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今天开始告别皇帝》第47章 军议分析,侯君集的冷笑(1更求收藏鲜花)

    “恪儿,这就是媚娘吧?”
    母妃寝宫,杨如意打量着武媚娘询问道。
    小姑娘甚是激灵,乖巧一福:“媚娘见过杨妃娘娘。”
    “这孩子,不要多礼,说起来你应该叫我一声姨的,你母亲也是杨氏为数不多的幸存者,算起来是我的表姐。”杨如意扶起媚娘感慨道。
    这层关系李恪知道。
    武媚娘之母杨氏,也是杨氏皇族人,只是比较远罢了,跟文皇帝杨坚兄弟一支。
    杨如意打量着武媚娘,然后戏谑道:“恪儿眼光不错,这丫头长得水灵,人也乖巧懂事……”
    什么跟什么呀!
    李恪不由翻白眼,恶狠狠捏了捏媚娘的小脸:“水灵?母亲你是认真的,掐都掐不出水来,满脸的油腻。”
    他还嫌弃的在媚娘的衣服上蹭了蹭:“这就是个小黑丫头,跟水灵不沾边的。”
    媚娘备受打击,失落的低下头。
    “娘听说你又怀孕了,都说一孕傻三年,看来是真的,我扶您去旁边坐着吧。”李恪冲母妃眨了眨眼睛,扶着往一边平时小憩的软塌走去。
    杨妃没好气的拍了儿子一下:“没大没小,有你这么跟娘说话的嘛!”
    嘿嘿……
    李恪厚着脸皮嘚瑟笑了。
    坐下后,李恪好奇询问道:“母亲,你想吃酸的还是辣的?”
    “最好是辣的,给我生个妹妹,生个弟弟,像李愔那个小混蛋一样,典型就是个小白眼狼,吃我的喝我的,每次进宫都要把我的钱袋子打劫干净,实在太可恨了。”
    杨如意瞧着儿子自言自语,不由被逗乐了。
    她觉得这宫廷内,所有的妃嫔,就属她最幸运了。
    因为她有个顾念亲情的儿子。
    “恪儿,是不是你父皇让你领兵出战?”
    哎!
    李恪叹了口气,还是瞒不过的。
    他点了点头。
    杨如意不由担心,抓住儿子的手:“年前母亲提醒你,不是让你把这件事情推了嘛。”
    “娘,你又不是不知道,老头子决定的事情,我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最多只能是讨价还价捞点好处。”
    李恪无奈摊手:“索性也好,陪太子读书,这次帮大哥打个胜仗,他的太子之位稳固了,以后也就不会有那么多麻烦。”
    “而且娘,我是当大哥的,我总得努力,给弟弟妹妹挣一份功业吧,父皇可说了,李愔和娘你肚子里的妹妹或弟弟,今后分封不可能由他随意做主,要经过朝中大臣平定。”
    “您跟父皇造的孽,讨债讨到我这里,正所谓父债子偿,儿子只能用这幼嫩的肩膀担着了,哎,儿子命苦呐……”
    李恪以手扶额,唉声叹息。
    “死孩子,没大没小!”杨妃可没有皇帝的脸皮厚,俏脸微微变红,伸手打了李恪一下,笑骂道。
    她心里明白,儿子胡说道是为了让她不要担心。
    李恪陪母亲吃过午饭后,带着媚娘出宫。
    “殿下,我真的黑吗?”出了玄武门,李恪忽然被身后跟着的媚娘轻轻拽了拽衣袖,很认真的询问。
    李恪点了点头:“不但黑还油腻……”
    哎哟,要哭了!
    李恪瞧着小姑娘眼睛蒙上水雾,故意坏笑着说道:“哭吧,哭出来就不那么伤心了,哭了就会忘记自己又黑又油腻了……”
    果然,他的话一出口,泪水就夺眶而出。
    “记住啊,不到王府,眼泪不许停。”李恪不无邪恶的吩咐道。
    一路上,媚娘揪着他的衣袖不放,可怜兮兮的默默掉眼泪。
    ……
    李恪的好日子终于结束了。
    三月中旬。
    大军开拔的皇命下达。
    玄武门。
    李世民站在城墙。
    李承乾、李恪、李泰、李元昌四人骑马并排立于城下。
    “封太子为主帅,吴王恪为左领军将军,魏王泰右领军将军,汉王昌中路将军,左武卫将军侯君集为副帅!”
    王德宣读完圣旨后,看向李世民。
    “父皇希望你们兄弟能够精诚团结,不负百姓期望,不负父皇期望!”
    “请父皇放心,儿臣一定打下吐谷浑,沿着父皇与先辈的足迹,开疆拓土!”
    李恪扭头瞥了眼太子,啧,漂亮话说的不错。
    “儿臣一定与太子精诚团结,不负父皇期许!”
    “请皇兄放心。”
    其他三人纷纷开口,唯独李恪只是拱了拱手就完事。
    李世民瞧着,觉得倒霉孩子十分碍眼。
    “出发!”
    李承乾拔出佩剑,喝令一声。
    旋即,三千千牛卫的护卫下,几位皇子在百姓夹道欢送中出城。
    城外左右武卫已经在等候。
    出城后,李恪就径直去了自己的左领军。
    半月后。
    大军抵达鄯州,陇右节度使控制的区域。
    也是吐谷浑与唐朝的边境地。
    大军在边界驻扎,陇右节度使段玄志亲自招待。
    在这里,李恪见到了一个熟人。
    刘仁轨!
    夜宴结束后,段玄志将刘仁轨留下,自己离开,刘仁轨领五千陇右节度使麾下府兵,为大军提供粮草供给。
    同时也担任出征大军与陇右节度府之间的联络任务。
    帅帐中。
    侯君集介绍道:“此次作战,我们的目标是攻破吐谷浑王都伏俟城,想要达到我们的战略目标,就需要攻破这里,还有这里!”
    “大非川、积石山!”
    “只要攻破这两个地方,吐谷浑就只有想西逃窜,而我方攻下这两个地方,就可以一举夺取吐谷浑三分之二的疆域,吐蕃即便想要插手,只要我们守住大非川和积石山,吐蕃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我们尽取青海、柏海水草丰美之地。”
    “吐蕃想要出兵,除非他能够越过羌塘无人区,翻越昆仑山,从吐谷浑西部进攻于我们抢夺吐谷浑!”
    “而夺取柏海,朝廷便在高原上有一块立足之地,将来无论是征服吐蕃,还是挟制吐蕃,都十分有利。”
    “如今吐谷浑在积石山有两万守军,大非川有三万守军。”
    “太子殿下的意思是,左领军、右领军三万人马进攻积石山,务必夺下积石山。”
    “中路大军、三千千牛卫、总计四万人,夺取大非川,然后再图伏俟城。”
    “诸位将军还有什么意见,可以尽管提出来。”李承乾扫视众人询问道。
    李恪不由皱了皱眉头,看着没人说话,提出异议:“进攻路线我没异议,不过对候将军的兵力配置有些想法。”
    侯君集眼底闪过一抹冷笑,面露恭敬,道:“恪殿下但说无妨。”
    p:亲们,求支持。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好看的连载小说尽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