龄。
    可见进士科的考试难度,要比明经科大很多。
    也因此进士科在唐代,受到社会的疯狂追捧。
    而七天之后的科举,便是进士科考试!
    这也是秦文远的目标。
    唐朝科举考试的进士科内容,在唐初时沿袭隋朝,只考“时务策”,即对时事和政治的看法。
    作为一个来自后世的现代人,秦文远知道,读书是不可能读书的。
    现代那么简单的书都读不进去了,更别提古代这种难倒天下的书籍。
    之所以买了那么多的书,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当然,主要还是做给自家夫人看的。
    否则真要认真读书的话,也不会在科举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