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医妃之庶女凰途》332立功

    玄净想了想,一咬牙,又道:“贫道昨晚夜观星象,帝星虽然一时蒙尘,但仍生生不息。还请皇上保重龙体。”
    皇帝眸光微微一亮,黯淡的眼眸中又燃起了一丝火花。
    他的拳头在锦被下握了起来,虚弱地问玄净:“朕的病……”
    “皇上,这九重金丹乃是无上珍品,皇上服用了半年,应该也深有体会。”
    玄净煞有其事地说道,“只是这次恰逢帝星黯淡,皇上的龙体也受帝星的影响虚弱,丹药的药效过强,皇上这一次其实是虚不受补。”
    “……”皇帝若有所思,觉得玄净所言有理。
    打个比方说,就是把百年人参给了底子太薄的人,对方也有可能因为虚不受补而没命的,但是能因此说人参是毒吗?!
    这次,如果不是恰逢帝星黯淡,自己又岂会遭此一劫,归根到底,是顾玦害了他!
    皇帝恍然大悟,也是,不然,他已经服用玄净的丹药大半年了,怎么早不出问题,晚不出问题,偏偏就这么凑巧呢!
    顾玦果然是他最大的克星!!
    玄净见皇帝信了,松了半口气,觉得自己这条命暂时保住了。
    “皇上,”玄净又道,“贫道这就回去给皇上再炼一炉补元丹,补元丹可为您大补元气,使得龙体回到全精全气全神、无亏无损之元真童体的状态。”
    皇帝听着,眼睛更亮了,急切地说道:“那就烦扰道长了。”
    这才说了几句话,皇帝的声音就更沙哑了,每说一个字,喉头就跟火烧似的。
    他心里觉得这帮子太医真是没用,治了自己三天三夜,却治得自己满嘴口疮,简直就是一帮子废物。
    皇帝让倪公公送送玄净,倪公公就把人送出了养心殿,又吩咐另一个小內侍带几个禁军务护送玄净回元清观。
    倪公公寒暄了几句后,就匆匆返回了皇帝的寝宫,留下满头大汗的玄净。
    迎面的寒风一吹,玄净只觉得浑身冰凉,一颗心拔凉拔凉的。
    他的直觉告诉他,他得赶紧跑路。
    但紧接着,理智又否决了这个主意,他一跑路,那就落实了丹药有问题,那么皇帝肯定会大怒,届时,皇帝必然会令锦衣卫捉拿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能跑到哪里去?!
    一旦被锦衣卫抓到,他就死定了。
    但不跑路,也不行,他现在的处境就跟踩在一根细细的钢丝上似的。
    只要稍微踏错半步,那就会万劫不复!
    玄净直到今日算是明白了何为高处不胜寒。
    玄净正要走下汉白玉台阶,却见正前方一道身穿金黄色蟒袍的青年步履匆匆地朝这边走来,身后还跟着几个內侍。
    正是太子顾南谨。
    玄净一看到太子,就是面色一僵。
    两人面面相对,顾南谨自然也看到了玄净。
    玄净在一个愣神后,快步走下了汉白玉石阶,然后就“扑通”一声跪在了顾南谨跟前,道:“太子殿下,皇上开恩,让贫道回元清观。”
    玄净在告诉太子,他能出大牢是皇帝的意思,要是太子再把他关回去,那就是违抗圣意。
    顾南谨的脸上疲惫不堪,他看明白了,皇帝既然放了玄净,也就是不相信他的病是丹药导致的。
    对于这个结果,顾南谨并不意外,却又同时心累得很。
    他没理睬玄净,从他身边走了过去,自己进了养心殿。
    跪在地上的玄净如释重负,在小温公公的搀扶下起了身,赶紧走人,生怕走晚了,又撞上了皇后!
    顾南谨无视一路跟他行礼的內侍与宫女,大步流星地冲到了皇帝的寝宫。
    里面的皇帝也听到了外面的宫人在喊着“太子殿下”,薄唇紧紧地抿在一起。
    呵,他的太子总算是来了!
