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到一艘宇宙战舰》第363章 军火市场展望

    姜余接过武器清单,一页一页的仔细翻看起来。
    上面所罗列的武器装备大部分都是比较先进的,其中有几样代表着世界最先进水准。
    比如,歼重型隐形战斗机(歼双发版),每架亿人民币,限购四架。
    它可内置携带六枚最新的霹雳空空导弹,在公里范围内双发导弹命中率。
    箭—反导防空系统地面大功率被动式有源相控阵雷达车一辆,四联导弹发射车四辆,五管近防炮四辆。
    这套系统的最大可探测距离达到了公里,同时可追踪和锁定个敌方目标。
    一套箭防空系统需要亿人民币,另外,可额外赠送两个基数的导弹和弹药。
    单兵反坦克反装甲系统采用路虎皮卡底盘作为车载发射装置。
    反装甲导弹弹头部分采用了贫铀弹,具备超高的破甲的能力。
    它采用了卫星导航、红外跟踪、人工引导等复合制导技术,能够在公里范围内精确锁定目标并将其摧毁……
    姜余翻了十多页,感觉这些武器都是不错的,但就是不能私自出售,尤其是隐形战机。
    那些阉割版或者过时货可以卖,而且很便宜,但那些武器装备性能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龙牙佣兵团在非洲还算是混的可以,名声还不错,这些东西倒是可以低价倾销掉。
    翻到最后几页,姜余看到了两个武器特别引人注目。
    激光反导反干扰系统,它可以安装在多类型车上,对来自空中的巡航导弹、对地导弹,甚至是反辐射导弹都有强大的防御能力。
    这种武器的最大有效射程为公里,其双高能光导纤维激光接触到目标后,秒内就可以将导弹或者战机等摧毁。
    不过这武器有点不好,就是激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在烟雾等干扰下会损失一部分能量。
    据说,这个武器在多次的试验过程中,可以达到以上的命中率,配合多管近防炮,近程防空效果绝佳。
    还有一个武器是次声波武器,是指能发射赫兹以下的次声波的大功率武器装置。
    次声波是机械纵波,它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有效距离可以达到公里外。
    它可以根据功率调节使人耳聋、昏迷、精神失常甚至死亡。
    传播介质对低频率的声波吸收较小,故次声波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而实验表明,次声波能穿透几十米厚的钢筋混凝土。
    因此,无论敌人是在掩体内躲藏,还是乘坐在坦克中,或深海的潜艇里,都难以逃脱次声武器的袭击。
    “好家伙!”
    “这玩意儿太可怕了,居然还是大范围杀伤性武器?”
    唐振国伸过头来瞄了眼,笑眯眯说道。
    “咱们这个武器算是改进版,可以选择定向发射。”
    “遇到坦克,或者碉堡之类的,这玩意儿杀伤力还是不错的,至少没污染,很环保的……”
    “嗯,包括前面的电磁炮和激光武器,我们去年就研究出来了,只不过缺少一种高密度的存储器。”
    “还多亏了你那玄武研究院最近搞出来的金属钠空气电池,我们在新型潜艇和新型驱逐舰上也开始准备预装这些新型武器。”
    “现在给你们拿过去,就是试验一下,看下实战效果怎样,如果没问题就全面普及了……”
    “这些武器暂时不要钱,不过需要专业操作人员和武器专家随团参战,以便更好的操作和收集数据。”
    姜余点点头,他对这个倒没什么反对意见。
    “这个我倒很支持,这么做总比那些白皮强不知道多少倍,咱们至少不会拿平民做实验。”
    “当然,战场上拿敌人测试武器性能总比呆在实验室埋头苦干得来的数据肯定更真实,更精确。”
    接下来的时间,姜余和唐振国商量了购买的具体数量和价钱。
    龙牙佣兵团横跨亚非欧,武器方面要更新迭代,保持绝对压倒性优势。
    除此之外,姜余还准备在自家多建造几条巨轮和“鲲”型运输机,后勤供应也不能落后。
    现在打仗,动不动就是几百吨,几千吨武器的弹药倾泻,没有巩固的后勤供应体系,很难支撑下来。
    谈了两个多小时后,姜余合上清单,并在采购合同上签了字。
    “唐哥,我有个疑问,你们怎么就笃定北约会打塞国,万一没有打起来呢,咱不是好吃亏。”
    姜余买了将近多亿民币的武器装备,万一没有战争,这些东西放到仓库里就会不断贬值。
    看到姜余一次下单那么多,唐振国这会儿的心情大好,笑着说道。
    “你放心,我们的情报来源绝对可靠,今年肯定会开打,估计就这半年内。”
    “上个礼拜,塞国总统不是来京都了吗?其实就是为这个事而来,他已经收到英美两国的最后通碟,肯定不会是做做样子了。”
    果然,吴教授猜测的没错。
    这些西方白皮精英中了病毒后,智商降低不说,脾气也比以前更暴躁了!
    现在,他们连最基本的虚伪面具都扯了下来,毫不掩饰其真实目的了。
    尤其是北美,为了遏制欧元崛起,就把主意打到了塞国上。
    一个既没资源,又没威胁的小国家,而且还是穷国,凭啥能够获得如此关注度。
    而且,塞国内战再怎么说也是欧洲自己本土的事情,由法兰西和德意志几个国家调解就行。
    姜余抬手看了一下时间,觉得还早,就索性跟唐振国多聊了一会儿。
    “现在,欧美那边挺乱的哈,电视里面天天看他们几个国家经常打嘴炮,不是打经济战,就是相互埋雷或真人p秀,真是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
    姜余说的事情就是这两个月美法俄抢武器订单的事情。
    阿三哥和中东狗大户最近两年在国际上采购的武器装备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这让许多人眼红不己。
    这可都是大买卖啊!
    三个国家为了清库存,是真的把狗脑子也打出来了!
    唐振国一听姜余提及此事,心中感慨万千。
    “小姜,你别说他们了,咱们也是一样眼红啊!可咱们插不上手,咱们的产品就算是质优价廉,也没办法呀。”
    “这几年要不是多亏了你,咱们日子也不好过啊。”
    姜余知道他说的是前几年那一大批被处理的军工厂,以及去年卖的那一大批老旧潜艇。
    现在,非洲那边战火连天,正是处理库存武器的大好时机。
    比如,国内的近千架歼六、歼七和大批坦克。
    姜余想不想,就直接提建议。
    “我说,咱们可不可以把那些过时的装备改头换面,重新整理一下外观,这样也好卖出去啊!”
    “反正那些嗨皮们,只要外观好看、操作简单、质量皮实,也不会太挑刺,至于性能怎样,那都不太在乎的。”
    唐振国想想也是,虽然可能会多出些成本,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肯定不会亏啊!
    的确,桦国的这些老旧装备如果改头换面,重新包装一番,可能会更好卖些。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