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白杆兵》第五十三章 李二狗的快乐人生

    
    李二狗和他的婶婶,跟随着村里的人。经过四五天爬山过水,
    先是到的鞍山驿。
    后来,马万强看人越来越多,就安排他们去新城。
    在新城那边做好了登记,分配了土地和住房,
    虽然仅仅是两间小屋,但是李二狗他们都感觉到很暖心。
    背井离乡的逃过来,没有想到真的可以分配田地和房屋。
    李二狗家,两个人分配了十亩地,
    辽河平原的地都比较肥沃,
    听那个断胳膊的村长说“现在努努力,赶紧把地翻好,
    种红薯,三四个月后,冬季来临之前,还可以收一茬红薯,
    这些红薯就够所有人过冬的粮食了。”
    红薯,这个农作物呢,特别容易打理,种好以后,只要不旱着它,基本上就不用动。
    所以农闲的时候,西宁堡招收临时工,李二狗的婶子心灵手巧,就被选中了。
    而李二狗就被送到了西宁堡,去学堂上学,
    李二狗的小时候,村子里面还有私塾先生,后来全部逃难走了,
    所以虽然他岁了,也被安排到西宁堡的一年级班上进行学习。
    一年级的孩子都是六七岁的,最大的也是八岁,
    李二狗在他们之间完全就是“鹤立鸡群”。
    这个大学堂对李二狗来说是非常新鲜的,
    他非常好奇的和五个孩子住在了一个房间,
    第一次看到了上下铺这种结构的床,
    让他感到幸福快乐的事情,就是每天食堂里的包子尽他吃,
    他每次都能吃个五六个大肉包子,
    由于心智比较成熟,学习也比较快,
    两个月以后,李二狗的成绩就赶上来了,
    他非常羡慕和他年龄差不多的高年级学生,这些人每天早上不仅训练跑步,而且还学习钩镰枪。
    李二狗找到老师,要求学习钩镰枪,
    老师说“你现在一年级没有教授这一块?
    只能等你到三年级才能学。”
    李二狗说“让我们过河来的,马万军将军给我说,让我两年以后就去咱那里当兵,
    我再过两年就没法学了,只能在部队上学了,
    老师,你就帮帮我,
    让我和他们一起学吧。”
    那个老师听说是马万军,希望他到部队的。
    也知道这个年龄不能系统的把这些知识学完,
    于是说“那好,我给你帮忙和他们讲一下,
    你学武可以,但是文化课可不能落下来。”
    李二狗说“你放心,我绝对不会落下文化课程。”
    马万军的眼光不错,李二狗学习钩镰枪进步速度非常快,
    这小子的狠劲儿,让教授钩镰枪的白杆老兵。
    都感觉天生就是一个当兵的料子。
    所以每天晚上,李二狗,独自拿着钩镰枪训练的时候。
    这个瘸腿的白杆老兵。
    都在旁边偷偷的看着。
    决定把马家枪法全部传授给他。
    吃得好,睡得好,又加上李二狗辛苦的训练。
    两三个月的时间,这小子个头也长高了。
    瘦弱的他竟然有了肌肉。
    所以当马万军对学校进行考察的时候,
    他跑过去喊“将军大人,还认识我吧?”
    马万军差一点就没认出来,就说“你是二狗?
    这小子怎么突然蹿个子了?”
    那个白杆老兵说“这小子特别能吃,而且除了文化课,
    其他的时间都在训练,现在钩镰枪耍的也不错。”
    马万军高兴了,说道“给我们耍一套枪法,看一看。”
    李二狗一点都不含糊,知道是师傅给他机会露脸。
    拿着钩镰枪迅速的舞动起来,挑、刺、撩、钩、抽!