    皇帝就这么看着顾南谨绕过一座屏风进入他的视野,眼神阴鸷。
    “父皇。”顾南谨郑重地对着龙榻上的皇帝作揖,气喘吁吁。
    刚刚他也是听闻皇帝醒了,便放下手头的事,匆匆赶了过来。
    顾南谨已经是用最快的速度赶来了,但是皇帝早就对这个长子有了心结,在他看来,连押在牢里的玄净都到了,太子现在才来,分明是没有把他这个父皇放在第一位。
    也是,太子现在怕是忙着要收买人心,等着继位呢!
    皇帝的心里怒火高涨,但没有立刻发作,面上看着还算平静,沙哑着声音问道:“朕那日病倒后,都出了些什么事?”
    皇帝的声音很轻,没什么起伏,听不出怒意,大概也唯有倪公公知道皇帝的每个字都憋着一股火。
    顾南谨心里有些意外。他还以为他又会被父皇训斥,不想今天父皇却是出奇的平静。
    顾南谨规规矩矩地把太医们给皇帝看病,判断是丹毒作祟的病因都说了,只是没提太医建议寻济世堂那位神医的事。
    最后,他还提起了皇后在养心殿侍疾,昨晚才回凤鸾宫休息。
    皇帝随口说了一句“辛苦皇后了”,跟着又问起了顾玦:“顾玦有没有进过宫?”
    顾南谨如实答道:“不曾。皇祖母也还在宸王府。”
    一说到殷太后,顾南谨不免就想到了皇帝给她下药的事,脸色有一瞬间的不自然。
    皇帝一直在观察着太子的一举一动,乃至每一个颜色变化,觉得这“不自然”就是心虚。
    是了,顾玦有了太子作为宫中的眼线,对自己的状况,那是再了解不过了,又何必再多此一举地进宫!
    皇帝自觉是看破不说破,挥了挥手,疲惫地说道:“太子,你下去吧。”
    反正也从太子这里听不到半句真话,多说无益。
    顾南谨俯首作揖,他全然看不到这一瞬,皇帝看着他的发冠的眼神像是冰刀子似的。
    冰冷、无情、厌恶。
    顾南谨从寝宫退了出去,疲惫不堪地长叹了一口气。
    这几天在过年,封笔封印,满朝文武都在放假,也没什么国事要处理,所以皇帝病后,顾南谨起初也在养心殿侍疾,尽心尽力。
    后来,礼亲王以及内阁大臣们一起来求见,义正言辞地劝谏他身为太子当尽快安抚人心、稳定朝局云云,此外,太子还要为明天的开笔仪式做准备。
    再加上,年后,昊国使臣就要带着联姻公主启程回昊国了,“公主”出嫁的聘礼、种种仪仗等等,还需要需要太子过目,尤其是大齐宗室这边的送亲使到现在都还没定下。
    顾南谨只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这些天每晚最多只睡两个时辰。
    顾南谨在担心,楚千凰也在担心。
    虽然她已经从沈菀手上拿了两万两银票了,但是,只要一天没有离开京城,她都担心事情会不会有变,毕竟在她的那个梦里,与昊国联姻的公主可是三公主安乐,而不是袁之彤。
    “凰姐儿,这个你收着!”太夫人把一个雕花匣子亲手交给了楚千凰。
    “谢谢祖母。”楚千凰感激地看着太夫人,“还是祖母您待我最好!”
    沈芷对她的“婚事”直接不管不问不顾,她只能庆幸还有太夫人这个亲祖母帮着操持一二。
    这一匣子就是楚千凰的嫁妆。
    因为楚千凰不想带那么多俗物走,就请太夫人都替她换成了金银,凑了一点金珠和几千两银子,再加上沈菀给的那张两万两银票,楚千凰觉得勉强也够了。
    楚千凰把木匣子递给了抱琴。
    比起原本该属于她的那份嫁妆,现在这些真是小巫见大巫。
    每每想来,楚千凰就觉得心口一阵闷痛,难受得很。
    若非是沈芷把她的嫁妆都给了楚千尘,她也不至于这么拮据,不至于为了区区两万两去找沈菀。
    楚千凰的眼睫微微颤了颤,低声道:“祖母,我以后不能在您跟前尽孝,您可要好好保重身子。”
    太夫人一直觉得大孙女是被迫去昊国的,哀声叹气道:“凰姐儿,我可怜的凰姐儿!是祖母没用!”
