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秦,已成渭水河神》第三十六章 造纸印刷,建立神工阁!

    莫玄要赐下土豆玉米等高产粮种,顿时让嬴政感激不已,大礼参拜。
    粮食,在这个时代,实在是太过重要,甚至可以说是一切的根基!
    若是有能够解决天下所有百姓饥馑的高产粮种,这样大的功德,足以在人间封圣!
    莫玄见此,也很是满意。
    他早就看好了这些东西,只是在等一个合适的机会,将其赐下。
    此时嬴政来问富国强兵之策,正是一个良机!
    “起来吧,不必如此!”
    “本尊既然是大秦祖灵,让百姓免于饥饿,也是应当!”
    莫玄神色威严,似有无穷神圣气势,笼罩其身。
    他待嬴政起身,继续开口叙说。
    “国家的强盛,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事情,便是金钱!”
    “有大量钢铁和粮食作为基础,商业之道,必然会大行于世!”
    “金钱流通,工业发展等事物,会自然应声而来。此事不急于一时,待你做好冶铁锻钢和种植粮食之后,再来考虑吧!”
    莫玄说着,直接从系统之中,将全套的钢铁冶炼技术,还有一些高产粮种,兑换出来。
    刷!
    一大堆如山丘一般的书籍,堆满的桌案。
    宫殿地上,土豆玉米,杂交水稻等高产粮种,而已堆成小山。
    莫玄知道,大秦也没有人懂这些粮食的种植,于是将相应的种植技术,也兑换出来,化作书籍,摆在一旁。
    “这……这是什么东西?”
    “难道是仙家所用的书帛?”
    嬴政在无尽震撼之中,拿起一本书籍,翻看起来。
    他看着手中轻薄无比,白皙明亮的纸张,一阵出神。
    而纸张之上,一个个工整无比的,细小如蚁的字迹,更是让嬴政惊奇万分。
    他不由得想起自己平日处理朝政事,使用的木牍竹简。与这种神奇的东西一对比,嬴政眼神大亮,很是心动。
    莫玄见此,顿时轻轻一笑。
    “这是纸张,是专门用来书写文字的东西,至于上面完全一致的蝇头小字,那是印刷而成!”
    “本尊便赐你纸张制造之术,和印刷之术吧!”
    “若是制造出来,也可以改善大秦的文风状况,让知识更顺畅的流通,政令更好的传达!”
    莫玄说罢,直接打开系统商城,找到造纸术和印刷术。
    这两项技术,更是便宜。莫玄直接将其兑换出来,赐给嬴政。
    嬴政见此,更是兴奋激动,神情振奋。
    “多谢灵尊!”
    “寡人一定迅速命人,组成相应部门,来学习这些技术,为大秦冶炼钢铁,制造纸张!”
    “待大秦吃透这些东西,国力定会获得极大提升。到时候,就是大秦兵出函谷,征战天下之时!”
    莫玄满意的颔首,又吩咐嬴政几句,告诉他一些要注意的地方,而后在嬴政满怀感激的目光之中,收了神通,散去身形,回归渭水。
    “恭送灵尊!”
    ……
    嬴政送走莫玄之后,看着满屋子的书籍和粮食,先心头满是欣喜。
    也坐回王位,威严开口。
    “来人!”
    一直在门外侍候的太监赵高,顿时走咯进来。
    他看到殿中的书籍和粮种,无尽震撼,不知所措。
    嬴政不以为意,再次威严开口。
    “去将长孙无忌等朝堂重臣招来。”
    “还有,寡人记得,墨家有一脉工匠,正在为我大秦效力,将他们的主事也招来!”
    “寡人有事关大秦兴亡的大事,要与他们相商!”
    赵高带着无尽疑惑,出了大殿,去传达嬴政的召见命令。
    很快,长孙无忌、包拯等朝堂重臣,还有墨家大匠陆行,都来到章台宫中。
    “臣等拜见大王!”
    众人满怀疑惑,恭敬向嬴政行礼。
    “大王,这些是何物?”
    殿中不论是各种粮种,还是成堆的书籍,都让群臣不明所以,心痒难耐。
    嬴政端坐王位,神圣而威严。
    他眼中精光迸射,心怀激荡难耐。
    “这些是灵尊赐予大秦的宝物,可使我大秦国富兵强,称雄天下!”
    嬴政激昂无比的开口,向群臣解释这些东西。
    长孙无忌等人听完嬴政的话,顿时惊骇万分,简直不敢置信。
    “大规模钢铁冶炼之术?”
    “亩产万斤的粮食?”
    “还有造纸术和印刷术!”
    群臣满怀惊喜,眼中神光闪耀,热血激荡。
    而一直研究各种技术的墨家大匠陆行,更是忍耐不住,请示完嬴政之后,匆忙翻看各种技术书籍。
    良久,当众人理清头绪,确认情况之后,具都无比兴奋,振奋万分。
    “大王说的不错!”
    “这些东西,的确可以让大秦国力强盛无比,称雄天下!”
    “大王,臣以为,当迅速命少府和咸阳令等官吏,推广土豆玉米的种植!”
    “至于钢铁冶炼和造纸印刷等技术,当组建神工阁,进行研究学习,将其化为现实!”
    “为我大秦,打造兵甲利器,强盛国力!”
    庆十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
(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8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