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局送祖龙不死药!》第63章 秦始皇打算摊牌了!

    要知道现在大秦老百姓居住地房子,
    因为自身财力不足还有时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一般都是用土砖、木材等便宜的原材料来搭建的。
    用这种材料建造的房屋,坚固程度很低,
    最多也就可以用来抵挡一些平常的风吹日晒,
    至于抵抗什么自然灾害就别想了。
    所以,每当民间爆发旱灾、水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时候,
    百姓的房屋全都被冲毁,完全就没有任何的抵抗能力。
    百姓没了房屋,全都会变成流民,甚至有引发民变得风险。
    往往在这个时候,
    朝廷都要消耗大笔钱粮去灾区赈灾,安抚民心。
    但是,这水泥真有何超说的那么坚固的话,
    那么让百姓全住上用水泥建造的房屋,
    到时候灾害爆发的时候,百姓们的房屋就不会冲垮,
    这样,朝廷就可以剩下大笔的赈灾钱粮。
    经年累月下来,这些赈灾钱粮将会是一笔无比庞大的数字,
    而朝廷省下这么多钱,完全可以用来发展其他民生工程建设大秦。
    想到这里,嬴政的脸上满是激动之色,
    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毫不夸张的说,这水泥的出现,
    将会改变他们整个大秦的方方面面!
    瞬间,嬴政对这水泥的真面目越来越好奇了,
    甚至迫不及待的想要见到它!
    蒙恬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目光灼灼的看着何超问道:
    “何寨主,既然这水泥这么神奇,
    原材料也找到了,什么时候让我们见见。”
    何超没想到两人对水泥竟然挺感兴趣的,笑了笑说道:
    “哈哈,等我回到山寨研究一下,应该用不了多久就能研究出来了。”
    嬴政听了点了点头,有些期待的说道:
    “好,贤婿那你尽快做出来,
    到时候我倒要看看这水泥,是不是真的有你说的那么神奇!”
    何超点了点头,没有在多说什么,
    指挥着一帮手下运着石灰石回到了山寨。
    回到山寨之后,何超立马叫来了自己的得力手下二牛,
    吩咐他组织人手把制作水泥的铁矿石、砂岩、粉煤灰等剩下原料找齐。
    为了提高二牛的工作效率,
    何超还把这几样原料的详细模样告诉了他,方便他寻找。
    二牛得到命令之后,很快就组织人手开始寻找起来。
    将命令吩咐下去之后,
    何超便和赢诗曼回到了自己的小院子里。
    回到自己的小院字后,
    何超看到赢诗曼还是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拍了拍她的嫩手安慰道:
    “诗曼,今天是我没有保护好你,让你受到惊吓了。”
    听到何超安慰,赢诗曼心里一阵甜蜜,
    满脸红晕的依偎在何超的怀里,笑着说道:
    “夫君已经为人家报了仇,人家已经没事了。”
    想起何超看到自己被山匪绑走,
    一怒之下把整个山寨都灭了,赢诗曼心里就一阵感动。
    何超闻言,不由的将赢诗曼抱在自己的怀里,一脸坚定的说道:
    “没事就好,诗曼,你放心,以后我一定会保护好你的。”
    突然,赢诗曼忽然想到了什么,抬起靓丽的眸子看着何超问道:
    “对了,夫君,你刚才在路上说的水泥,真有那么神奇吗?”
    何超宠溺的刮了刮赢诗曼晶莹的小鼻子,卖了个关子:
    “当然了,明天你就知道了。”
    见何超卖关子,赢诗曼也不好再问,
    但是对水泥的真面目却越来越好奇了。
    ……
    嬴政和蒙恬住的小院子。
    “报!”
    “丞相传来了密信!”
    嬴政和蒙恬刚回到院子没多久,
    一个侍卫就拿着一个圆形竹筒,行色匆忙的闯了进来说道。
    嬴政接过竹筒,从里面抽出一份布帛摊开看了起来。
    “始皇帝陛下在上:
    微臣李斯已经得知陛下龙体康复和公主下嫁何驸马的消息,
    然国事繁忙,国不可一日无君的,不知陛下何日返回咸阳?”
    嬴政看完之后,愣了一下。
    他虽然离开咸阳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但是他一直用密信和朝廷保持这联系。
    朝廷那边也知道了嬴政的顽疾被何超治好,
    以及被赢诗曼下嫁给何超的消息。
    所以,他们看到嬴政迟迟不归咸阳,便好奇的发来密信询问。
    一旁的蒙恬,疑惑的问道:
    “陛下,丞相在信中说了什么?”
    嬴政直接将信封递给了蒙恬。
    蒙恬接过信封看了一遍,了解里面的内容后,便忍不住问道:
    “陛下,丞相说的不错,咱们什么时候回去啊?”
    嬴政两眼之中闪烁着精光,
    好像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整个人意气风发的下令道:
    “蒙爱卿,传令李斯带文武百官和禁军来嵊县山寨。”
    “贤婿要在红薯土豆成熟之后再去咸阳,而还有十天红薯土豆就要成熟了,”
    “朕打算摊牌了,准备用最隆重的礼仪迎接贤婿去咸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