    说着,太夫人就开始以帕子抹眼泪。
    “祖母,我知道您尽力了。”楚千凰握着太夫人的手,体贴地安慰道,“孙女知道您待我最好了。”
    她这么一说,太夫人心情更激动了,拍了拍楚千凰的手,念叨着不舍,一片祖孙情深的景象,看着一旁的王嬷嬷也红了眼。
    这时,一个青衣大丫鬟来禀说:“太夫人,大少爷来了!”
    太夫人闻言喜上眉梢,忙道:“快请!快请!”
    太夫人紧紧地握住楚千凰的手,笑得见牙不见眼:“凰姐儿,我也好几天没见到逸哥儿了。”
    年前,楚云逸病得急,太夫人也曾想去探望楚云逸,却被沈氏告知楚云逸得了水痘,暂时到了庄子上小住。
    水痘这毛病可大可小,最怕传染给旁人,因此太夫人只盯住沈氏务必派从前得过水痘的婆子好好照顾楚云逸。
    楚千凰微微地笑:“是啊,我也好些天没见逸哥儿了。”
    不一会儿,楚云逸就在一个青衣丫鬟的引领下来了。
    楚千凰看着身穿一袭宝蓝色暗纹直裰的楚云逸朝她们走来,目光一闪,不由想起那天听到的楚令宇和太夫人的那番对话。
    当天她在外面,又不便久留,没有听得太仔细,只约莫知道是康鸿达看上了楚云逸。
    在楚千凰的梦里,康鸿达这个人也留下了属于他的一笔,与现在一样,他看上了楚云逸。
    本来,楚千凰还以为楚令霄、姜姨娘的人生轨迹已经发生了变化,也会令楚云逸的人生改变。
    楚千凰不得不感慨,命运这种东西实在是有一种玄之又玄的因果在,最终能够超脱命运的人终究是少数中的极少数而已。
    楚千凰眼神闪烁,下意识地攥紧了手里的帕子。
    待楚云逸行了礼后,太夫人就喜不自禁地拉着他的手,上下打量着他,笑道:“逸哥儿,你又长高了,比你父亲还高了。但瘦了,好像还黑了……”
    “还好,脸上没留下什么痘疤。这几日,你可得好好休养,别在没事乱跑了。”
    太夫人还以为孙儿是因为得了水痘才会瘦了,心疼不已地叮嘱了一番。
    “祖母,孙儿好真呢!”楚云逸笑眯眯地说道,露出一排雪白整齐的牙齿,“我还在长身体的年纪,还会再长高的!这点小病都不是什么事。”
    太夫人一向疼爱这个长孙,又继续问他这段时日是怎么过的,比如出痘出了几日,什么时候掉痘痂等等,楚云逸答得是滴水不漏,又笑吟吟地说他这几日吃得清淡,现在好不容易回府,让太夫人给他好好补补。
    其实楚云逸昨天就随玄甲营到了京城,在丰台大营里休整了一晚上,才回侯府的。
    方才,楚云逸已经先去过沈氏那里,也知道沈氏给他找了个什么借口,就又过来荣福堂给太夫人请安。所以,对于太夫人的问话,他早有准备,答得也从容。
    太夫人这把年纪的人最欢喜孙儿们求着自己,更高兴了,当场就吩咐了大丫鬟一声,让她特意去厨房招呼。
    气氛十分热闹,祖孙和乐。
    太夫人说得有些口感,就喝了口茶,跟着像是想起了什么,笑道:“凰姐儿,逸哥儿,你们还不知道吧?你们父亲就快回来了!”
    姐弟俩也确实不知道这件事,皆是一惊,只是他们的惊诧又有微妙的不同。
    看在太夫人眼里,这就是惊喜。
    太夫人笑了,笑得释然,笑得欣喜,叹道:“这侯府里,你们父亲不在,就像是没了主心骨一样!尤其……”
    “尤其”后面的话没有再说下去,但是楚千凰明白太夫人的未尽之言,尤其是让沈氏把持着侯府的一切,且对婆母没有一丝一毫该有的尊重,太夫人这些日子来真是过得又憋屈又烦闷。
    王嬷嬷也在心里为替富人叫屈,哪有媳妇嚣张成这样的,但凡太夫人稍微摆出一点婆母的架子,结果沈氏直接就断了太夫人三餐以外的一切用度,让太夫人要吃补品、制衣裳设么的全都用自己的嫁妆。
    太夫人敢装病,沈氏就敢请京城各大医馆的大夫上门,弄得兴师动众,最后反而让那些大夫觉得太夫人矫情。
    太夫人是真怕了沈氏,只好日日都待在荣福堂,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如今长子总算要回来了,她的苦日子也算熬到头了。
    太夫人看着楚云逸,脸上泛出慈爱的笑,摸了摸他的脸庞,叹道:“我们逸哥儿越长越好了!”
