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主持人开了外挂》第269章 电视人的日常

    ,,,。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当主持人开了外挂(kubiji.)”查找最新章节!
    lt;br/王春红:“任老师,能问你个问题吗?”
    lt;br/lt;br/任铭:“您是老师,叫我小任就行了,有什么问题尽管问。”
    lt;br/lt;br/王春红:“杨主任有和你说,什么时候让你主持节目了吗?”
    lt;br/lt;br/任铭:“暂时没有。”
    lt;br/lt;br/王春红:“那我就放心了,好了,不打扰你了,再见。”
    lt;br/lt;br/任铭:“再见。”
    lt;br/lt;br/对方再无回音。
    lt;br/lt;br/这没头没尾的对话,让任铭有点懵,又看了几眼手机上的对话,他渐渐琢磨过味来。
    lt;br/lt;br/失笑一声。
    lt;br/lt;br/至于吗?
    lt;br/lt;br/自己有那么恐怖吗?
    lt;br/lt;br/能让手语老师忌惮到这种程度,他都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哭了。
    lt;br/lt;br/收起手机,他不再耽搁,赶紧去洗漱睡觉了,明天早起还要出差。
    lt;br/lt;br/第二天。
    lt;br/lt;br/早上八点。
    lt;br/lt;br/任铭特意早来了一个小时。
    lt;br/lt;br/这次他没去新闻播音部报道,而是直接就来了综艺频道的办公楼下。
    lt;br/lt;br/在这,已经有车在等他了,是央视的采访车。
    lt;br/lt;br/司机见任铭朝这边走来,下车,迎上去,笑道:“任老师,您今天来这么早啊。”
    lt;br/lt;br/任铭道:“你不是来的比我更早吗?”
    lt;br/lt;br/这人是此次出差团队的外拍导演助理,叫魏来,很好的名字,也是很省事的一个名字。三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
    lt;br/lt;br/两人说话间,又一人从综艺频道办公楼里出来。
    lt;br/lt;br/江文建,团队的导演。
    lt;br/lt;br/八点半,拍摄团队到齐。
    lt;br/lt;br/此次央视可谓是兴师动众。
    lt;br/lt;br/仅任铭他们这组,就有七人之多,其中外拍导演一名,导演助理一名,摄像师一名,摄影师一名,摄像助理两名,再加上任铭这个国宝守护人,一共七人。
    lt;br/lt;br/有人可能会奇怪,摄像师和摄影师难道不是同一种职业吗?
    lt;br/lt;br/当然不是。
    lt;br/lt;br/摄影师的工作,更多的是拍摄图像,也就是照片;而摄像师的工作,则是拍摄视频,其中涉及画面构图、运镜、设置机位、调整画面色彩和对比度等等。
    lt;br/lt;br/……
    lt;br/lt;br/七人乘坐两辆车,浩浩荡荡的杀往此行的目的地——卫江市。
    lt;br/lt;br/他们要去的,正是位于卫江市的南江博物院。
    lt;br/lt;br/那里,藏有夏国历史上,大夏时期的杰出外交家,民族英雄苏牧的遗物。
    lt;br/lt;br/苏牧是夏国人尽皆知的英雄人物,他坚贞不屈的精神和高尚的节操,不仅在当时驰名,也为后人所崇拜。
    lt;br/lt;br/路上。
    lt;br/lt;br/江文建对任铭道:“任老师,咱们在车上先录一段,你就假装不知道自己守护的国宝是什么……”
    lt;br/lt;br/他跟任铭讲了一通,任铭比了个ok的手势。
    lt;br/lt;br/“开机!”
    lt;br/lt;br/副驾驶的摄像师,默默将镜头对准任铭。
    lt;br/lt;br/任铭装作闲聊的样子,问道:“待会到了,我要守护的文物是什么啊?”
    lt;br/lt;br/江文建道:“导演没跟您说吗?”
    lt;br/lt;br/任铭懵道:“没有,他就跟我说,肯定是国宝级别的好东西。”
    lt;br/lt;br/江文建道:“其实我也不知道。”
    lt;br/lt;br/任铭一脸无奈道:“都不告诉我,好,那我自己查。”
"?474artiame=当主持人开了外挂">,,,。
    lt;br/lt;br/他掏出手机,一边打字一边念:“南江博物院,镇馆之宝……”片刻后,“骨笛,莲鹤方壶,云纹铜禁,玉柄铁剑……不会是要我当一名剑客吧?”
