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抓了李二和房玄龄》第001章 少爷,抓了两个鬼鬼祟祟的!【求收藏!!】】

    贞观三年。
    冬,白雪皑皑。
    放眼望去,漫天尽是白茫茫的一片。
    蓝田县最北边,牛棚内。
    “这头黄牛昨天淋了雪,毛皮都湿透了。”
    “这样下去不行,肯定要生病的,还是宰了吃掉吧!”
    有位年轻的公子,指着一头健壮的黄牛,对身旁的人说道。
    他的语气充满了惋惜。
    众人之中,有位麻衫老者闻言身子微微一颤,道,
    “少爷,这......这个月都已经是第三只了,再杀的话,怕是县令要找上门来了。”
    “无妨,把文书做好就是了,这么大的雪,谁家还不死两头牲口?”
    年轻男子随意摆了摆手说道。
    “我先回去,弄好了给我送过来。”
    “老规矩,切薄片。”
    老者先是满脸无奈的和其他几人吩咐了一番,随后便快步跟了上来。
    年轻公子负手前行。
    他叫李允,是一位穿越者。
    看起来大概15,6岁的样子。
    面白如玉,目似繁星。
    清澈的眸子闪着亮光,身材高挑匀称。
    着一身锦衣貂裘,阳光俊朗。
    “今年也不知道怎么了,先是五月间闹蝗灾,从徐州到廓洲再到长安,无一幸免。”
    “好容易熬了过去,天冷了,却又是连日天降大雪,难道真的是像坊间所流传的那样,陛下施政不当......”
    两人来到了一出古朴的宅院之中,老人继续担忧的说道。
    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李允抬手打断了。
    “行了老黄,这些事情不是我们这些乡下人应该讨论的,不要多说这些。”
    “等下你再去领50石的精盐,给乡里们分发下去,让他们洒在自己门前的路面和屋顶上,免得雪太大把房舍都压塌了。”
    “好......好的,少爷!”
    老黄浑身一颤,拱手应是。
    虽然对自家少爷的豪气有所了解,但还是免不了受到了惊吓!
    精盐!!
    在这个贫民百姓普遍以醋布为主要调料的时代,简直就是贵比黄金!
    就连权贵之家,日常吃食大多也只是粗盐罢了。
    精盐那是适逢节假日才能使用的珍贵调料!
    可是这主仆二人刚才说什么?
    50石的精盐!!
    足够一个县上千户人家吃上十年!
    要撒在路上和屋顶上!!
    这简直就是丧心病狂的败家啊!
    李允从椅子上面站了起来,看着外面鹅毛般的大雪,微微的眯起了眼睛。
    说起来,这已经是他穿越到大唐的第三个年头了。
    虽然他穿越后的身份,不算是什么天潢贵胄,但也是一方富豪,吃穿用度自是不愁。
    但奈何这生活的习惯,跟现代社会比较起来,简直就是天差地别。
    想吃点牛肉,竟然还特么的要找理由向官府报备,不然的话就是犯法!
    并且最让李允难受的是,他这个穿越者,虽然开局就绑定了系统,领取了系统赠送的大礼包。
    可直到现在,还是没能激活成功。
    因为系统要求他,把礼包中的所有物品,全部规模化种植之后,才可以正式激活。
    礼包中的内容如下。
    玉米一小把。
    土豆几颗。
    辣椒一小把。
    红薯若干。
    湘两优900若干。
    全部都是粮食种子!!
    这些东西,放在现代社会,可能一文不值。
    但若是放在大唐,那绝对是比金子还要珍贵无数倍的东西!
    系统的要求自然是难不倒他这个高材生。
    前面的几样种植都没问题,但到了湘两优900这,却是卡住了。
    这种杂交稻,对于土壤和气候的要求非常高,得在南方才能种植。
    而然现在这世道,兵荒马乱的,李允完全不想离开蓝田县跑去南方。
    所以便就此搁置,等待时机。
    通过这些珍贵的种子,李允几年的时间,带领着佃户们大搞生产,将蓝田县打造成了世外桃源一般。
    如今的年景不好,灾难不断。
    别地的农户,一日两餐别说是肉了,就连吃一碗汤饼都是很奢侈的事情。
    可蓝田县的农户可好,不仅一日吃三餐,而且午餐必有肉食!
    因此蓝田县的佃户们,对李允是感恩戴德,言听计从。
    这不,过了一会儿,老黄就端着一盘新鲜的切片牛肉进来了。
    “少爷,上好的牛背嫩肉已经切好,今天怎么吃?”
    “这么冷的天,当然是要吃火锅才行,按老规矩,速去准备!”
    ......
    不一会儿,一盘盘翠绿的蔬菜,和一个形状略有些怪异的铁质火锅便摆在了李允的面前。
    看着火锅中随着汤水上下翻腾的鲜红辣椒,李允顿时食指大动,拿起竹筷开始吃了起来。
    正吃到一半的时候,老黄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少爷,有两个人鬼鬼祟祟的在庄子里面转悠,被老陈他们抓了。”
    “带上来我看看。”
    李允头也不抬的说道。
    【新书跪求收藏,跪求鲜花评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