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到一艘宇宙战舰》第301章 最强太阳能

    曹德旺深知自家公司现在所处的短板,利润率太低了。
    福耀玻璃现在的主要生产品种就是汽车玻璃,相对于建筑用玻璃,利润肯定更高。
    但比起姜余刚刚所提及到的光学玻璃,那就差好几个等级了。
    说实话,他也想往光学玻璃和一些特种玻璃进发,但奈何专利都被鬼佬们掐的死死的。
    国内的其他特种玻璃,压根就没有什么专利可言,都是一哄而上,想赚钱那是难上加难。
    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这一次过来找杨校长,除了叙叙旧之外,另外就是想看看京都理工有没有更特殊的玻璃配方……
    姜余从公文包拿出一叠资料摆在曹德旺面前,然后说道。
    “曹总,您看一下,觉得合适的话,咱们再慢慢谈。”
    曹德旺拿起桌面上的资料,认真的看了起来……
    资料分为两部分,一个是液晶平板用玻璃,一个是太阳能面板玻璃。
    虽然是两种功能的玻璃,但它有个统称叫电子玻璃,一般是指01~2mm厚度的超薄浮法玻璃。
    系指可应用于电子、微电子、光电子领域的一类高技术产品,主要用于制作集成电路以及具有光电、热电、声光、磁光等功能元器件的玻璃材料。
    电子玻璃对厚度的要求都非常苛刻,不仅要薄,还要非常坚韧,且不容易碎裂。
    资料上面提及了电子玻璃的制作配方和工艺,以及给出的采购价钱和每年所需要的最少数量……
    看到后面的采购价钱和数量,曹德旺的小眼睛都瞪直了。
    他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个小型计算机,仔细算了一下成本和总采购金额。
    显示面板上面的数字有些夸张了,他赶紧又算了一遍。
    心脏“扑通、扑通”跳的飞快。
    12位数字!
    一年将近千亿元的采购总额!
    且每年还将提高采购量!
    面对如此大的诱惑,曹德旺当然是没办法抗拒的,他放下资料,赶紧说道。
    “姜兄弟,这玩意儿我知道,在国外卖的老贵了,里面的材料我也看过,就是不知道这制造成本贵不贵?”
    姜余见他心动,就不准备藏着掖着,就摊开跟他说。
    “实话告诉您,这玻璃的生产方法并不难,也不复杂,成本也不贵,贵就贵在生产设备方面。”
    “您所见的国外那种玻璃确实贵,跟我制造工艺有点不一样,我这方法适合大规模制造。”
    “越多就越好,小规模生产不划算,所以我下的订单特别大,就是担心你们不划算。”
    这订单何止是大呀,简直可以重新再养活一个玻璃行业。
    平板玻璃主要分为三种:即引上法平板玻璃、平拉法平板玻璃和浮法玻璃。
    而浮法玻璃这样的制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个公司都略有些不同。
    我们国家的洛玻浮法与皮尔金顿浮法、匹兹堡浮法并驾齐驱的世界三大浮法工艺之一,是民用建筑中的最好玻璃制造工艺。
    电子玻璃的配方基本上都是公开的,只不过是掺杂各种材料的比例略有不同而已。
    姜余采用的标准配方是从【化学基础知识】中复制的。
    相信这配方应该是最好的了!
    至于制造工艺,则是玄武研究院内部的研究员自创的。
    这些研究员本身就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军工口,特种玻璃制造在军工方面也算是一个研究项目。
    至于为什么没有推广,原因很多,但最主要是没有钱,买不起特殊定制的加工设备。
    姜余绝对不会让这样的人才和技术被埋没,必须发扬光大啊!
    这种生产方法主要还是在洛玻浮法的基础上改良的。
    最大的区别就是,超大片制造法,在高温还未冷却时,直接进行精确切割和打磨。
    这其中对加工设备的“快准狠”要求就比较高,要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内完成切割和打磨。
    制造这种设备以前是比较困难,现在有“桦国第一机械集团”,问题都不大。
    姜余想到一个事,就关切道。
    “福耀玻璃的股份,你们家族能收回多少就收,这可是一个超级利好的大买卖哦。”
    正想入非非的曹德旺赶紧点头表示明白。
    刚才又看了一下电子玻璃的制造工艺,感觉问题也不是很大。
    他们厂现在都是采用洛玻浮法工艺制造汽车玻璃,经验很成熟。
    制造电子玻璃,硬件成本就相对低了很多,虽然工艺增加了,但是利润也成倍提高。
    对福耀玻璃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天大的利好消息……
    至少,跟高新科技沾边了,完全可以申请减免税收的福利待遇。
    姜余再次提醒曹德旺。
    “曹总,您办厂选址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一个空旷的地方,到时候我的公司可能要在隔壁建厂……”
    曹德旺点头表示明白。
    “姜兄弟,这个你放心,做了这么多年的汽车玻璃,我们懂。”
    玻璃是易碎品,即占面积又很重,一般都是临近需求方的地方建厂,两隔壁建厂很常见。
    姜余之所以要跟曹德旺合作,除了他人品奇佳外,最主要还是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了。
    而且现在早做准备,对以后垄断全球市场大有好处。
    液晶面板就不说了,这是一个行业风口,抢先战队是必须的。
    随着汽车和移动手提电脑越来越普及,家用电脑和电视采用液晶屏乃大势所趋。
    在液晶面板方面,姜余旗下公司注册的专利,跟岛国那些电子企业加起来不相上下。
    在不久的未来,双方比拼的就是制造工艺和产能了,姜余现在提前布局,还不算晚……
    ……
    姜余另外一个项目就是太阳能。
    他这个太阳能项目,可不同市面上其他的太阳能科技。
    准确的来说,他现在准备使用的太阳能面板,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晶硅,也不是吹得很玄乎的钙铁矿电池。
    太阳能面板是指利用半导体材料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器件,是诸多太阳能利用方式中最直接的一种。
    目前市面上的太阳能电池分为非晶硅和晶体硅类。
    晶体硅类太阳能电池,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等。
    其中晶体硅又可以分为多晶硅和单晶硅。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5%左右,最理想的达到了惊人的24%。
    这是所有种类的太阳能电池中光电转换效率最高的,但制作成本很大,以致于它还不能被大量广泛和普遍地使用。
    多晶硅太阳电池的制作工艺与单晶硅太阳电池差不多,但是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则要降低不少,其光电转换效率约12%左右。
    从制作成本上来讲,比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要便宜一些,材料制造简便,节约电耗,总的生产成本较低,因此得到大量发展。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一种钙钛矿结构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或可高达221%,能大幅降低太阳能电池的使用成本。
    这种材料的成本非常低,但是性能极其不稳定,使用寿命也得不到保证,现在还没有大规模的推广。
    有机薄膜电池……
    …
    姜大邺得到的未来太阳能面板严格的来说并不是属于以上任何一种。
    从属性来说,它是一种生物太阳能面板!