    她这个长孙自小就长得好,额头饱满,鼻梁挺直,眼眸清亮,相貌十分俊逸,和长子这个年纪时像了九成!
    楚云逸只是笑,可是楚千凰却听得心里咯噔一下,一颗心猛然沉了下去,心里自然而然地浮现某个令她心惊的念头:难不成……祖母还真就被二叔父给说动了?!
    为什么?!祖母不是一直都很喜欢逸哥儿吗?
    这一瞬,楚千凰仿佛被当头倒了一桶凉水似的,四肢发寒,用一种难以置信的眼神看着太夫人,手里的帕子已经被她揉得一团皱。
    太夫人怔怔地看着楚云逸,思绪不由想到了年前的那天。
    她还记得那一日下着雪,次子楚令宇忽然跑来找她,跟她说了一番话:“母亲,如果您想让大哥从流放地回京,不是没法子,那要看什么人出手,恐怕也只有康鸿达才能办得到。”
    “可我们楚家求康鸿达办事,总不能什么都不付出吧?这京城里头,康鸿达那可是能只手遮天的人物,康鸿达对‘自己人’一向大方,若是从了他的意,他肯定会让大哥回来的。”
    “再说,我们楚家会沦落到现在这种尴尬的境地,还不是因为长房?如果长房一点‘付出’,就可以让康鸿达拉拔侯府一把……”
    当日太夫人气得把楚令宇撵了出去,可这个建议仿佛在她心口烙下了一个烙印似的,接下来的几夜,太夫人辗转反侧地没怎么睡,总是想起这事,挥之不去。
    她心动了。
    她知道楚云逸一直都很努力,很用功,这孩子也出息,凭借自己考上了国子监,他一定能够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可现在的永定侯府根本给不了楚云逸任何助力,楚云逸靠自己在军中瞎折腾,至少要花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
    有康鸿达帮忙,那就容易多了。
    就像次子说得那样,康鸿达也就对十三四岁的男孩子有兴趣,楚云逸最多也就委屈个一两年,却能够帮上他父亲一把,能够对他自己的仕途有所助力。
    否则,楚云逸也只能被沈氏拿捏在手里,可想而知,沈氏也不会给他娶什么好媳妇,妻不贤祸三代,楚云逸以后的人生只会越来越辛苦。
    她也是想为长孙好。太夫人在心里告诉自己,试探地说道:“逸哥儿,你本来打算参加开春禁军军演的选拔,对不对?还是你二叔父偶遇康大人,我们才听说了这件事。”
    楚云逸坦然一笑,点头应道:“是啊。”
    太夫人叹了口气,道:“哎,你准备了这么久,却因为出水痘错过了这次机会。”
    “祖母,不妨事。”楚云逸笑得大大咧咧,年轻的脸庞上神采飞扬,“我还年轻呢!”
    对于楚云逸来说,这次出去与玄甲实战操练的收获太大了,其他的根本就不值一提。
    然而,太夫人却觉得楚云逸只是在故作坚强,轻轻地拍了拍他的手,委婉地安慰道:“逸哥儿,以后的‘机会’多的是……”
    太夫人想说康鸿达看重你,想说他一定会提携你,却到底觉得难堪,有些说不出口。
    “那是!”楚云逸根本看不出太夫人的纠结,笑容更愉悦了。云展跟他说了,以后有实战还是会请示二姐夫的意思,尽量带上他。
    楚云逸浑然不觉,可楚千凰在听太夫人提到康大人的那一刻,就已经肯定了她的意图,四肢冷得发麻,心头更是弥漫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情绪,震惊、失望、轻蔑等等,皆而有之。
    太夫人想了想,还想再说什么,可楚云逸已经先一步告辞道:“祖母,我想着去一趟宸王府,给二姐拜个年。”
    说到楚千尘,屋内的气氛立刻发生了一种微妙的变化。
    太夫人原本就没想好的说辞更是彻底地咽了回去,干巴巴地说道:“你去吧,早去早回。”
    于是,楚云逸就又离开了。
    当门帘落下后,暖阁里又只剩下她们祖孙两人。
    楚千凰忍不住就压低声音问道:“祖母,您……您刚刚想跟逸哥儿说什么?”