    钩镰枪在他手里好像活了一般,
    高年级的那些孩子看到后来居上的李二狗,
    心里也是非常的羡慕,尤其李二狗耍完一套枪法后,
    马万军高兴的竟然把他自己的那柄新出的钩镰枪送给了李二狗。
    而且给李二狗起一个大名李青松。
    让那群姓马的流浪儿,眼珠子都看红了,大家暗暗的下决心,每天晚上也要训练钩镰枪。
    马万军走后,负责教授钩镰枪的白杆老兵,就被这群孩子围住了,
    他们要求每天晚上给他们加训,
    一时间,西宁堡大学堂武风鼎盛。
    李二狗他们每七天去学习一次兵器的打造,或者是听徐山长讲授农业的知识,
    当陈大勇从草原上买回来匹母马,匹种马全部送去了千山马场,
    这群孩子每个星期都会要求他们的老师带着,去马场学习骑马。
    李二狗非常感激瘸腿师傅,后来把婶子介绍给他,就把他们当父母养。
    李二狗他们这些逃难过来的孩子,幸福快乐的成长。
    马万强他们四个也迎来了,人生第一大喜,洞房花烛夜。
    第一批先去山海关的的是马万石和马万良。
    马万军没去,亲自坐镇西平堡。
    他可是害怕鞑子再来搞一次破坏。
    所以带着亲卫,经常巡逻在辽河边上。
    马万石他们的婚礼是由孙承宗操办的,
    又有孙婉莹来安排,
    所以更不用他操心。
    等马万石和马万良两个人咧个大嘴,从山海关来了以后。
    马万强和马万山兄弟两个是第二批结婚的。
    马万强他们走的时候,马车作坊的四辆马车被他们带回了山海关。
    其中一辆送给孙承宗以后。
    经略熊廷弼他们就上了马车,沿着城墙边跑了一圈。
    立即要求马万军不能厚此薄彼,也要送给他们一辆马车。
    奸商马万军这个时候就对来人说“回去告诉经略大人,想要可以,每辆马车给你们成本价两百两银子。
    也可以按照你的要求定做,甚至可以在马车上办公。”
    派人把几个马车的款式做成画册,送去山海关给这些官老爷们预订。
    熊廷弼和袁可立纷纷埋怨,说这小子就钻钱眼里了,
    不过两百两银子和真心不贵。
    尤其当袁可立乘坐新的马车,到京城去兵部公干的时候。
    所有的人都被这种四轮豪华马车所吸引。
    兵部侍郎和兵部尚书他们,都尝试了这种新马车,竟然在里边还可以烧水喝茶,办公会客。
    简直是一个移动的办公室,而且一点都不颠簸,
    于是纷纷慷慨解囊。
    这一下,马万军的马车作坊,就得到了辆的订单。
    黑心的他给了他们优惠价五百两一辆马车。
    那些卖水泥,卖玉器的老板知道马万军又出新品的时候。
    就纷纷涌向西平堡。
    找马万军代理马车的销售。
    当然,也有人模仿,但是他们搞不清到底怎么回事儿?
    他们做出来马车还是颠簸的厉害。
    而马万军的马车舒服的像坐轿。
    优质的钢材做出来的弹簧效果是不一样的。
    孙元化这些工匠们看到自己的成就被认可,
    也非常高兴,于是就扩大生产,又让马万军给新厂起个名字。
    马万军搞恶的写道奔驰轿车厂。
    这些卖水泥的老板看到了马车的另外一个用途,就是去掉繁华,最简朴的方式,可以拉很多的货。
    所以,奔驰的轿车,奔驰的货车,两个月的时间就飞奔在大明的各个城市的道路上。
    就连马万军的仇人晋商八大家,前前后后都订了多辆货车和多辆轿车,
    范永斗他们也很纳闷,这个马万军打仗行,经商怎么也那么厉害?
    这么多新的发明,难道都是他干的?
    为了搞清楚马万军的秘密。
    他们从江南找了一批人,以经商的名义到了新城,买了商铺和住房。
    和周围邻居处熟了以后,开始慢慢的打听西平堡的秘密。
    外地人根本不知道西平堡的秘密在哪,
    本地辽东的人全是被教育过的。
    他们的任务首先第一个就是监视外地人,防止有奸细。
    所以当这帮化妆成江南商人的探子,问东问西的时候,
    很快,在一天晚上全部被抓进了大牢。
    负责审讯的都是这两场战斗退役下来的老兵。
    他们冰冷的眼神就把这帮探子吓的,纷纷讲出了背指使的人物。
    马万军接到报告以后,就决定把这些探子全部干掉。
    并且准备让马万山的骑兵营,
    对这些死不悔改的汉奸进行商路的封锁。
    马万军知道他们一般的都是要经过张家口这个地方,
    所以他就想让骑兵营进行长途拉练,对晋商的商道进行扫荡。
    并且就在张家口以外的草原上占据一座山,冒充马匪。
    马万山接到命令以后,就带着他刚补充的新兵,一起奔赴草原。
    首先来到他们两年前,留在少龙山的据点里,还好,这个山谷平时真的没人去。
    一些老兵曾经来过,就和新兵吹嘘说,他们和总兵大人曾经在这里伏击八大汉奸的商队。
    听得新兵也是跃跃欲试,
    先派夜不收去镇上打听商队路过的情况,结果听说他们好像不从这里过了。
    马万山得到消息,就拿着地图开始琢磨他们到底从哪儿?
    后来干脆就不想了,直接从草原杀向了张家口,在距离张家口里的地方,
    有一个小山,他们就把那里占了,每天都派出去多人进行探查。
    当抓住一个牧民,问他有没有看到商队的时候?那个牧民说前几天有几个商队从这里向北走了,
    马万山决定立即向北查询商队的踪迹,
    准备再伏击一次。
    他们跃马扬鞭,毫无顾忌的向北冲去,牧民纷纷的躲闪,
    很多蒙古部落已经知道有一队骑兵到了草原上,正在准备去围剿的时候,
    一听说他们携带的兵器是钩镰枪,
    所有的人都打了退堂鼓。
    因为他们知道曾经有人灭了科尔沁部落的两万骑兵,
    而他们所拿的就是钩镰枪!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