    它既可以支持硅晶类的太阳能电池,也可以支持有机薄膜类的太阳能电池。
    这是一种多用途的生物太阳能面板。
    他充分的利用海藻中的叶绿素,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吸收各种红绿蓝光的特性,大范围吸收阳光。
    现在的太阳能电池,包括21世纪的太阳能电池都是主要吸收红外线而产生电能。
    而这种生物太阳能电池,可以吸收绝大部分光谱中的光辐射,产生的电量比起一般的电池要多得多。
    以前建造源于生物的电池时,采取的方法是提取细菌光合用途所用的天然色素,但这种方法成本高且过程复杂,要用到有毒溶剂,且可能导致色素降解。
    为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人员将色素留在细菌中。
    他们通过基因编辑手段改造大肠杆菌,生成了大量叶绿蛋白,藻蓝蛋白,藻红蛋白等等。
    这些蛋白类通过特定的环境下会分解成叶绿素,褐藻色素,番茄红素等等。
    这些东西吸收光线并转化为能量来说特别有效。
    研究人员为细菌涂上了一种可以充当半导体的矿物质,然后将这种混合物涂在玻璃表面。
    他们采用涂膜玻璃作为电池阳极,生成的电流密度达3889毫安/平方厘米,而该领域其他研究人员实现的电流密度仅为0362毫安/平方厘米。
    换算成一平方米的功率也就是差不多390瓦,如果再加上单晶硅转化后的电能,就很有可能达到600瓦。
    普通商用1000瓦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电池效率约为13-22,一平方米的功率也就是130-220瓦,一小时的功率也就是013--022千瓦时。
    按照每天平均十小时日照计算,一平方米产生的最大电能差不多可以达到6000瓦,即6度电。
    这个数字是非常恐怖的!
    当下这个年代的太阳能在最理想的情况下也就产生2度电。
    三倍的数据差,完全就可以大面积的推广,甚至是自营发电机厂。
    杜囯盈想自主建设发电机厂,不是没有可能,尤其是在讲究环保的欧盟完全有可行性。
    这种材料打造的这种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流比之前记录的任何类似装置都要强,而且无论在强光和弱光环境下都同样有效。
    等以后智能手机开发出来后,完全可以打造成一个永不充电的生物智能手机。
    此外,这种源于生物的材料还可广泛应用于采矿、深海勘探以及其他低光环境等领域。
    等几年后,国内科学技术发展突破到一个新阶段,完全有可能实现全面自主生产。
    这就能让这些设备的价格大大降低。
    至于为什么没有达到系统说明的75%的转化效率,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就是玻璃面板不达标,系统所要求的太阳能面板玻璃至少需要95%的透光率。
    这要求已经超过了普通望远镜的镜片水准。
    目前,这种类型的玻璃国内很难大规模生产。
    透光率如果不高的话,光线就容易发生折射,损失了一部分光辐射能量。
    这对太阳能面板的转化效率影响特别大。
    另外,就是硅晶体的纯度,半导体的材质,都未能达到系统介绍的要求。
    毕竟,这是一个世纪后的高新技术,以如今的科学技术,能够做到50%~60%的能量转化率,已经是难能可贵。
    就算是20多年后,太阳能的转化效率也顶多控制在28%,这还是在最理想的条件下达成的。
    不管怎么说,这已经实现了姜大邺最基本目标。
    就算是自建太阳能发电厂,商业化运营,也可以赚个盆满钵满。
    要知道,大多数国家对新能源都有各种各样的补贴措施。
    尤其是欧洲发达国家,对新能源的发展格外重视,他们对自己国家的科学技术很自信,给出的补贴政策也让人垂涎不已。
    当下时期内,各国光伏产业还处于萌芽状态,它们的发展均离不开政府的补贴政策。
    而这种生物太阳能电池,可以吸收绝大部分光谱中的光辐射,产生的电量比起一般的电池要多得多。
    以前建造源于生物的电池时,采取的方法是提取细菌光合用途所用的天然色素,但这种方法成本高且过程复杂,要用到有毒溶剂,且可能导致色素降解。
    为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人员将色素留在细菌中。
    他们通过基因编辑手段改造大肠杆菌,生成了大量叶绿蛋白,藻蓝蛋白,藻红蛋白等等。
    这些蛋白类通过特定的环境下会分解成叶绿素,褐藻色素,番茄红素等等。
    这些东西吸收光线并转化为能量来说特别有效。
    研究人员为细菌涂上了一种可以充当半导体的矿物质,然后将这种混合物涂在玻璃表面。
    他们采用涂膜玻璃作为电池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