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印第安重生》第162章 【震惊!爱尔兰大饥荒的真相竟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1840印第安重生 (.)”查找最新章节!
    征文大赛进行得如火如荼,凡是词识字的人,几乎都要凑出一篇文章来投稿。
    十几天的时间里,足有五千三百篇文章涌入投稿的信箱。
    不过这五千多篇投稿当中,至少有三千篇可以用“低幼”来形容,明显词汇量都不过关,几百词汇量的人写千字的文章,内容难以入目。
    还有一些更是仿佛《平安经》,通篇废话堆砌,如同用电脑随机生成的一般。
    在看到这些文章之后,马哨不禁对征文规则的设置感到后悔。
    早知如此,他应该只面向上过高年级和数理进修班的人征文,现在一大堆低年级和扫盲班的人来凑热闹,给审稿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不过他依然决定亲自审稿。
    投稿数量虽然多达五千,但审稿倒也不算太麻烦。
    首先他吩咐人将投稿分成两组,一组来自低年级和扫盲班的学员,一组来自高年级和数理进修班的学员。
    对于前者,马哨的审稿速度大约是十秒钟到半分钟,扫几眼开头结尾便算结束,日审千篇。
    这不禁让他想起了前世的高中语文阅卷,虽然他前世是物理老师,但也亲眼见识过语文老师流水线式阅卷的场景,速度就像他这般一样。
    低年级组的几千篇文章虽然普遍不怎么样,但也有几篇不错。
    说不错既是因为内容确实还行,更重要的是作者。
    这几篇得到马哨赞赏的低年级组文章,作者都是十岁以下的孩子,内容虽然不算顶尖,但潜力可嘉,所以马哨决定为他们设置一个“特别鼓励奖”,奖品是几本书。
    用十几个小时的时间解决掉大部分凑热闹的投稿,余下的文章便要仔细些看了。
    对于高年级组的文章,马哨至少也会看半分钟,有些则会全篇看完。
    凡是让他看完全篇的,基本都可以得到一份鼓励奖,奖励十美元。
    审稿和投稿是同步进行的,每天都有人来投稿,马哨也每天都会抽时间来审稿。
    随着时间逐渐接近截止日期,每天送到马哨这里的文章数量也不断减少。
    不过文章的质量却明显提升。
    这些不急不慢的写作者,显然有着更充分的耐心,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了细致的打磨。
    时间到了12月31日,在这天晚上,阿帕奇通讯社的征文大赛便将结束,停止接受投稿。
    不过一直到傍晚,眠熊城里依然有人在埋头写稿。
    一个男子嘴里叼着烟斗,房间里弥漫着层层烟雾,在他面前摆放着一纸文稿。
    文稿上用异常整齐的字母书写全篇文章,看上去几乎像是印刷品。
    旁边还堆放着许多废稿,都被搓成纸团,七零八落地分布在桌面和地面上。
    “还不吃饭?”一个女人走进来。
    男子皱着眉头,目光依旧停留在文稿上:“我总觉得还差点什么……”
    女人过来看了一会:“爱尔兰大饥荒——你这个标题看上去一点都不吸引人,简直和没有一样。”
    “那你说应该用什么标题?”男人问了句。
    女人思考了一会,随即也不回答,而是直接拿过羽毛笔,在标题前后各添了写字。
    原本的标题是《爱尔兰大饥荒》,经过修改的标题则是《震惊!爱尔兰大饥荒的真相竟是……》。
    男人有点恼火:“你添的字都没对齐!”
    “要不你再抄写一遍?天都快黑了,你还不赶紧去投稿?”女人说道。
    男人看了看窗外的天色,只好微微一叹,拿着文稿直奔告示牌附近,将文章塞进了投稿信箱。
    不多时,告示牌旁边的士兵就撕下征文告示,以示征文结束,然后抱起信箱进入酋长大厅。
    “大酋长,大祭司,这是最后一批投稿。”士兵说道。
    “好,放桌子上吧。”马哨随口道,同时埋头书写。
    士兵离开之后,他拿来钥匙打开信箱,将其中几十份投稿取出,稍作整理。
    旁边的下雨天则拿过马哨写过的书稿翻了翻:“《热力学》……这是你给数理进修班编的新教材吗?”
    “是,但现在还不是,数理进修班的学生还没有学习它的能力。”马哨说,“严格来说,这是给全世界物理学家编的新教材。”
    “全世界?”
    “是的,所有物理学家都要看这本由美洲野蛮人写的书。”马哨说了句。
    然后他看向最后一批征文投稿,其中一篇几乎立刻便吸引了他的目光。
    《震惊!爱尔兰大饥荒的真相竟是……》
    看到这个标题,他不由眼睛一瞪,恍惚间有种回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感觉。
    下雨天本来也想再问问关于热力学的事,结果也被这标题所吸引,看起了投稿。
    U某C的震惊部,被视为二十一世纪标题党的集大成者。
    毫无疑问,这对十九世纪的人来说是一个跨时代的发明,下雨天也难以抵抗它的诱惑。
    马哨上辈子虽然早就司空见惯,看都不看,但在十九世纪还是头一回看到震惊部的标题,也不禁感到新鲜,仔细地看下去。
    事实证明,标题党和内容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浮夸的标题之下依然可以是厚重的内容,严肃的标题之下也可以是狗屁不通。
    这篇文章就是典型,虽然起了个后世营销号的标题,内容却相当精湛。
    其夹叙夹议,结合新闻讨论了爱尔兰大饥荒过程中的人祸,批判了封建王权、资本家对人民的剥削,痛斥殖民主义。
    而且文章在表达上很有感染力,洋洋洒洒,激情澎湃,如同檄文一般。
    这种立场在眠熊城十分常见,这还不是最红的,还有红到可以用极端来形容的。
    不过能写得如此详实有力的,却几乎是独一份。
    当马哨和下雨天看完这篇文章,当时就达成一致:“这应该是一等奖。”
    “没错。”马哨点头,然后看向作者的名字,“浓烟。”
    “原来是他。”下雨天说道。
    “怎么?”马哨对此人倒没什么印象。
    下雨天解释道:“他是一个阿拉帕霍战犯,不过几个月前,他成功通读《灵谕》,我就给了他自由。”        p1840印第安重生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