    楚千凰的眼眸又黑又深,似藏着千言万语,手里的帕子依旧攥得紧紧。
    太夫人深深地凝视着她,目光似乎要刺到她灵魂深处似的。
    她慢慢地捻动起手里的流珠串,反问道:“要是有人能让你父亲回来,付出些代价也是应该的吧?”
    比起方才面对楚云逸的犹豫,此刻太夫人的语气与神情都十分平静,平静得让楚千凰觉得似乎都不认识这个祖母了。
    楚千凰:“……”
    楚千凰以贝齿微咬着下唇,咬得嘴唇微微发白。
    如果楚令霄能回来,那当然好,楚令霄一旦回来,沈氏就不会这么嚣张了,就不能一人独大了,更不能这样把她的嫁妆给了楚千尘……
    楚千凰的心中似乎好几个自己在彼此争斗着,火花四射,喧嚣着,奔腾着,厮杀着,最后一切归于平静。
    她低哑着嗓音道:“是。”
    她知道太夫人说的“代价”是什么,楚令霄犯了大罪,皇帝又怎么可能无缘无故免了他的罪。
    楚千凰垂下了眸子,很快又抬起头,道:“事有轻重缓急。”
    这句话也不知道是说给她自己听的,还是说给太夫人听的。
    太夫人看着楚千凰的眼神柔和了几分,觉得终究是这个长孙女知自己的心意,点头道:“是啊。事有轻重缓急。”
    “生而为人,下至平民,上至天子,总是有为难的时候,不能由着性子来,要顾大局。”
    太夫人意味深长地又说了一句,转头朝窗外看去。
    从她这个角度看出去,早就看不到楚云逸的身影了,庭院里空荡荡的,只有两个粗使婆子在扫地。
    楚云逸离开荣福堂后,就去了仪门,小厮早就牵着他那匹红马等着他了。
    一炷香后,楚云逸连人带马地出现在了宸王府。
    自初二下午起,宸王府就闭门谢客,只迎来过皇帝这个不速之客,楚云逸才是真正意义上王府新年的第一个客人。
    楚千尘平时是一直陪在顾玦身边的,半步不肯离开,也就是弟弟回来了,这才给了弟弟一点面子,露了脸。
    “觉得怎么样?”楚千尘笑眯眯地问他。
    云展昨天就回过一次宸王府,所以楚千尘早就知道楚云逸回来了,而且,还知道他在这次的实战操练中立下了小功劳,不慎受了点伤,不过就是擦破点大腿的皮外伤。
    刚刚,她也听下人说了,这小子是骑马来的。
    他能骑马,又这么活蹦乱跳,楚千尘一看就知道他没什么事。
    况且,在她看,这男孩子皮厚肉糙,受点伤,磕磕碰碰的,再正常不过了,就是楚云沐练箭、练骑马时,磨破了手与大腿,楚千尘也是一个态度,不许哭,忍着。
    毕竟武将就要上战场,在战场上,没人能毫发无损的,没人能例外。
    当然,该治的伤还是要治,而且用最好的药。
    “就这样呗!”楚云逸耸耸肩,挑挑眉。
    他在楚千尘这里与之前在荣福堂的样子迥然不同,放松极了,坐没坐相,懒洋洋地歪在椅背上,咕噜咕噜地大口喝温水。
    楚千尘看出来了,这小子眼角眉梢都写着得意,故意问他:“是吗?那你以后还要不要上战场?”
    这一次,楚云逸可不敢再答得模棱两可,身子也一下子坐直了,点头道:“要!!”
    他答得毫不犹豫,中气十足。
    末了,他还炫耀了一句:“云大哥说了,我是块材料!”
    楚云逸傲娇地一扬下巴,那表情似乎在说,小爷他天生就适合上战场!
    少年肆意张扬,桀骜不驯,模样其实有点欠扁,就胜在眉眼漂亮,便是外人看到了,也不会生出太大的恶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