    lt;br/lt;br/“好,停。”江文建道:“任老师,你演的不错。我以为最少要三遍呢,没想到一遍就能完成。”
    lt;br/lt;br/任铭笑了笑。
    lt;br/lt;br/这才哪到哪啊。
    lt;br/lt;br/接下来,就是无聊的车程。
    lt;br/lt;br/车一直开了七个多小时,团队终于到了卫江。
    lt;br/lt;br/所有人快速解决完饥肠辘辘的肚子,下午四点半,拍摄团队来到了南江博物院。
    lt;br/lt;br/团队里的摄像师自觉架起相机,开始拍摄一些空镜。
    lt;br/lt;br/其余人继续朝前走,一名老者接待了他们。
    lt;br/lt;br/在知道他的身份后,任铭感到受宠若惊。
    lt;br/lt;br/眼前这个浑身儒雅气质的老者,就是这座南江博物院的院长,南文瀚。
    lt;br/lt;br/同时,他还是文物研究与保护方面的一名专家学者。
    lt;br/lt;br/来博物院能让院长亲自接待,这面子太大了。
    lt;br/lt;br/“南院长您好,我是任铭,是这次《宝藏里的夏国》的国宝守护人。”
    lt;br/lt;br/任铭主动上前握手。
    lt;br/lt;br/南文瀚握住他的手,笑道:“你好任铭。”
    lt;br/lt;br/没有过多的客气,南文瀚直接道:“我这就带你去看这次你要守护的国宝吧。”
    lt;br/lt;br/“好。”
    lt;br/lt;br/一行人在南文瀚的带领下,来到主展馆大门前。
    lt;br/lt;br/和其他博物馆就是一座简单的四四方方的大房子不同,南江博物院主展馆修建的很有艺术气息。
    lt;br/lt;br/建筑整体呈金字塔型,但在塔尖的部分,却是一个方斗状的冠,远远看去,像是一座带了冠的金字塔,又像是倒扣的酒杯。
    lt;br/lt;br/然而根据南文瀚介绍,博物院主展馆外形的设计灵感,取自古代的观星台。
    lt;br/lt;br/进入展馆内部,拍摄团队的不少人都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呼。
    lt;br/lt;br/由于今天央视过来录制节目,所以博物院特地闭馆,此刻,展馆内没有了走动的人影,只剩下散发着历史气息的一件件文物。
    lt;br/lt;br/而引得他们惊呼的原因,则是这里的文物,实在太多了!
    lt;br/lt;br/有些博物馆内部,每件文物都要加盖玻璃罩,文物彼此之间也都相隔甚远,显得有些稀疏。
    lt;br/lt;br/然而南江博物院的内部,文物密密麻麻的,文物之间间距很小。
    lt;br/lt;br/虽然没人说话,但他们对这个博物院都有同一种感觉,那就是豪横!
    lt;br/lt;br/果然身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大省,文物多就是任性啊!
    lt;br/lt;br/南文瀚主动带着骄傲的语气介绍道:“我们南江省博物院,馆藏文物共计十七余万件(套)。其中珍贵文物数量八万四千余件(套),居全国第六。而这里摆着的,只是其中一部分。”
    lt;br/lt;br/“!!!”
    lt;br/lt;br/十七万件文物,这是什么概念?
    lt;br/lt;br/如果每天展出一件的话,十七万件文物足够展出将近五百年!而且每天还不带重样的。
    lt;br/lt;br/“咱们去看看这次你们要拍的藏品吧。”南文瀚的声音,让震惊的众人清醒过来。
    lt;br/lt;br/……
    lt;br/lt;br/晚上十点半。
    lt;br/lt;br/经过五个多小时的拍摄,团队终于完成了,正片中预计只有两三分钟时长的内容。
    lt;br/lt;br/从博物院出来,大家一起吃了个不知是夜宵还是晚饭的饭。
    lt;br/lt;br/见大家都吃的差不多了,江文建也擦了擦嘴,道:“走吧,回阳城。”
    lt;br/lt;br/其他人闻言,都应了一声,起身,慢腾腾的走出饭店。
    lt;br/lt;br/不是他们消极怠工,而是实在太累了。
    lt;br/lt;br/先是开了几乎一白天的车,然后又投入紧张的拍摄工作,刚坐下歇一会,就又要开车回去,这谁顶得住。
    lt;br/lt;br/不过虽然累,但没有人抱怨,因为这就是电视人的日常,他们也都不是新人了,早已经习惯了。
    lt;br/lt;br/平时还好,只要忙起来,就是连轴转。
    lt;br/lt;br/所以说任铭在《主持人大赛》上的那句“蓝星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才能引发那么多评审的共鸣,因为大家都是从这个时期过来的。当主持人开了外挂最|,,,();。
"?474artiame=当主持人开了外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